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蔣維喬寫的 因是子靜坐法:靜心冥想的第一本書 和蔣維喬的 中國哲學史綱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西哲學與宗教的生死觀- 隆成興貿易有限公司也說明:談完了中國哲學家的生死觀,當然我們也要瞭解西方死亡哲學的發展情形與西方哲學 ... 之後文藝復興時代與近代思想萌芽,死亡的觀念不再只是唯一的思考模式-"人是帶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和台灣中華書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賴貴三所指導 沈信甫的 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比較研究 (2016),提出中國近代哲學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周易》、理雅各、衛禮賢、傳教士、漢學家、西方《易》學。

最後網站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則補充:這顯然需要進一步的釐清。 1958 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四位當代新儒. 家的健將,共同發表〈中國文化與世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近代哲學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因是子靜坐法:靜心冥想的第一本書

為了解決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問題,作者蔣維喬 這樣論述:

  「靜坐」是一們最古老、也是最科學的心靈修練方法。   靜坐不是逃避現實,而是靈性的提升,能使人身心澄淨。   「靜坐」更是保養神經系統的最佳方法。     大多數的人提到「靜坐」,便會聯想到「坐禪」,以為那是佛教的修行。其實儒道也很重視靜坐的功夫,雖然明朝袁了凡言:「靜坐之訣原出於禪門,吾儒無有也。」然而自古以來,中國讀書人一直以靜坐做為養生的方法,只是由於佛教的傳入,而融入諸法空相的般若思想罷了。

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問題,作者沈信甫 這樣論述:

本論文是以十九至二十世紀歐洲傳教士兼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和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易經》英譯本為核心的《易》學比較研究。理雅各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倫敦傳道會(L.M.S)的成員,他虔誠地遵行基督教信仰,來華傳教長達三十年(1843-1873),旅居香港。在他擔任英華書院院長的期間,以印刷辦報、翻譯中國經典、興學教育為其一生的職志。而衛禮賢是德國威瑪民主共和政體時期同善會(A.E.P.M)的成員,他以非正規的傳教方式在華服務二十五年(1899-1924),旅居青島。衛禮賢以學校教育和醫療的「文化傳教」取代當時一般基督教徒

的宣教作法,不僅凸顯其人道主義的關懷立場,而且博得了中國人民的信賴與肯定。辛亥國變之際,衛禮賢籌組尊孔文社,結合了一批遜清遺老的舊勢力,以講學活動、翻譯中國經典、政治復辟等方面為主。從文獻回顧對於西方易學史和兩人專題式研究的掌握中,本論文析理了前行研究的許多重要成果。因此,在探討此一課題時,選用的版本分別是理雅各英譯《易經》的「多佛本」(Dover,1963)和衛禮賢英譯《易經》的「衛/貝譯本」(Wilhelm / Baynes version,1967)。對於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的內容,在知人論世、譯本文獻探討、重要核心思想、跨文化觀點等四個主要架構下,分別以個案研究法、統計歸納法、比

較研究法、經典詮釋法等作為各切入的視角,嘗試更多元而具體地闡釋西方易學家理雅各和衛禮賢的思想特色,以彰顯其在西方易學史上所代表的典範性意義和價值。以下試分別說明之。其一為知人論世。相較於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匯集群力且前仆後繼地探究中國古代典籍的方式,理雅各和衛禮賢卻採取個人與晚清知識分子彼此合作的方式完成其中國經典的翻譯工作。前者為理雅各和王韜的結識,兩人協力討論而完成《中國經典》及其他典籍的翻譯,而後者為衛禮賢和勞乃宣(1843-1921)師徒二人對儒學研究的薪火相傳,尤其是兩人合譯的《易經》德譯本堪稱為中西翻譯史上的創舉之作。其二為譯本文獻的探討。在兩人譯本翻譯手法上,理雅各汲取先秦儒家孟子(

372-289 B.C.)「以意逆志說」而作為其翻譯理論的基礎。衛禮賢和勞乃宣採用中德二語的「回譯法」(back translations)完成譯本。對於《周易》經傳問題,理雅各與清儒李光地(1642-1718)編纂的《御纂周易折中》採用經傳分立的立場一致,他質疑自漢代以來普遍將孔子視為《易傳》作者的傳統說法,並提出自身的論證加以批駁。衛禮賢將《周易》經傳以新舊層次作出區隔,對孔子是否為《易傳》作者採取寬容態度,而歸結為儒家學派的作品。在譯本的體例編排上,理雅各採用上下兩欄式,前者為經傳正文,後者為注釋與評論,效仿「纂注體」而成。衛禮賢將譯本區分為經文、材料、注釋三部分,採以並列重複與獨特的順

序編排而成。其三為《易》學核心思想。這部分包含理雅各和衛禮賢對於《周易》「太極」、「陰陽」、「八卦」、「河圖」、「洛書」等重要概念的闡釋。理雅各偏重於《周易》經傳的歷史起源之考察和實徵。對《易》卦畫起源的說法,他僅同意太極兩儀說為可徵信之處,並論及父母六子卦的神話起源和先後天八卦說的內容。衛禮賢則偏重於《周易》經傳的哲學思辨與心理學層面的解釋。對太極兩儀說的詮釋,衛禮賢接受胡適(1891-1962)「太極為太棟說」並賦予一種新詮釋,對太極形上之理的解釋不依循中國傳統《易》學的圓形思維,而改以西方傳教士的線性思維,認為橫線「一」的存在即代表上下、陰陽二元性的出現,這種線性觀與理雅各的看法是一致的

。其次,衛禮賢側重於《周易》後天八卦所隱含心理學上精神狀態的解釋,從意識到潛意識的循環是可以與此相通的。其四為跨文化觀點。《周易》談及的鬼神、生死觀念可謂是人類亙古探求的生命課題。而理雅各和衛禮賢在其傳教士身分所受到神學訓練的框架下,對於《易傳》的「鬼神」、「精氣」、「生死」等觀念帶有一個神學思辨或是同情的理解。這樣的差異性便形成了一種跨文化觀點上的互通性或者產生一種對立性。從上述四種不同的切入點便匯集為本論文探究的出發點,透過對於理雅各和衛禮賢《易經》英譯本的檢視與比較之下,我們得以瞭解到中西方《易》學觀點的異同處,並且從兩人提出的觀點重新加以審視中國傳統《易》學的優缺點及其不足之處。

中國哲學史綱要

為了解決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問題,作者蔣維喬 這樣論述:

  《中國哲學史綱要》以哲學問題為經,哲學家為緯;又將我國所有哲學思想劃分為六派;而以派為分類的唯一標目,不再羅列某某人的哲學,然後將某派的中心思想,先敘述出來;再依時代的變遷,和後來學者思想的改換,說明各派思想變化和演進的情形。   本書所分列各派的名稱,悉引用西洋哲學名詞,而廢去中國原來各家的舊名。同時所分的派別,亦不拘原來的範圍;應該合併就合併,應該分開就分開,務求名副其實,使讀者見其名就知其內容。 本書特色   1.《中國哲學史綱要》以哲學問題為經,哲學家為緯,以說明各派思想變化和演進,清晰明瞭。   2.蔣維喬先生亦精熟佛學,對於哲學問題別有精闢深入之探討。 作者簡介 蔣

維喬(1873-1958年)   字竹莊,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中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佛學家、養生學家,佛教居士。著作有《因是子靜坐法正續編》、《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呂氏春秋匯校》、《佛學概論》、《佛學綱要》等,在日本學者境野哲的《支那佛教史綱》基礎上翻譯補著《中國佛教史》、《中國哲學史綱要》、《宋明理學綱要》,譯有岡田虎次郎的《岡田氏靜坐法》。 卷上目錄 第一章    作書旨趣 第一節    序論 第二節    本書體例 第二章    新劃定中國哲學的派別 第一節    原來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二節    現在新劃定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三章    自然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四章    人為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五章    享樂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六章    苦行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卷下目錄 第一章    神秘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二章    理性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正論結論 哲學這個名詞,我國原來是沒有的,是從日

本搬過來的,而日本又是從西洋迻譯來的。哲學一詞,在西洋名Philosophy原為希臘文字Philosophos或Philosophia,是希臘Sophia及Philo二字合成的。此二字的意義:前者為智或智識,後者為愛,總而言之,叫做愛智識。所以Philosophy一字,亦有人譯為冥索或冥想,所謂冥索或冥想,就是為愛智識而求智識的意思,日本譯為哲學,其意亦不外此。因為我國對於哲學字原來的訓詁,亦含有智識的意義;如《方言》云:「哲、知也」;其他古書中多有「濬哲文明」(一),「惟明作哲」這類的話。但是我國雖沒有哲學這個名詞,並且也沒有專攻哲學的人;然自來學者,卻有許多話,許多思想,是關於哲學方面的,

並且有許多思想,也還和西洋哲學相類似。所以自西學東漸以後,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就拿西洋哲學的方法,來整理中國自來學者的思想,前前後後加以貫串,以成一書名,名之曰《中國哲學史》。他們這種用心,實在可嘉;因為在事實上,我國並不是沒有哲學,而是歷來把這種學問混入他種學問裡;或者把他種學問,混進哲學裡;所以彼此分不開,我們因此無從認識哲學;而這種學問,在我國也就不能發達,獨立更不可能了。現在有人能把它從過去混雜的學園裡,扶助而獨立起來,使它能在自己的園地裡成為一種獨立的「學」,而能和西洋哲學相對抗,這確是一種有功績的事業。不過現在所流行的《中國哲學史》,無論是編的是譯的,都不是真正的中國《中國哲學史》。

自身的史;而是中國哲學家──或稱為中國學者──的史或傳。他們既然要做《中國哲學史》,似乎應該拿中國哲學為經,敘述這種學問本身的演變,及其前因後果,和它的系統派別,方算名副其實。然而一檢它們編撰的內容,實在是拿中國哲學家為經,而拿哲學為緯。記錄哲學家的生卒年月,以及某某倡些什麼學說,著些什麼書,便就了結。他們用這種方法來整理中國哲學:一方面固然失去了他們所著書的價值,以及表現他們沒有真正了解哲學史是什麼?──據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哲學史是一種獨立的學問,與哲學家史不同;哲學史是以哲學為整個的東西,描寫哲學的誕生、發育、長大、成熟等的迹象的──一方面也使他們對於整理中國哲學的功績,自己減少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