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可大王寫的 大台北親子遊:從市中心一路玩到大自然!160+人氣景點大滿足提案,完美行程X主題探索X趣味體驗,超多規劃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和楊貴三,葉志杰的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火山地形的特殊存在--牛奶湖 - 國家公園也說明: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小15及108遊園公車抵達陽明山國家公園冷水坑遊客服務站後,在冷水坑往擎天崗方向步道入口沒太遠的地方,休憩涼亭的對面,有一條小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PCuSER電腦人文化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陳惠美所指導 普若瑄的 應用自發性地理資訊於國家公園之遊憩行為分析與遊客管理—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 (2019),提出冷水坑步道交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發性地理資訊、國家公園、遊憩行為分析、遊客管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郭金水所指導 蘇慧真的 遊客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偏好及滿意度之探討- 以陽明山冷擎步道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登山步道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水坑步道交通的解答。

最後網站冷水坑- 背包地圖則補充:全部 景點 行程 遊記 飲食 住宿 交通 金錢 購物 其他 ... 有牛奶湖、菁山吊橋、冷水坑生態池及冷擎步道落羽松,30分鐘看到這麼多不同地形,堪稱cp值最高的陽明山步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水坑步道交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台北親子遊:從市中心一路玩到大自然!160+人氣景點大滿足提案,完美行程X主題探索X趣味體驗,超多規劃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為了解決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作者可大王 這樣論述:

玩的和別人不一樣!大人小孩都說讚的50條遊樂路線馬上出發! ●從台北開始,一路向外拓展,東北角、北海岸、淡水、八里、三峽、新店、烏來、金山、萬里…一定要帶小孩去玩的高CP值景點完整收錄! ●藝術森林、文創園區、科學世界、親子公園、共融遊戲場、探索樂園、自然步道、玩水秘境、角色扮演、DIY體驗…保證玩瘋超豐富主題應有盡有! ●旅遊資訊、最佳路線、交通指南,QRCODE、google map全掌握,貼心爸媽出遊更輕鬆! 大台北親子玩樂地圖攻略,美好休日跟著玩就對了! ●意想不到的好玩! 圓山綠洲森林、萬華共融遊戲場、天母棒球樂園、中和超長滾輪滑梯、大台北最強親子公園、汐止玩水祕境、新店仙氣美景

、烏來絕美瀑布步道、北海岸最美亮點…必玩好點全蒐羅! ●完美行程這樣排! 看恐龍逛金庫,浮誇博物館大集合;森林、親水、濕地各系親子公園玩整天;櫻花林、末日祕境、探訪動物冒險去;親子探索館、海景步道,極北玩水趣;火龍岩、魔鬼洗衣板,發掘豐富的海洋生態…大手牽小手一日、半日遊! ●趣味體驗大發現! 最夯的小孩角色扮演、DIY手作,化身迷你版列車長、小小郵差送信去、來場戲偶掌中戲、虛擬銀行學理財、天文館宇宙探險;製作龍捲風、發射寶特瓶火箭,超寓教於樂! 番外篇:基隆、宜蘭大自然景點超推薦! 海科館、忘憂谷、海豹岩、忍者村、可愛農場、螃蟹冒泡、黃金河道、動物牧場…轉換場景放電去。  

冷水坑步道交通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魚路古道 #金包里大路 #陽明山
金包里大路也稱為魚路古道,早期是台北和金山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的往來道路,沿線亦有居民居住。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日新月累讓金山往返台北的道路及交通工具更便利了,這一條道路漸漸失去了功能,現在已經是休閒健行的路線。

搭乘小15號公車就可以到冷水坑和擎天崗,自由行一路玩到底!
https://youtu.be/Net04DHv2c4
1717公車路線圖及時刻表:
https://bit.ly/3fo5OzB

00:00 開頭魚路古道景色
00:42 魚路古道地圖導覽
01:22 擎天崗沿途景色
02:10 金包里大路城門
02:33 金包里大路城門出發
05:23 右轉進入森林段(直走會經過憨丙厝地打石場解說站)
08:04 抵達土地公廟
09:02 山豬豐厝地遺址
10:01 打石場遺址
11:12 許顏橋
12:26 不知名瀑布
14:02 抵達上磺溪端入口

魚路古道沿線你可以看到許多遺跡,例如古厝、打石場、許顏橋等,再加上森林蒼鬱又有溪流潺潺,每經過一次遺跡,就讓你回到當時的場景。運送貨物前往台北,一路向上爬經過土地公廟稍作休息,再一路往上走,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終於到檢查哨金包里大路城門。

過了城門後,繼續往下走南路,會經過現今的冷水坑及涓斯絲布,最後終於把貨物運達台北士林。

由於疫情的關係,我選擇從擎天崗一路走下去,你也可以選擇從上磺溪停車場走上來。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線,請記住,請帶足水以及食物!這是一條不輕鬆的步道,需要你花費許多體力的步道。

我從擎天崗出發到目的地上磺溪停車場,共花了3.5小時,如果你是走上去的話,請抓5至6小時的時間。

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如果你覺得頻道很棒且很有幫助,可以小額贊助 https://bit.ly/3eZUjjc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應用自發性地理資訊於國家公園之遊憩行為分析與遊客管理—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

為了解決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作者普若瑄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國人對於休閒與生活品質的重視度提升,民眾對於休閒遊憩的需求與日俱增,而台灣地狹人稠,遊憩資源十分有限,因此產生遊憩使用集中的現象,國家公園成為民眾休閒旅遊重要的資源,然每年遊客量增加轉為環境壓力,故維持遊客良好遊憩體驗機會與遊憩品質,亦控制遊憩行為對環境的衝擊,是國家公園長久以來管理的關鍵課題。國家公園過去對遊客分布與移動行為的研究多用現地觀察與問卷、訪談方式,難精確掌握實際空間分布,成果大幅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並耗費大量人力成本。近年定位系統、地理標籤等技術快速發展,大眾可自由上傳資訊至社群平台分享,此等自發式地理資訊(VGI)具取得便利、覆蓋區域全貌、資料細緻等優勢,反映發佈者

行為特性,為空間行為研究帶來突破性契機。本研究應用社群平台中自發性地理資訊進行研究,希望幫助國家公園對遊憩行為之管理,因此主要目的有兩部分:了解遊憩行為、熱點分布與其環境現況評估遊憩行為的影響;了解國家公園整體呈現的意象與遊客的感知與態度。陽明山國家公園位處大臺北都會區,交通便捷且遊憩資源豐富,提供都市居民休閒選擇,一年可達1,900萬人次之龐大遊客量,故本研究選擇陽明山國家公園為研究案例,研究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指認國家公園內的遊憩熱點,利用Flickr社群平台抓取地理標籤資料進行密度群集分析,透過現地調查了解環境現況,並以時間資訊分析遊客的旅遊路徑,並以關連規則分析了解景點間的關聯

性;第二階段,透過Instagram遊客上傳相片取代僱請遊客攝影法獲取影像資料,以內容分析法進行抽樣、建構類目及設定分析單元、資料的分析與推論,評估景點對大眾所呈現的意象,並透過Facebook文字評論分析,了解遊客對於意象的感受與態度。本研究第一階段用VGI鑑別出共14個遊憩熱點,依資料數量依序為陽明公園、竹子湖、冷水坑、大屯山步道、擎天崗等。這些熱點大致與官方歷年遊憩據點遊客量統計相符;但進一步檢視時間分布發現,春季遊客集中於竹子湖與陽明公園,秋季則集中於擎天崗;而平假日的遊客分布較過去調查數據分布平均;探究夜間資料,發現大屯山為重要夜間熱點。在現地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景點內遊客分布密集處多

有良好的景觀,而這些觀景點大多亦有相應之休憩平台或是圍欄規範遊客行為,減少環境衝擊的發生,然而部分步道若寬度不足且未加以設施規範遊客行為,則遊客外擴至步道外的行為容易造成周邊植生的踐踏。此外,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顯示,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遊憩關聯景點位於西南側,包括大屯自然公園、大屯山、二子坪遊憩區、向天山、竹子湖、小油坑與陽明公園,關聯景點移動主要以步道做串連,顯示步道管理之重要性。第二階段分析整體國家公園在遊客照片中所呈現的意象,其最主要的意象元素為動植物,且在四季呈現的植栽景觀具有差異,符合第一階段之研究結果:四季植栽景觀變化為影響遊客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的意象為山水風景,常與公路或步道形成複合

意象。另外,分析整體國家公園遊客之感知與態度,發現大多遊客在自然環境上感知到正面的意象,而步道設施與社會心理感知中的遊憩活動限制為遊客感知到的主要負面衝擊,因此除了對原有的景觀意象進行保存與保護,需要改善部分之管理策略。整體而言,研究結果可知由VGI鑑別之熱門遊憩據點大致與傳統遊客調查結果相符,且不受調查時間與空間限制;但更能呈現具體空間資訊,作為遊程動線與交通運輸安排及遊憩衝擊管理之依據,同時也包含遊客感知的內涵,可對遊客的體驗進行近一步的規劃與管理。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

為了解決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作者楊貴三,葉志杰 這樣論述:

  臺灣面積雖小,但各種地形均具備且相當精彩     早在十六世紀大海行時代,福爾摩沙臺灣地形之美,已名聞遐邇。綜觀臺灣地形的豐富性,分以南北探查,北臺灣共計25區:     1.北海岸西段:火山的遺物∕2.北海岸東段:海嘯來過嗎?∕3.東北角海岸:海上工藝師∕4.基隆火山群:從黃金礦場到緩慢山城∕5.大屯火山群:崇岡湧沸泉、丹山草欲燃∕6.五指山山脈:科學與風水∕7.基隆河:流路之謎∕8.南港山、伏獅山兩山脈:把水平變歪斜∕9.臺北盆地:從神啟到科學∕10.新店溪:誤闖水的地盤∕11.大漢溪:搶水大戲∕12.山子腳、清水坑兩山塊:層階地形、通谷、襲奪∕13.林口臺地:狂風、飛霧下的古新

店溪扇洲遺跡∕14.桃園臺地:旱地-祈雨、埤塘、大圳∕15.竹東丘陵:土地的古老意志∕16.苗栗丘陵:矮山迷宮∕17.大安溪:歌唱自然與人文共生的溪流∕18.后里臺地:被斷層與河階撕裂之地∕19.大甲溪:乘著魔毯飛天的河流∕20.雪山山脈北段:逃離與寄情的地理∕21.宜蘭平原:吳沙的抉擇∕22.蘭陽溪:線與面的地理組合∕23.中央山脈北段:邊坡潛移-未被人類馴服的大自然課題∕24.蘇花海岸:虛線的空白地理∕25.立霧溪:橫過古老-鋸切峽谷的壯麗與隱憂     本書前後歷經5年撰寫,初以《臺灣全志•地形篇》為本,攜帶地圖、相機、空拍機等工具,進行田野踏查、增補、修改。同時參考多種文獻,除了核查富

田芳郎、林朝棨、石再添等前人研究的成果外,多有新的發現,期能說明各地形區的地形特徵、成因與演育等,瞭解其來龍去脈。因此,本書可當作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以及知性之旅的參考,擴增地理科普知識視野。   本書特色     1.有別於台灣地理教科書或學術書之靜態地貌介紹,本書以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地形、地景的現地踏查,並考掘地形地貌古今變遷,以空拍輔助,圖文呈現各類型的地形,並以人類所見所得的視角呈現觀察所得,讓地理知識不枯燥,適合一般無科普基礎的讀者,也適合各級老師教學,以及準備升學的一般生。     2.面對氣候劇烈變遷,屬海島地形的台灣,更能強烈感受氣候所帶給在地的影響,斷層、土石流、地層下陷、水災等

,地形地貌的改變也相對快速,在在影響民生,若能從地形變遷的角度認識這塊土地,不論防災、開發與建設,思慮及政策就能更周延,也因此,對台灣地形現實現地的了解,就極具重要性。

遊客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偏好及滿意度之探討- 以陽明山冷擎步道為例

為了解決冷水坑步道交通的問題,作者蘇慧真 這樣論述:

登山活動可謂臺灣森林遊樂活動主要型態之一,遊客從事登山健行活動,除了考量距離、時間及體力負荷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能獲得美好的遊憩體驗。而該目標之達成,與登山步道之環境資源及相關設施是否能滿足登山健行者體驗的需求有關,本研究以陽明山「冷擎步道」登山遊客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探討遊客偏好的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內容及對步道環境與設施滿意度情形,並進一步研究可能之影響因素變項,如遊客社經特性、遊憩經驗與遊憩動機之差異,綜合建立遊客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偏好及滿意度之研究架構。本研究採隨機抽樣法進行現地問卷調查,共得100份有效問卷,運用敘述性統計、T檢定、卡方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等

統計分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冷擎步道登山遊客以女性略多,年齡以20歲以下居多,教育程度多在大專以上,婚姻狀況多為未婚,職業以學生居多,高達93%有登山經驗,主要與家人親戚同遊且登山資訊來源亦以曾經來過,舊地重遊最多。二、遊憩動機方面,經以因素分析將9項遊憩動機項目萃取出二個因素構面,再以 k-mean 集群分析法將遊憩動機區隔為「打發時間集群」、「體驗自然及運動休閒集群」、「熱愛自然環境與研究生態集群」等三個集群,其中以「體驗自然及運動休閒集群」最多。三、遊客較偏好之自然環境屬性為「森林」,其次為「地形」、「地質」等;對於步道設施物之偏好依序為「路標解說牌」、「涼亭或觀景台」等;在

經營管理屬性方面,遊客認為「環境清潔維護」最重要,其次為「步道安全設施維護」;在步道特色偏好方面,大多較偏好「2人並行寬度」之步道,且以「原始森林」林相、「石材舖面步道」、「1-2小時步行時間之路程較為遊客所偏好。四、遊客對於步道環境與設施之滿意度情形,以「生態環境維護」滿意度最高,滿意度最低者為「公廁清潔」;至於步道亟須增加之設施則以「座椅」佔最多,其次為觀景台。五、遊客之社經特性、遊憩經驗、遊憩動機會影響其對登山步道環境屬性之偏好及對登山步道環境設施滿意度,影響因子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活動頻度、登山經驗等,尤以遊憩動機差異更為顯著,亦即「熱愛自然環境與研究生態集群」之遊客對

於登山步道環境屬性之偏好程度普遍最高,對於步道環境及設施滿意度亦均最高,其次依序為「體驗自然及運動休閒集群」及「打發時間集群」。六、遊客對於冷水坑生態池和擎天崗草原,在自然、舒適、生動、複雜、使用、整潔六個面向與整體美質的評值平均數均高於其他組步道,且在自然性、生動性二個面向與整體美質對其他組步道均達到顯著差異,在舒適性、複雜性、使用性也與部分組步道達到顯著性,顯示受訪者對此組步道的景觀美質較為肯定。冷擎步道在整潔性的評值各組步道差異不大,未達變異性顯著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