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潭 士 林 TOD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賴宗裕所指導 莊畫晴的 台北市公共運輸旅運行為之研究 (2016),提出劍 潭 士 林 TOD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運輸市占率、旅運行為、結構方程式、雙因素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李玉萍所指導 黃秀惠的 建構公車系統服務滿意度之評鑑準則-以高雄市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服務滿意度、評鑑準則、親和圖法、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劍 潭 士 林 TOD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劍 潭 士 林 TOD,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北市公共運輸旅運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劍 潭 士 林 TOD的問題,作者莊畫晴 這樣論述:

台北市政府長期推廣公共運輸發展,自民國98年至104年期間增加延長四條捷運路線,但其公共運輸市占率僅從34.1%微幅提升至37.4%,仍無法突破四成,顯示捷運里程數增加對搭乘使用率之提升助益有限,且與台北市交通局所期待市占率目標值有顯著落差。因此,本研究欲經由目前台北市民眾使用公共運具之情形,探討公共運輸市占率無法提升之背後原因,釐清影響旅運者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之環境因素,以利提升公共運輸市占率之目標。 首先,透過文獻回顧瞭解都市公共運輸旅運環境之組成,而良好旅運環境建構目的係協助旅運者順利完成都市生活所需活動,其中,硬體層面包含:人行步道系統、自行車道系統、道路系統與公共運輸系統所構成

之硬體旅運環境,而軟體範疇含:即時訊息平台、遠端交通資訊控制中心及路況通報中心,旨在利用科技技術進行旅運品質管理,促使優化旅運環境。此外,為瞭解台北市旅運者搭乘公共運輸之特性,彙整影響公共運輸旅運環境因素為:「搭乘安全性之考量」、「無障礙性之設計」、「乘車環境之舒適度」、「運輸系統間之機動性」、「交通訊息通報之即時性」、「準確性之要求」以及「到達目的地之可及性」,這七大公共運輸旅運環境因素影響旅運者對於公共運具之選擇,並以這七大公共運輸旅運環境因素作為公共運輸環境各層面因素量表之設計基礎,進行問卷設計與實證分析。 本研究設定之研究對象為居住於台北市且曾經使用公共運具之民眾,問卷發放期間為

民國106年3月1日至3月15日,最後共回收436份樣本,隨即透過結構方程式之雙因素模式進行實證分析,結果得知:當旅運者以捷運為交通運具之旅運決策時,會以七大公共運輸旅運環境因素進行整體性之考量,亦特別重視「可及性」特殊因素之考量。又,當旅運者以公車為交通運具之旅運決策時,針對整體旅運環境進行思考,「機動性」及「可及性」之特殊因素亦為決策重點。透過實證分析可瞭解旅運者搭乘公共運輸之行為意向及實際旅運需求,用以擬定公共運輸環境改善與整合策略,其策略包含:1.公共運輸環境改善策略:研擬道路空間管理、舒適的人行空間、安全候車空間及場站通用設計等面向之規劃策略,以期能藉由實質規劃策略提升公共運輸硬體層

面之環境組成;2.公共運輸資源整合策略:研擬公共運輸系統之串聯、即時訊息管理等路網及軟體面向之規劃策略,藉此強化公共運輸軟體層面之應用,並提升公共運輸之旅運效率;3.相關配套措施研擬,旨在促使前述公共運輸環境改善與資源整合之規劃策略得以具體落實,形塑優善之公共運輸旅運環境,進而提升公共運輸市占率。

建構公車系統服務滿意度之評鑑準則-以高雄市為例

為了解決劍 潭 士 林 TOD的問題,作者黃秀惠 這樣論述:

摘 要公車可說是最貼近市民的交通工具,而今高雄市公車于2014年元旦已移轉由7家業者民營,本研究擬建立一服務滿意度之評鑑準則,希望能借此更提升經營效率,服務市民等目標。本研究運用親和圖法(Affinity Diagram ,KJ法)及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來探討高雄市公車服務滿意度之評鑑準則:透過相關文獻分析歸納並蒐集各縣市之服務評鑑準則,其次透過親和圖法及專家訪談意見建構評分項目的層級分析圖,共分為「公車本體」、「管理服務」及「候車設施」三個主要構面,再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製作訪談問

卷進行專家訪談,計算出專家們對於準則的權重值。研究結果發現專家們普遍重視「公車本體」,其次為「管理服務」,然後是「候車設施」。此結論期望能提供評鑑公車業者時一客觀評鑑準則參考,以評鑑出真正對市民及高雄市皆有助益的公車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