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外星人的卡帕多西亞 - 愛講古也說明:數百萬年前,位於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正處於火山活躍的地質區域,隨著大量的火山爆發,噴吐的熔岩和火山灰逐漸堆積,造就了一片似乎不應屬於 ...

國立臺灣大學 地質科學研究所 鍾孫霖所指導 林俞青的 土耳其東部造山帶岩漿活動之年代與地球化學研究 (2019),提出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特提斯洋、阿拉伯?歐亞大陸碰撞帶、碰撞帶岩漿活動、地球化學、放射性定年。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地質科學研究所 曾泰琳所指導 林志銘的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探究小高加索與鄰近地區的地殼速度構造 (2016),提出因為有 高加索、接收函數、地殼構造、大陸碰撞、第四紀火山的重點而找出了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的解答。

最後網站開放時間-蘇丹大客棧附近景點 - Trip.com則補充:"蘇丹大客棧(Sultanhani),距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大城市科尼亞(Konya)僅有110公里,它是存世不多的幾座塞爾柱客棧之一,是土耳其國內現存最大的-座。這座客棧建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耳其東部造山帶岩漿活動之年代與地球化學研究

為了解決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的問題,作者林俞青 這樣論述:

阿拉伯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造山帶包含了一系列新特提斯洋的關閉、微陸塊的加積與最終的大陸碰撞,這個過程造成了高加索-伊朗-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簡稱CIA地區)廣泛分布自白堊紀以降的碰撞帶岩漿活動,其形成機制多所爭議。本研究針對土耳其東部之(1)埃拉澤地區晚白堊紀火成岩及(2)新近紀至第四紀火山岩,分析鋯石鈾-鉛年齡、鋯石鉿同位素組成、全岩氬-氬年齡、全岩地球化學及鍶-釹-鉿同位素組成,以討論其時空分布與岩石成因,進而對CIA地區之地體構造演化提供新的制約。土耳其東南部埃拉澤晚白堊紀火成岩於83 Ma至73 Ma形成,這些樣本的地球化學性質隨著時間系統性的變化,岩性從矽質、鈣鹼質、演化為鉀玄岩質,

並且在蛛網圖中都展現了鉭-鈮-鈦的虧損現象,而這些樣本隨時間演化的趨勢亦展現於輕稀土元素相對於重稀土元素的富集[如(La/Yb)N自0.5-6至12-24]、大離子半徑元素的富集、以及全岩釹-鉿同位素的降低[如εNd(T)自+7.1至-4.4、εHf(T)自+16至-2]等地球化學特性上。混染模擬結果顯示這個隨時間的變化是由於島弧岩漿活動的源區、地函楔隨著時間有越來越高比例由阿拉伯陸塊所提供的古老大陸地殼物質加入所造成,代表阿拉伯陸塊向海溝靠近的結果,並導致了Bitlis-Puturge地塊於79 Ma至74 Ma的高壓低溫變質作用與新特提斯洋南支的關閉及蛇綠岩套的侵位。因此本研究認為這套白堊

紀島弧(83-73 Ma)與新特提斯洋蛇綠岩套(92-83 Ma)可能形成於一洋內島弧系統、隨著阿拉伯陸塊的靠近而弧陸碰撞、島弧岩漿活動停止。由於阿拉伯陸塊提供的沉積物在島弧岩漿活動初期即開始加入地函楔中,本研究認為此短生命週期的島弧形成於新特提斯洋中一靠近阿拉伯陸塊的弧溝回捲系統,並且代表了阿拉伯陸塊北緣的新特提斯洋蛇綠岩套系統中的”消失的島弧”。整個CIA地區廣泛分佈碰撞後岩漿活動所造成的新近紀至第四紀火山岩,本研究根據定年及地球化學分析結果,認為東安納托利亞地區碰撞後岩漿活動可分為初期(17-5 Ma)與後期(

利用遠震接收函數探究小高加索與鄰近地區的地殼速度構造

為了解決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的問題,作者林志銘 這樣論述:

阿拉伯和歐亞大陸板塊自漸新世(約三千兩百萬年前)以來的碰撞形成了遍布第四紀火山的大高加索、小高加索與東北安那托利亞高原,為地質複雜的構造區塊。前人研究已經發現地殼厚度從安納托利亞往東北方向逐漸增加,在南喬治亞(小高加索和大高加索之間)達到最厚的52公里左右。然而,受限於稀疏的測站分布,只能對高加索地區的莫荷面空間變化粗略地解析,在高加索與鄰近地區,至今尚缺乏詳細的地殼構造研究。  本論文蒐集並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的遠震資料,主要來自中研院地球所與臺大地質系分別在喬治亞與亞美尼亞新建置的寬頻地震網,觀測網涵蓋大部分的小高加索和第四紀火山,將小高加索區域的平均站間距加密至約30

至40公里,另加入其他當地的寬頻地震網,以提升測站包覆性。本研究總共使用42個測站的高品質地震資料,利用時間域迭代法計算每個測站的P波接收函數推求研究區域各測站下方的地殼構造。  使用H-κ疊加法所得的整體結果顯示,地殼厚度從東北安納托利亞高原的40公里朝東北方向增加,地殼最厚在東北小高加索與東大高加索下方,可達50至52公里,而莫荷面深度最淺的地方則在西喬治亞靠近黑海沿岸處(25至35公里)。此外,本研究在中部亞美尼亞高原的阿拉加茨火山和格加馬火山周圍觀測到區域性相對較淺的莫荷面(~32公里)與較高的地殼平均Vp/Vs(1.80至2.07),從逆推求得的一維速度模型也顯示該區底下有較厚的下部

地殼低速構造,這些現象指示地殼的基性組成很高,或是下部地殼有部分熔融存在。在亞美尼亞莫荷面之下的上部地函也發現低速構造,此結果和前人的Pn波速度研究一致,而莫荷面附近的低速可能都與上湧地函的熱異常有關。本研究發現喬治亞南部地區的小高加索莫荷面呈深度較兩側淺的拱形(最淺處的莫荷面約39公里深),而且其中一測站在大約5公里深處有一明顯的低速層,需要進一步證實是否為鄰近扎瓦赫季高地底下的岩漿庫或熱液作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