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龍昇寫的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 和龍昇的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點 和高點所出版 。

慈濟大學 原住民健康研究所 謝婉華所指導 邱秋禎的 探討原漢獨居老人使用遠距照護系統之影響因素及智慧化發展需求評估 (2006),提出原住民福利政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命守護連線、原住民、獨居老人、遠距照護系統、智慧化發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古允文所指導 陳穆儀的 從社工員的實務經驗思考原住民社會工作教學內涵 (2000),提出因為有 質性訪談、原住民社會工作、多元文化觀點、文化人、社會工作教育、花蓮卓溪布農族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住民福利政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住民福利政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

為了解決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作者龍昇 這樣論述:

  本書係針對高普考「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之命題大綱全新整編;並就近年社會福利政策及立法之制定與推動,諸如: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高齡社會白皮書(110年9月)、COVID-19(新冠肺炎)紓困振興方案4.0(110年8月)、社會福利基本法草案(110年8月)、長期照顧服務法(110年6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年4月)、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110年4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10年1月)、全民健康保險法(110年1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110年1月)等完整收錄,以幫助考生掌握最新的資訊及

修法動態。另書末收錄110~108年高考(含公職社工師)、普考、社工師、各類特考之試題,供考生練習,鑑往知來。     本書特色如下:   (一)每章開始有「重點提示」,以便讀者能迅速掌握本章重要概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對於圖像之記憶比文字要強二十三倍。故本書在每一章前皆安排一則小漫畫,增加對該章最重要觀念之印象。     (三)本書特將各種社會福利的相關理論另列成章,不散於各章節,以利瞭解相關理論時能一體連貫,不致被分割。     (四)在內容研析部分,「閱讀小辭典」與「火星人的疑問」兩種名詞解釋,讓對一些專有名詞較生疏的考生,能快速理解、釐清觀念。  

  (五)本書針對大幅修正之重要社會福利法案,收錄「新、舊法規對照表」以利比較、閱讀。

原住民福利政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掏乾縣庫也不夠發的現金福利,如何解?

金門對戰地政務時期採「現金發放」的補償政策,從101年迄今累計發放已超過110億。今日森堡針對此一財政黑洞議題,質詢民政處。

森堡質詢縣府什麼時候要動起來,倘若現在沒有積極的動作,照目前的財政狀況,最快四到五年會面臨發不出來的窘境,屆時衍生的訴訟國賠問題,無人可以負責,假設真的處理不了,不如即刻補足該基金水位,以免未來造成無錢可發的窘況。

比起現在取消慰助金所產生的社會不安,未來壓垮縣庫財政造成的福利崩盤,到底什麼比較嚴重,森堡與團隊認為後者更加嚴重!

森堡在今日針對民政處編列一百萬「縣長週年活動」,若與支出名目不符,請編列實際支出名目,不要以全民的納稅金,成全縣長個人的公益之名。如果財政狀況允許,我們不反對辦理公益活動,但該是什麼名目,就是什麼名目!不要名目不符,更不要浮編預算。

有鑒於財政短絀擴大,各局處應積極撰寫計畫向中央爭取預算,與其民政處年年編列預算補助原住民豐年節活動,為何不向中央爭取預算,減輕地方財政負擔!

此外,民政處採購的報紙經費,有圖利特定媒體廠商之嫌,請政風處即刻處理。

最後,殯葬所本應於107要完工的工程,拖到現在都還未完成,在審計檢討報告中被糾正了多項問題,森堡要求殯葬所將檢討報告於會後呈送本會。

探討原漢獨居老人使用遠距照護系統之影響因素及智慧化發展需求評估

為了解決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作者邱秋禎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花蓮地區原漢獨居老人使用遠距照護系統的現況以及相關影響因素,並了解獨居老人對系統未來智慧化發展的需求。研究個案分為使用者與非使用者,使用者以門諾基金會生命守護連線的個案為主,共91位;非使用者則根據使用者的年齡、性別居住地及族別採配對方式挑選,共112位。研究結果顯示,個案的健康狀況是影響生命守護連線使用的重要因素,不論主觀的自評健康或是客觀的罹病情況,使用者的狀況都顯著比非使用者來的差。在使用現況方面,個案配戴可攜式按鈕的執行度不高,只有3.2%的個案屬於完全順從,覺得麻煩及忘記配戴是常見的原因。對於系統的滿意度,92.3%的個案覺得滿意,然而原住民個案與服務人員語言溝通

不良是急需改善之處。從未使用的評估可以發現,原住民不知道這項服務的比例比漢人高(77.8%、55.3%),而已知者未使用的主要原因為費用昂貴及覺得沒需要。在遠距照護系統未來智慧化發展的需求評估方面,有81.8%與68.1%的個案覺得螢幕視訊以及手機網路通知服務,是未來遠距照護系統需要增加的功能。政府應加強遠距照護系統之宣導,尤其在山地鄉,可利用部落資源傳遞服務訊息。此外,讓獨居老人體認自身對系統之需求,加強對系統服務之順從性,使系統發揮最大效能,達到增進老年人安全、獨立的目的。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為了解決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作者龍昇 這樣論述:

  本書係針對社會工作師「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之命題大綱全新整編;並就近年社會福利政策及立法之制定與推動,諸如: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3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年)、高齡社會白皮書(110年9月)、COVID-19(新冠肺炎)紓困振興方案4.0(110年8月)、社會福利基本法草案(110年8月)、長期照顧服務法(110年6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年4月)、跟蹤騷擾防治法草案(110年4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10年1月)、全民健康保險法(110年1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110年1月)等完整收錄,以幫助考生掌握最新的資訊及修法

動態。另書末收錄110~108年社工師、高考(含公職社工師)、普考、各類特考之試題,供考生練習,鑑往知來。     本書特色如下:   (一)每章開始有「重點提示」,以便讀者能迅速掌握本章重要概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對於圖像之記憶比文字要強二十三倍。故本書在每一章前皆安排一則小漫畫,增加對該章最重要觀念之印象。     (三)本書特將各種社會福利的相關理論另列成章,不散於各章節,以利瞭解相關理論時能一體連貫,不致被分割。     (四)在內容研析部分,「閱讀小辭典」與「火星人的疑問」兩種名詞解釋,讓對一些專有名詞較生疏的考生,能快速理解、釐清觀念。     

(五)本書針對大幅修正之重要社會福利法案,收錄「新、舊法規對照表」以利比較、閱讀。

從社工員的實務經驗思考原住民社會工作教學內涵

為了解決原住民福利政策的問題,作者陳穆儀 這樣論述:

論文名稱:從社工員的實務經驗思考原住民社會工作教學內涵-花蓮卓溪布農族為例 校所組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班 畢業時間與論文提要: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陳穆儀 指導教授:古允文 博士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的思考前提在於認同多元文化的觀點,故認為在社會工作助人專業中,應可有文化差異上的考量。於此,本研究藉由質性深度訪談,探索社工員的實務經驗,以瞭

解在花蓮卓溪布農的社會工作實務內涵之獨特性,並以教學大綱的方式呈現。 而本研究乃從以下二大面向探究社工員的實務經驗,一為其對原住民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知識的想法;二為其對本土原住民社會工作實務的想法。 在其中我們可以發現,社工員在原住民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的想法上,強調著「尊重與開放的心胸,以及無審斷的態度」、「對於原住民的權力與控制可在人群關係中找到,而在專業互動上亦可發現」等價值觀的提醒,其中的重點即在於強調專業倫理教育的內涵在針對服務不同文化群的原住民朋友時要重視的部份;在專業知識的想法上,強調著「對原住民朋友在傳統信仰、族群特質,以及習俗上的初步認識是

必須的」、「瞭解相關原住民政策的法律」、「瞭解族群迫害壓迫與種族歧視對原住民(族)的影響」,以及「瞭解原住民對當前原住民族(自族)政策的想法」等相關知識的瞭解。另外,在對本土原住民社會工作實務的想法上,其強調在直接服務的價值考量上要注意「支持而非改變」、「專業介入期程是長期的」、「案主對工作者的適度依賴是被允許的」、「專業互動過程中的引導價值是尊重的,而非以專業自居」;在直接服務的方法考量上要注意「讓布農小孩認識與重視自己的文化」、「原住民青少年會面對『我是誰』的困擾」等相關議題的釐清。 最後,本研究指出,在沒有多元文化的政策立法體制的保護下,很難有足夠的社工文化才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