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炎銘寫的 遊水庫聽故事:看水庫的熱鬧與門道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所 陳豪吉所指導 彭靖芳的 廢棄污泥輕質粒料之產製與應用 (2019),提出南化水庫防淤隧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紡織污泥、輕質粒料、自癒輕質粒料混凝土、微生物誘導碳酸鈣沉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呂珍謀所指導 謝文偉的 抗沖蝕聚脲材料之耐磨性與耐久性試驗探討 (2018),提出因為有 聚脲、抗沖磨層、水流沖擊、含砂水流、含砂量、砂粒徑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化水庫防淤隧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遊水庫聽故事:看水庫的熱鬧與門道

為了解決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問題,作者張炎銘 這樣論述:

  由水庫興建的歷史,可一窺過去我國的經濟發展史。過去,水庫已滿足民生用水、增加糧食生產、促進工商經濟發展;未來,若還要興建水庫須注意哪些面向,若不建設水庫,有哪些替代方案?甚至,現有水庫如何加強營運管理,都是值得國人關心的課題。讓水庫能永續經營,不要讓水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阻力。水庫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如一般的有機體,水庫會出生,也會衰退與死亡;水庫也會因功能的改變、增減而增刪某些設施,本書只能記錄當下的真實。最後,希望讀者能一書在手、按圖索驥,到各水庫遊玩一番,並一起關心水庫及水資源的問題。

廢棄污泥輕質粒料之產製與應用

為了解決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問題,作者彭靖芳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廢棄污泥輕質粒料之產製與應用,藉由將廢棄污泥原型再利用於燒製輕質粒料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將輕質粒料作為生物載體之應用,了解輕質混凝土微裂縫的自我修復效果,不僅增加廢棄污泥輕質粒料的多元化使用性,也可以提高建築結構物的耐久性能。本研究的廢棄污泥選用為市面上現有之紡織污泥,依其性質分成無機性與有機性兩種,並以紡織污泥乾燥取代重量百分比為10 %~40 %,與水庫淤泥混拌後作為紡織污泥輕質粒料雛粒,進行900 ℃~1,250 ℃的高溫燒製作業。從試驗結果得知,當紡織污泥取代重量百分比以不大於30 %為佳,其所燒製得之紡織污泥輕質粒料的基本性質皆符合輕質粒料規範要求,其中有機性紡織污泥輕

質粒料之顆粒密度約達0.50 g/cm3~1.60 g/cm3,吸水率約介於10.0 %~20.0 %;無機性紡織污泥輕質粒料之顆粒密度約介於0.60 g/cm3~1.80 g/cm3,吸水率約達7.0 %~19.5 %。紡織污泥輕質粒料雛粒經高溫燒製過程,發現加入紡織污泥後可提高燒失量約介於12.0 %~35.0 %,此結果意味著紡織污泥約達80 %可燃燒而提供相當之熱質,以減少生產輕質粒料之能源消耗,且經燃燒所產生的灰份則固結於紡織污泥輕質粒料中。最後,由本研究之試驗結果呈現,說明了紡織污泥原型可直接產製紡織污泥輕質粒料。本研究採用對環境友好的巴斯德芽孢桿菌(Bacillus pasteu

rii, B.P.),以輕質粒料作為細菌載體,透過裂縫修復微觀試驗,了解使用微生物技術修復輕質粒料混凝土微裂縫的效果,並進行X射線粉末繞射分析(XRPD)以確認修復材料由細菌產生。依試驗結果表明,植入的B.P.菌株會進行微生物誘導的碳酸鈣沉澱(MICP)作用,藉由碳酸鈣沉積可以有效地填補混凝土內部微小孔隙或受外力造成的混凝土微裂縫。XRPD試驗的分析結果也明確證明,混凝土裂縫中形成的白色晶體是碳酸鈣。從研究結果來看,在輕質粒料混凝土微裂縫的自癒行為中使用巴斯德芽孢桿菌確實是可行的。

抗沖蝕聚脲材料之耐磨性與耐久性試驗探討

為了解決南化水庫防淤隧道的問題,作者謝文偉 這樣論述:

本次試驗為驗證南化水庫防淤隧道工程抗沖磨層,採用聚脲材料之耐久性及耐磨性探討,此聚脲材料為台灣首次使用於排砂排淤隧道,試驗參數為不同水流沖擊速度(12m/s、16m/s、20m/s)、不同含砂量(0kg/cm3、200 kg/cm3、230 kg/cm3)及不同之砂粒徑(0.15mm、2.5mm、5mm)。由管狀含砂水流試驗結果顯示,聚脲受管狀含砂水流沖擊6小時後(含砂粒徑5 mm、含砂濃度230 kg/m3),當流速從12 m/s增加至16及20 m/s時,其累積平均管流磨損厚度分別增加21%及200%,平均管流沖磨量則分別增加2.6%及56%。而流速為20 m/s時,聚脲之累積平均管流磨

損厚度及沖磨量分別約為高強度混凝土(fc’=700kgf/m2)之11.4%與32.9%。聚脲受管狀含砂水流沖擊6小時後(流速20 m/s,含砂粒徑5 mm),當含砂濃度從200 kg/m3 增加至230 kg/m3時,其累積平均管流磨損厚度分別增加52.3%,平均管流沖磨量則分別增加54.7%。聚脲受管狀含砂水流沖擊6小時後(流速20 m/s,含砂粒徑5 mm),當含砂濃度從200 kg/m3 增加至230 kg/m3時,其累積平均管流磨損厚度分別增加52.3%,平均管流沖磨量則分別增加54.7%。聚脲承受直徑1/2” -1”鋼珠磨損72小時後,其表面幾乎看不出磨損情形,而高強度混凝土(fc

’=700kgf/cm2)之平均磨損厚度約為4.78mm。聚脲承受含砂量230kg/cm3與粒徑Dmax=5mm沖擊磨損6小時後,其表面幾乎看不出磨損情形,而高強度混凝土(fc’=700kgf/cm2)之平均磨損厚度約為9 mm。比較聚脲及高強度混凝土之6小時管流沖磨量,高強度混凝土比聚脲增加了3倍之多。另一方面,聚脲拉拔強度在乾燥環境下,所測得拉拔強度 2.6MPa。其次為於高濕度(80% RH)環境下,拉拔強度2.2MPa,當聚脲浸泡於清水中時,拉拔強度1.8 MPa,若聚脲浸泡於鹽酸溶液(10%)時,拉拔強度1.6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