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區里長辦公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汴洲里網-村里大家長也說明:村里版主姓名, 楊鑫坤里長. 服務處地址, 桃園縣桃園區汴州里8鄰鹽庫街19號. 服務處電話, 03-3252646. 服務處傳真, 03-3566816. 聯絡手機, 0932-096-092.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張鎧如所指導 劉靜璇的 探究影響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下企業防災之協力因素與策略──以桃園市三社區為例 (2018),提出中壢區里長辦公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公私協力、企業防災。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歷史與地理學系 張弘毅所指導 江秋蓉的 空間與記憶:臺北南機場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2017),提出因為有 臺北南機場、歷史、空間、記憶、地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壢區里長辦公室的解答。

最後網站桃園市中壢區復華里-綠能節電-推廣室內使用節能燈具| 行動項目則補充:里長 及環保志工同仁自家皆已汰換使用節能燈具,並由經驗的分享間接推廣更多里民 ... 之苦,里長也將此經驗向里民分享,以自家經驗做為示範標竿。104年時,里辦公室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壢區里長辦公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究影響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下企業防災之協力因素與策略──以桃園市三社區為例

為了解決中壢區里長辦公室的問題,作者劉靜璇 這樣論述:

為提升社區災害韌性,降低水患造成的危害,經濟部水利署於2010年起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藉由社區民眾自主參與防災活動,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有鑑於政府資源有限,近年來大力推動企業參與防救災政策,希望引入企業資源,使防災社區能夠永續經營,其中桃園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在2012年開始推動,並且配合水利署企業防災政策,積極將企業納入防災社區夥伴行列之中。桃園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企業防災政策的行動者,包含企業、社區、市府及協力團隊,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及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政策推動現況及行動者的互動情形,並比較受訪三個不同類型社區推動企業防災過程中協力因素以及推動企業防災之策略。結果發現,企業與市府的互動不

如企業與防災社區的互動頻繁,企業與市府對於企業防災的認知因此而有落差,而三個不同類型社區與企業協力過程中,領導、合作經驗、溝通、信任及互賴性五項協力影響因素確有差異,影響社區推動企業參與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在實務層面,本研究建議加強市府、協力團隊與企業的互動,並完善法令規範,並增加企業參與防災的誘因,以提升企業夥伴參與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意願,維持既有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運作。

空間與記憶:臺北南機場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為了解決中壢區里長辦公室的問題,作者江秋蓉 這樣論述:

空間與記憶:臺北南機場的歷史發展與變遷本研究有兩條研究主軸,一條為探究「臺北南機場」的空間指涉為何之研究路線,另一條則為「以在地人認識地方」之觀點,探討「臺北南機場」的歷史變遷與歷史記憶之研究軸線。「臺北南機場」在哪裡?「南機場夜市」或「南機場公寓」?為何有機場之名,卻無機場之實? 從前述的問題意識出發,以地理學區域劃界的理路,以追溯地名源頭為研究軸線,往前回溯日本時代的「臺北練兵場」,再以國家制度(國家權力)下所制定的地籍資料,來圈定日本時代「臺北練兵場」的空間邊界,並延伸至戰後的地籍資料,來界定「臺北南機場」的空間邊界,本研究因而定義出「臺北南機場」即今日的「青年公園」、「青年公園周邊整

宅國宅區」及「青年公園堤外河濱公園區」。本研究區的人文歷史變遷,具有強烈的國家主導性格,故本研究的時間斷限,從國家力量進入北臺的清領時期開始,歷經日本統治時期,探究至戰後初期眷村地景完全消失的2013年為止。清領時期漢人於康熙48年(1709年)至康熙59年(1720年)至本研究地理空間周邊墾殖建立漢庄時,本研究地理空間因位於新店溪畔荒埔地,不利農作,故本研究區上雷裏社番的文獻記載仍多於漢人之記載;日本統治臺灣後,距離臺灣總督府二到三公里近的本研究地理空間,躍身一變,成為護衛殖民統治中樞、軍事操演、航空飛行展示及擴張領土之南進基地軍事空間;戰後初期,國府接收日本政府的軍事基地,在全面「去日本化

」、「鞏固外交」、「穩固政權」和「安頓大量大陸撤守來臺軍民」的考量下,本研究地理空間,被區劃成「臺北高爾夫俱樂部」、「違建及眷村區」和「馬場町刑場」三種不同屬性的空間。隨著政情穩定及臺北都市建設之需要,隨著戰後初期違建物拆遷、軍眷村改建、臺北高爾夫球場改建成青年公園……空間上地景的消逝,本研究所探討的「臺北南機場」之歷史已鮮少為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