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離析造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分崩離析造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捷克)拉德卡·德內瑪爾科娃寫的 希特勒金錢 和張耀仁的 讓我看看妳的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分崩离析的意思造句出处用法 - 泛舟客-古诗词也說明:分崩离析. 成语名称:分崩离析. 成语拼音:fēn bēng lí xī. 成语简拼:fblx. 成语意思: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花城 和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 龔顯宗所指導 黃美玲的 連雅堂文學研究 (1998),提出分崩離析造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連雅堂、文學理念、詩歌、散文、新文學運動。

最後網站分崩离析的意思_造句_好词好句大全 - 伤感的句子則補充:分崩离析造句 ,分崩离析的意思 ; 语义说明. 形容国家或集一团一的分裂瓦解。 ; 使用类别. 用在「消散瓦解」的表述上。 ; 例句. 01. 人民用民一主力量让专权体制分崩离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分崩離析造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希特勒金錢

為了解決分崩離析造句的問題,作者(捷克)拉德卡·德內瑪爾科娃 這樣論述:

故事的女主人公吉塔·勞希曼諾娃是一名在捷克生活的德裔猶太人,倖免於難逃出集中營後,她六次試圖重回舊日故土,卻始終未能成功。在書中,作者用荒誕、冷漠的語言,敘述二戰與納粹的不端行徑給民眾帶來的困苦和人性的傷害。   女主人公吉塔1945年離開集中營時,還是個失去父母,失去兄弟姐妹的小女孩。她發現自己實際上已無處可歸。納粹的野蠻遠未結束。對於吉塔而言,生活已不再存在對和錯這一問題。生存便是一切。在追求生存的過程中,她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失去了靈魂。吉塔的一生幾乎都與死亡捆綁在一起,身份的認知混亂,靈魂的認知混亂。   終其一生,吉塔都在尋求回歸,回歸家園,回歸童年,回歸開始的平和的命運秩序,然

而直至到死亡那一刻的到來,她也無法從中解脫開來。文本以小男孩鄧尼斯在自家的園子裡挖出了一個骷髏頭骨作為開端,這個頭骨是屬於年輕的安迪——吉塔的哥哥從集中營逃回家園,被侵佔了他們家園的人們終結了生命,至此,各方人物粉墨登場,幾十年的時間,串聯起了集中營的殘酷,侵害者為其自身的利益對被迫害者製造的身體、生命與心理的戕害。   書本以吉塔的生命與精神救贖為主線,鄧尼斯作為正義的“竊取者”的生活軌跡為輔線,兩條線索出現的各隊人馬似乎以獨立的個體出現,實則螺旋扭曲地交纏一起,如同書中經常出現的蜘蛛網這一個喻體,分不開,厘不清,沒開始,無結束。吉塔從首次回歸是從集中營逃出對家園的渴望回歸,第二次回歸是她從

曾經的家園逃離追求生存的回歸,接連的幾次回歸,她從對實體的追求到實現她立一座紀念父親的碑作為精神的回歸,然而始終無法如願。   家園的分崩離析,命運的扭曲,精神的折磨,文本從隱約的呐喊到後的爆發中體現出來的,是關於人性的救贖的方向,吉塔希求得到作為人的正義、尊嚴的公正對待,而非作為種族、財富、人格附屬之上索取的對待,歷史的“竊取者”在瞭解一切內情後相助她完成這一救贖,即便過程困難重重而且並未能達成所願,她的一生都在乞求脫離物質帶來的扭曲了的人性,然而她又必須利用金錢影響下的社會物資能力來奪回失去的一切,金錢的糾葛是命運的閉環。這兩個矛盾的對立體,在作為人的這一層面進行的平等對話,關於對純真生活

的奢求的對話,值得回味。 拉德卡·德內瑪爾科娃(1968-  ),捷克作家、劇作家及翻譯家,也是一位四次獲得捷克頗負盛名的MagnesiaLitera文學獎的作家。德內瑪爾科娃一九六八年生於捷克庫特納霍拉,後就讀布拉格查理大學日爾曼研究及波希米亞研究專業,一九九七年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捷克科學院捷克文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二〇〇四年起至今一直為自由撰稿人。二〇〇六年出版小說《希特勒金錢》,並憑藉該作於二〇〇七年獲得MagnesiaLitera文學獎。現居布拉格,其作品被翻譯成十九種語言出版。 記憶,閱讀,另一種目光(總序) / 高興/1 不可追回,不可逃避—

—歷史語境之下的荒誕悲劇(中譯本前言) / 薑蔚茜/1 楔子/ 第一次歸來(一九四五年夏)/ 第二次歸來(二○○五年夏)/ 第三次歸來(二○○五年夏)/ 第四次歸來(二○○五年夏末)/ 第五次歸來(二○○五年夏末)/ 第六次歸來(二○○五年秋)/   不可追回,不可逃避——歷史語境之下的荒誕悲劇 薑蔚茜 捷克雖然從未擁有廣袤無際的領土,但波希米亞這片富饒的土地上誕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家。從馬哈的《五月》到塞弗爾特《世界美如斯》,從現代主義先驅卡夫卡到小說大師昆德拉,從哈謝克的好兵帥克到赫拉巴爾的打包工漢嘉,群星璀璨的捷克文學時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而拉德卡·德內瑪爾科娃正是當

今捷克文壇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 年僅五十一歲的德內瑪爾科娃已先後四次獲得捷克國內最重要的文學獎MagnesiaLitera,繼二○○七年《希特勒金錢》獲得年度最佳書籍後,時隔十二年德內瑪爾科娃再次獲得了這一殊榮。巧合的是,二○一九年的最佳書籍《命》,講述的卻是歐洲人在中國尋找、服從、抗爭特定時代中個體命運的故事。 二十世紀的捷克斯洛伐克處於地緣政治上的東西歐交界處,政權的更替和戰爭的風暴也讓這個民族不斷地陷入無窮無盡的災難。一九一八年奧匈帝國解體,捷克斯洛伐克正式組建,一九三八年希特勒借慕尼克協定佔領蘇台德,一九六八年蘇聯入侵捷克鎮壓布拉格之春。無論是依附於奧匈帝國還是德意志帝國,捷克在

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籠罩於德語的統治下,而精通德語和捷語的德內瑪爾科娃無疑有足夠的資本成為其本民族歷史的優秀記錄者。 但德內瑪爾科娃無意用宏觀敘事的筆觸去描述歷史的發展軌跡,即便選擇了一個典型的人物也仍舊保留了特徵化下的獨立人格。故事的女主人公吉塔·勞希曼諾娃是一名在捷克生活的德裔猶太人,倖免於難逃出集中營後,她幾度試圖重回舊日故土,卻始終未能成功。捷克,德裔,猶太人,每一個關鍵字都對應著一段不幸的曆史。 因為生在捷克,風雨飄搖的奧匈帝國無法成其倚仗,實現民族自由的同時更大的政治困境浮出水面;因為生為德裔,德意志帝國的崛起至倒塌也在所經之處留下了傀儡的陰影;因為身為猶太人,勞希曼諾娃一家便無法

躲開被歧視被清洗的命運。永遠處於弱勢方的吉塔在逃脫了一切困境後,仍舊得不到任何公正的待遇。就算被官方平反,她依然無法在故鄉找到立足之處。 普克裡茨寄託著她的童年和她的家人,為了回到普克裡茨耗盡了她的一生和她的全部。回歸不僅是證明對身外之物的所有,更是尋回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吉塔·勞希曼諾娃用自己的堅韌對抗著命運的不公正,有人理解,有人嘲諷,有人在內心煎熬中伸出援手,有人在道貌岸然中繼續製造傷害;但無論做何選擇,這都是她的一生。 結局之前的和解所暗示的困境或許指向的是西方社會難以啟齒的自我開脫。在不可阻擋的暗流湧動中,又有誰是無罪的呢?當蘇台德地區的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時,曾夾道歡迎希特勒黨衛軍

的德裔和暗地裡義憤填膺失去地位的波希米亞人有何分別?每個人都面臨著自己的困境,或迎風而下,或逆流而上;更多的人用沉默解釋著無辜。吉塔·勞希曼諾娃所做的正是打破這種沉默,掀開幕布,直視滑稽的劇本。即便要承認,打算為其父親建造紀念碑的錢,是一筆來自希特勒的錢。 對戲劇的熱愛和曾投入心力的編劇工作讓德內瑪爾科娃的小說在脫離歷史意義後,同樣充滿著個人特徵鮮明的文學色彩。德內瑪爾科娃善於烘托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在同一個鄉間舞臺上,不斷營造激烈程度不同的戲劇衝突,而中斷點的情節又用插敘、閃回、白描、切換視角等手段黏合在一起。即使不瞭解捷克歷史,讀者們也可以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中的匠心之處。 儘管畢業以後

一直在捷克工作,但文學翻譯於我依舊比較困難。譯文疏漏之處,還望讀者海涵。 二○一九年四月  

連雅堂文學研究

為了解決分崩離析造句的問題,作者黃美玲 這樣論述:

在文學理念方面,可分成三部分來解析。 一、就詩論而言,詩當然是以吟詠性情為主,但在世衰時變之際,並不一定要遵守「溫柔敦厚」的詩教,而是進一步藉詩歌來表達時代動盪變化的軌跡,對社會民眾的關懷,以及個人的喜怒哀樂。同時連氏還特別強調詩的比興諷諭作用,令人不由得聯想到《台灣詩薈》創刊前一年的「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事件,雅堂可能以此諷諫當局應有接受意見批評的心胸,不要一意孤行的實施專制統治。其次,針對欲學詩的青年學子,雅堂也提出一些創作觀。基本上必須先多讀書以豐富生活經驗與寫作技巧,同時要避免好多、躐等、無恒、過勞四患;再來就是培養氣節,重點在於不談利祿、不計得失、不歌功誦德,以

虛心靜氣的精神從事創作。從這兩個創作基礎的內容可以明顯看出,雅堂是以當時青年學子所常犯的錯誤來加以指正,比如急功近利、短視淺見的作風,諂媚驕慢的態度,都是不正確的。至於實際的作詩方法,連氏提示要由相題、立意、布局、造句、鍊字的程序來進行,稍具規模後,還要注意詩律、用典、忌俗等細部問題。在基礎與方法外,雅堂也對台灣詩社所盛行的詠物詩體制加以批評,認為七律才能表現寄託的寓意。最後,作詩的終極目的應該是透過作品展現時代的政治得失,因此雅堂在撰寫完《台灣通史》後,又繼續編輯《台灣詩乘》,其「詩史」的觀念就以此實踐。序言曰:「是詩是史,可興可群。讀此編者,其亦有感於變風變雅之會也歟!」可見其用心。

二、就實際評論而言,從雅堂編選《台灣詩乘》、《台灣詩薈》的擇詩標準,對詩作或詩人的批評或觀點,也可分析歸納其詩學理念。首先,〈台灣詩乘序〉言此書乃「集古今之詩,刺其有繫台灣者編而次之」,可知《詩乘》選詩的第一個條件是,只要與台灣相關的人事物,都加以收錄。由於標準定得太過寬鬆,所以有些詩人從沒到過台灣,作品寫的是台灣之事,也收錄其中,難免引人非議。第二個條件是以「史」的理念來做擇取,因此大致上是按照時代先後來編排詩。由於雅堂想藉《詩乘》達到以詩補史的目的,所以仔細探討書中人事物的選錄與編排,自然可以得到許多啟發,如知識分子來往大陸台灣居留的情形,明末以來台灣所發生的各場戰役,以及

各種自然現象(黑潮、颶風、海吼等)與各地景觀的呈現。同時從對詩人的評論中,也可看出雅堂較欣賞的風格為溫柔敦厚、忠義正氣、真情流露之作。其次,〈詩薈餘墨〉5號言「不佞之刊《詩薈》,厥有二義:一以振興現代之文學,一以保存舊時之遺書。」所以《詩薈》收錄的作品有兩大重點,一是保存舊時遺書,雅堂所刊登的前人詩詞集有十一種,文存則以單篇文章為主,顯示雅堂在漢文上繼絕存亡的堅強理念;一是振興現代文學,這方面的單元包括詩鈔、文鈔、傳記、學術、論衡、詩話、詩鐘、雜錄幾大項,有為當時詩壇樹立典範的強烈企圖,也有融合推廣中西學術思想的用心。在〈台灣詩薈序〉中雅堂以為詩的作用「小之為扢雅揚風之篇,大之為道德經綸之具,

內之為正心脩身之學,外之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可見他創立《詩薈》的理想與目標是極為高遠的。 三、「台灣詩界革新論」的內容,雖然現存資料有限,但可得知是對日據時代詩壇盛行的「擊缽吟」所作的批評。擊缽吟在台灣的發展有其歷史淵源,它是上層文人社會藉以聯絡情感的方式,所以本質上傾向於應酬唱和而非永久傳世。當日人進駐台灣後,就想以此來籠絡知識分子,而士紳卻希望詩社活動能達到保存漢文化的目的,雖然動機不同,但重視詩社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造成日據時期台灣詩社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由於雅堂常參與這類活動,所以深知詩社存在的意義,然而對其所產生的弊病也是瞭若指掌。在擔心詩社素質低落,又考慮青

年學子誤入歧途,所以雅堂才提出批判,同時也提出幾種可行的變革方式。他認為可以用聯句的方式切磋詩藝,或者大家隨性寫作,不必拘於時間、題目、體制,也可以出宿題再於會中吟詠,甚至以教導漢學為主題,連氏並極力提倡以詩鐘代替擊缽吟。雖然雅堂從29歲(1906)就開始倡導詩界革命,然而因為種種因素,始終無法發揮影響力,但還是可看出雅堂力圖振興詩壇的誠意。 在詩歌方面,連氏向被稱為台灣日據時代三大詩人之一,他自己對詩社活動也頗為熱衷,但實際上雅堂並沒有把詩歌創作當成是終身職責,這從〈大陸詩草自序〉中曰:「余固不能詩,亦且不忍以詩自囿。」一句可看出其心志。然而古典詩既成為異族統治下唯一可以

延續漢學的工具,以及傳統知識分子間相濡以沫的媒介,創作舊體詩好像成為不得不然的行為。因此以下分成四大節來探討雅堂在詩歌方面的表現。 第一節溯本追源,從雅堂詩歌中尋找其傳承。連氏於乙未之亂時家居手鈔杜甫詩集,對其所歌詠的人世疾苦、社會黑暗、親友分崩離析、官吏淫虐、人民顛沛流離之苦,有很深的感觸。在杜甫的影響下,連氏不管是作詩或編詩選,都非常注意「詩史」的功用,希望詩不僅能排遣個人的憂悶煩惱,更能成為反映時代脈動與社會現狀的工具。其次連氏年輕時常以杜牧自比,除了承襲其詩作技巧外,應該對杜牧一方面有關懷國事的豪情壯志,一方面卻對女子溫柔體貼的心胸有所體會。從雅堂詩中最能明顯看出其

身影的為龔自珍,龔氏詩作也是有雄奇豪邁壯闊與哀艷低迴婉轉融合為一的特色,他所常用的「劍」「簫」兩個意象,被連氏化用為「劍」「花」,即為雅堂詩集命名由來。由於龔連兩人所面對的時代背景與生命困境類似,所以詩風相當接近。最後談到黃遵憲,雅堂的文學理念與黃氏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如遵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詩界革命定義,所以繼承傳統漢詩的格律、形式,而在題材、語言和意境上創新。為了証實兩人所展現的詩歌模式類似,特別從題材、語言、意境三個創新部分加以比較,結果顯示雅堂的詩歌與「詩界革命」的確有許多吻合之處。 第二節則分析雅堂不同時期的詩歌風格。人處於時間洪流中,隨著春夏秋冬四季流轉

,而逐漸對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有更深一層的領悟,對人生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正因詩對雅堂而言,已逐漸成為「史」的一部分,所以從《劍花室詩集》中,我們可沿著詩人創作的時間軌跡,探尋其五個階段的不同感觸與情懷。少年時期詩作雖不多,但充滿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浪漫,對未來懷有許多抱負和理想。前青年期在成家立業後,仍秉持關懷國事之心,並有一份力挽狂瀾的豪情壯志。除了自己積極奮鬥外,他也希望喚醒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否則在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世界潮流中,中華民族恐將滅亡。也因此他強烈質疑隱居不問世事的知識分子,認為此時不應再嚮往桃花源,應該挺身而出,為國效命。後青年期至大陸旅遊,在觀賞名勝古蹟時,特別容易興起詠懷傷嘆

的情緒。雖然中華民國在風雨飄搖中終於成立,但經過十多年的戰亂禍害與強徵暴歛,民生經濟一時還無法復原,所以目睹錦繡山河時,有為古老帝國的光輝自豪感慨,卻又為人民動盪的生活情傷,這種難以言述的複雜心情。壯年期則回到台灣撰寫名山之作,歷經多年風霜磨鍊後,風格愈趨於成熟穩健。由於雅堂深感必須以柔性的手段爭取台胞權利,於是和好友們一起策動台灣議會的成立,卻被執政者視為眼中釘,但他仍不放棄,所以此期詩中常有表明自己愛這塊土地、不願離去的心志。而面對黑暗的政治壓力,雅堂只好以佛理修養身心,因此也常有遊禪寺體會世外之美的作品。他在小我生命上雖有追求閒適自在的傾向,但在大我關懷上仍舊富有強烈的民族情操,可見詩人

的目標志向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老年期連氏遷居大陸,在為台灣歷史文學完成經典之作後,心願已得償,詩作數量也大幅減少。 綜而言之,日據時代台灣古典詩壇的風格主要為悲憤填膺、窮愁抑鬱,有化解不開的愁緒、生不逢時的悲哀與無能為力的神傷。相形之下雅堂是較積極奮發的,他自己曾說:「禍患之來,靜以鎮之;橫逆之施,柔以報之。而眷懷家國,憑弔河山,雖多迴腸盪氣之辭,不作道困言貧之語。」(寧南詩草自序一)可見雅堂一直自我期許要成為台灣詩壇的中流柢柱,且不容許自己被悲觀憤恨擊倒。 第三節則詳細分析雅堂詩歌的內涵。本節可分兩大部分,一是對大我的關懷,一是自我生命的樂章。

在第一部分,由於雅堂自少年時期起即有志於歷史的編纂工作,對史事古蹟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愫,是以常藉此抒發興亡之感。其中可見追思延平郡王的功勳,贊賞史可法、閻應元、文天祥、諸葛亮等忠義之士,為太平天國之亡遺憾等內容,至於詠史七絕更享有清奇之評。其次,連氏對於影響台灣安危復興的中國政局,一直保有高度的關切。雅堂從清末就傾向支持革命黨,希望中國能成為民主自由的國家,因此在民國建立後,便歡喜的到大陸一遊,但觀察後才發現大陸的政局不如想像中樂觀,所以在詩中也表達對軍閥政客的不滿,尤其強烈指責袁世凱與張勳。最後,連氏身處台灣,也有許多憤怒批判,但鑑於日本殘酷的壓制,所以只能委婉曲折的發洩出來。如

贊揚抗日義士吳彭年、林崑崗,敘述連氏家園被毀之恨,與因「台灣議會設置運動」事件而入獄的同志們相互和詩,都是換個方式呈現異族統治下的悲歌。 第二部分則是詩人生活中的動態去向。首先介紹親友間的應酬贈答,雅堂待人真誠,是以一生中交遊廣闊,無論是傳統士大夫、維新人士、革命黨員,甚至法師、歌妓、演員等,都與連氏時有詩作來往。就以同性友人來說,常在一起相互鼓勵切磋的就有林痴仙、林南強、林小眉、蘇菱槎、林景商、李耐儂等人;而異性當中的沈璈、李蓮卿、王香禪、張曼君等人,也是連氏感動觸發的來源;另外詩社聚會為雅堂一向熱衷的活動,他曾參加南社、櫟社、瀛社,也在會中寫過不少詩句。一般說來其應酬贈

答之作仍能保持親切動人而不敷衍。其次是旅遊山水時所表現的感慨,雅堂常以細膩敏銳的觀察力,描述各地美麗的山水與人文風光,像廈門、台南、大陸、台北、日本,都有雅堂的遊蹤。其詩句特色在於形象鮮明、意境優美,並能由空間的遼遠聯想到歲月不待,再歸結到憂國憂民、傷時感世的愁苦。至於詠物詩是詩社聚會時興的題目,雅堂在詠花木、大自然景物及其他生物時,多能顯現物象精神,有些還能融入詩人情意,或以物來寄託暗喻,一般來說刻板死氣的詩作並不多。最後談到哀悼詩,在弔革命烈士或社會賢達時,表現的是慷慨激昂的氣氛,崇敬景仰的心情,唯一的例外為李鴻章,雅堂對其賣台求和平的行徑極不以為然,所以詩中大肆加以諷刺批評。在哭親友時,

則多以血淚道出其生平,令人深感淒涼哀痛。 第四節從詩體應用的角度來觀察古體、絕句、律詩所表現的特色。古體可以用較長的篇幅記錄龐大的時勢變局,但雅堂要一直到後青年期才有略為成熟的作品,壯年期雖數量增加,然其古體詩在布局經營上都不能稱為一流作品,只是憑藉忠義之氣支撐,佳者也有跌宕奇壯之勢,但成績都不算十分理想。絕句要在極其簡短有限的格局中,帶給或提醒讀者難忘的人生經驗或生命本質,需要絕佳的功力。雅堂的絕句水準在當時是睥睨詩壇的,七絕尤多婉約明秀之詞。律詩講究韻律嚴密、語言精緻,中間兩聯對仗除了要工整妥貼外,還須富有情景交融之趣。雅堂早期作品即以對仗優美細膩著稱,青年期的律詩風采

更為多樣,有的慷慨激昂,有的豪邁壯闊,有的具蒼莽之氣,非局限一隅、眼界狹隘之學者可比,中年時已能達到詞意兼美的境界,呈現出悠閒典雅、清淡圓潤的大將之風。 其實跟詩比起來,雅堂較重視「文」,難怪胡南溟在〈寧南詩草胡序〉中會有「連子能獨以文豪」一語。何以如此?因為文章所能傳達的新知資訊較快也較多,引發的效果自然也較大,接受的群眾比起古典詩來得多,這些條件都足以構成散文被重視的理由。 在散文方面,又可分成三部分論析。 第一節簡述清末民初的文風,在上承桐城派餘緒,下開五四白話文先鋒之際,整個大時代的文體正逐漸蛻變,朝實用與傳播的方向前進。因為

雅堂在報社服務,自然也感受到語文變革的趨勢,所以文風也有淺顯平易的傾向。 第二節分析雅堂散文內容,總共歸納出八大類進行分析。一、敘事文,包括記載歷史事件,或一切以敘事為重心的文章,其特色有(1)題材的選擇與剪裁,雅堂以在台灣發展史上具有關鍵性意義的文件為優先考量,(2)文筆的樸實,對人物的敘述、對話和動作會據此加以省略;大致說來其風格為樸實明快、嫻熟穩重。二、傳記文,描敘歷史或現實人物,特色有(1)刻畫人物之形象性格,在敘述豪傑烈士時有極精彩細膩的表現,(2)忠於事實,《台灣通史》將史學真實性放在文學藝術性之前,(3)材料的提煉詮釋,他會基於奮起漢民族精神的原則來剪裁或詮釋

史料,(4)作者的論贊,這是雅堂傳記文的重心所在,藉褒貶來收到警世喚醒之效;《通史》中的傳記文在人物塑造上較平板,《文集》則多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三、遊記文,分成(1)議論式,將山水景物與哲理、議論做緊密自然的結合,(2)筆記式,把各地山川勝景、民情風俗、物產資源等做隨筆記載;議論式遊記以簡樸有力的文字闡發對宇宙人生無常的感慨,筆記式則多抒發對歷史的懷想與時事的批判。四、筆記文則是日常生活的隨手小札,雅堂常有與台灣有關的逸聞瑣事、地理沿革、風土民情、物產氣候的相關小文;內容傾向考証辨誤,傳知性質強烈。五、論辨文,以分析事理和辨明是非為主,可分三類,(1)古代事物,從科學性的思考邏輯糾正時人之謬,

(2)中西差異問題,雅堂一面研究中國傳統的墨家學說,一面對西方學術思想多所涉獵,希望能提振人民的自信心;(3)思想善導,要求日人還給台民應享有的權利;論辨文言辭廣博暢達,筆勢雄渾有力,不但條理清晰,邏輯更為嚴密。六、書信文,分為(1)寫給摯友,以優美懇切的言辭,不亢不卑的語氣託付子女,(2)家書,充滿父親的關心囑咐與殷切的期盼;其文風特色以沈鬱典雅和感情細膩精微為主。七、序跋文,有(1)自序跋,以謹慎嚴肅的態度闡揚民族大義,修辭奇麗,聲調鏗然,(2)他序跋,詩評精當扼要,寫景能呈現地理特色,議論則條理井然;此類文章是《文集》中最具文學技巧和價值的。八、墓誌銘與哀祭文,能以細膩精微的筆法發揚死者

生前面貌,並表達真誠深厚的哀痛,但又不流於泛濫通俗;其特色以詞藻宏麗、音調鏗鏘著稱,文字風格端莊典雅,結構嚴謹又富於變化,可見其精心雕琢的成果。 第三節則分析雅堂散文特色,在經世致用的前提下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風,一種是用以傳世的經典之作,這類文章多以典雅莊重的文言寫成,從結構的嚴謹和下筆的慎重,都可看出作者欲將文章傳諸久遠的強烈企圖心。另一種則是用以覺世的散文,這類文章通常用字較前一種來得淺俗易懂,雖然其中也不免摻雜典故,但基本上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現,希望能迅速將意念傳達給世人,以便在政治社會上產生較大的迴響,進而加以變革,所以有時就較難兼顧到文筆的優美。

「攘夷狄」與「救中國」是其散文中所著意注重的方向,他常將經世致用的精神融入文中,但不管風格是高雅潔淨或樸實明快,都能保持暢達舒坦的氣勢,為其散文最大的優點。其次是傳世散文能掌握駢散夾雜的長處,覺世散文則以客觀簡淨之筆傳遞世界新知,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由此可見雅堂對詩和散文所訴求的對象、造成的影響與效用,是極為清楚的。他還是把詩當成小道,做為與上層知識分子間藉以抒發感慨、維繫漢學的工具,至於散文則是放在傳播的角度上來運用,所以內容多延續經世濟民的理想。 至於連氏與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關聯,下面以三大節討論之。 第一節是新

舊文學的論戰過程。首先從大陸和台灣白話文運動來比較,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台灣並無統一的方言,民眾教育不普及,沒有得到政治的援助,所以實施困難,相同點是語文改革的動力都來自「實用」,並希望透過語體文字的解放,來達到新思想新觀念的輸入。其次張我軍對台灣舊文學的攻擊,早期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他所批判的無非是投靠日本當局的舊文人,而發表兩篇言辭激烈的文章後,可以說是向舊文學集團正式宣戰了。由於雅堂是舊文學集團的巨擘,當然受到波及,因此連氏也向張我軍反擊。雅堂以為新文學集團不懂中國古典文學之美,就想任意廢除,而他們所提倡的新體詩根本就是分行的散文,缺乏韻律對仗,怎能跟古典詩相提並論。 第

二節則分析雅堂對白話文運動所抱持的態度。早期雅堂的態度是較為保守的,認為在應用上雖然以文言敘述的確存在某些問題,但因沒人提出較合理具體的改革方式,所以暫且還是以較淺易的文言做為工具。至於當時所盛行的古典詩,則根本沒有改成新體詩的必要,因為它並沒有傳播上的考量。晚期在思考反省台灣語文發展後,認為整理發揚台語,實有助於延續台民的漢族精神,所以加強研究台語書寫的問題。同時以為文學語言還是使用文言文,儘量少摻雜方言,這是為了將來能廣泛流傳。但在應用上則可以不拘文白,只要達到溝通的目的即可。 第三節為新文學運動的反省檢討,在白話文運動後,台灣各種文類的變化是不同的。應用文因為台灣早期

知識分子多出身舊私塾,因此報紙還是以淺白的文言為主。白話小說的確有很大的發展,但出現的時間跟數量都不多,也未能帶給讀者思想觀念上衝擊,影響有限。古典詩其實才是新文學集團最想改革的項目,但由於早期新體詩呈現的方式爭議仍多,所以始終無法打敗古典詩,成為台灣文壇的主流。新文學集團一直以為詩的形式改變後,內容自然就會跟進,事實上深具意義的新詩,也並未多見。 觀察雅堂在筆戰中的論點,足以使我們明瞭文學在面臨外來衝擊時,保守派除了反抗,也不免開始省思舊文學的缺憾,所以這些批評往往可以使舊文學得到新生的力量。而當舊文學內部改革後,展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番面貌,也未嘗不是好事。

只是台灣日據時代的語文環境,無論新舊文學集團再如何爭論,依舊無法與日人的政策對抗,因此在日文小說出現後,就已正式宣告漢語文學,無論是文言或白話,都將暫時消失於台灣文壇上。 綜上所述,雅堂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無論在文學理念、詩歌、散文以及台灣白話文運動的改革上,都有卓越的貢獻。他從少年時期種植下的史學觀念,更使他在從事文學活動時,心中有一準繩可供遵循,所以無論政治社會環境如何複雜多譎,他都能以文學來自娛,而維持其清高耿介的人格,也因此稱他為台灣日據時代文壇巨擘是當之無愧的。

讓我看看妳的床

為了解決分崩離析造句的問題,作者張耀仁 這樣論述:

十八張床,十八個不同的愛情故事, 他們是這個城市裡最普遍也最特殊的戀人。   愛、慾望、情緒,單人床、雙人床、什麼樣的床都是人們生生死死的故事。   鍾文音:「張耀仁的小說集《讓我看看妳的床》,是一本性感的小說,但性感只是包裝,裡面其實埋藏著慾望的潮濕與乾涸,肉慾橫流卻一點也不情色,反倒帶著超現實感,有些意像像是卡夫卡一些未完成的小說碎片,又像是超現實畫家達利作品的文字化。……和他上上一本小說《親愛練習》相比,這回比較像是慾望的練習題。」   床成為由懵懂、青澀而至老成的見證。   見證我們對於愛的實踐,見證慾望的支配。   見證愛與不愛、困惑與頓悟。   冷雨的台北盆地裡,滿

懷心事的男女在暗夜裡輾轉難眠,總覺得別人的床看起來特別柔軟、特別好睡,他們心底共同想望的也許是——也許是——   黑暗像一張厚重的被毯,迅速的將我包裹起來,只依稀聽見有誰在那裡說:「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   「我愛妳我愛妳我愛妳……」   我聽見自己低低的哭聲,像她低低的說:「其實,我真的很怕黑……」   「我也怕黑。」   我隨即意識到,不只一個洞,還有大大小小更多的洞,它們散落在標準尺寸的雙人床上……「別怕,誰的床上都有這些洞的。」她像撫摸寵物那樣,溫柔的撫摸著那些洞:「有時候是煙蒂燙出來的,有時候是夢見宇宙,更多時候是暴力——」   此時此刻,在她身後,另一個洞正逐漸裂開、一寸

一寸黑墨墨的朝我們迫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