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iferous forest pl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昆蟲學系所 郭美華所指導 林哲樟的 防砂壩與殘材壩對水棲昆蟲之影響 (2013),提出coniferous forest pl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壩體改善、防砂壩、殘材壩、多樣性、巢狀多變量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研究所 李家偉所指導 高翊哲的 生物源有機前驅物產生二次有機氣膠(SOA)之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二次有機氣膠(SOA)、溫度、生物源有機前驅物(BVOCs)、光化學煙霧室、異戊二烯的重點而找出了 coniferous forest pl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oniferous forest pl,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防砂壩與殘材壩對水棲昆蟲之影響

為了解決coniferous forest pl的問題,作者林哲樟 這樣論述:

溪流中的各種壩體會干擾其溪流水體之連續性及水文,進而影響溪流生態系的能量傳遞。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高山溪流中,水泥建構的防砂壩 (check dam)與木質殘材所構成之殘材壩 (debris dam),於壩體改善前後對水棲昆蟲之影響,包括水棲昆蟲數、分類群數、多樣性、取食功能群以及生物特徵等 5 個層面。試驗地點選位於台灣自然保育區雪霸國家公園境內大甲溪流域上游之七家灣溪的防砂壩及高山溪的殘材壩,並於兩種壩體上下游各設 2 個樣站,共設置 4 個樣站。兩種壩體於 2011 年 5 月與 2012 年 6 月時皆有進行壩體改善,因此選定 2010 年8 月至 2013 年 6 月於壩體改善

前後各一年的研究期間,並進行每 2 個月的採樣工作共 24 次。水棲昆蟲以舒伯氏水網採集,並攜回實驗室鑑定,記錄水棲昆蟲種類及數量。結果顯示,水棲昆蟲個體數以防砂壩較殘材壩為多但物種數則相反,且水棲昆蟲個體數於壩體改善後皆下降。多樣性指數之結果顯示於壩體改善後亦立即下降。壩體改善對取食功能群組成造成波動,而防砂壩之組成比例除碎食者外則與殘材壩相反。另外,多元尺度分析 (MDS) 與巢狀多變量分析 (nestedANOVA) 的結果指出,兩種壩體樣站之水棲昆蟲群聚結構可分為兩群,且防砂壩於壩體改善後於濕季之短生活史水棲昆蟲遭受衝擊造成數量下降,而殘材壩則否。

生物源有機前驅物產生二次有機氣膠(SOA)之研究

為了解決coniferous forest pl的問題,作者高翊哲 這樣論述:

二次有機氣膠(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OA)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光化學氧化反應所形成。VOCs可分為人為源與自然源,但植物所排放VOCs比人為排放的VOCs高出許多,表示生物源揮發性有機物(BVOCs)對於SOA的生成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由於SOA之成因複雜,能控制許多實驗條件之光化學煙霧室(Smog Chamber)對於研究VOCs經光化學氧化形成SOA之實驗相當重要。本研究將檳榔樹置入2.5m3不銹鋼植物排放艙室探討不同溫度對SOA前驅物釋放之影響,進一步探討BVOCs於UV燈光照下二次有機氣膠生成之特性。結果發現相同天氣條件下檳榔樹於植物排放艙

內溫度越高時,BVOCs之異戊二烯排放濃度越高。光化學煙霧室開啟UV燈進行光化學反應,異戊二烯濃度精光照後2~3hr後完全光解氧化,而臭氧濃度則隨反應時間逐漸增加,並在反應3hr後趨於平緩,SOA則於反應後40min~1hr開始生成,粒徑範圍介於10~55 nm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