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無愧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俯仰無愧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傅佩榮寫的 原來孔孟這樣說套書(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 和王文華,SANA的 看漫畫學經典:教孩子輕鬆讀論語+莊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俯仰無愧[修訂本參考資料] - 成語典也說明:俯仰無愧 · ㄈㄨ ˇ ㄧㄤ ˇ ㄨ ˊ ㄎㄨㄟ · fǔ yǎng wú kuì · 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無論對人、對天都問心無愧。《鏡花緣》第七一回:「對得天地君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九歌 和小天下所出版 。

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賴明德所指導 魏聰祺的 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 (2000),提出俯仰無愧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史記、太史公、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表述形式、表述技巧。

最後網站仰俯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 劇多則補充:這副對聯告訴人們: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隨俗。上聯出自《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意思是為人正直坦蕩,抬頭無愧於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俯仰無愧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原來孔孟這樣說套書(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

為了解決俯仰無愧意思的問題,作者傅佩榮 這樣論述:

  《原來孔子這樣說》   孔子以身教和言教影響了華人生活的各方面,包含學習知識、思考、教育和為人處事等,直至今日,歷經千年。   孔子的智慧首先即是真誠,由真誠而覺悟內在的力量,期許自己去行善。他亦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成,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可安頓。孔子一再回答學生問「仁」,這些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   傅佩榮教授用了七個主題,闡述「人人心中有孔子」,並引用《論語》原文,從孔子立志於學、立志行仁、自我修養,到孝順父母、結交良友、社會責任,探討了孔子重要的觀點以及淑世精神,用孔子的智慧,解答當代人的心靈困惑。傅佩榮教授詮釋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現代意義,簡潔清

晰的表達,生動而又貼近人心,使我們視野為之開闊   《原來孟子這樣說》   從柴米油鹽到為人處世取捨之道,從進德修身到前途的抉擇,從是非判斷到生命攸關,人生處處是岔路,而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是遵循內心的真誠,還是隨波逐流?傅佩榮教授以獨到積極的解讀,將孟子從千年前拉到了當代,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主題,展現出孟子的全方位觀點。     孟子晚於孔子一百多年,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的宗旨始終相互配合,孟子把孔子的思想,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以修養論、教育觀、天命觀、人性論、人生境界最為關鍵,每一個面向都映現出核心理念的精采。其中最重要就是人性論,傅佩榮還原孟子的原意,人性「非本善」而是「向善」,

找出積極的動力,是我們修養身心的泉源所在。   學習孟子,可以明白人類之所以偉大,人性之所以可貴,從而使我們加倍珍惜時光,進行成就自我的修練之旅,在這一過程中,自信的快樂將泉湧而出。 本書特色   ★傅佩榮以深入淺出文字,引領讀者進入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世界。

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

為了解決俯仰無愧意思的問題,作者魏聰祺 這樣論述:

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曾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也。」在<滑稽列傳>篇首,引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六家學說皆務為治,六藝作用皆於治一也,其所重視者,皆在「治」這個字。尤其史公所明言要「繼」的<<春秋>>,更是「長於治人」,所以說史公是以「論治」作為「成一家之言」的基本立場。 所謂「言」,即是議論、思想和主張。「成一家之言」就是獨創一個思想體系,具有完整的內涵,啟迪世人,影響社會。史公寫作史記的目標,即是要「成一家之言」,將自己的完整思想體系透史記表達。<太史公

自序>云: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 事,……著十二本紀…… 作十表……作八書……作三十世 家……作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 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 <報任安書>亦云: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壤之理,亦欲以究天人 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公的這兩段話,把他「成一家之言」的內涵和表述形式都揭示得 很明白。在

表述形式方面,是以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的紀傳通史形式呈現;在思想內涵方面,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作為「稽其成敗興壤之理」的方法,以達成論治的目的。 史公的「究天人之際」,是透過「古今之變」的觀察,發現世有治亂盛衰,國有興廢存亡,事有成敗得失,人有吉凶禍福,但是決定治亂、盛衰、興廢、存亡、成敗、得失、吉凶、禍福的原因,則是「天」與「人」交互作用,互相影響之後的結果。所以在史公的觀念中,天與人是可以交相作用,並形成天人感應的關係。 史公認為三代之得天下,莫不以德,故皆受天命而得帝位;及其衰也,皆失德,遂喪其天祿。這其中

,人君失德,則天示象預警,若能修德補過,可以挽回未變之天命;若不知改過,且變本加厲,則天亦棄之。 在個人方面,史公認為有功者,德澤蔭及子孫,如燕之「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燕召公世家贊)、「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歷三代」(陳杞世家贊)、句踐滅吳稱霸,「蓋有禹之遺烈焉」(越王句踐世家贊)。反之,有陰禍者,不僅本身遭殃,甚至貽害子孫,如白起詐坑趙卒數十萬於長平,故身死杜郵;王離三世為將,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故敗於鉅鹿;李廣詐殺降羌八百餘人,故不得封侯;甚至陳平「多陰謀」、「多陰禍」,以致曾孫陳掌欲續封陳氏,然終不得。

天人交互作用之後,呈現出來的現象有三:一為天命已定,人力難回,也就是說天的影響力大於人力;二為天道之完成,有待人力之表現,也就是說天本無言,須假手於人,始能完成其天意,則人事亦有其作用;三為天命隨德而漸變,虞、夏、商、周、秦等朝代,其所以得天命而王天下,非一朝一夕之故,乃「積善累功數十年」、「脩仁行義十餘世」、「百有餘載」的漸變過程,才能得天命而王。反之,已得天命為王,若要失天命而亡國,亦非一朝一夕之故,如夏后氏德衰,自帝孔甲始,其後經帝皋、帝發、帝桀,而後才轉移天命。殷之興衰亦經五次,而後武王伐紂,才更天命。周自懿王始衰,經厲王、幽王,而後天命仍須經春秋、戰國才轉移。如此,則

人力雖然有限,但也有可以努力的範圍。 既然人事亦有可以努力的範圍,則應善盡人事之責。首先要「盡人事以知天命」,對於傳遞天意的媒介要有重視的態度,但卻不迷信,如「凡天變,過度乃占」(天官書)、「五謀而卜筮居其二,五占從其多,明有而不專之道也」(龜策列傳);反之,不重視天命,太過輕狂,則災禍及身;但若太過痴迷,則被愚弄。其次,則要「盡人事以合天命」。受命帝王以「應天改制」及「實施德治」,來上合天命;仁人志士則須把握「時機」,發揮己能,「立功名於天下」;若不遇時,亦能盡其在我,做到「扶義俶儻」之行。其三,須有人事已盡,才歸之天命的認知。若是人事已盡,就算事有不成,亦可問心無愧;若

是人事未盡,可以察知人謀不臧,以為殷鑑;如此,則人力有其可貴處,使人可以盡其在我,而不是迷失在渺茫的天命之中。史公這種先盡人事,以企待於天的觀點,與孔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的說法,有一脈相通之處。 史公的「通古今之變」,是以「原始察終」的方法,來研究古今變化。他發現整個歷史變化有其客觀趨勢,亦即事物之來,必有所「漸」;漸之既久,必有所「變」;漸是變之「始」,變是漸之成;成則能「盛」,盛極則「衰」,衰則有「敝」,敝之極是事之「終」;接續者就必須「承敝通變」,從頭開「始」,故曰:「變則通,通則久」。我們可以說整個歷史演變趨勢即是由「漸 -- 變 -- 終始」的循

環,暗藏有「物盛則衰」、「承敝通變」的歷史教訓。 史公以「原始察終」的方法,去研究歷史上的「變」,然而「變所從來,亦多故矣」,在史記書中,提到的「變」,有天變、時變、人變和事變,前三者是影響歷史變化的因素,後者是歷史變化的情形。 所謂天變,本是指天文星象變化,「其與政事俯仰,最近天人之符」,所以天象變化對人間的事變有影隨響應的效果;日月星辰之變化,在史公觀念中即是天意,所以「天變」的另一層意義,是指天意是影響歷史的變數,此與第二章「究天人之際」有互通之意。 所謂時變,指不同時代有不同形勢,不同形勢則應有不同的措施來應付當前狀況,而不該

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反之,相同措施若用在不同時代、不同形勢,其結果也必有很大差異。時變的另一層意義,是指歷史趨勢有一定的時間週期變化,所謂「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三紀而大備」(天官書),即是指這層意思。 所謂人變,一方面指人是影響歷史的變因,一方面指探究每位歷史人物一生成敗得失的變因。本文指出「家世背景」、「個人遭遇」、「為人性格」、「學術專長」及「其他」五項變因,皆有關人物之成敗得失。 另外,經由古今重大事變之敘述,得出治亂之原有二,而這二點都是史公讀書有感,為之流涕,為之廢書而歎。其一,「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乃興治之原;反之,「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則是衰亂之原。元首之明,首先聖明在德,除了本身仁義禮讓修養之德性,更重要的是有功於民,實施德政,此又與「究天人之際」之「盡人事以合天命」相通。其次,明於知人善任,本文指出,以「測試考察」、「納諫改過」,可以糾正識人不明之失;以「兼收並蓄」、「棄瑕錄瑜」、「禮賢下士」,可以有善於用人之明:這些都是元首應盡之責。股肱之良,只要有「及時立功名之才」或「扶義俶儻之行」,皆可視為良臣,此又可與「究天人之際」之「盡人事以合天命」相通。 元首聖明,股肱賢良,君臣相得,則「庶事康哉」;但歷史告訴我們,「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

國破,謀臣亡」(淮陰侯列傳),必須避免「功高者危」的情況,才能繼續君臣相得,保有治世;否則淪為「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的衰亂現象。 其二,利誠亂之始也,夫好利則爭,爭的最大對象,就是國與天下;爭的慣用手段,就是「詐」與「力」,這是天下大亂與生民塗炭的根本原因。於是,史公欲「以禮義防于利」,以義絀利,以讓息爭,防範於未然,頗有防微杜漸之意,故其在篇目次序安排上,八書以〈禮書〉為首,以〈平準書〉居末;列傳以〈伯夷列傳〉為首,以〈貨殖列傳〉居末,皆有「先本絀本,以禮義防于利」(平準書贊)的用意。 史公的「一家之言」,其表述形式,是借史的形式以發表。而

其所欲寫的歷史,乃是一部人類全史,如此才能通古今之變,而無所遺漏。他並且兼采記人、記事、記時三種方法,加以綜合貫通,而創立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兼備的紀傳體。 十二本紀,以宰制天下者為選材考慮,故大都是帝王,項羽、呂后雖非帝王,但仍實際掌有天下大權,亦列為本紀。本紀乃全書綱要記載,故其述事「體貴簡要,僅書大事」,且以編年記時為主。 十表,是以表格形式表明史事。而其功用有四:「整齊年差」、「提綱挈領」、「會通史事」、「通紀傳之窮」。其作法有二:「刪繁就約」,則能達成將史事提綱挈領的功用;「匯總史事」於一表,則能達成會通史事的功用;「詳略有別」,則有

世表、年表、月表之分。 八書,各述一件專門事情,而每件皆為專門之學,且史公之作八書,其目的在「觀事變」、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有垂法後世之意,因此,八書所述就不能只是一代的朝章國典,必須通論古今。而其作法,以記事之始末為主軸,並且兼顧「書體貴詳」、「詳而知要」的原則,因此八書主要文字有二種類型:一為敘述創作本意者,可視為制度論;一為敘述沿革大端,可視為沿革史。 三十世家,記世傳其家的輔弼股肱之臣,而其作法,在先秦世家方面,記事以本國為主,附見他國大事,並要求「體貴簡要」,采編年記時為主;在漢代世家方面,由於立國較短,故其作法,以始封王侯之事為主,子孫點

到為主,頗似列傳體例。 七十列傳敘列扶義俶儻之士,和及時立功名於天下者,令其事跡可傳於後世。而其作法,采傳記記人為主,講究「規模相稱」,故以分合連書之法,分成單傳、合傳、類傳、附傳;為求突顯人物性格及功業,故其記事原則是「體貴詳要」、「論其行事而不論其著作」。 在列傳中,因為分合連書而有單傳、合傳、類傳、附傳之分,但因單傳乃一人一傳,體例簡明,不必贅述,故第二節專就合傳、類傳、附傳而詳析之。 合傳者,合二人或二人以上,因其性質相近,或關係密切而合為一傳。性質相近者,或因行性相近而合者,或因學術同源而合者,或因功業相似而合者,或因氣概相

同而合者,或因技藝相同而合者,因傳主之間,行事大都互不相關,故其敘事方法,大都採一人敘完另敘一人之法,顯得段落分明;又因傳主性質相似,但同中有異,故採對稱法以見其同,採對照法以見其異。 關係密切者,因傳主行事相關涉,故其敘事方法各異:有篇首並列者,有篇中穿插者,有因事銜接者,有彼此互見者,有總敘而分敘者,皆各隨傳主互動而安排。 類傳者,別立名目,以類相從,其人物可以時地不同,唯須志向行為相似,即可因類而合。其特點有四:一為人物特色,分開看,各人有各人特色;合攏看,又是整體綜合形象。二為傳主銜接方式,有各自成傳,以「其後某年某事」銜接者;有各自成傳,篇篇獨

立者:有各自成傳,依附帝王者;有先總敘,後分敘者;有比較對照,穿插銜接者,皆各隨傳主特色而安排。三為增列序論,另有涵義:類傳的內容,除了代表人物的傳記外,尚須對整個集體活動作全面追溯、探究和介紹,因此增列序論,作為表白。四為行文結構,以見微意:類傳人物眾多,且經常與類似之人事產生交互影響,則必形成某些共同現象,史公利用此種行文結構,可以略見微意。 附傳者,次要人物以牽連附書之法,依附於相關篇章,其事或詳或略,但皆非該篇主體,僅是依附而已。附傳不僅在列傳出現,在本紀、書、世家皆有附傳之出現;而在一篇之中,亦見於不同位置,有見於正文篇末者,有散見正文之中者,有見於篇末贊語者,有

分散二文以見其全者。附傳原因,有因事附傳者,有因類附傳者,有附繫親友者,有附載子孫者。而其作用,或彰顯主旨,或因應體例,或精簡文字,或補述逸人。 五體之外,另有「太史公曰」一體,附載於全書各篇,以呈現史公一己思想。此一體例,仿自左傳「君子曰」,而另有創新,不再只是就事論事,而是渾然形成一種體系,具有濃厚的理論色彩。其在篇首者曰「序」,篇末者曰「贊」,亦有篇中夾敘夾議者。論其內容功用,則有八項:一曰記述經歷,二曰補充軼事,三曰明言去取,四曰參驗訂誤,五曰闡明緣起,六曰論略篇義,七曰寄託感概,八曰品評人事。若細加分析,則去取原則有「擇其言尤雅者」、「論其軼事」、「世多有,故不論

」、「疑者闕焉」、「疑則傳疑」;寄託感慨有「贊揚忍辱負重的精神」、「提出發憤著書的見解」、「認清生死意義」、「痛心世態炎涼」、「感慨好利之弊」;品評人事則有「引用成辭以評論」、「直言褒貶」、「史事解釋」三項。由此可見「太史公曰」一體,內容豐富,功用多端。 史公創立五體兼備的表述形式,來達成一家之言。但這五種體例,在寫作安排上,必須因應各體寫作要點,其中表最簡略,本紀次之,世家又次之,書、列傳則需詳述,因此「繁省得宜,詳略互見」,便穿插散見於史記全書。另外,當某一事件關係到二人以上時,史家對其敘述位置的安排,即反映他對此一事件與其所關係到的各個人的輕重看法,所以「互見法」是史

公成一家之言的表述技巧。 互見法的運用方式有三:「此有彼無者」、「此詳彼略者」、「互有詳略者」;而其功用效果有五:「避免重複」、「寄託褒貶」、「掩飾忌諱」、「把握主題」及「因應體例」。 史記全書有其寫作目的,亦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但史記五體之內容,是篇篇獨立,每一篇都自成一完整系統,皆有其單篇之主題。透過篇章結構之分析,可以由細節以見全貌,瞭解史公成一家之言在細節上的表述技巧。 本文以「辨體」、「主旨」、「取材」構成「篇法」;以「外部形式之組合」及「內部材料之聯繫」構成「章法」。並舉〈留侯世家〉、〈司馬穰苴列傳〉、〈

伍子胥列傳〉、〈商君列傳〉、〈魏公子列傳〉、〈田單列傳〉、〈老子韓非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等十篇,加以分析,以見篇篇自成體系的表述技巧。 史記每篇皆有其單篇主旨,史料亦以圍繞此主旨而取材,寫作技巧亦以達成主旨而著力,於是在記載事件中,形成對事件的詮釋。而這種詮釋,一方面是史公對事件作「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的史識詮釋;另一方面是史公對自己所建構的文學世界,作「統一性」文學情調的創造,並藉此詮釋傳中人物的品質,與事件的意義。於是本文以〈淮陰侯列傳〉、〈魏公子列傳〉、〈老子列傳〉為例,分析各篇透露出來的統一性文學情調,以見史公成一家之言的另一類

表述技巧。 史公效法孔子,繼春秋而作史記,其中褒貶精神,更是貫串於全書。經由褒貶技巧之探究,可以深入認識史公成一家之言的內涵。本文提出史記之褒貶方式,約有十二:一曰明言褒貶,一目了然;二曰直述其事,褒貶自見;三曰透過標題,呈現褒貶;四曰安排體例,依據功業;五曰此有彼無,互見美刺;六曰對照相比,以見褒貶;七曰一事多見,以表重視;八曰其事怪誕,欲見愛憎;九曰篇末引言,作為論斷;十曰故為矛盾,以寓微意;十一曰暢言古事,實為諷今;十二曰訴諸民意,蓋棺論定。可見史公的褒貶技巧是處處可見。

看漫畫學經典:教孩子輕鬆讀論語+莊子

為了解決俯仰無愧意思的問題,作者王文華,SANA 這樣論述:

  金鼎獎兒童文學名家王文華攜手超人氣插畫家SANA   用最幽默易懂的漫畫,帶孩子開心暢遊國學經典   翻轉你對文言文的刻板印象,全面提升孩子的文學閱讀力!   《看漫畫,學論語》   孔子是地球子民的共同偶像,帶給我們許多人生智慧。   在日本、台灣和中國等地的企業家都要讀《論語》幫助企業經營!   本書以生動的漫畫為輔,兼具娛樂及教育功能,透過看漫畫來學《論語》,在不知不覺中精進個人修為、處世態度和成功者的做事方法。   《看漫畫,學莊子》   莊子是許多人的心靈導師,喜歡以簡短又平易近人的寓言故事讓人思考,更富有無邊無際的想像力,教人擁有自由之心。   本書

分為成語典故、待人接物、生活智慧、身心健康、哲學思考,共五章,透過輕鬆易懂的漫畫,帶領讀者在生活中實踐莊子「用心若鏡」、「物物而不物於物」的生活藝術! 系列四大特色   有趣易讀:1:1 圖文比例,以漫畫輔助說明,兼具文學性及趣味性。   原典對照:收錄原文節選與白話譯文,相互參考,提升文學閱讀力。   生活思考:將經典與日常結合,融會貫通,涵養孩子的生活品格。   延伸互動:書末附「逛逛孔廟」、「莊子動物園」,趣味互動,生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