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觀光列車 36 3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陳敦源所指導 葉宇倩的 公部門服務產品設計與行銷─以臺鐵觀光列車為例 (2016),提出九州觀光列車 36 3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策行銷、服務產品設計、產品定位、預評估、主題式觀光列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九州觀光列車 36 3,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部門服務產品設計與行銷─以臺鐵觀光列車為例

為了解決九州觀光列車 36 3的問題,作者葉宇倩 這樣論述:

近年來政府戮力推展觀光,加上臺鐵局於2006年開始遭逢高鐵及地區捷運、輕軌的競合,亟須重新界定在島內公共運輸的地位,有效提升運能及開拓運量,相較於以往,觀光旅運的發展空間尤其值得探討。在國內,臺鐵局是少數具有「實體產品」的公部門,故本研究以臺鐵局觀光列車個案為例,探討類國營事業單位公部門應如何透過行銷手段達成政策目標。  本文採用文獻分析法,首先由行銷概念引介政策行銷的內涵。其次針對政策行銷的核心概念「產品(Product)」深入探討,整合政策行銷、產品定位及服務產品設計等理論,將臺鐵觀光列車做為個案,建構一套公部門政策行銷及新產品開發的建議模式;最後運用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等手法,對本項新產

品進行預評估,以期政策方案在執行前,能予有效正確訂定,消弭政策目標和實際環境的差距。  研究發現,臺鐵觀光列車初期宜以「食」為列車主題,輔以觀景、私密、舒適,成為特色的「移動的高雅餐廳列車」;必要構成元素包含超大面觀景窗、展望車廂及包廂座位等有形之硬體設施,座位以2人沙發椅及4人桌型座椅最具吸引力;無形要素則包含服務人員素質及行車計畫2部分,其中列車行駛路線以東部幹線(樹林=臺東)為佳,開行時段則為上午,甜點、輕食下午茶是首選。  未來加入地方觀光元素、故事性、話題性等行銷方式,增加產品的生命力與續航力;最後藉由全新特色觀光列車,帶動國內整體鐵道旅遊風潮,活化相關觀光產業及産值,促進國家經濟,

達成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