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布袋漁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嘉義區漁會 - 全國漁會-各區漁會及景點介紹也說明:嘉義 區漁會 · 電話:05-347-2606 · 地址:62541嘉義縣布袋鎮興中里後寮路76號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 管中祥所指導 林家驊的 從攑火燈到火燈夜巡:布袋過溝夜間祈安遶境的演變與協作 (2020),提出嘉義布袋漁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火燈夜巡、地方節慶、社區營造。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土地管理學系 楊文燦所指導 陳薏如的 嘉義縣東石鄉居民對極端氣候造成 沿海漁業衝擊認知與其調適策略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極端氣候、沿海漁業、調適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嘉義布袋漁會的解答。

最後網站總統訪視嘉義布袋漁市場並與漁民座談則補充:馬英九總統今天下午訪視嘉義布袋漁市場,並購買草蝦、土魠魚及魚鬆等產品,致贈嘉義縣東石鄉聖心教養院。<br /> 之前,總統與漁民座談,對於漁民所提布袋漁港設施經費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嘉義布袋漁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嘉義布袋漁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28連假,嘉義布袋鎮興中里居民卻不斷聞到臭味。有民眾投訴,嘉義區漁會前的鹽管溝,疑似被人偷倒垃圾。1公里長的水溝滿是保麗龍、廢飲料罐,加上當地冬天是白蘿蔔產季,會大量醃漬白蘿蔔,醃漬廢水也跟著排入鹽管溝,讓味道更難聞。對此縣府表示,已請人將垃圾全清空,而菜脯水的問題也發包工程改善,明年就會完工。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5110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從攑火燈到火燈夜巡:布袋過溝夜間祈安遶境的演變與協作

為了解決嘉義布袋漁會的問題,作者林家驊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嘉義布袋過溝庄「夜間祈安遶境」的演變歷程為主題。透過文獻資料分析法、參與觀察法與訪談法,爬梳演變的動態過程,探詢造成宗教祭儀轉變成民俗節慶活動的因素,並了解現行參與籌辦的群體-建德宮、過溝庄與政府間各自的關切與彼此互動協作模式。  促成夜間祈安遶境演變來源有二:一為在地(建德宮、過溝庄)因應祭儀消逝危機,為了復興祭儀、獲得「國家資源」及文化保存等,所以驅動在地參與轉變;二為國家循序漸進介入,從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鼓勵地方發掘「在地文化」,到轉化在地文化為「文化資產」,再到以國家資源促使地方政府發明地方民俗節慶活動,收編文化資產、挪用在地文化為「文化觀光與產業」所用。  現今的夜間祈

安遶境已轉變成「火燈夜巡」,並在2013年起納入「全台獨嘉 神鬼傳奇/嘉義好神」民俗節慶活動。「全台獨嘉 神鬼傳奇/嘉義好神」由地方政府(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所主辦,主要為發展「文化觀光與產業」的經濟目的。「火燈夜巡」則仍由宮廟(建德宮)與社區(過溝庄)主導,內含宗教祭儀與民俗節慶活動兩部分,前者仍維持夜間祈安遶境的形式,以「驅惡鬼保平安」為目的;後者則期待借力使力,運用政府宣傳資源,同時自主提供膳食、涼水等,讓更多人一起參與「攑火燈」,為「復興祭儀」與「文化保存」的宗教、文化目的。

嘉義縣東石鄉居民對極端氣候造成 沿海漁業衝擊認知與其調適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嘉義布袋漁會的問題,作者陳薏如 這樣論述:

隨著極端氣候逐漸威脅台灣與世界各地,極端降雨事件、海平面上升使得台灣沿海地區淹水災情加重,尤其讓嘉義沿海漁業資源出現枯竭與衰退現象,包括單位努力漁獲量(CPUE)大幅降低、漁獲物種改變等問題;此外,棲地破壞、環境污染等多重人類造成的環境問題,更加速漁業生態的浩劫。嘉義縣東石鄉因靠海緣故,沿海資源以往相當豐富,以養蚵業為最大宗,土地因極端氣候對沿海漁業之影響,居民是否有所認知以及思考該如何調適極端氣候、應變當地災害以及做好防災等措施。本研究嘗試以台灣嘉義縣東石鄉進行研究分析。基於過去鮮少研究探討極端氣候對臺灣沿海漁業的衝擊與調適策略,本研究於2019年7月17日至東石漁人碼頭與布袋漁港,分別詢

問2位漁民及3位魚市場攤販以進行前測,以了解氣候變遷對當地產業是否受極端氣候影響。前測訪談結果顯示極端氣候影響當地漁業甚鉅。據此,本研究後續於7月24日、7月29日、8月10日與8月19日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以滾雪球抽樣方式,正式訪談12位研究對象。其中包括嘉義區漁會推廣部主任、社區理事長與當地養殖魚塭業者等,並將訪談內容轉譯為逐字稿,藉由質性研究方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嘉義縣東石鄉民眾深受氣候變遷引起的異常颱風、水災等氣候事件影響,且養殖魚塭業者亦皆認為極端氣候影響當地產業相當嚴重,在極端氣候的影響認知上,包括:「極端氣候的災害衝擊」、「沿海地區的脆弱度」與「漁業產量的變化」等三方面;

在調適策略方面,則包含:「低窪地區的恢復能力」、「沿海漁業的調適方式」以及「環保觀念的強化」。依據本研究之分析結果,提出一些建議供政府相關單位參考;另提出一些議題供後續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