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肯特動畫寫的 熊星人蓋亞能源遺跡之謎4(台語有聲漫畫) 和肯特動畫的 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2(台語有聲漫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專文】台灣本土母語,瀕臨危機,能否傳承給後代子孫? - 民報也說明:母語是台灣的文化資產,搶救母語是這一代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語言世界的基因多樣性受損,對於人類的損失‥比起生物世界的基因多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前衛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方耀乾、魏聰祺所指導 吳正芬的 臺語詩的美學研究 (2021),提出台灣本土語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語詩、符號美學、章法、修辭藝術、敘事美學、抒情美學、諷刺美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陳鳳如所指導 許淑萍的 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之可行性及成效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合作學習、朗讀、閩南語、學習態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本土語言的解答。

最後網站教育部以本土語言標注臺灣地名計畫則補充:臺灣現有地名大多源自原、閩、客等本土語言,反映不同族群先民對於環境的認知及人地連結,蘊含深度文化價值。然而近年來本土語言面臨流失危機,逐漸在家庭語言、社區語言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本土語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熊星人蓋亞能源遺跡之謎4(台語有聲漫畫)

為了解決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作者肯特動畫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地質科普台語知識漫畫   ◎台語有聲書:附台語全文QR-Code配音,邊聽邊看,學習加速   ◎公視動畫影集改編漫畫,最有趣的星際探險故事     熊星人漫畫以台灣本土語言介紹再生能源並搭配生動圖文漫畫,讓孩子透過生活語言漫遊科普世界,除了可以培養愛護環境的生活習慣外,也學習到母語在科普知識上的應用。     ——————————     太空三熊因為收到好友拉雅的求救訊號,前往蓋亞星展開救援計畫,因緣際會下得知蓋亞星的能源石傳說而進入遺跡中,不料卻遭遇前來搶奪能源石的哈姆星人,他們要如何排除困難,順利找尋到拉雅並解開蓋亞星傳說中的能源石之謎呢?而不懷好意的哈姆星人究竟有

什麼目的?     本書緊湊的劇情除了有互動式的娛樂性之外,更使用台語將再生能源種類、天然能源發電原理、生質能等科學知識巧妙融入,帶領大家進入台語的能源科學世界中。     讓我們跟著太空三熊,看看他們如何運用專業知識與團隊合作下,完成這個救援任務吧!   本書特色     1.生動全彩漫畫,首次透過台灣本土語言應用在再生能源上,結合有趣的星際冒險故事啟發孩子的想像力,文字以教育部推薦用字為基礎,親子共同學習無負擔。     2.章節隨附QRcode手機隨掃即聽,透過生動的語調,帶領孩子進入探索的世界,台語詞彙皆由李江却台語指導陳豐惠老師專業校訂。     3.開闢「再生能源小智識」單元,講解

故事中所提到的自然能源應用知識,加速記憶與深度解惑。   名人好讀贊聲     呂美親(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陳文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   鄭順聰(作家,台文推行者)   陳豐惠(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莊佳穎(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黏峻熊(黏巴達假日學校創辦人)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台文推廣專頁)   出外講台語(台文推廣專頁)   (按姓氏筆畫排列)     *適讀年齡:6歲以上

台灣本土語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國家語言發展法》自2019年總統公布施行,今年是施行後第一階段要交初步成績單相當重要的一年。上個月總質詢教育及文化組,我向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質詢相關法規進度。而今天我來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向教育部潘部長深入了解有關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本土語言多元化以及本土語言課綱書面語名稱。

本土語言多元化友善環境
去年暑假期間辦公室接到民眾陳情,表示教育部部屬機構部分展覽僅只提供華語服務,專業用語部分也無法全然使用台語解說。為了解實際情形,辦公室隨即發便簽向教育部了解情況。據教育部回覆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場館主要以華語、英語、日語,以及縱使有提有供台語,但卻不見有民眾預約。

我希望教育部能主動調查了解,若有設置這類的服務,當然要好好宣傳讓大眾知道有提供本土語言導覽,若真的沒有設置此類服務,那就著手補強。並且,有機會提供資源後,我希望在「品質」上能有所要求,期望未來導覽因地制宜可以逐步做到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專業領域用語在以前是沒有機會被創造,不是沒有詞彙,這就是所謂語言「現代化、專業化」,期望語言發展的路上持續與時俱進研究和發展。

讓台語成為台語
此外,我在今年 3 月 23 日總質詢時間有限,沒有機會來得及向潘部長追蹤去年 10 月在委員會質詢有關「台語不是閩南語」,那時部長回應表示各部會名字要一致。今年 1 月文化部表態擬規劃書面語 為「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因此這次就本土語課綱和母語教材課本的書面語使用,來跟部長做討論。

在此我想給語教育部潘部長肯定,感謝部長正向表態,當國家語言發展報告針對語言種類定義公告之後,教育部相關本土語言書面名稱一定會讓它一致化。

《國家語言發展法》施行兩年,但我們在中央部會相關網站和課本,還是會看到過去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台灣母語的用詞遺毒,把台灣母語稱之為「方言」,實在非常可惜。希望今年在語言名稱書面語定義公告出來,逐一對名稱用語盤點並修正。

台灣本土語言相關議題我會繼續追蹤及關心,期望中央部會上下確立實踐的決心,共同打造台灣本土語言的友善環境。

所以,這次我特別要求教育部:
1. 中央先行示範規劃多語言友善環境,帶動地方社教場館,培養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之導覽內容
2. 部屬場館機構本土語言多元語言友善空間「常態化」,並多加積極宣傳。
3. 教育部為《國家語言發展法》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改正「閩南語」及「方言」一詞。
4. 十二年國教111學年度上路前,本土語文課綱教材課本積極處理「書面語」,不再使用閩南語稱呼。

2021-03-31,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教育部 潘文忠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臺語詩的美學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作者吳正芬 這樣論述:

詩歌,以巧妙的詩語言、精心設計的結構形式、動人的詩意趣,為讀者開啟文學的美學視窗,是探索文學之美最精煉的文體。在文學美學的領域裡,好詩的美學特色,應能呈現文學性、藝術性,甚至凸顯語族的民族性和語言特色。因獨特的臺灣政治歷史,「臺語詩」遲至20世紀末跨入2l世紀之際才逐漸茁壯;與此同時,臺灣的政治歷史,由殖民政治步入民主政治。由於臺灣複雜的政治歷史,以現實為題材,用曾被打壓的母語語言為媒介,書寫「臺語詩」,對臺灣詩人是一大考驗。詩人卻勇於接受挑戰,創作了許多臺語詩佳作。在詩人的筆耕下,跨入21世紀以來,臺語詩在臺灣文學的花園裡,百花綻放,生意盎然。尤有甚者,臺語詩人出席國際詩人節,吟誦其臺語詩

作,獲連連掌聲,甚至獲頒多項國際文學獎。然而,有關「臺語詩美學」的專書論著,至今仍缺,本文因而定下「臺語詩的美學」為主要研究,試圖探索臺語詩的美學奧秘。符號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視藝術為人類情感符號形式的創作;筆者認為,詩美學的研究重點,應包括詩人創作的詩藝術和讀者閱讀所產生的審美觀感。本文以1960年以前出生的臺語詩人之詩作為主要研究。出生於1960年以前的臺語詩人,成長於臺灣被外來政權統治時期,生命與土生土長的臺灣風土民情有根深蒂固的連結,且親身經歷戒嚴解除前後的時局巨變,對臺灣複雜的政治情境有深刻體悟,反映於其詩作的詩性值得探索,故本文鎖定其詩作,聚焦其

詩寫的臺灣情境與情感,藉以探索臺語詩的創作藝術與內涵、呈現的美學特色,以及所激發的美感。本文以「臺語詩美學」為研究焦點,主要採用文本分析法(text analysis),並輔以相關文獻論述為立論、詮釋的參考與應證。研究旨在:(一)藉由探勘各方美學論述,訂定詩歌審美準則,並建構「臺語詩美學研究」的理論架構;(二)闡微詩人如何詩寫臺灣及創作臺語詩藝術;(三)藉由探勘臺語詩的美學特色與美感,弘揚臺語文學之美並明證臺語的文學性;(四)提供豐富的臺語詩美學導讀,裨益詩的鑑賞、教學、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臺語詩的主題和內容寬廣又豐富。臺語詩人不僅描繪美麗的風景和文化,更述說臺灣故事。透過閱讀臺語詩的審美體驗

,筆者深刻感受到臺灣詩人對土地和人民的愛與智慧,以及其詩藝術創造的美。本文雖是臺語美學的初探,已建構了「臺語詩美學」的探勘準則與研究架構,並藉以闡釋臺語詩的敘事美、抒情美、諷刺美等多樣美學呈現;尤其重要的是,明證臺語語言之美凸顯臺語詩的詩韻魅力,足見其文學性。好詩,是文學與文化的寶貴資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教材。在臺灣進行母語復振、創興的現階段,期許本文研究結果,能彰顯臺語詩的文學之美,能提供臺語詩的鑑賞、教學和學術研究參考。

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2(台語有聲漫畫)

為了解決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作者肯特動畫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地質科普台語知識漫畫   ◎台語有聲書:附台語全文QR-Code配音,邊聽邊看,學習加速   ◎公視動畫影集改編漫畫,最有趣的星際探險故事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每年有感地震不下數次,本書能讓孩子了解自己所生長的母土,清楚台灣獨有的地質特性及能源的掌握應用,從中建立出一套地質基礎觀念,培養共處共生的能力,永續經營善待土地。     《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由總顧問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與肯特動畫攜手合作,並邀請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老師進行校對台語詞彙。透過台語應用在科學上,生活語言結合科普知識傳遞,讓孩子探索暢遊台灣的知識根基,

感受台灣強大的土地人文力量。      ——————————     太空三熊阿盧、妮妮跟阿德在完成任務返回熊星的途中發生意外,太空母船失去動力而迫降落法爾星球上,為了尋找太空母船動力的替代能源展開冒險。三熊首先遇到流落在外的嗚帕魯帕族小王子嗚帕帕,後來又與來意不明的伊歐將軍及騎士拉雅相遇,一行人組成地熱能源探險隊,前往法爾星上最大的火山島地心尋找地熱能,他們要如何排除困難,順利找尋到太空船的替代能源呢?火山島的地心世界中又會出現怎麼樣的危機呢?       本書緊湊的劇情除了有互動式的娛樂性之外,更用台語將地熱田、火山灰、活動斷層、火山氣體、地熱資源等科學

知識巧妙融入,帶領大家進入台語滿滿的地質科學世界中。     讓我們跟著太空三熊,看他們如何運用專業知識與團隊合作,完成這個探險任務吧!   本書特色     1.生動全彩漫畫,首次透過台灣本土語言應用在地質科學上,結合有趣的星際冒險故事啟發孩子的想像力,文字以教育部推薦用字為基礎,親子共同學習無負擔。     2.章節隨附QRcode手機隨掃即聽,透過生動的語調,帶領孩子進入探索的世界,台語詞彙由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陳豐惠老師指導校訂。     3.開闢「地質科學小智識」單元,講解故事中所提到的地質科學相關知識,加速記憶與深度解惑。

  名人好讀贊聲     吳宗信(火箭阿伯、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   呂美親(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陳文山(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豐惠(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莊佳穎(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蔡安理(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NASA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台語版「逐工一幅天文圖」計畫主持人)   出外講台語(台文推廣專頁)   (按姓氏筆畫排列)   *適讀年齡:6歲以上

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之可行性及成效分析

為了解決台灣本土語言的問題,作者許淑萍 這樣論述: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國小階段,已將本土語文列入部定課程,是母語教學的重要里程碑。但由於考試領導教學,多數人仍較不重視與升學考試無關的本土語文,其中占臺灣人口比率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閩南語族群,其新生代人口中能流暢使用閩南語進行溝通表達者,更是寥寥可數。因此,如何透過有效的教學,讓學生從國小階段就能體會閩南語文的美感,進而樂於學習閩南語,是值得探討的議題。語文的教學涵蓋聽、說、讀、寫,其中朗讀為聆聽與說話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但可以增進學生說話的流暢性、語音的正確性、口語表達的能力,還可以擴增識字的詞彙量,更能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學習閩南語文強調輸入、互動及輸出的學習歷程,而採用合作學

習的方式就是提供此輸入、互動及輸出的溝通情境,讓學生透過小組成員間的支持及互動,活用閩南語於真實生活情境的溝通及表達,既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又能培養主動學習的態度。基於上述的觀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的可行性及實施成效。為提高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的可行性,在正式研究前,先以行動研究進行試驗性研究,分析此教學設計的可行性,以供正式研究規劃及教學設計的參考。另因研究期程的考量,僅選用合作學習中的配對學習法、拼圖法第二代及共同學習法,三種教學策略進行試驗。試驗性研究的對象為新竹市快樂國小四年一班 26 名學生,其中男生 12 名、女生 14 名,進行為期六週、每週

一節課的教學。試驗性研究的過程中,搜集教學試驗的課室觀察、學生的學習單及訪談、研究者的省思札記等資料,以探討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可能遭遇的困難、問題及可行性。研究發現: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是可行的,唯學生間的小團體及人際關係,會造成分組及合作的困難。透過撲克牌分組的方式及有趣的學習活動,並善用獎勵的措施,學生覺得公平且有趣,而後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及教會同組成員的成就感,更樂於投入合作學習,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均表示喜歡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另外,根據研究者的課室觀察及學生訪談,發現學生平時少有聽、說、讀閩南語文的機會,加上識字量少,影響語音、聲調的掌握,所以朗讀教材調整及修正為能連

結學生生活經驗及日常生活對話的材料。歷經教學試驗的行動、反思及修正後,規劃正式的教學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以分析合作學習運用於閩南語朗讀教學的實施成效。正式研究的對象為新竹市平安國小五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該年級的兩個班級學生,再隨機分派其中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其中實驗組學生有 18 名,接受每週一節、每節 40 分鐘,共進行九週的運用合作學習於閩南語朗讀教學,控制組學生有 17 名,接受一般的閩南語朗讀教學。而後以共變數分析,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在閩南語朗讀能力和學習態度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將前測分數的影響排除後,兩組學生在朗讀能力之語音、流暢度和總分上

,均達顯著差異( F(1,32)=4.41、8.78、6.33, pM=2.17、M=2.21>M=1.82、M=8.15>M=7.29),但在聲調和聲情上,兩組學生的後測得分則無顯著差異( F(1,32)=2.73、3.02, p>.05)。至於兩組學生在閩南語朗讀的行為、情意感受、信念和整體學習態度的後測得分,都無顯著的差異( F(1,32)=1.28、2.63、2.87、2.62, p>.05 )。可見運用合作學習於閩南語的朗讀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語音、流暢度和整體朗讀能力,但對於閩南語朗讀的聲調、聲情和學習態度則無明顯的增進效果。訪談實驗組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生表示喜歡合作學習的教學策

略,但不喜歡寫學習單、怕唸錯被笑、擔心影響期末的紙筆測驗等,這可能是前述變項未有明顯增進效果的原因,又或許這些變項的改變需要更長的教學時間,值得未來進一步的探討。關鍵詞:合作學習、朗讀、閩南語、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