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河 改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周婉窈所指導 陳育麒的 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pai-poh)儀式的形成 (2013),提出宜蘭河 改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宜蘭、蘭陽溪、洪水、水災、水鬼、堤防、民間信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顧雅文所指導 張哲維的 日治時期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 (2012),提出因為有 日治時期、宜蘭濁水溪、水災、治水事業、歷史GIS的重點而找出了 宜蘭河 改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宜蘭河 改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pai-poh)儀式的形成

為了解決宜蘭河 改道的問題,作者陳育麒 這樣論述:

宜蘭在臺灣東北,兩面夾山,一面向海,形勢獨立,地勢西高東低,由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貫穿中間,溪水所沖刷出的沖積扇與三角洲便成為宜蘭平原最主要的地形。宜蘭多雨,無論是夏季的颱風雨,或是冬季東北季風所帶來的季風雨,都帶來豐沛的水量。每當降雨量強度暴增,蘭陽溪就可能發生洪水,造成中下游的河川改道,使得低窪地區盡成水國。 宜蘭平原最初的原住民是噶瑪蘭人,他們有極強的親水性,散居於多水的宜蘭平原,漁獵與行船貿易等生活皆依水而生。清嘉慶元年(1796)漢人開始進入宜蘭平原開墾,漢人農耕定居的生活型態與噶瑪蘭人迥異,優勢的農耕技術使得漢人逐漸成為平原的強勢族群。漢人的村落隨著開墾路線逐漸開展,但每

當暴雨來臨,洪水爆發,就可能會發生水沖沙壓的水難事件,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本文首先分析論述宜蘭地區易患水難的自然與人文背景,著重人群與地理環境關係的討論。 水難對宜蘭地區造成的衝擊極大,自清代開始即有洪水記錄,但因技術能力的限制,清代對於宜蘭洪水的防治相當消極。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當局以近代化的政府力量興建宜蘭濁水溪堤防工事,自此沿河兩岸的居民才能減免水難之苦。然而宜蘭平原的地形與氣候因素,堤防無法完全使洪水匿跡,沿河兩岸的居民仍對洪水懷有恐懼。宜蘭民間稱洪水來犯為「做大水」,而做大水的歷史記憶長存於居民心中,我們可以從回憶錄、文學創作與口述歷史中發現。本文的第二個討論重點,在於宜蘭人如何

利用民間信仰的祭儀應對水難事件。本文以蘭陽溪北岸的深溝地區為例,從漢人的水信仰切入討論,進入深溝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利用口述訪談與記錄拜駁(pai-poh)的儀式,分析厲鬼信仰與水難祭儀對於地方受難的意義。 宜蘭人居於深受水患所苦的不穩定的環境中,所發展出的開發與建設,無一不與大水的環境因素互相依存。本文考察宜蘭相關的水難祭儀,可以看見宜蘭庶民身為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在最原初的民間信仰模式中,以最直接的獻供、祭祀,企圖化解水難帶給地方的威脅與恐懼,並試圖以此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平衡。

日治時期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

為了解決宜蘭河 改道的問題,作者張哲維 這樣論述:

本文以宜蘭濁水溪為研究主軸,先討論傳統漢人對於洪水的環境觀。對當地居民或官員而言,河川在區域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在長期的氾濫威脅下是否曾探取任何對策,以及對於洪水抱持何種態度;相對地,在日人眼中的宜蘭濁水溪,對於洪水的氾濫如何回應,並探討日治初期堤防建立的目的性為何。 再者,還原宜蘭濁水溪治水的歷史事實。洪災頻繁進而影響經濟利益,引起總督府的關注,並成立河川調查委員會,將宜蘭濁水溪列為五大整治河川之一,在日治時期洪水不斷氾濫之下,治水觀念逐漸萌芽。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的執行,包含對於臺灣總督府而言,治水的目的不外乎確保土地免於流失,以及河川新生地的開發,本文並利用歷史GIS將日

治時期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所修築的堤防位置標示於地圖上,重現當時歷史舞臺。 治水工事實施之後,蘭陽平原呈現的不同風貌,治水過後對於蘭陽平原的水文環境、社會、經濟產生變化,包括河流的改道、土地面積的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等等,而至日治末期河川堤防有何改變。歸納本文的重點,探討近代治水事業的實施,以及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的意義,其對環境與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從官方觀點來說,治水工事不外乎經濟利益,但從民間觀點來說,治水過程中的動員、以及治水後的變化到底帶來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