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東海大學 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魯俊孟所指導 孫詠勝的 以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東海大學參與繁星推薦之成效 (2011),提出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繁星計畫、大學社會責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所 林千惠所指導 周彥君的 我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評鑑、網站品質、網站內容、網站介面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東海大學參與繁星推薦之成效

為了解決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的問題,作者孫詠勝 這樣論述:

繁星推薦升學管道主要承襲「繁星計畫」,為實現「高中均質、區域均衡及大學社會責任」之理念,藉以改善現有甄選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維持公平、正義不足」之缺憾,增加偏鄉高中學生進優質大學之機會。本研究對於東海大學參與繁星推薦作探討,由於東海大學在參與繁星推薦招生時錄取率過低,因此藉以探討東海大學透過繁星推薦的招生下,能否符合繁星推薦之理念「高中均質,區域平衡」,以及東海大學對於繁星推薦大學社會責任之理念有何施行的策略。本研究透過發放問卷調查以及深度訪談方式來獲取學生資料及瞭解東海大學施行繁星推薦的策略。在研究顯示,繁星推薦對於學生方面,大部分學生都能瞭解繁星推薦的制度,且認為對升學有幫助,也能分發到

適合自己科系就讀。在雙變量分析中,不同學測標準之學生、就讀不同高中地區之學生、居住不同地區之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同之學生,對於申請繁星推薦過程的瞭解、升學幫助、就讀科系的情況有顯著性關係。而東海大學在大學社會責任方面,只能透過降低校系成績門檻的調整,藉以提高偏鄉高中地區或弱勢學生的升學機會,以促進大學社會責任策略的施行,但對於協助偏遠高中及弱勢學群則還是難以照顧,主要受到教育部給予招生裁量權之關係,東海大學無法針對其偏遠高中或弱勢學生進行挑選,且招生名額也有所限制,因此難以實現繁星推薦大學社會責任之理念。

我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東 大學 111 錄取名單的問題,作者周彥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評估我國各縣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之品質,評估的面向有三:1建置內容充實程度、2內容品質、3介面設計品質。研究對象涵蓋全國各縣市共計31個特教資源中心,並以自編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站檢核表」來評估我國特教資源中心網站之品質。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建置內容充實程度:9項檢核之中,有7項達到「足夠」的等級(網站簡介、相關服務、互動區、法令規章、研習進修、上傳下載、資源連結);2項落入「不足」等級(特教訊息、教學資源)。 建議:「特教訊息」項目應增加特教新聞與新知之資訊;「教學資源」項目可補充教學場地與教具之借用資訊。二、內容品質:6項檢核項目之中,有2項達到「優異」的等級(正確性

、客觀性);而有3項達到「良好」等級(範圍性、時效性、權威性);僅有1項落入「普通」等級(合需求性)。 建議:「合需求性」項目可考慮設置首頁分眾瀏覽機制,提供學生、家長、教師等族群更個別化的瀏覽環境。三、介面設計品質:7項檢核項目之中,共有4項達到優異等級(美觀性、組織結構性、傳輸性、連結性);而有 3項落入「普通」等級(多媒體性、可及性、互動性);沒有任何項目屬於「良好」等級或落入「不佳」的等級。 建議:「多媒體性」項目可增強影片類別的多媒體資訊;「可及性」項目可增加中/英文首頁切換的設計;「互動性」項目則須提高網管者對於網友的回應頻率。四、我國特教資源中心網站整體品質為「良好」

之等級,全國共有5個網站達到品質「優異」等級(占16.1%),20個網站屬於品質「良好」等級(占64.5%),而落入品質「普通」水準的網站則有6個(19.4%),沒有任何網站落入「不佳」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