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轉機德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伊斯坦堡轉機德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宛儒寫的 我的家在阿拉伯海:巴林王國 和陳碧月的 預約幸福 : 乘著文學去旅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不受強震影響旅客依原計畫前往伊斯坦堡轉機 - Yahoo奇摩新聞也說明:(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6日電)土耳其東南部與敘利亞接壤的省分發生芮氏規模7.8強震,今天有乘客仍依計畫搭乘土航班機飛伊斯坦堡轉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飛頁文創有限公司 和釀所出版 。

最後網站航班和机票预订 - Turkish Airlines ®️則補充:... 爱尔兰, 爱沙尼亚, 奥地利, 巴林, 巴西, 白俄罗斯,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比利时, 波兰, 丹麦, 德国, 俄罗斯 ... 航班是直飞航班还是可转机航班。 机票舱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伊斯坦堡轉機德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家在阿拉伯海:巴林王國

為了解決伊斯坦堡轉機德國的問題,作者李宛儒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用平鋪直述方式介紹中東不同地區風情的書,作者李宛儒希望和大家分享她個人在異國生活的體驗,以簡單的文字與圖片,表達在同一個世界空間裡,某些地方、某些習俗正同時發生著不一樣的新鮮事。   書中許多強調波斯灣國家令人難以認同的層面,例如一夫多妻、或者女性被壓迫、得用黑布包裹得只剩下眼睛縫等等,這些習俗的背後,原來都有它的理由。而在伊斯蘭國ISIS出現之後,世界對中東的誤解和不友善態度令作者難過,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她娓娓道來屬於巴林的一千零一夜故事,讓讀者享受一段不涉及評論,只單純聽故事的時光。   無論在巴林、沙烏地或是貝魯特、伊斯坦堡,作者都感受許多當地朋友的善意和伊斯蘭的美德,

在台灣推廣中東文化與舞蹈的十五年間,她深切體會到,要把遙遠而冷門的異國文化做到有效地分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可以透過這本書,即使只得到小眾社群的理解,也就值得了。   作者簡介 李宛儒(Violet Lee)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中東政治與文化碩士、日本東京大學地域文化研究生、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學士。曾為耶路撒冷Arabesque肚皮舞團團員,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回台,將中東肚皮舞引進台灣,成立「李宛儒中東肚皮舞團」,為台灣最早成立的專業中東肚皮舞團體。   曾任國父紀念館肚皮舞課程教師、台灣民主紀念館肚皮舞教師、台北市中山堂肚皮舞教師、台北市內湖、

中正、信義社區大學肚皮舞教師等。2008年入籍沙烏地阿拉伯,目前旅居巴林王國,在台灣為李宛儒中東文化藝術團負責人,每年帶領團員推出中東舞劇。 前 言 中東和新聞講的不一樣 第一章 認識巴林初級篇 第二章 我在巴林的生活轉變 第三章 年度節慶 第四章 你不能錯過的景點 第五章 阿拉伯飲食習慣與食譜 第六章 鄰近國家的小旅行 第七章 傳統市集掏寶趣,方言來兩句 第八章 國小志氣高   前言   我是一個來自台灣雲林鄉下的女孩子,從阿拉伯半島西岸的耶路撒冷城(Jerusalem),到阿拉伯半島東岸霍巴市(Al Khobar),最後定居在波斯灣的島國巴林王國(Kingdom

of Bahrain)。從十八歲單槍匹馬到台北念書,之後到日本、越南、歐洲、美國,越走越遠,但生命中有隻冥冥的手,將我自亞洲的東側移到西側。現在我有兩個家,一個在遠東的台灣,一個在中東的巴林王國(Kingdom of Bahrain)-- 一個原本和我生命八竿子打不著,後來卻深深愛上的地方。   能夠來到巴林,是個奇妙的緣分。在杜拜和卡達成為知名航空中繼站前,巴林曾是各大航空公司在波斯灣轉機的主要樞紐城市。2006 年,我飛往黎巴嫩參加國際舞蹈節,首次來到巴林轉機,受到波灣航空公司(Gulf Air)招待,在市區的Golden Tulip 飯店免費住一晚上。當時真的完全沒想到,之後會越來越

頻繁地來往巴林,並在2009 年,於當時巴林著名地標珍珠塔(PearlMonument)旁投資置產。   時至今日,巴林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每每回到台灣,和親朋好友提到目前定居在巴林,大家總是滿頭霧水地問:「巴林?你是說法國巴黎還是淡水八里?」可見很少人知道巴林這個地方。為了介紹巴林這個我所深愛的第二故鄉,並釐清一些媒體對伊斯蘭、對波斯灣國家的偏見,文筆不佳的我,提起勇氣,藉由這本書,分享一個華人女孩在巴林王國闖蕩的經驗,以及十多年來在中東國家穿梭走跳的個人觀察。   台灣和巴林兩個家,我都深愛。這兩個家,同樣是亞洲面積很小的島國,然而兩個國家都對彼此還相當陌生。如同希望中東的朋友認識台灣

、喜歡台灣,我也希望故鄉的人,能客觀認識這個鮮少為人真正瞭解的美麗國度。巴林看似神祕,實則這裡的人民和你我一樣,都忙碌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平凡生活。希望藉由這本書,能幫助大家以有別於新聞的眼光,來重新認識巴林。   筆者在中東不同地區,前前後後居住十多年,雖說不上「中東通」,但畢竟長期深入在這裡生活,因為瞭解,而不太認同一般電視新聞對這地域的片面報導。中東存在許多族群,不同族群就有不同立場、不同利益,同一個事件,對阿拉伯人是好事,可能在猶太人眼中就是壞事;相同的,伊斯蘭曆元月,對遜尼派穆斯林而言,代表歡樂互遞祝福的新年新氣象,對什葉派穆斯林而言,卻是先知穆罕默德後代苦難犧牲的悼念日。這些內涵,

豈是外人走馬看花,三言兩語或簡單訪問就可以輕易涵括的?   一路以來,我切身經歷過許多發生在中東的重大事件。在耶路撒冷,我避過自殺炸彈;在以巴邊境,我被丟過石頭;在伯利恆,我和阿拉法特本人及來自世界各國的朝聖者,一起在耶穌誕生的教堂做過耶誕夜午夜彌撒。完成學業後,從以色列回國,才隔個星期,就讀希伯來大學時常吃中飯的餐廳就被炸,認識兩年多的助教也走了;到黎巴嫩參加舞蹈節,離開隔天,以色列就把貝魯特國際機場炸了;在沙烏地,我被年輕小伙子搭訕吹口哨、被摩洛哥巴基斯坦的房客倒帳;我上過負責丟棄九一一大魔頭賓拉登屍體的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也到過巴林皇室家裡,為其小女兒成年舞會領舞。2015 年12 月

,剛從伊朗旅遊回來,隔幾天,巴林就宣布和伊朗斷交,直飛航線停飛……而今年呢,我在巴林剛完成書的攝影與書寫,打算交給出版社,卻不料一覺醒來,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竟相繼宣布和卡達斷交,任何人若發表對卡達同情的言論,會被罰款和入監,因此我不得不趕緊修改稿件,刪除提到卡達和伊朗的部分……   在中東,我遇見過許多奇奇怪怪的人事物,有些像中國古裝劇一樣光怪陸離。例如一夫多妻、大家族中有管家僕役、皇族出巡夾道歡迎……就連IS殘酷虐殺的畫面,都令人彷彿在「楊家將」或是「清宮酷刑」等電視劇中看過。另外,其他很少人聽過或體會過的阿拉伯習俗,包括一些「沒為什麼,就是這樣」,必須入境隨俗的規矩

……認識、瞭解的過程,像瞎子摸象,每多知道一點,就等於多知道一塊關於中東的真相,又宛如拼著奇異又真實的拼圖般,每一塊都是真的,但每一塊也都不能盡訴中東人的生活。   我在來到沙烏地、巴林等波斯灣國家之前,所有書本報章中的資訊,都指向之後的生活會有多麼不堪、多麼不自由、多麼悲慘,但是來了之後,不僅原本擔心的事情都沒有發生,反而我還在當地得到許多珍貴的情誼。   漸漸,我更發現,許多書中所強調波斯灣國家令人難以認同的層面,例如一夫多妻、或者女性被壓迫、得用黑布包裹得只剩下眼睛縫等等,這些習俗的背後,原來都有合理的起因緣由。雖然現代人不盡然能瞭解,但是現代中東女性在受過教育之後,如果仍然選擇不開

車、不工作、不露臉,那何嘗不是應當受尊重的個人選擇?何以在外人的眼中,只被解讀為壓迫呢?   我想,大眾對於異文化該多些尊重,讓它們能有自成一格發展的空間。畢竟,千百年來,原本沒有外人的介入,人家也是活得好好的,自有其想要的步調改變著、成熟著。文明不全然就是對,現代化不全然就是真理,我們都只是活在歷史進程中的小國家、小人物,對於世務的是非曲直,實在不急於下評斷。   此書中,筆者避免評判,只想和大家分享個人在中東不同地區生活的體驗,盡量以平鋪直述的方式表達,讓大家知道,在同一個世界空間裡,某些地方、某些習俗正同時發生著。若大家對中東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請先暫且拋開,輕輕鬆鬆,傾聽屬於巴林的一

千零一夜故事,享受一段不涉及評論,只單純聽故事的時光吧!   這本書,我從十年前就開始想寫,但每天都忙著經歷東、體驗西,未有時間消化感覺,另一樁事件又發生;同時我也擔心,也許分享了一個事件,過一陣子之後,卻發現自己是錯的,大是變大非,誤解別人的傳統文化。這十多年來,我無論在巴林、沙烏地或是貝魯特、伊斯坦堡,都感受太多當地朋友的善意和伊斯蘭的美德,很想要回饋,而在伊斯蘭國ISIS 出現之後,世界對中東的誤解和不友善態度令我很難過,眼看著世間充滿偏見甚至敵意的言論書籍一本本出版,如果我再不分享些觀點,實在有愧於伊斯蘭文化所曾帶給我的美善。   感謝遠景出版社葉麗晴小姐的鼓勵,讓這本書終能催生。

筆者在台灣推廣中東文化與舞蹈的十五年間,深深體會到,要把遙遠而冷門的異國文化有效分享給人瞭解,是多麼的難,但是,即使只得到小眾社群的真誠理解,一切辛苦都值得了。中東與伊斯蘭教,大概是世界上被誤解最深的領域,如果這本書能改變一絲絲大家對中東的刻板印象、多改善一個人對穆斯林的誤解,哪天站在阿拉面前,不才如我,或也能無愧。   願世界因了解而化解分歧,世界終有和平的一天。阿門。   第一章    認識巴林初級篇巴林,是很多人在世界地圖上沒辦法立刻找到的國家。比起同樣位處於波斯灣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以及阿聯酋,巴林給人的感覺,似乎陌生了些,不過它卻是這些國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波灣第一口油井、

第一所學校、第一個郵局,都在這裡。70 年代巴林崛起的時候,杜拜還只是個沒沒無聞的小城。據說早年沙特阿拉伯的王儲都會來到巴林進行教育。坐擁油元時,領先發展金融、觀光,走向現代化,並堅持保留阿拉伯傳統,或許是西化得早,新、舊在巴林人身上融合得剛好,個性純樸又熱情,觀念新穎不功利。2016年匯豐銀行針對在一百多個不同國家居住工作的外國人,調查他們心目中生活品質最佳、金融福利最好、工作前景最佳,最適合外國人及其子女居住的國度,前五名中,赫然發現巴林。新加坡、紐西蘭、瑞典、巴林和德國位居最理想移民地的前五名。2017 年9 月,InterNations 網站由外派人士評選世界最適宜生活和工作的國家,巴

林王國名列第一。巴林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大批保存完善的歷史遺跡、海洋環繞、景色秀麗、陽光充足、良好的治安、傳統伊斯蘭文化與現代歐美文明兼具,加上阿拉伯人好客熱情的天性,巴林真的是很適合旅遊的波斯灣國家。歷史上的名字:Dilmun、Anki、Tylos、Awal巴林島在五千年前即有人定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貿易中心之一。巴林的名稱,取自於眾島嶼中面積最大的巴林島(Bahrain Island)之名,在阿拉伯語中,Bahr 是海,而thnain 是兩個,所以al-Bahrain 意味著「兩個海」。雖然「兩個海」最初的來源仍然有爭議,怎麼來的無法確定,但這個詞在古蘭經中出現了五次。並不是指現在的島國部

分,而遠遠超過今天巴林王國的範圍,可以說,北起科威特,南到阿曼,整個阿拉伯半島東部沿海地區包括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東部省都被稱作「巴林」,而那時候的巴林島則被阿拉伯人稱為Awal。1521 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領Awal 島,將之命名為「巴林」島,此後,「巴林」才開始特指波斯灣中的這個島國。巴林是古老的Dilmun 文明的遺址,也是Dilmun 文明的中心地點。在紀元前二千八百年左右的青銅時代,巴林叫做迪爾姆(Dilmun),是個強盛帝國的中心,控制了美索不達米亞(現在的伊拉克)的蘇美人和印度河谷諸古城間貿易通路。

預約幸福 : 乘著文學去旅行

為了解決伊斯坦堡轉機德國的問題,作者陳碧月 這樣論述:

  泰戈爾:「我很高興生活在這個偉大的世界上。」   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無論是「自由不羈」的波希米亞、「知性與感性」的土耳其,或是「熱情奔放的」義大利,都有其動人魅力;只要乘上旅遊文學的翅膀,你就會發現。   古人說:「無字書者,天地萬物是也。」   旅遊文學是一種特殊而迷人的文類。即使不出門旅行,藉由旅遊文學的閱讀,也能盡情的遨遊天地,並進而獲得深刻的生命體會。   本書著重旅遊文學與人生的關係,及其所觀照的人生層面,期待讀者能夠深入探究書中的諸篇旅遊文學作品,並在這場文學旅行中,隨心所欲,找到那雙結合旅遊與藝術的美學翅膀,展翅翱翔! 本書特色   1.本書從定義何謂「旅遊文學」

開始,並說明其特徵和價值;另實際以親身旅遊世界各地的經驗,撰寫出一篇篇精彩的旅遊文學範例。不但可純粹欣賞,也可以是學校老師教學之用 作者簡介 陳碧月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專任教授;國立空中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喜愛藉由旅行找尋生命能量,已旅遊近60個國家。   著有《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異彩紛呈──大陸新時期女性小說賞讀》、《兩岸當代女性小說選讀》、《20世紀90年代大陸女性小說的思想藝術風貌》、《遇見幸福──旅遊文學的魅力》、《凝視心靈──文學電影與人生》、《大陸當代女性小說研究》、《情愛與文學》、

《當代華人小說選讀》共十五本與三本合著。   論文發表有〈90年代:顛覆「母親神話」的大陸女性小說〉、〈女性書寫──陳染小說的藝術風景〉、〈大陸當代女性小說的關懷意識 〉、〈「海派文學」的女性書寫特色──以王安憶、陳丹燕、衛慧九○年代的作品為例〉、〈關懷意識:20世紀90年代的大陸女性小說〉、〈職業身份:當前大陸女作家筆下的男性形象 〉、〈當代大陸女性小說中的男性性格書寫 〉等共六十餘篇 自序  就是要旅行 第一章  概論「旅遊文學」 第一節 古代的「旅遊文學」  第二節 「旅遊文學」的發端  第三節 定義「旅遊文學」  第四節 「旅遊文學」的基本特徵  第五節 「旅遊

文學」的價值意義  第二章 走出教室―出走的能量正飛揚 第一節 我和波西米亞跳舞  第二節 知性與感性的土耳其  第三節 我的心遺留在埃及  第四節 微笑的斯里蘭卡  第五節 美麗的際遇:我和克羅埃西亞相戀  第六節 在斯洛維尼亞的中心呼喊幸福  第三章 聆聽魅力―旅行的生命正年輕 第一節 翡冷翠夜未眠  第二節 到西班牙享用海鮮飯  第三節 荷蘭:漫遊醉美的風景走廊  第四節 犀利美景―北越下龍灣  第五節 福建永定土樓不思議  第四章  海角天涯―閱讀旅行的城市形象 第一節 以婆娑之姿和「臺北」的生命飛舞  第二節 夢幻迷離的上海城  第三節 “FIVE"NIGHTS IN BEIJ

ING  第四節 石垣、那霸優質限定  第五節 伊斯坦堡的城市魅力  第六節 多瑙河畔最璀璨的明珠:布達佩斯  第七節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的城市風情  第五章  遇見幸福―旅行中的人生體悟 第一節 山水相逢自是有緣  第二節 我和他們的經歷相遇  第三節 銀髮族開洋葷  第四節 潛入水底的愛情  第五節 特愛拍照的土耳其人  第六節 和旅行豔遇  第六章 心靈凝視―從世界各地寄明信片給自己 第一節 義大利:下一個轉彎還有驚喜  第二節 在「彩虹國度」裡載欣載奔  第三節 盡收幸福的「北海道」聲音  第四節 印度的貓請別在我面前過馬路  第五節 我和澳門的恬靜約會  第六節 在「澳門威尼

斯人」和我的青春重逢  第七章 碧海藍天―找尋香格里拉的動能 第一節 志「德」意滿  第二節 比利時和盧森堡:讓心情隨歷史痕跡踏浪  第三節 無言的吳哥古城在跳舞  第四節 2008春節的東北:冰封卻不飄雪  第五節 就是要很「希臘」的人生  第六節 漣漪清波入江南  參考書目 序 就是要旅行   1990年,在我大學二年級升大三的暑假第一次出國。那時自助旅行的風潮剛剛興起,為了犒賞從五專考上插大的自己,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兼家教打工存錢,只求一圓遊歐的夢想。   當時有一個「聯合自助旅行服務中心」,有幾個愛好旅行的人,以自己的旅遊經驗,專門提供自助旅行者相關的旅遊資料,只要繳幾百塊

的會費就可加入會員,不過他們是不提供帶團服務的。他們把要到同一個國家旅行的人集合起來,提供場地、諮詢,讓大家可以參與行前會議。   我記得當時共有三十多人要到法國、義大利、瑞士和英國,我們三姐妹是最年輕的,其他都是社會人士,其中以老師居多。那時在討論租車問題時,需要「信用卡」,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信用卡」這個名詞。一個來自高雄的像是土財主的大哥很豪氣地表示:「我有信用卡,沒問題,到時租車刷我的卡就好了!」結果到了巴黎戴高樂機場,這位被大家捧著的老大卻反悔了,他說仔細考量後,發現團友太多了,萬一出什麼狀況,他會有困難。大家就這樣被放鴿子了,於是所有的人各自散,沒有信用卡,就租不了車,也沒必要全部

綁在一起了。這是我第一次發現信用卡的重要。   我們三姐妹和另外四位老師組成了一團,所有的計劃全部打亂,又得重整再來。隔天,在羅浮宮的透明金字塔前,遇上一個獨自旅行的還在輔大夜間部就讀的社會人士,當他知道我們的困難後,二話不說把信用卡借給我們,還和我們一起往普羅旺斯走,分擔車資。問他為何獨自旅行?他說他藉由旅行療傷止痛,因為剛和交往了三年的女友分手,女友父母反對他們的婚事,因為他是客家人。然而,這個客家人卻僅僅因為一面之雅的同胞愛,就解決了我們的大麻煩,誰說客家人小氣呢!這些刻板印象都是需要消除的。   我很慶幸第一次出國,盡興而歸,遇到許多困難都一一解除,留下美好的回憶。   和善熱情

的義大利人是教人懷念的。那次從愛丁堡搭夜車到劍橋,由於沒有事先預定座位,因此,我們一行七人,只能就僅有的三個空位輪流休息。   走道隔壁座位四位年輕人頻對我們眨眼,嘴裡還哼著:「莎呦哪啦!」他們以為我們是日本人。從他們的語言,可以肯定他們是義大利人。   我坐在同伴座位的扶手處,試著閤眼。其中一位年輕人起身拍我的肩膀,示意要我坐他的位子,我婉謝他的好意,未料他迅速地從旅行包中拿出一張草蓆和厚紙板,他先將草蓆舖在走道上,然後在厚紙板寫上:“Don’t touch me."隨即就躺了下來,然後很自然地將剛剛寫的警告標幟蓋在身上;另外三人也滿心誠意催促著我坐下來,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不好意思再一

次拒絕。遺憾的是,在匆忙下車之際,只是再次感謝,而忘了告訴他們:我們是來自臺灣的中國人。   記得在巴黎遊賽納河時,結識了一群也是到法國旅行的瑞士人,當告之我們來自臺灣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MONEY",然後爭著和我們幾個「有錢人」握手。當時的臺灣可是以外匯存底曾高居世界前幾名而聞名的呢!   他們誇我穿的衣服很漂亮,我很自傲地說,“Of course. Made in Taiwan."拿出中國結及幾張臺灣有名風景區的明信片送給他們,並邀他們有機會也到寶島一遊。   「路不拾遺」這種大同世界的境界在國外隨處可見。那是教人感動的一幕―開往倫敦的火車遲遲未開,在窗玻璃外遠遠見到一位身著制服

的站務人員,焦急地舉起一個白色的自製暗袋,最後他在我們這個車廂停了下來,指著我們這群黑頭髮的外國人,然後,從暗袋中取出護照和美金,此刻,一位日本女孩驚惶地衝了出去。站務人員向列車長打著稍後啟動的手勢。待那女孩帶著欣喜,又回到車廂裡,全車的人都為她捏了一把冷汗。   就在結束近兩個月的旅行,懷著歸鄉似箭的心情上飛機的同時,才發現遺掉了一瓶要送給老爸的免稅酒,抱著顆希望渺茫的心趕回候機室,居然發現它依然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那種失而復得的感動,迄今仍難以言喻。   在旅途中遇到幾位德國朋友,問他們來自東德還是西德,他們既詼諧又正經八百地回答:“In the middle."   別了,一面之雅偶

遇的人們,可能是在高聳壯麗的愛丁堡城上,穿著紅白格子裙的風笛手;或許是在馬特洪峰上一起賞雪的人兒。別了,再回首必然已是百年身了。   時間,撕裂了歐洲落葉的呢喃,昔日美好的足跡,恰似地中海蔚藍海岸的潮水般,也似橫跨英吉利海峽洶湧的波濤般從心靈的國度流逝,而我只能以無奈和沉默送走凝注滿杯的記憶;然而,這凝注滿杯的記憶,也將恰如托斯卡尼的陽光愈之燦爛、白蘭地之鄉Cognac的Hennessy酒廠的陳年葡萄酒愈陳愈香。   回國後,我把這樣的心情寫下第一篇旅行文章刊登於《臺灣時報》,1990年12月23日,第27版。又是一個難得的生命經驗。   我怎麼也沒料到,我的處女行旅,讓我有機會認識自己

、發現自己,進而朝從事教職的目標去努力,而今能在自己的工作舞臺上悠遊自得。   忘了是在哪裡見到這句話:「成長代表的是快樂的不斷遞減。」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我們卻可以透過旅行,不斷地更新自己,找尋下一波的快樂。   古人說:「無字書者,天地萬物是也。」我永遠忘不了旅遊中的每一次「初體驗」,第一次在瑞士見到皚皚白雪;第一次在法國尼斯見到上空女郎;第一次在普羅旺斯品嘗紅酒,享受紫色的微醺時光;第一次拜訪超迷你小國―梵蒂岡―僅僅兩個中正紀念堂大小;第一次進賭場見識摩納哥賭城的紙醉金迷;第一次在馬爾地夫潛水,見到海底的斷崖;第一次見到金字塔上的滿月;第一次在沙漠中見到海市蜃樓;第一次見到在南非草原

上奔跑的獅群;第一次在巴里島住Villa;第一次見到紐西蘭特殊的峽灣與湖泊;第一次在印度被行乞的孩子們團團包圍;第一次在柬埔寨洞里薩湖見到爭先恐後坐在水桶裡滑到身邊跟你索錢的貧窮小孩,這些強烈的文化跌宕撼動我心,同時也讓我對生命心懷感激,並繼續找尋生命的綠洲,泰戈爾說出了我的心聲:「我很高興生活在這個偉大的世界上!」   本書著重探討旅遊文學與人生的關係,及其所觀照的人生層面,期待能透過作品的主題思想加以探究,提昇學生的人文素養。且為因應未來觀光業的發展,期待同學可藉由旅遊文學的欣賞,開擴眼界,或對未來有意從事觀光產業者訓練書寫旅遊行程。期待讀者在這場文學旅行中,能夠隨心所欲,找到那一對結合

旅遊與藝術的美學翅膀,展翅翱翔!   本書撰寫期間,感謝整個美編與文編團隊在其專業上各司其職,每個環節都是意義深重,謹致上最深切的感謝。   德國詩人李斯特說:「人生有如一本書,愚者匆匆翻閱;智者卻是小心翼翼地仔細閱讀,因為他知道那是一本無法再回頭看第二遍的書。」我的人生之輪轉動了45年,旅行了近60個國家,利用旅行的收穫,努力充實自己的生命之書,相信這本集結了我的旅遊文章的新書出版,不僅能更加豐盈我的生命,也能影響讀者的生命能量!   旅遊文學所涵蓋與延伸的層面極廣,在創作、論析或討論活動設計方面,或有不盡周詳全面之處,期請博雅方家不吝賜教,以為再版修正之參考。 第四節 微笑的斯里

蘭卡 人生之所以有趣,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或下一個決定,你會遇上什麼樣的人、事、物,會對你的生命產生什麼樣的撞擊。 斯里蘭卡給我太多意想不到的意外。 號召要去斯里蘭卡,一群朋友都興趣缺缺,如果不是因為最近「錫蘭紅茶」的廣告,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國家。我所以和愛旅行的好姐妹決定要去斯里蘭卡,實在是因為扣掉我們一起旅行過的國家,還有各自走過的景點,沒有其他國家可以考慮的,至少斯里蘭卡還有多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跡保護名單(UNESCO)的名勝古蹟可看。於是,在找不到任何介紹中文旅遊書的情況下,我們買了一本英文旅遊書整裝前往印度半島最南端的小島。2008年暑假,在一片油價上漲、節能減碳的聲浪中

,旅行社在連領隊十人下匆促成團。 「斯里蘭卡」(SriLanka)在獨立前叫「錫蘭」(Ceylon)。“Sri"有神聖或美麗的意思。這個國家有一千九百萬人口,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佛教。根據史書記載,佛祖釋迦牟尼總共三次親臨斯里蘭卡佈道,最後一次還是因為兩位王子因兄弟間爭奪王位準備進行戰爭,慈悲的佛祖,為避免百姓生靈塗炭而趕來化解,並講經佈道。因此,在這裡可以見到全世界歷史上最古老、最長的臥佛;斯里蘭卡因曾被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統治,所以處處可見殖民時期所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馬可波羅說:「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珍珠。」從地圖上看這個島的形狀,也有人說像「印度洋的眼淚」,這是比較浪漫的說法,不過仔細瞧瞧

,我覺得也很像酪梨,而正好酪梨也是斯里蘭卡特產的水果。 經過轉機的勞頓,我們在最後飛往斯里蘭卡的上空遇到亂流,這陣亂流持續很久,我倆因為跑到最後一排看影片,更是顛得厲害。我已經很久沒有遇過這樣恐怖的亂流了,記得上一次是1990年第一次出國到歐洲自助旅行回國的機上,飛機安全落地時,全機的人都歡欣鼓掌。亂流過後,我和同伴聊起剛剛心緒的流動,我們竟然已經找到最糟的狀況,也覺得這輩子應該足夠了。我還慶幸幾個月前,為朋友業績還額外買了個意外事故險,至少可以留給兒子……。「只是,希望至少是玩回來後才發生吧……」我倆心有靈犀地表示。我喜歡好朋友間可以毫無禁忌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