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link technolog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 楊長林所指導 王佩章的 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之產品規劃研究 (2012),提出Point link technolog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社會責任、產品規劃、ISO 26000。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洪新原所指導 盧俊全的 資訊科技預算對於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迴歸分析與類神經網路之解釋能力比較 (2004),提出因為有 資訊科技投資、企業績效、生產力矛盾、類神經網路、迴歸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Point link technolog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oint link technolog,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之產品規劃研究

為了解決Point link technolog的問題,作者王佩章 這樣論述:

論文題目: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之產品規劃研究校(院)系所組別: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王佩章 指導教授:楊長林博士論文頁數:85關 鍵 詞:企業社會責任,產品規劃,ISO 26000論文提要內容:世界經濟論壇在2002-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指出,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越高,國家的競爭力越強,這對提升每人GDP、追趕工業先進國家成長差異的助益越大,這論述闡明主導創新產業的企業會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角色。而在企業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新產品規劃的活動。在科技不斷創新、網路發達與資訊透明的產業環境中,隨著知識與資訊較以往更容易取得的狀況下,卻使

得企業的牟利方式越趨透明。因此企業若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則須在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新議題上盡力。本研究以ISO 26000七大核心(組織治理、人權、勞工實踐、環境、公平營運實務、顧客、社區參與及發展)為主體來探討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時,同步的考慮企業社會責任策略與產品開發規劃間之關連性與連結性,並深入探討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關注之社會需求落實到產品的規劃過程之中。此種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之新產品開發規劃模式建構,將可使得企業在進行規劃活動時,先考慮到有關之材料選用、規格訂定、加工製造程序與方法、產品配送、服務與報廢品回收等工作,

落實到相關於產品規劃的各部門工作要領。更高效率的流程與全面性的考量,可以使企業維持獲利更可以成為友善企業、幸福企業與永續發展的企業。

資訊科技預算對於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迴歸分析與類神經網路之解釋能力比較

為了解決Point link technolog的問題,作者盧俊全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與企業應用的利益,許多企業開始高比例的投資在資訊科技的應用。但「生產力矛盾」(productivity paradox)的現象,使得企業在投資資訊科技時卻步不前。即使到了今日,過去所累積的相關研究,仍然無法充分解釋資訊科技究竟能夠帶來多少商業價值。綜觀過去的相關研究,發現可能的原因在於進行研究時缺少明確的數值資料、未考慮時間延遲效應、以及沒有好的預測方法。因此,本研究針對這些缺失,分別利用明確數值資料、長期資料分析、並比較以迴歸分析與類神經網路的方法來進行解釋預測。研究結果顯示當企業投資在維護費用佔資訊科技投資總額比例愈高時,組織績效將會愈低;而當企業的資訊科技投資金額佔

企業總投資金額比例愈高時,組織績效將可提升,同時並可以降低營運成本。此外,本研究利用明確數值資料的分析結果,證實了時間延遲效應的論點,也就是資訊科技投資需要2-3年才能夠逐漸顯現出來。最後,研究結果也發現類神經網路擁有比迴歸分析更強的解釋與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