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 infrastructur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 王裕仁所指導 孔祥林的 工程品質查核標案選擇與委員指派組合之研究 (2008),提出Energy infrastructur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程查核、指派問題、基因演算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Energy infrastructur,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工程品質查核標案選擇與委員指派組合之研究

為了解決Energy infrastructur的問題,作者孔祥林 這樣論述:

1993年,我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為提升公共工程品質,推行三級品管制度,以建立有效的品質管理系統,督促、矯正、預防廠商品質管理的缺失。2002年為強化工程主管機關督導功能,修正政府採購法第70條規定發布「工程施工查核小組組織準則」及「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作業辦法」兩子法,其中規定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府需設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透過查核委員以第三者客觀超然的方式對工程品質及進度進行查核,評定工程品質優劣等級,以確認工程品質管理工作執行之成效,顯然委員的專業素養對查核工作十分重要,相關研究亦指出查核委員的專業背景與被查核工程性質之契合度,對於工程品質查核結果的可靠性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目前工程查

核小組是以任務編組的方式,由查核委員若干人執行查核工作,查核標案的選擇多由查核小組工作人員依計畫所訂各級金額查核件數、工程類型、進度、執行單位比例、上級重視程度等因素,透過工程會「公共工程標案管理資訊系統」篩選適當的標案,再根據選定個案工程的類別與委員專業背景,憑經驗或感覺來進行查核委員遴選組合的安排,在法規限制及可選擇標案及委員眾多的情形下,人工安排的方式無法就整體性進行客觀之評估,要將此複雜的指派問題做最佳化組合,顯然是十分困難的。本研究在探討查核作業安排中有關查核標案選擇及查核委員指派組合問題,除了查核標案工程屬性與委員工程專業背景契合度,實務上尚需考量年度各級金額查核件數、委員指派次數

及執行單位分配比例等限制條件,與傳統人數與任務數相同之指派問題不同,屬於複雜之指派規劃問題,故利用基因演算法可作大量的運算及隨機搜尋的特性,在符合工程品質查核的作業規定下,兼顧標案選擇與人員指派之公平性限制下,建構一個可同時決定受查核標案選擇與查核委員指派組合之多目標決策模式,目標函數是讓整體的選派組合契合度最大化。本研究利用Evolver和Excel試算表的結合實作一個選派系統,輸入主要包括工程屬性資料、內外聘查核委員專長資料、權重資料等,系統的輸出則是查核標案與相對指派之委員組合資料,數值案例應用與人工選派的結果比較,顯示本研究所建構的模式可協助查核小組工作人員快速及合理的作出查核作業安排

,並可避免人工作業可能會造成考量不周全之處,妥善的運用有限的查核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