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到松山火車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淡江大學 歷史學系碩士班 吳明勇所指導 潘國明的 被遺忘的帳篷傳教--美國宣教士花翹奇博士(Rev. George Alexander Hudson)在臺灣的宣教事業(1951-1966) (2018),提出中壢到松山火車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花翹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倍加運動、美南差會、會幕佈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劉可強所指導 凌宗魁的 分析世界近代建築重新定義「裝飾藝術」 (2009),提出因為有 歷史評論、裝飾藝術、建築風格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壢到松山火車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壢到松山火車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被遺忘的帳篷傳教--美國宣教士花翹奇博士(Rev. George Alexander Hudson)在臺灣的宣教事業(1951-1966)

為了解決中壢到松山火車站的問題,作者潘國明 這樣論述:

花翹奇,半世紀前台灣有人稱呼他為花博士、花牧師,以及花祥,而今日這個名字幾乎已被遺忘了,更何況是他在台灣的事蹟了。本文以多數長老教會對他的稱呼--「花博士」為其稱謂。清末基督傳教解禁後,美國的基督宗派積極來到中國傳教,花博士的父母親得到喬治亞州教會的支持,於1893年受到美國長老會派往中國傳教;傳教之前接受漢文學習期間,1894年在浙江嘉興生下了花博士。花博士的成長階段皆由母親教育,16歲時回到美國接受大學教育、完成神學學位,亦獲得教會支持下,返回中國浙江,陪同父母經營嘉興的宣教事業。 二戰後共產黨赤化東亞時期,花博士於1949年被中國共產黨驅逐回美,後因北韓共產黨在1950年掀起韓戰

,美軍駐防台灣後,他於1951年夏秋之際來到台灣。花博士居住在淡水小鎮,兼在台灣的傳教基地,得到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全省的教會協助下,環島傳播福音;他前往沒有教會的地區,開拓新慕道友、協助信徒成立佈道所及教會,對二戰後台灣基督宗教的衰落到復興,深具貢獻。他停留台灣近14年,傳教事蹟散佈於各地長老教會的紀念史冊內。最重要的事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推行倍加運動期間,他以美南差會傳教師的身份,支持經濟匱乏的教會,捐獻金錢蓋新教堂,獲得捐款的教會或佈道所超過50所。 1953年10月起至1966年9月之間,花博士延續了他父親在中國的「帳篷傳教」,以這種罕見的佈道方式,組成了「福音會幕佈道團」前往台灣

各地傳道,特別是搭機跨海到澎湖以及數次前往花蓮。佈道團來到城市、進入農村,利用公園、學校、廟前廣場以及教堂前空地,搭起1或2個帳篷。在帳棚內,日間舉辦婦女基督課、幼兒主日學,夜間則舉辦成人的「大佈道」。在全台舉辦129場佈道會,吸引聽道的民眾達130萬人次,其中35000人簽名決志,最終3400人受洗加入教會。1966年花博士在新竹縣政府後面廣場後,完成在台灣的最後一場佈道大會後,年底因屆齡退休,返回美國。

分析世界近代建築重新定義「裝飾藝術」

為了解決中壢到松山火車站的問題,作者凌宗魁 這樣論述:

本文為一建築歷史評論。現今臺灣建築史研究對象分工日趨細密,但誠如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所言,所有的劃分都具有政治目的(Hobsbawm,2002),聚焦單一議題或放大研究範圍會對歷史產生不同的認識。本研究採取沃爾夫(Eric R. Wolf)的觀點,認為世界是一個群體,而非許多獨立文化體系的總合(Wolf, 2003)。故研究方法以現有的各項研究成果為基礎,進行多面向的比較觀察與詮釋,包括各家對於建築本身的評論,以及建築以外,但有助於理解時代背景的各種資料,期能更貼近事件本質。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產生後,線性歷史進程的思考模式被

打破,如氣候變遷即為無法預料的衝擊,但確實會改寫歷史走向。解讀歷史的人能做的只是資料回溯並給予解釋,並不能預知未來;歷史的轉折總是出現在史家的意料之外。從建築發展的角度來看,現代主義風格與形式的產生與迅速普及即為不可預期,雖然後世可以從種種跡象如材料技術的發展、社會需求等支持條件稱其為水到渠成,但也有可能不會發生。「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就是另一條可能的道路選擇。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在三零年代裝飾藝術沒落,現代主義取得主流位置數十年之後的今日,符合多元文化需求的裝飾藝術風格再於世界各地死灰復燃,箇中因素令人玩味。是故歷史無絕對因果,本研究重點即為找出影響裝飾藝術成因的各種可能性,

並從本質解釋該風格衰敗又復生的潛力。 回頭審視當初因現代主義的強勢和政治正確而消失的裝飾藝術,諸多生成背景其實近似於現代主義:(1)反對因襲的歷史折衷語彙直接沿用。(2)工業革命後,材料與技術的演進所促成的風格改變。(3)借由博覽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發揚。也有許多不同之處:(1)帶有具文化意涵的符號性裝飾。(2)對空間只有氛圍塑造沒有格局改革。(3)現代主義去地域化,追求國際普同,裝飾藝術恰好相反。回顧裝飾藝術諸多歷史成因,則會發現其中還藏有更多意涵,值得今人重新探索。 「空間」的理解是二十世紀建築史的敘事重點。在西方建築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形式與風格的爭論已使人厭倦。現代主義解

放了空間的自由,也使建築的表情無聊,於是有了後現代虛無的反動,但其去脈絡的符碼擷取卻又難以為繼。時至今日,現代主義已然失去早年的社會主義理想,其純粹形式成為富人彰顯品味的象徵,落入精神虛無的精緻細節追逐。其對空間本身的改革理想也喪失,淪為房地產包裝商品的話術,1972 年Pruitt Igoe 國宅的摧毀,除了象徵現代主義的形式死亡,實則進入失去社會改革理想的另一個輪迴。在此同時,最初應運資本主義而生,商業性格濃厚的裝飾藝術,反而因為其易學易懂的各種豐富的風格特質,有機會成為普羅大眾重塑兼具美學品味與文化意涵的精神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