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數值地形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內政部20公尺網格數值地形模型資料 -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也說明:內政部地政司衛星測量中心網頁(http://gps.moi.gov.tw/),已提供空間定位功能包括行政區、鄉鎮市區、圖幅編號、坐標查詢……等功能可運用。倘您尚有疑問,歡迎您來電洽詢 ...

中國文化大學 景觀學系 張琪如所指導 張馨方的 臺北市公園周邊土地利用及社經因子與公園植物多樣性關係之研究 (2019),提出台北市數值地形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都市植物多樣性、土地利用、社會經濟條件、分區比重圖。

最後網站台北市地形圖cad 下載則補充:Google KML 1/1200 日據時期實測圖□ 1/1200 47 年版地形圖. ... 1/1200 58 年版地形圖□ 數值地形圖, 格式. MicroStation DGN. AutoCAD DXF. ArcView SHP. MapInfo MIF.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市數值地形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北市公園周邊土地利用及社經因子與公園植物多樣性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市數值地形圖的問題,作者張馨方 這樣論述:

都市發展影響植物分布,影響植物多樣性的原因分為自然及人為,在人為方面,土地利用類型與人的社會經濟條件會影響植物多樣性。過去研究表明,城市的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土地利用強度最高,這可能是植物物種多樣性相對較低的原因,城市土地使用類型的不同,意味著可種植的地點,環境綠美化目標以及決策人員的類型存在差異,這些區別或許會導致不同土地用途的不同樹種結構:住宅、空地、商業和公園用地,這些是土地數量最多的最常見土地用途,只有住宅用地物種多樣性超出其他土地利用類型。社會經濟條件方面,大多探討私人住宅的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高支持了更大的植被覆蓋和享受豐富的植物組合:私人住宅的家庭花園與住民的社會經濟條件有正相

關,越有錢花園植栽多樣性越高。惟目前文獻回顧中關於土地利用與人的社會經濟條件的研究以私人住宅為主,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都市公園植物多樣性與公園周邊土地利用及社經因子的關係及台北市多核心土地利用強度下都市公園植物多樣性分布與單核心現象是否類似本研究以臺北市為研究範圍,依公園所在之行政區分為8個區位及公園大小透過分層隨機取樣之方法,選出78個樣本公園進行調查。植物調查部分,採用四層植被結構(1m以下、1~3m、3m以上及附生植物)及物種豐富度依據栽植特性分類(自然生長、人工種植及自然生長或人工種植皆有可能植物)進行所有物種之調查,並以物種豐富度數作為公園植栽多樣性的代表。土地利用及社經因子空間資料

部分,利用GIS套疊2009年台北市數值地形圖之樓地板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國土利用現況調查資料,由公園範圍向外100m、250m、500m、1000m四個評估範圍內利用分區比重圖(Dasymetric mapping)的方法,計算以里為單位的土地利用及社經因子資料平均分配在該里的住宅樓地板面積中,進行社會經濟數據計算。再將所有自變數與依變數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以及複回歸分析(逐步回歸)。本研究為初探,旨在僅突出最重要的結果,分析結果表明,公園周邊100m內文化設施土地利用類型增加,公園內植物物種總豐富度及1~3m、3m以上植物物種豐富度增加;公園周邊100m內文化設施土地利用類型增加,1

m以下植物物種豐富度減少;惟公園內附生植物物種豐富度受公園周邊1000m內天然林土地利用類型影響;公園內1~3m、3m以上植物物種豐富度受公園周邊100m文化設施樓地板面積影響,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強度影響的出現;公園周邊100m建築占地面積增加,公園內3m以上植物物種豐富度減少,更顯現出土地利用強度的影響。將公園內植物物種總豐富度及四層植被結構(1m以下、1~3m、3m以上及附生植物)植物物種豐富度分為自然生長植物、人工種植植物、自然生長或人工種植皆可能植物,結果表示,公園內植物物種豐富度除了受到公園周邊土地利用類型影響外,也受到公園周邊土地利用強度及居民社經條件影響,而只有公園周邊100m內土

地利用強度增加,公園內3m以上人工種植植物物種豐富度增加;公園周邊250m內土地利用強度增加,公園內自然生長附生植物物種豐富度增加;公園周邊100m內土地利用強度增加,公園內自然生長附生植物物種豐富度減少;公園周邊250m內土地利用強度增加,公園內人工種植附生植物物種豐富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