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關真興寫的 世界史是打出來的〔暢銷新版〕:看懂世界衝突的第一本書,從20組敵對國關係,了解全球區域紛爭,掌握國際脈動對我們的影響 和薩謬爾.杭亭頓的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經典新校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聯經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國際政治研究所 廖舜右所指導 謝紅谷的 影響美國對台軍售質變與量變的因素分析 (2016),提出南斯拉夫戰鬥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軍售、台灣關係法、美中關係、美台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邱延正所指導 王懷智的 中共非戰爭軍事行動之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非戰爭軍事行動、反恐、處突維穩、國際維和、搶險救災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斯拉夫戰鬥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斯拉夫戰鬥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界史是打出來的〔暢銷新版〕:看懂世界衝突的第一本書,從20組敵對國關係,了解全球區域紛爭,掌握國際脈動對我們的影響

為了解決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作者關真興 這樣論述:

敵國形成的世界史,掌握20組敵對國關係、看懂37張地圖布局, 德國vs法國、中國vs印度、以色列vs阿拉伯…… 複雜的全球局勢瞬間理解     遠在天邊的戰火、衝突,和你我有什麼關係?無論是民族對立、宗教戰爭、資源爭奪還是國境糾紛,從過去發生的各種鬥爭,並未停止於歷史之中,導致中東打不完、歐洲吵不休、美俄中之間的競爭未曾停歇,而這個從來就不平靜的世界,對你我的影響,不僅是牽動著股匯市動盪、原物料漲跌,影響民生經濟與荷包,更威脅到國土安全、政局變化,決定國家在國際間是否占有一席之地。     ◎何謂敵國?   一、國界相鄰卻彼此有仇的敵對國家:   因為歷史、政治、種族、軍事、宗教的種種磨擦

,結下宿世累劫的樑子,像是德國與法國、中國大陸和印度與巴基斯坦、日本與中國大陸(東海油田、釣魚台),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百年以來的恩怨情仇,難分難解!     二、即使相隔遙遠但歷史恩怨已久的敵對國家:   不只陸權相爭,也牽涉到可開採自然資源(天然氣、石油等)的海權,以及空權(航空路線)之爭,像是美國與英國、美國與俄羅斯(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西班牙與英國(幾世紀以來的海權之爭)……隔得再遠,還是有得吵、有得鬧!     ◎掌握新聞背後的真相、敵對關係的源頭   ●世界霸權的美國,為什麼搞不定中東及古巴?   ●德法為什麼互看不順眼?卻又攜手共創歐盟?   ●戰鬥力不弱的瑞士、奧地利為什麼

要成為中立國?   ●看似同一家的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為什麼一直鬧分裂?   ●中國、韓國、日本無法共心合作,其來有自?     德法之爭源自於百年以前國境之爭,紛爭不斷的兩國反而主導了歐盟的形成?   中印邊境衝突,延燒半世紀難以收場,來自於西藏及新疆國境邊界的問題   瑞士曾是勇猛善戰的民族國家,力抗歐洲大貴族哈布斯家族,為何現在成了永世中立的和平之國?    西班牙與英國不睦,早在16世紀爭奪貿易要衝直布羅陀海峽就結下樑子。   非洲歷經殖民統治、資源略奪、宗教及種族衝突,地圖上筆直的國境都是人為劃分的結果。     巴黎恐攻、土耳其客機爆炸、九一一等恐怖攻擊令世人不寒而慄,這樣的危

機層出不窮,絕大部分來自百年以來的恩怨情仇,而且深植在國民的情感深處,形成國與國之間的芥蒂及對立意識。     類似的事件如果只看即時新聞的片段,容易忽略隱藏在背後、累積已久的敵國宿怨。因此,這本書的問世就是希望讀者了解,無所不在的國際紛爭、恐怖攻擊與敵對問題,這種的仇恨通常源於冗長的歷史情結、政治摩擦、種族衝突、教派對立,到軍事行動、爭奪領土的過程,最後造成世世代代無法抹滅的敵意。     本書的特殊之處,在於以世界各洲的「敵對國」為組別,像是同處歐洲的德法、同處亞洲中日韓,或是跨洲的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以及看似貌合神離的英國(蘇格蘭、英格蘭)與愛爾蘭,從20組敵對國形成的前因後果,分析形成敵

對狀態的歷史演進。更大大拓展我們在歷史、地理、種族、宗教、政治、外交的視野,了解敵對關係形成的脈絡,更能深度理解現今世界的紛擾,培養更清晰的國際觀,以及對現世的我們有何影響。

南斯拉夫戰鬥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Subscribe to Goomusic Channel :
http://www.youtube.com/hoccgoomusic

?Follow Hocc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http://www.instagram.com/hoccgoomusic/
http://t.me/hocchocc (Telegram)

Buy album at http://hall1c.com
-------------------

許多人喜歡這首歌,但大多並不知道,這是發生於1993年5月19日的真人真事。
南斯拉夫內戰波士尼亞戰爭期間,一對來自不同宗教信仰背景的年輕戀人,25歲的Boško Brkić和Admira Ismić,欲經戰場之間的Vrbanja橋逃離城市,並與交戰的雙方說好,於他倆出城期間,這個五月天的下午五點正,協定停火。
可是,就在他們踏上橋之時,男方被傳自不知哪個遠方的槍聲擊倒,不久後,女方亦中槍倒下。她爬到男方身旁擁著對方,二人在十五分鐘後氣絕身亡。他倆的屍體就這樣躺在這僵持著的戰場中間,暴曬四日才終於被撿起。
二人屍首於地上相擁的照片,被美國記者Mark H. Milstein拍下,從此成為許多同樣因各種原因被逼害的戀人的象徵和印記。
在《Dear Friend,》演唱會中,我們把這部分稱為「Love at War」,是我每晚最期待卻也最揪心的一刻。坐在這北方的飛機殘骸上,唱著一字一句,想起那「高高青年人」,想起他們從此看不見的艷陽,也想起世上許多因信仰、種族、性別被束縛和分離的人們,不止戀人,還有家人和孩童們。還想起,這一切的鬥爭其實到了今天仍在發生著,永遠的忍耐,永遠的等待,世界依然未變改,人類何時才能學懂。
「縱各有信仰 混亂大地上 戰鬥要把各樣民族劃開
他跟他始終從沒更改立場 永遠共勇敢的理想唱這歌」
情人節,讓我們為世上各種被壓抑和抹殺的人們送上祝福。
Make love, not war.

Hocc 2017

《Dear Friend,》 何韻詩 2016 演唱會
HOCC at HK COLISEUM Live CD/DVD

Produced by Goomusic
演唱會錄像導演:Eunice Ice
演唱會剪接:Ah Lung/Herman@Rasa
宣傳片剪接 : Herman@Rasa
Audio Producer:何秉舜@goomusic
Audio Mixing and Mastering : Frankie Hung@Air Studio
設計:AllRightsReserved
封套攝影:馬丁Aesthetics

Live CD/DVD
Buy at Hall1c.com

由你們合力撐起來的這片舞台,
我們集體創造出來的這份團結,
三小時有種能量,即將於屏幕上精彩重現。

Design by AllRightsReserved
Cover photo by 馬丁aesthetics

Buy at hall1c.com

「可能是史上最團結的紅館演唱會。

2016年,何韻詩回到最初歌手的身份, 重返紅館, 在同樣的舞台上建構一個不一樣的演唱會。 透過史無前例的「集體獨家贊助」,獲得近三百個中小企、社區小店及個體戶單位支持, 成就一個屬於集體的演唱會。

儘管時代昏亂,從灰燼中站起來的,她身後,有千千萬萬 。這場演唱會的主角並非一個「何韻詩 」,因為合力撐起這片舞台的,還有台上台下、觀眾席上超過四萬個同路人。 沒有奢華的舞台,沒有炫目的特效,沒有浮誇的衣飾,卻更清楚看見舞者、樂隊、表演嘉賓和觀眾的全情投入。

一人有約,萬軍呼應。五位特別演出者包括來自巴西的巴西戰舞大師Mestre Pop、Mestre Fernando Junior、來自日本的接觸技高手Jonasun(尾上大典) 、 Handpan遊人Nagasawa Takahiro和香港馬戲團的火刀舞者Chris (梁振瀛)。一個以黑色為主題的演唱會,何韻詩與大家一同發現黑暗中蘊藏的無數可能,吶喊出屬於我們的故事。
全碟收錄28首歌曲 超過180分鐘

特別收錄4首Encore作品:《再見…露絲瑪莉》、《絕對》、《喜歡喜歡你》、《迷你與我》

2 DVD5 + 1 DVD9
HD全高清1920 x 1080拍攝
Dolby Digital Stereo/ DTS 5.1

推出日期:2017年1月27日

Disc 1
1.{{序幕}}
2.舊約
3.韻律泳
-Gypsy village-
4.艷光四射
5.光明會 + 勁愛你
6.拋磚引玉
-Memories-
7.滿地可
8.光榮之家
9.天使藍
10.如無意外
11.親愛的黑色

Disc 2
-Love at war-
1.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2.禁色
3.勞斯 · 萊斯 (with Anthony Wong)
4.圓滿
5.鋼鐵是怎樣鍊成的
-Revolution-
6.{{Capoeira}}
7.你是八十年代
8.花見
9.金剛經

Disc 3
-接近獨行-
1.木紋
2.青山黛瑪
3. 是有種人
-Mandala-
4.親愛的黑色
5.千千萬萬個我
6.{{謝幕}}

BONUS FEATURES:
1.{{Encore}}
2.再見...露絲瑪莉
3.絕對
4.喜歡喜歡你
5.迷你與我
6.親愛的黑色MV (Behind the scenes)
7.親愛的黑色MV

影響美國對台軍售質變與量變的因素分析

為了解決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作者謝紅谷 這樣論述:

美國為其國家利益實施美台軍售,然而一方面,美國需要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支持與合作,在對台軍售時就必須顧慮中國的反應,因此美中關係是影響美國的對台軍售因素之一;美國藉由控制對台軍備品質,進而影響台灣政策,以遂其戰略佈局。因此,美台關係也是影響美國的對台軍售因素之一。本研究發現美中關係及美台關係對美台軍售之關聯性為美中關係是影響美台軍售金額的主因,美中關係良好,軍購金額偏低;美中關係緊張,軍購金額偏高;另一方面,美台關係是影響軍售品質的因素,美台關係良好,軍售品質顯著提升;美台關係不佳,缺乏顯著因果連結。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經典新校版)

為了解決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作者薩謬爾.杭亭頓 這樣論述:

文明,誰是正統?世界秩序,誰說了算?   西方常說,應該提倡民主,但不能讓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掌權;   伊朗和伊拉克應該接受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但以色列不必;   自由貿易是經濟成長的萬靈丹,但農業不行……   【文明是問題也是解方】   自1993年,美國哈佛大學杭亭頓教授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文明的衝突?〉一文後,引起全球性的爭論,成為後冷戰時代最熱門的話題。他根據原先的論點,更進一步深入探索各項爭議,而發展成系統性的完整論著。在原先的文章中,他問道,文明之間的衝突是否將主導未來世界的政治?在本書中,他回答,不僅文明的衝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而且建基

於不同文明的新國際秩序也是避免戰爭的最佳安全保障。   【理論是預言也是事實】   在後冷戰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再是意識形態或經濟,而是文化,各地區的文明越來越以祖先、語言、宗教和習俗界定自己的身分。全球政治正在沿著文化的界線進行重組,以新的組合與衝突模式取代冷戰時期的方式。目前最紛擾的地區都是位在文明的「斷層線」上,如波士尼亞、車臣、高加索地區、中亞、喀什米爾、中東、西藏、斯里蘭卡、蘇丹等,這二十多年來紛起的國際衝突在在應證了杭亭頓的觀點。   【國際關係的經典著作】   文明衝突論為真?誰對,誰錯?學術上,這恐怕永遠會是無解之題;現實中,歷史依然在前進中探索。杭亭頓在書中,對

世紀之交的各種推動力量提供了深刻而有力的分析,處處充滿洞見。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認為本書是「冷戰結束以來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大膽,想像力豐富,並具有挑戰性的見解,對國際事務帶來革命性的看法」。在經過了時間的淬鍊,《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已成為探討國際關係、國際政治情勢的經典著作。 本書特色   ◆ 國際關係的經典論著,以簡明直白的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局勢的演進,並針對各文明區域的未來發展,做出分析與預測。即使沒有相關背景知識,也能迅速理解與反思。   ◆ 經歷四分之一世紀的反覆檢視與辯證,當今世界局勢的發展在在印證了杭亭頓的論點

。唯有了解衝突的肇因,才能進一步探討如何修補與重建世界秩序。   ◆ 針對東亞的局勢,無論是中國崛起的影響或兩岸局勢的演變,杭亭頓都有深入淺出的洞見與論述。處於廣義文明斷層線上的台灣,一定要對此切身相關的議題有所認識。 作者簡介 薩謬爾‧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   在哈佛大學任教近60年,曾擔任卡特時代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創立歐林策略研究中心(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並擔任該研究中心所長。以對文明衝突的觀點而聞名。他認為,在後冷戰時代的世界中,暴力衝突不是由於民族國家之

間的意識形態摩擦,而是由於世界主要文明之間的文化和宗教差異而形成。   杭亭頓對研究抱持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論點的正、反面論述,其觀點對近代政治科學的理論研究影響甚鉅,在國際關係的實務上也有廣泛應用。其好友經濟學家亨利‧羅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曾如此表示:「全世界都在辯論他的想法。」 譯者簡介 黃裕美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負笈美國愛荷華大學。返國後從事中英編譯工作凡二十餘載。早年在新聞局刊物《光華雜誌》和《自由中國評論》擔任主編、採訪及翻譯等工作,之後任職於《英文中國郵報》及法新社。1987年,出任聯合報系中文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總編輯,後轉任《聯合報》編輯部

顧問。平時譯述以文學類見長,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   導讀 是爭議,也是經典──辛翠玲 自序 第一部 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 世界政治新紀元 引言:國旗與文化定位 一個多極、多元文明的世界 其他世界? 比較不同的世界:現實主義、極度簡約及預測 第二章 歷史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本質 文明的關係 第三章 世界文明?現代化與西化 世界文明:意義 世界文明:來源 西方和現代化 對西方和現代化的反應 第二部 變動中的文明均勢 第四章 西方的消退:權力、文化和本土化 西方強權:優勢和沒落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復甦 上帝復仇 第五章 經濟學、人口統計學與文明挑戰者 亞洲的自我肯定 回教復

興 轉變中的挑戰 第三部 文明的新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依文化重組 尋找歸類:認同政治學 文化和經濟合作 文明的結構 分化的國家:文明轉型的失敗 第七章 核心國家、同心圓和文明秩序 文明與秩序 劃定西方疆界 俄羅斯及其海外近鄰 大中國及其共榮圈 回教:有意識,而無凝聚力 第四部 文明的衝突 第八章 西方及其他地方:跨文明議題 西方普世論 武器擴散 人權和民主 移民 第九章 全球文明政治 核心國家和斷層線衝突 回教世界和西方 亞洲、中國和美洲 文明和核心國家:逐漸登場的陣容 第十章 從轉型戰爭到斷層線戰爭 轉型戰爭:阿富汗和波斯灣 斷層線戰爭的特色 事例:回教的血腥邊界 原因:歷史、民主、政

局 第十一章 斷層線戰爭的動力 認同:文明意識抬頭 文明的號召:兄弟之邦和海外僑民 結束斷層線戰爭 第五部 文明的未來 第十二章 西方、多文明和單一文明 西方的復興? 西方在世界的定位 文明的戰爭和秩序 文明的共通性   導讀(節錄) 是爭議,也是經典   這是一本爭議之書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原著完成於1996年,主要論點首見於作者杭亭頓在1993年發表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季刊的專文。杭亭頓將之擴充成書之後,迅速被翻譯成數十國語言,發行遍及全球,歷久不衰,且一再被列入各種推薦必讀書單。然而另一方面,杭亭頓書中所言,卻也引發極為不同的回應。

贊同者,譽之為先知,推崇其對世事的洞悉;反對者,則有各種責難、強烈抨擊,譏之為學術的敗筆與偏見。   先知的預言?保守的偏見?   杭亭頓的文明政治理論,為國際政治分析增添一層新的觀察濾鏡。他並依此大膽預言各種可能出現的場景,諸如:中國興起對美國形成根本且全面的挑戰;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衝突加劇;儒家―伊斯蘭聯盟出現,中國、巴基斯坦、伊朗等國聯手,反對西方武器擴散、人權與其他議題;印度在南亞權力擴張、制衡中國、反制中巴結盟,而美國支持印度此舉;伊斯蘭基本教義的宗教復興運動再現,影響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與美國關係;土耳其、前東歐、蘇聯等出現認同轉型現象或文明斷層線衝突;中產階級逐漸興起的中國,

政治能否開放,端視華南地區能否出現不同的黨派,以及鄧小平後的第二代接班人;東亞其他國家未必接受中國霸權,但也不願聯美反中,與中國對抗;二戰之後成立的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權力重組,西方難以繼續獨攬大權;民粹興起,反蝕西方民主政治;全球移民危機、移民潮觸發歐洲伊斯蘭化與美國拉美化的隱憂;國際貿易與傳播科技,非但無法促進和平,反而強化文明分歧的衝突等。   至於涉及台灣的相關議題,當年的杭亭頓認為,台灣在內的東亞至東南亞華人經濟圈成形;經貿靠攏的同時,台灣獨立問題是兩岸關係最大變數;台灣的自我定位走向從自己是整個中國的政府開始、到一部份中國的政府、再到不是中國的政府,台灣等同事實獨立;北京政府的因應方

式取決於台灣所獲之支持度、北京接班問題、中共軍力發展。   比對實際進展與當年的推論,《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所寫種種,雖未必完全言中,但命中率亦不低。尤其是2001 年911 事件、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美國對恐怖組織宣戰,乃至於20 餘年後的今天,隨著中國崛起而不斷升高對峙的中美角力等。國際政治的走勢,似乎與文明衝突理論預示的劇本相去不遠,支持者如華府保守派政策圈,對其頗為推崇。   然而另一方面,批評聲浪也始終未曾稍減,來自學術圈的抨擊尤其強烈。反駁論點包羅萬象:   有從文化與文明研究的角度,認為杭亭頓根本不了解文化是什麼、過度簡化文明的概念、批評他只以對立的角度詮釋

文明間的關係。具伊斯蘭背景的研究者,則不滿杭亭頓以「好戰」、「窮兵黷武」界定伊斯蘭文明,認為他對伊斯蘭與歷史的認知淺薄,對伊斯蘭世界的多元性缺乏認識,將16億伊斯蘭人口化約為一個單一的面貌。類似的不滿觀點亦可見於中國知識界。中國知識界普遍無法接受,杭亭頓將日益強盛的中國與中國文明視之為對西方的威脅、世界秩序衝突的來源。另有從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杭亭頓,認為杭亭頓的研究得自於選擇性、片面篩揀的資料,推論過於唯心、引證偏頗,研究結論不足取。   爭議,但經典   文明衝突論為真?誰對,誰錯?學術上,這恐怕永遠會是無解之題;現實中,歷史依然在前進中探索。巧合的是,本文完稿之際,中國、伊朗傳出計畫簽署

長達25年合作協議的消息,內容涵蓋貿易投資和軍事安全等各層面;土耳其宣布將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改為清真寺;南海局勢升溫,中美兩國接連在此軍演。《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雖非預言書,但杭亭頓在20年前提出的論點,確有其參考價值。   在時序從1990 年代的蘇聯解體,推進到21世紀即將近入中期、作者也早已作古的此刻,是值得重新翻開這本已成經典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繼續在混沌的世界局勢中,檢證杭亭頓的警世之作。 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文明的戰爭和秩序世界各大文明的核心國家都捲入全球戰爭,雖極不可能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我們曾指出,這種戰爭可能是不同文明族群間的斷

層線戰爭升高所致,最可能的情況是穆斯林對上非穆斯林。戰爭升溫最可能的導火線是狂熱的伊斯蘭核心國家競相提供援助給它們四面楚歌的同一個教派的弟兄。但如果第二和第三層盟邦為了本身利益不願過分介入,戰爭較不可能升溫。全球跨文明戰爭比較危險的來源之一是不同文明及其核心國家間權力均勢的變動。長此以往,中國的興起及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玩家」越來越專斷的行徑,將在21 世紀初對國際安全造成嚴重的壓力。鑑往知來,中國躍居東亞和東南亞主導強權對美國最不利。考慮到美國這層利益,美國和中國的戰爭會怎麼發展?假定在未來,美國部隊已撤離朝鮮半島,南北韓也已經再度統一,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大幅縮編,而台灣和中國也已經達成和

解,台灣繼續維持實際上的獨立,但明確的承認北京當局的宗主地位,並在中國協助下,仿1946年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模式重返聯合國。南海石油資源的探勘已加速進行,大部分落到中國手裡,但仍有一些歸越南控制的地區由美國公司開發。中國因新的軍力預估而信心大增,並宣布將完全控制這個中國一向聲稱擁有主權的全部地區。越南反抗,而使中國和越南戰艦爆發戰爭。中國為了一雪1979年的前恥而出兵越南。越南人要求美國援助,中方則警告美國不要插手。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不知所措,美國說無法接受中國占領越南,呼籲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並派它所剩的幾支航空母艦戰鬥群之一到南海出任務。中國斥之為侵入中國的海域,並對戰鬥群發動空襲。聯合國

祕書長和日本首相努力斡旋停火協議不幸失敗,戰火蔓延到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禁止美國使用駐日基地來對中國採取行動,美國無視於這項禁令,日本只好宣布保持中立,同時隔離基地。中國的潛艇和從台灣及中國大陸基地起飛的戰機,對美國戰艦及東亞的基地設施構成嚴重威脅。同時,中國的地面部隊開進河內,並鯨吞了越南大半江山。

中共非戰爭軍事行動之研究

為了解決南斯拉夫戰鬥片的問題,作者王懷智 這樣論述:

冷戰結束後,全球戰略態勢劇變,國際社會已朝向多元化體系發展,以往傳統軍事安全已不再是國際間維一爭辯的議題,進而轉向非傳統安全方面的佈局。基此,中共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之所需,於是開始執行如反恐、處突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及海上護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並強調「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新思維,以形塑中共在國際間的大國地位與提升武裝力量的存在價值,期能在穩定和諧的環境中謀求發展。 政治凌駕一切,這是各國間亙古不變的鐵律,中共當然也不例外,軍事戰略永遠只是服從國家安全戰略及滿足中共政治意圖的工具。中共過往的行為模式,它不會冒然推行某種重要政策,其必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同時要兼顧「象

徵價值」與「實際利益」的原則,舉凡攸關國家主權及利益,中共是絕不會讓步的。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共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真實動機,及非戰爭軍事行動對中共的國家安全與政權發展究竟有何關聯。 首先,本文先將非戰爭軍事行動做個初步的概念界定,再以美、俄、日、印等國為例,以瞭解它國為因應非傳統安全威脅增加的處置作為;其次針對中共遂行反恐、處突維穩、國際維和及搶險救災等四類非戰爭軍事行動現況案例予以探討;再次以帕森思的結構功能分析,對於中共遂行前述四類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功效進行分析;最後預判中共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