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多,羊寫的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3版) 和許多羊的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報名報到系統 - 招生策略中心也說明:碩士班甄試(另開新視窗) · 碩士班甄試 · 碩士班考試入學(另開新視窗) ... 博士班甄試(另開新視窗) · 博士班甄試 · 博士班考試入學(另開新視窗) · 博士班考試入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讀享數位 和讀享數位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謝文英所指導 謝為任的 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分配公平的調節式中介效果 (2020),提出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組織公民行為、調節式中介效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詹中原所指導 張麗君的 警察機關行政人員留任意願之研究 - 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工作滿意、工作特性、留任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興大學106學年度碩士班及博士班甄試考試 - 正心中學則補充:中興大學 106學年度碩士班及博士班甄試考試 ...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鄧念濠校友』清寒優秀學生入學獎學金. 04/19. 慈林教育基金會「2022年慈惠獎學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3版)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作者許多,羊 這樣論述:

  稟持著「理論」與「實務」是公共政策拿高分的兩大基石的理念,本書除了有系統地蒐羅彙整了出題頻率最高的公共政策重要理論與概念的考題外,特別著重我國重大或指標性的政策實例舉例以及分析,尤其是影響全球甚鉅的新冠肺炎議題,以及年金改革、核能存廢等等一再出題的熱門政策議題,更是不斷透過各種實例題與舉例題演練來提醒讀者如何「用」相關政策理論與概念來套用這些政策議題,而不僅是死板板的「展示」這些政策理論與概念而已。   秉持著「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精神,本書鎖定近十年國家考試(包括高考、普考、特考、升等考)與研究所入學考(公行所、公策所、公事所)之高出題頻

率題目,俾利讀者可以掌握公共政策的答題精髓與要點,讓公共政策成為考生上榜的最佳助力。  

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分配公平的調節式中介效果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作者謝為任 這樣論述:

人類行為關係複雜,往往存在微妙關係,而影響組織行為表現。本研究即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探討主管運用轉型領導、主管支持、分配公平與員工展現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間之關聯情形,並藉由中介模式、調節效果及調節式中介效果,建構影響關係模式,對組織行為學術理論有其重要性。 本研究採次級資料分析,係溫福星(2019)「組織管理中多層次測量模式的多群體恆等性之研究」原始數據,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四縣市80個稅務機關公務員,以及104家民營企業員工,共2,492份問卷資料。經整理檢核後,可用問卷為1,899份,可用率達76.2%。本研究以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皮爾森積

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Sobel test、結構方程模式分析、階層迴歸分析及條件化間接效果分析,考驗假設,獲致結論如下: 一、員工對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及組織公民行為的認同程度,絕大多數達中高程度以上。 二、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具顯著正相關。 三、轉型領導對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具顯著預測力,且三者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亦具顯著預測力。 四、轉型領導透過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果,正向影響員工組織公民行為。 五、轉型領導透過主管支持的中介效果,正向影響員工組織公民行為。 六、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結構

模型適配度良好。 七、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與組織承諾間具顯著正向調節效果。 八、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對主管支持間不具調節效果。 九、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組織承諾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具顯著調節式中介效果。 十、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無調節式中介效果。 據以上結論,研提具體建議,供主管行政機關、行政主管及人資部門作政策制訂或領導管理之參據,以及後續研究之方向。關鍵詞: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組織公民行為、調節式中介效果

這是一本公共政策解題書(2版)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作者許多羊 這樣論述:

  收錄最新高普考、特考、研究所等相關考題!   本書以「快、狠、準」為特色,大量的試題練習幫您獲取高分   一、快-快速複習,效用極大   二、狠-狠勁十足,力透紙背   三、準-準確素材,以少作多   最短時間讓你真的會寫考題→完整說明和貼心提醒,等於擁有解題家教嘛!   為什麼買這本書   稟持著「理論」與「實務」是公共政策拿高分的兩大基石的理念,本書除了有系統地蒐羅彙整了出題頻率最高的公共政策重要理論與概念的考題外,特別著重我國重大或指標性的政策實例舉例以及分析,尤其是如年金改革、核能存廢、美國牛肉進口以及兩岸政策等等一再出題的熱門政策議題,更是不斷透過各種實例題與舉例題演練來提醒

讀者如何「用」相關政策理論與概念來套用這些政策議題,而不僅是死板板的「展示」這些政策理論與概念而已。   當然,必須要澄清的一點是,重大爭議政策是非常複雜的,絕非寥寥數字就可以把一項政策的所有來龍去脈與歷來爭議點完整呈現,更遑論提出精闢的解決之道(通常這種工作是碩士論文甚至是博士論文等級,需要以數萬或數十萬字來處理),因此解實例題並非對特定政策進行全盤掌握,而是把與考題題意最契合,最眾所皆知的部分以理論概念視角點出,即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   本書兩位作者深深相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沿襲「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的寫作風格與模式,本書鎖定近十年國家考試(包括高普

考、特考、升等考)與研究所入學考(公行所、公策所、公事所)之高出題頻率題目,俾利讀者可以掌握公共政策的答題精髓與要點,讓公共政策成為考生上榜的最佳助力。   作者簡介 許多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   台大政治研究所   普考一般行政及格   高考一般行政及格   一開始接觸行政類科覺得跟天書一樣難懂,但在準備考試過程中,面對公共行政領域當中經典的、熱門的、有爭議的、最新的議題,求知若渴地想尋求解答,於是開始產生興趣,覺得行政領域蠻好玩的,於是一頭栽進,覺得可以用優雅又犀利學術語言來提高論述的層次與深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羊   台大政研所畢業,地特三等考試及格。行政類科底子完全師

承許多師。   大學唸的是語言教學,大四以前不看任何政治新聞,完全沒有相關背景但有一天突然想不開,很想轉去讀政大公行所(因為好朋友都在政大)。   白癡如我,認真上了補習班數月後,果然學得零零落落。   但人生轉捩點一下就來了。因緣際會認識許多並獲得私家真傳後,此後過著越唸越有趣的日子,順利地一年考取台大政研所、政大公行所以及一般行政地特三等考試。   本書使用說明 1 Chapter1寫在前面 Topic1 公共政策到底在學什麼?-公共政策的體系架構建立 1-2 1.1 公共政策的整體架構【101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1-4 【101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1-8 【96公

費留考(政策分析)】 1-8 Chapter2公共政策總論 Section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2-2 Topic1 公共政策的意涵 2-2 2.1.1 公共政策的意涵【10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2-3 【98銘傳公事所】 2-5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等)】 2-6 2.1.2 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重分配性政策、自我管制的政策【97台大政研所(丙組)】 2-7 【10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 【98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 【9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0 【96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11 【9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1 【9

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1 2.1.3 管制性政策與管制革新【96台大政研所(丙組)】 2-12 【10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6 【105中興國務所】 2-16 【99身特─一般行政(三級)】 2-16 2.1.4 分配型政策【105北大公策所(乙組)(節錄)】 2-17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9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20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20 【98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20 2.1.5 公共政策的層次【97原特─原民行政(三等)】 2-21 Topic2 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徑 2-23 2.2.1 階段論與

反階段論【97政大公行所】 2-24 【106北大公策所(乙組)】 2-27 【106台大公事所】 2-28 【105公費留考(行政學)】 2-28 2.2.2 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徑【93台大政研所(丙組)】 2-29 【10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33 【106台大公事所】 2-33 【96台大政研所(丙組)】 2-35 2.2.3 公共選擇理論【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35 【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2-38 【99中興國務所】 2-38 2.2.4 理性途徑與後實證途徑【104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40 【105政大公行所】 2-42 【102北

大公策所(甄試)】 2-43 Topic3 政策網絡 2-44 2.3.1 政策網絡的意涵【98政大公行所】 2-45 【104地特─一般行政(四等)】 2-48 【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49 2.3.2 政策社群vs.議題網絡 【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50 【10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52 2.3.3 政策網絡的總體、中層與個體研究觀點【100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53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55 【95北大公策所(乙組)】 2-55 2.3.4 鐵三角理論與次級政府理論【10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57

【103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60 2.3.5 政策網絡管理【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61 【100中興國務所】 2-63 2.3.6 政策網絡在研究分析上的優缺點【改編自91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2-64 Topic4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模型 2-66 2.4.1 政策制定模型(丘昌泰版本)【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67 【96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69 2.4.2 政策制定理論(吳定版本)【100北大公策所(乙組)】 2-70 【83升官等─行政(簡任)】 2-74 Topic5 公共政策形成的理論 2-74 2.5.1 政策變遷理論總覽【101

政大公行所】 2-75 【10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78 【105北大公策所(乙組)】 2-78 【102北大公策所】 2-79 【96政大公行所(博士班)】 2-79 2.5.2 政策窗(或稱多元流程模式)【97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2-80 【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83 【102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節錄)】 2-83 【101北大公策所(甄試)(節錄)】 2-84 【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84 2.5.3 政策倡導聯盟架構(ACF)【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85 【106高考─一般行

政(三級)】 2-89 【105北大公策所(甲組)】 2-90 Section2公共政策分析 2-91 Topic6 政策分析的意涵 2-91 2.6.1 政策科學、政策研究及政策分析之釐清【91基特─一般行政(三等)】 2-92 【87台大政研所(丙組)】 2-95 2.6.2 政策分析、政策研究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比較【筆者自擬】 2-96 【83台大政研所(丙組)(節錄)】 2-99 2.6.3 政策分析之定義【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0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2 【9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03 【87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3

2.6.4 Dunn之政策分析架構總覽【9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04 2.6.5 政策倡導vs.(狹義的)政策分析【9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107 【89北大公策所】 2-109 【93北大公策所(節錄)】 2-109 Topic7 政策分析的論證 2-110 2.7.1 政策分析與政治語言之關係【94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2-110 2.7.2 「六段式論證結構」模式【100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2-113 【95中興國務所】 2-116 【92身特─一般行政】 2-116 【94東華公行所(節錄)】 2-116 【10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17

2.7.3 政策論證之實例套用【91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2-118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119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19 【96政大公行所】 2-120 2.7.4 政策論證的八種模型【93台大政研所(節錄)】 2-122 【100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2-125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26 Topic8 政策分析家 2-128 2.8.1 政策分析家之角色功能與條件【改編自88台大政研所】 2-129 【10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2-132 【100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132 【92高考─

一般行政(三級)】 2-133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2-133 2.8.2 政策分析家之政策溝通【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35 2.8.3 技術治理領航模式vs.技術治理諮詢模式【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138 2.8.4 政策分析家的四種類型【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2-141 【8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43 2.8.5 政策分析於政治環境的運用【100台大政研所(丙組)】 2-143 2.8.6 三類政策分析家的專業倫理認知比較【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47 【98公費留考(政策分析方法)】 2-150

【86台大政研所(丙組)】 2-150 2.8.7 公共政策倫理與倫理衝突時的處理模式及策略【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2-151 【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2-155 【9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2-156 【92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2-156 2.8.8 公共政策倫理-公平正義【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2-157 【10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2-160 【103政大公行所】 2-160 【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2-161 Chapter3政策問題與議程設定 Section1政策問題本質 3-2 Topic1 政策問

題的基本概念 3-2 3.1.1 政策問題概述【98淡江公行所(節錄)】 3-3 【106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3-5 3.1.2 政策問題特性之實例運用-以核四為例【102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3-6 【102北大公策所(乙組)】 3-9 3.1.3 政策問題的結構類型【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9 【102北大公策所(乙組)】 3-12 3.1.4 政策問題的層次【93銘傳公事所】 3-13 Topic2 政策問題建構 3-15 3.2.1 型Ⅰ、型Ⅱ、型Ⅲ、型Ⅳ錯誤【94淡江公行所】 3-16 【9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21 【92升官等─一般行政(簡

任)】 3-21 【88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3-22 3.2.2 問題建構技術總覽【10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22 【106中興國務所】 3-26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策略規劃與問題解決)】 3-26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策略規劃與問題解決)】 3-27 3.2.3 魚骨圖【103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28 【105北大公策所(乙組)(節錄)】 3-31 【101淡江公行所】 3-32 3.2.4 假定分析法【89台大政研所】 3-33 3.2.5 多元觀點分析【102政大公行所】 3-35 【103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37 【98

政大公行所】 3-38 【94北大公策所(甲組)】 3-39 3.2.6 德菲法【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39 3.2.7 政策德菲法【10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42 【9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3-45 Topic3 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 3-45 3.3.1 市場失靈【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46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3-50 【102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50 3.3.2 政府失靈【99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51 【98公費留考(政策分析方法)】 3-55 【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55 【97原特─原

民行政(三等)】 3-55 3.3.3 解決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政策工具【10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57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61 【103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3-61 【101中興國務所】 3-61 【99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3-62 3.3.4 政府與市場之外-自主治理【10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63 【10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65 【105台大公事所(行政學)】 3-65 【99北大公策所(甄試)】 3-66 【98中興國務所】 3-66 【95北大(博士班)】 3-66 Section2議程設定 3-67 Topic4 議程

設定概論 3-67 3.4.1 議程設定的意涵與類別【100中興國務所】 3-68 【105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3-70 【104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70 【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3-71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71 【95政大公行所】 3-71 3.4.2 政策議程設定者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行政學研究)】 3-72 【100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3-74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75 3.4.3 議程設定的模式【改編自96北大公策所】 3-76 3.4.4 媒體與議程設定【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一般組)】 3-78 Topic5 影響進入政策議程的因素 3-81 3.5.1 影響進入政策議程的因素【101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3-82 【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86 【99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86 3.5.2 以Koeing版本解實例題【99台大政研所(丙組)】 3-86 3.5.3 以Cobb&Elder版本解實例題【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3-89 Topic6 權力與議程設定 3-91 3.6.1 政府機關對公共問題所持的態度【改編自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91 【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3-93 3.6.2 權力的三個

面向【101北大公策所(乙組)】 3-94 【10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3-96 【96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3-96 【90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3-96 Chapter4政策規劃 Section1政策規劃的基本概念 4-2 Topic1 政策規劃概論 4-2 4.1.1 政策規劃之意涵與二元社群理論【97政大公行所】 4-3 【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4-6 4.1.2 政策規劃的原則【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4-6 【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4-8 【103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節錄)】 4-9 【103台大公事所】 4-10 4.1.3 政策

未來之預視【9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4-12 【93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4-14 【97台大政研所(丙組)(節錄)】 4-14 4.1.4 政策規劃的步驟【101高考─一般行政(二級)(行政學研究)】 4-15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4-18 【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19 【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4-19 4.1.5 可行性分析【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行政學)】 4-20 【93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4-24 Topic2 成本效益分析 4-25 4.2.1 成本利益分析的意義、操作方法及應用限制【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 4-26 【102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4-29 【99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29 【96台大政研所】 4-29 【92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4-30 4.2.2 成本效益分析vs.成本效能分析【90台大政研所(丙組)(節錄)】 4-30 【102外特─外交行政人員(四等)(行政學概要)】 4-32 Section2公共政策的決策途徑 4-33 Topic3 理性觀點下的決策途徑 4-33 4.3.1 不同「理性型態」下的決策途徑(丘昌泰版本)【95北大公策所(乙組)】 4-34 【102淡江公行所】 4-37 4.3.2 不同「理性程度」下的決策途徑(吳定版本)【改編

自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4-37 4.3.3 理性廣博決策途徑【9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40 4.3.4 滿意決策途徑【9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4-43 【106北大公策所(甲組)】 4-45 【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行政學)】 4-45 【10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4-45 4.3.5 漸進決策途徑【102台大政研所(丙組)】 4-46 【10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4-49 【9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50 4.3.6 「理性廣博決策」vs.「漸進決策」【10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50 【96中興國務所】 4-53 【改編自96

公費留考(政策分析)】 4-53 4.3.7 漸進主義與黨派相互調適【97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4-54 【93北大公策所(節錄)】 4-56 4.3.8 混合掃描決策途徑【89淡江公行所(節錄)】 4-57 4.3.9 垃圾桶決策途徑【9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4-59 【100北大公策所(乙組)】 4-62 【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4-63 【98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4-64 Topic4 Allison的三種決策模型 4-64 4.4 Allison的三種決策模型【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4-65 【103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4-67 Topic5

團體決策 4-68 4.5.1 團體決策的優缺點與相關技術【100高考─一般行政(二級)(行政學研究)】 4-68 4.5.2 團體盲思【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4-71 Chapter5政策合法化 5.1 合法化與正當性概念釐清【101東華公行所】 5-3 【103台大政研所(博士班)】 5-5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5-5 5.2 建立多數支持以及合法化策略【10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5-7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5-10 【102政大公行所(公共議題分析)(節錄)】 5-11 【100中興國務所】 5-11 5.3 政策合法化議價

協商的條件與結果【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5-12 【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5-15 Chapter6政策執行 Section1政策執行的基本概念 6-2 Topic1 政策執行概論 6-2 6.1.1 政策執行的重要性-以奧克蘭計畫為例【93北大公策所】 6-3 6.1.2 政策執行的內涵-從三個角度的界定【101北大公策所(乙組)】 6-5 6.1.3 政策執行的特性以及影響政策執行的官僚機構特徵【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6-7 Topic2 政策執行概論 6-10 6.2.1 政策執行的策略【10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6-10 【106高考─一

般行政(三等)(行政學)】 6-13 【106政大公行所】 6-13 【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6-13 【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6-14 【100北大公策所】 6-14 【99北大公策所(甄試)】 6-14 【99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6-15 6.2.2 三代政策執行研究【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6-16 【105中興國務所】 6-18 6.2.3 第四代政策執行研究【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6-19 6.2.4 愛德華三世(Edward Ⅲ)的政策執行力模式【105 外特─一般行政(四等)(行政組)(行政學概要)】 6-21 【105原特─一般行政(

三等)】 6-23 【10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23 6.2.5 基層官僚【10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24 【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行政學)】 6-27 Topic3 政策執行的成敗因素 6-28 6.3.1 政策執行失敗的原因【10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29 【106中興國務所】 6-31 【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6-32 【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32 【97政大公行所】 6-32 【95北大公策所(甲組)(行政學)】 6-32 6.3.2 政策執行失敗原因的實例題【101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節錄)】 6-33 【

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6-35 【100北大公策所(甄試)】 6-36 【97北大公策所】 6-36 【96公費留考(政策分析)】 6-36 Topic4 政策順服 6-37 6.4.1 政策順服的意涵【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6-37 6.4.2 政策順服與否的原因與因應作法【10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40 【102中興國務所】 6-43 【99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6-43 【9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44 6.4.3 鄰避情結的意涵、產生原因與解決之道【99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44 【95

國防特考─一般行政(二等)(行政學研究)】 6-47 Section2政策工具 6-48 Topic5 政策工具 6-48 6.5.1 政策工具的意義與特性【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6-49 6.5.2 政策工具的類型總覽【97國防特考─一般行政(二等)】 6-52 6.5.3 Howlett和Ramesh的政策工具類型【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6-54 6.5.4 政策工具的選擇【95台大政研所(丙組)】 6-57 【10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59 【95中興國政所】 6-59 6.5.5 Schneider與Ingram的

政策工具類型與實例運用【102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6-60 【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6-62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63 【104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6-63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行政學)】 6-64 6.5.6 Schneider與Ingram的政策設計結構邏輯【101北大公策所(甄試)】 6-65 【94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6-67 6.5.7 政策執行工具的新思維-「推力」【105政大公行所(節錄)】 6-68 【105北大公策所(乙組)(節錄)】 6-70 6.5.8 「補貼」政策專題【105台大政研所(博士班)】 6-71 【

103台大公事所】 6-73 Section3政策行銷 6-74 Topic6 政策行銷 6-74 6.6.1 政策行銷與置入性行銷 【95原特─原民行政(三等)】 6-76 【104地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6-78 【98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78 【98北大公策所(乙組)】 6-78 6.6.2 政策行銷的特性、功能與6P原則【102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6-79 【10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6-83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行政學研究)】 6-83 【103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6-83 【98北大公策所(甄試)】 6-84 【9

6地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6-84 6.6.3 政策行銷的推動作法【95國防特考─一般行政(一等)(行政學研究)】 6-84 【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等)】 6-87 【105軍官轉任─一般行政(少將)(行政學研究)】 6-88 【102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6-88 【102北大公策所(乙組)】 6-89 【102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6-89 【101北大公策所(甄試)】 6-89 【9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6-89 Chapter7政策評估 Section1政策評估的基本概念與標準 7-2 Topic1 政策評估的基本概念 7-2 7.1.1

政策評估意義、特質、消極目的與積極目的【93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7-3 【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三等)】 7-6 【103少將轉任─一般行政(行政學研究)】 7-6 7.1.2 政策評估失敗的原因【9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7-7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10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11 7.1.3 政策評估的運用困境與解決【97淡江公行所(行政學)】 7-11 【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13 7.1.4 政策評估之標準【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14 7.1.5 政策評估之標準【104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7-17 【1

05中興國務所】 7-19 7.1.6 政策終結【10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20 【106北大公策所(乙組)】 7-23 【104政大公行所】 7-23 Topic2 政策評估之標準 7-24 7.2.1 政策評估之標準【100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7-25 【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28 【105北大公策所(甲組)】 7-28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行政學)】 7-29 【10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29 【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7-30 【96台大政研所】 7-30 【9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7-30 7.2.2 政策指標

與社會指標【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31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7-33 Section2政策評估的類型 7-35 Topic3 政策評估的類型 7-35 7.3.1 政策評估的類型概述【95政大公行所(節錄)】 7-36 【99政大公行所(節錄)】 7-37 【96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7-37 7.3.2 預評估、過程評估及結果評估(吳定版本)【9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7-38 【105中興國政所】 7-40 【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40 7.3.3 規劃評估、執行評估與結果評估(丘昌泰版本)【84升官等─行政(簡任)】 7-43 【

106台大公事所】 7-45 【104北大公策所(甲組)】 7-45 【98台大政研所(丙組)】 7-46 7.3.4 過程評估與結果(影響)評估【9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7-47 【105台大公事所】 7-49 【10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7-50 【9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50 【98北大公策所(甄試)】 7-50 7.3.5 假評估、正式評估以及決策理論(Dunn版本)【87政大公行所】 7-51 【92北大公策所(在職專班)】 7-53 Section3政策評估的類型 7-54 Topic4 政策評估研究的發展 7-54 7.4.1 四代政策評估研究【98身特

─一般行政(三等)】 7-55 【9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58 7.4.2 第四代評估的程序【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7-59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7-61 【102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7-62 【101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7-62 【91北大公策所(博士班)】 7-62 7.4.3 實驗設計的方法【9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63 【92政大公行所】 7-67 【90台大政研所(丙組)】 7-67 【89政大公行所】 7-68 【8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7-68 【81政大公行所】 7-68 Chapter8公

共政策的重要議題 Section1公共政策參與者 8-2 Topic1 利害關係人 8-2 8.1.1 利害關係人的意涵【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3 8.1.2 認定政策利害關係人的方法【10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8-6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8 Topic2 利益團體 8-9 8.2.1 利益團體意涵與影響政策之手段【9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10 【10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13 8.2.2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來源【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13 【9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8-16 8.2.3 利益團體的正負功能【96高考─一

般行政(二級)】 8-17 Topic3 媒體與智庫 8-20 8.3.1 媒體之角色與正負功能【9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8-21 8.3.2 智庫【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8-24 Section2民眾參與和民意探詢 8-28 Topic4 民眾參與 8-28 8.4.1 民眾參與的方式途徑【10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8-29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8-31 【102北大公策所(行政學)】 8-31 【10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8-32 8.4.2 民眾參與的困境與改進【101台大政研所(甄試)(行政學)】 8-32 【106退役轉任─一

般行政(三等)、 106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8-35 【104軍官轉任─一般行政(少將轉任)】 8-35 【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8-35 【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35 【9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8-35 8.4.3 民眾參與的重要性與政策運用【90基特─一般行政(三等)】 8-36 【104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8-38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8-40 【9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8-40 Topic5 民意 8-40 8.5.1 民意的意涵、蒐集與運用【98公費留考(政策分析方法)】 8-41 【101軍官轉任─一般行政(上校

轉任)】 8-44 【98政大公行所】 8-44 【98北大公策所(行政學)】 8-45 8.5.2 民意的侷限【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 8-45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8-48 【93警大行管所】 8-48 Topic6 公民投票與民意調查 8-49 8.6.1 公投的意涵、類型與優缺點【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8-49 【96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8-54 8.6.2 政策民調的執行方式與潛在問題 【99身特─一般行政(四等)】 8-54 【96北大公策所(節錄)】 8-57 8.6.3 審議式民調的意義、特質與優缺點【98北大公策所(甄試)】 8-

58 【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等)】 8-61 【102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61 Section3專家與民意的衝突與調和 8-62 Topic7 專家政治與民意政治 8-62 8.7.1 專家政治與民意政治的意涵與衝突調和【100北大公策所(節錄)】 8-63 【101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8-65 8.7.2 民意與專家意見的決策關係【83政大公行所】 8-66 【10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68 Topic8 審議式民主 8-69 8.8.1 審議式民主vs.代議式民主【102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8-70 【98北大公策所(節錄)】 8-72 8.

8.2 公民會議之運作、正功能與限制【94高考─一般行政(三等)】 8-73 【105台大政研所(博士班)】 8-76 【105北大公策所(乙組)(行政學)】 8-76 【102政大公行所】 8-77 【102台大政研所】 8-77 【100台大政研所】 8-77 【98北大公策所(節錄)】 8-78 【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78 Section4公共政策的新興議題 8-79 Topic9 公共政策的新興議題 8-79 8.9.1 公共政策面臨的新興議題【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8-80 【107台大公事所】 8-83 8.9.2 數位(電子)民主的機會與挑戰【10

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8-84 8.9.3 全球化對公共政策的衝擊【99高考─一般行政(二級)(一般組)】 8-87 【102政大公行所】 8-90   二版序   有考生提到,近年來國考的公共政策似乎越考越難,不僅實例題的比例提高,出題範圍也開始涵蓋教科書不太會提到的理論內容。其實,不是考科變難,而是出題方向越來越契合公共政策學科的本質。公共政策是一門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科,命題者希望可以找到熟知且靈活運用各項政策理論的人才,因為有經過公共政策訓練薰陶的公共事務實務者,正是精進我國公共政策品質的最佳良方。   從回顧性的觀點來看,自2016年到2019年間我國的重大公共政策議題

,包括年金改革、一例一休、新南向、少子化、貧富差距等時事,果不其然,成為現今各大考試公共政策的命題焦點,如何結合公共政策理論來理解這些議題,或是提出有學理依據的政策建議,往往是閱卷老師的評分重點。另外,以往公行所入學考試較常出現的考題,現在也陸續出現在國考的公共政策考科中,證明只要是重要的理論概念,就有出題的機率,只是出題時間早晚的問題。   沒有人能夠精準預測未來社會將發生的重大政策議題,我們自然地也不知道未來的哪些政策議題會被納入考題範疇。但本書仍很有信心可以幫助讀者面對這些未知的考題,因為透過對近年指標性政策議題的實例題擬答內容,我們已經將理論與實例題結合的答題箇中奧義,毫無保留地分享

給讀者了。本書作者「羊」曾在106年高考二級公共政策考科勇奪89分,就是使用這套解題思路進行答題。   本次改版,收錄近年來較具指標性的國考與研究所考題加以解析,解實例題則維持一貫的明快節奏,不會僅死板地將教科書的內容硬性移植,而是強調理論的靈活運用。只要能夠活用理論,不管考試題目如何變化,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抓住理論的核心概念,再加上對於時事一定程度的瞭解,就足以克敵制勝。近年的考題趨勢,再次彰顯出本書絕對是協助考生的絕佳利器。   許多、羊 2019年

警察機關行政人員留任意願之研究 - 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博士班甄試的問題,作者張麗君 這樣論述:

警察機關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須仰賴大量的技術及行政人員來維持其正常運作。研究指出,行政人員約占全部員工的30%,並依單位編制而分佈於各個部門。儘管行政人員不會直接影響破案績效及偵查品質,但其工作的效率與品質對於民眾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仍有重大的影響。本研究將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行政人員為對象,分別從工作滿意度、工作特性、個人認知可能的工作機會等方面探討有關行政人員留任意願之影響原因,並根據研究分析之結果了解行政人員內心的實際想法,找出影響行政人員留任意願的主要因素,藉以提升行政人員留任意願的具體建議。本研究以質化深度訪談以及量化問卷調查方法進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問卷之主要題項除瞭解行政人員工作滿

意度、工作特性、個人認知可能的工作機會,及留任意願情形外,亦根據受訪人員相關基本資料來進行分析研究。本研究設計針對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行政人員,總共發出問卷152份,有效問卷144份,回收率95%。以SPSS軟體將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迴歸分析等,研究結果顯示:一、在個人屬性構面,年資對留任意願有顯著正相關。二、在工作滿意度構面:行政人員的內、外在滿意對留任意願有顯著正相關。三、在工作特性構面:(一)工作重要性、自主性及回饋性與行政人員內、外在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二)工作重要性、自主性及回饋性對留任意願有顯著正相關。四、行政人員個人認知可能的工作

機會與留任意願有顯著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