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光明路166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中原大學 景觀學研究所 連振佑所指導 陳柏翰的 文化資產地景再生的溝通決策過程研究──以新北投車站重組為例 (2016),提出北投光明路166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北投車站、文化資產、文化地景、地景再生、溝通、決策過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投光明路166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北投光明路166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臺北旅遊網:https://www.travel.taipei/zh-tw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旅遊廚房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82號3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cookingtw/
網站:http://www.travelcooking.tw/
服務電話:0915 960 618
• • • • • • • • • • • • • • • • • • •
新北投車站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七星街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四10AM-6PM
週五至週日10AM-8:30PM
休息日:每週一
• • • • • • • • • • • • • • • • • • •
北投溫泉博物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
開放時間:週一休息
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
• • • • • • • • • • • • • • • • • • •
北投圖書館
地址: 台灣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
週一及週日: 09:00 – 17:00
週二至週六: 08:30 – 21:00
• • • • • • • • • • • • • • • • •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aidors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aidorsi/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256669202/

#台北 #窮遊 #自由行 #你所未見的台北 #台灣旅遊廚房 #新北投

文化資產地景再生的溝通決策過程研究──以新北投車站重組為例

為了解決北投光明路166號的問題,作者陳柏翰 這樣論述:

在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歷程中,隨著各種原因多半的文化資產(或有潛力成為文化資產者)無法原地保存,而面臨拆除或異地保存的命運。新北投車站的例子反而是成為少有「經過異地保存之後,能再次回到『家鄉』」的案例,在文化資產保存的歷程中有寶貴的價值。然而對地景再生的認知差異,各利害關係人爭辯「回家」與「回原址」的重建位置,因此有需要開啟一連串的溝通。本研究透過參與式觀察法,進行新北投車站原址微調方案的相關行動研究,並整理出:會面、網路、活動、道具,等四類有效的溝通方式,且分別的做法各有其達到的溝通目的與成效:「會面」通常能使案件有效被討論,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成為會面溝通成功與否的關鍵。「網路」在資訊

傳達上相當有效,同時透過留言的方式會留下討論過程,但是對於不認同的民眾,除了在下留言之外,通常會選擇尊重言論自由而不會進行回覆,因此有可能變成「曲高和寡、孤掌難鳴」的情況。「活動」做為溝通的方式時,活動的安排十分重要,如何讓溝通過程呈現理性是溝通成效的關鍵。「道具」能避免誤會,也能讓彼此對案件的理解拉近至對等的情況,在資訊對等下進行的討論會更加有效。並且透過深入訪談法與文本分析法輔佐研究之客觀,討論出本研究認為:「沒有良好的溝通對話,就不存在有效的參與」,而在新北投車站的案例當中,最終的決策並沒有盡到資訊對稱的開放、沒有發揮有效的溝通對話,便以「象徵性」參與的方式進行決策。本研究發現,地景再生

的認知不同,成為在不同階段的討論上沒有共識的地方,進而轉向於文化資產與交通衝擊上的爭辯,並且落於不同方案所可能形成之缺點的指責,逐漸忘卻車站返鄉重組的美意與理性討論的可能,反而型塑成「北投人」與「非北投人」的區分,影響最終方案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