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美國api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魏艾所指導 黃月眞的 我國「航前旅客資訊系統」建置對反恐情報效能之研究 (2018),提出入境美國api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911、恐怖主義、航前旅客資訊系統、情報預警。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潘錫堂所指導 凌國珍的 陸客來台觀光人流安全管理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陸客、國境人流管理、第一類觀光、自由行、審核機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入境美國apis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入境美國api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國「航前旅客資訊系統」建置對反恐情報效能之研究

為了解決入境美國apis的問題,作者黃月眞 這樣論述:

911事件是21世紀恐怖主義的新型態,卻也顯現出自由民主國家在情報預警、國境安檢及運輸方面的侷限與不足,導致美國政府開始展開情報改革,期盼能夠在恐怖分子行動之前阻止恐怖分子的計劃。而航前旅客資訊系統(Advance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APIS)則是在飛航前先行掌握旅客相關資訊的一套情資系統,藉由航空公司先行將旅客及機組人員的資料上傳查核,以期將有疑慮之旅客杜絕於境外,符合小布希總統向國會聯席會議致辭之改善航空安全及恐怖份子行動前預警之情資範疇,亦屬於情報工作之ㄧ環。根據澳洲著名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布的「2015年全球恐怖主義指南」(Global

Terrorism Index 2015),台灣雖是在全球的恐怖指數排名第113名的低風險國家,但面對全球化趨勢,恐怖主義已成為當代世界一個相當嚴重的「全球性問題」,且台灣也是美國反恐聯盟政策之追隨者,因此本文先行研究美國911事件後的情報改革及境管政策,並了解美國「全球反恐聯盟」之建立背景,再從中探討「航前旅客資訊系統」建置與反恐情報之關聯。

陸客來台觀光人流安全管理之研究

為了解決入境美國apis的問題,作者凌國珍 這樣論述:

全球化影響及兩岸交流日趨緊密,入出國境人流與外來人民移入,儼然將臺灣帶入「人口國際化」的潮流中,政府自1987年11月開放兩岸交流以來,大陸地區人民以通婚、探親、探病、專業活動、觀光、小三通及包機直航等方式來臺日益增多,隨之衍生違常、違法、違規事件,特別是兩岸間僅一水之隔,同文同種,從傳統非法偷渡到以虛偽結婚、假冒親屬、偽變造證件及觀光等以合法掩護非法方式,遂其來臺目的,進而衍生違法(規)等案件,對公序良俗、社會治安、乃至國家安全等層面,皆造成巨大影響不容輕忽。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對國境管理之影響層面,如下所述:1、簡化陸客申請文件,可能造成身分查核不實;2、陸客申請案件審核之人力及

專業性不足,影響入境前之身分安全查核;3、法令修正頗為過速,執法人員因應不及,影響國境安全之執法;4、我方危機意識與心防漸弱(失)。 本文綜合文中之論述,臚列以下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作為政府施政參考之用:1、明確兩岸政策之方向,掌握陸客來臺主導權;2、簽署兩岸境管協議,加強國境管理合作;3、加強陸客申請案件審核機制,以達到源頭管理為目標;4、在大陸地區設立辦事處,完善「事前管理」之能量;5、有效使用國境管理之資訊設備及系統,執行陸客入出境查驗等工作;6、國安團隊建置之大陸人士資訊系統互享資源,應提供給基層執法人員使用;7、我國有必要於大陸地區先行採集陸客及其他大陸身分人士之生物特徵,並回傳

台灣國內國境管理機關,以利陸客及其他大陸身分人士入境時比對之用;8、有效掌蒐特殊大陸人士在臺從事相關違法行為之情事;9、宜適度擴增陸客來台申請案件之專業審核人力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