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傳賢寫的 行政程序法論:兼論聽證與公聽會制度(5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張正明所指導 李念庭的 餐飲業民眾陳情案件之空間分析及因應對策探討-以新北市為例 (2020),提出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餐飲業、民眾陳情、空間分析、地理資訊系統、風險評估。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行政程序法論:兼論聽證與公聽會制度(5版)

為了解決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的問題,作者羅傳賢 這樣論述:

  行政程序法為貫徹諮商民主的理念,設計了資訊公開、聽證及陳述意見制度,自施行以來雖已屆十六年,但聽證及公聽會制度對朝野而言仍是陌生的舶來品,能夠清楚分辨或落實者不多,決策品質備受訾議,陳抗事件頻傳,值得重視改善。     本書從行政程序法之概念、法理淵源、立法沿革開始,乃至我國行政程序法本體的總則、行政處分、行政契約、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行政計畫、行政指導、陳情,提供最完整的行政程序法論述與解析,並特增加一個章節「行政聽政與公聽會之舉行」,詳述近年常見,且愈發重要的聽證及公聽會制度。

餐飲業民眾陳情案件之空間分析及因應對策探討-以新北市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注的問題,作者李念庭 這樣論述:

民眾對食品衛生安全之意見可直接反應地方問題,為值得關注之民意指標,政府單位如何將資源挹注於關鍵處並發揮最大效益,係為一重要課題。本研究以2017年至2019年新北市餐飲業陳情案件為研究對象,利用空間分析探索案件於空間中之分布情形,並取用稽查及抽驗資料以定量風險評估方法進行行政區風險分級,另比較過去食安相關管理資源之運用狀況。空間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餐飲業陳情案件分散於市區人口高度集中之區域,且在空間上呈現顯著之群聚分布。群聚區域為陳情案件發生熱區,會隨著年度出現空間轉移、熱度增強或減弱之變化。首先,板橋區及中永和區交界處在三年間持續有熱區出現,其熱區範圍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呈現,板橋區熱區首先由

新板特區向南北擴展,之後進一步分化為南側之府中商圈熱區及北側之捷運新埔站周圍熱區;中永和區交界熱區,永和區部分持續縮小,中和區部分則呈現先增後減之趨勢,各年度共同含有熱區範圍為永和區的水源街、保平路、大新街、中正路、秀安街以南,中和區的中和路、保健路及安平路以北之區域。再者,淡水區及三重區熱區分別隨著年度推進而呈現增強及消退之趨勢,其中淡水區範圍位於中山路及水源街之街廓間。而新莊區及樹林區熱區於2019年時開始變得明顯。藉由前述熱區的變化歷史,可應用於推估未來陳情案件熱區分布位置,以提升管理效能。另本研究統計三年間餐飲業陳情案件之衛生稽查及成品抽驗結果,經計算不合格率發現作業衛生以三芝區不合格

率最高 (83.3%),其次為八里區 (63.6%)及貢寮區 (57.1%);成品抽驗不合格率同樣以三芝區 (100%) 最高,其次為金山區 (33.3%) 及萬里區 (22.2%)。為了更準確及嚴謹地評估餐飲業之風險,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分析陳情案件現場稽查及抽驗資料後,將行政區以高中低風險進行分級。經比對風險分級與不合率排序結果顯示,兩者之結果存在部分差異。最後將行政區風險分級結果與過去三年間主管機關食安相關管理資源之運用相互比較,結果顯示過去資源有分配不均之現象,且與陳情案件數量多寡有關。管理資源多投注於陳情案件量高但風險分級偏低的行政區,對於風險分級高之行政區常有資源不足之情形。本研究以

空間分析及風險評估分析餐飲業陳情案件數據,發掘其中地理資訊之意義並提供以風險為依據之分級方法,另與過去管理資源運用情況相互比對,掌握資源分配之落差。研究結果可提供主管機關分析陳情案件之參考依據,並調整資源分配模式,以期有效改善民眾陳情及促進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