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關上武司寫的 千奇百怪 中國遊樂園大圖鑑:直擊北部篇! 和金普通的 我的第二次人生(01):癌後那些日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アニメ感想『悪魔のリドル』『少女終末旅行』など9作品也說明:ネタバレあり。 『悪魔のリドル』 『のんのんびより りぴーと』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 『戦姫絶唱シンフォギア』 『フレームアームズガール』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尖端 和尖端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陳芳明所指導 邱雅芳的 南方作為帝國慾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 (2008),提出少女終末旅行感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南方、南進論、南方憧憬、異國情調、帝國主義、殖民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李永熾所指導 楊翠的 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 (2002),提出因為有 時間意識、空間語境、在場、鄉土、歷史記憶、眷村、集體記憶、異域的重點而找出了 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解答。

最後網站【少女終末旅行】感想。退廃した雰囲気が素晴らしい終末 ...則補充:TVアニメ「少女終末旅行」の感想と作品の紹介をしていきます。(ネタバレなし) 見どころやおすすめポイントなど紹介。 作品の概要 繁栄と栄華を極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少女終末旅行感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千奇百怪 中國遊樂園大圖鑑:直擊北部篇!

為了解決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作者關上武司 這樣論述:

  【前所未見的驚奇遊樂園終極旅遊指南】:直擊北部篇!     「中國遊樂園」──地表上極為神祕的強悍存在     荒誕不經的設計意象   讓人渾身發顫的獨特色彩美學   以及那不受地球重力和版權束縛、突破天際的絕妙想像力   建構出宛如異世界般的空間場域     雖然對於娛樂性和安全性都讓人浮現大大的問號,   卻又難以壓抑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嗎?   就看本書作者勇敢深入其中,徹底直擊「中國遊樂園」的實態!     一本跳脫世俗觀點的旅遊指南、一票天泣神嘆的特異觀光景點     究竟是「不到此地終生遺憾」,還是會「親訪一趟後悔終生」呢?   在你費神思考這個問題之前,請先翻閱本書建立這趟

旅程的基本認知吧!     ★閱讀本書前的貼心小提醒☆   閱讀時可能會同步進行眼球、下巴運動與腹肌鍛鍊,請依照發笑與瞠目結舌的強烈程度適時放鬆休息,有助身心健康。     平時是個普通上班族,另一張面孔則是專門撰寫日本和中國的B級景點或是不為人知景點的旅遊Blog「軟骨功Report」管理人。作者關上武司將代替繼好奇又怕受傷害的各位深入那些未知的中國遊樂園秘境,並深度揭露園區內的各式驚奇面貌。     無視版權、放飛自我似地無限度翻玩,在顛覆邏輯的路上盡情飛馳!   認真致敬、二創諧仿,還是只想山寨沾光蹭蹭名氣,真是叫人猜不透啊!     從迪士尼、哈利波特、機動戰士鋼彈、新世紀福音戰士、動

漫美少女等知名作品的山寨版本,到莫名出現的寫真女星裝飾、引起他國政府部門抗議的世界知名古蹟、畫面崩壞的童話幻想世界、宣揚政府思想的抗日軍事基地以及連魔界與地獄的住民也不忍直視的鬼屋……     充滿各式駭人驚奇、洋溢詭譎的愛與夢想   宛如深入非現實的異常空間,任君挑選,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各種保證能撼動心靈、讓人想仰天大嘆「奇怪的知識增加了」、「怎麼會有這種事?」,趣味與衝突感滿溢的中國遊樂園全紀錄!都收錄在本作之中。     本書集結作者關上武司參訪中國北部地區27座遊樂園的親身見聞,以幽默趣味的文字、豐富的照片,替缺乏親訪勇氣、卻又懷抱著強烈好奇心的讀者重建一段奇幻超現實的

遊樂園之旅。     除了各式超乎想像的參訪經驗之外,也同步收錄各家驚奇遊樂園的地址、占地面積、交通方式、年度營業時段以及官網等基本資訊。提供同樣有意願想成為勇敢挑戰者的朋友作為策畫旅程的敲門磚。      ★超有趣的補充小專欄也絕對不容錯過!繼續增加「奇怪的知識」吧!   ◆讓你啞口無言,遊樂園裡的山寨角色插畫大集合   ◆這招可不是人人都會的。如何尋找中國特色遊樂園的方法大公開   ◆那些「知名的老鼠角色」雲霄飛車大比拚特輯   ◆衝擊!東北地區的奇特招牌廣告特輯!!   ◆令人傻眼!遊樂園裡的山寨版角色周邊商品   ◆哪來的膽子?就連官方網站都大喇喇地讓山寨人物登場     遊樂園本該是

歡笑和幻想的集合體,但本書中所介紹的許多遊樂園,不管是從核心理念、娛樂性、創意、觀賞價值等層面來檢視,都和我們既有的價值觀與印象有著鴻溝般的差異。     不管你對類似案例所抱持的感想是好笑、荒謬還是有趣,若是因此激發出些微的好奇心,只需跟著本書的腳步,就能在作者見怪不怪的解析與精準吐嘈引領下,以不一樣的心情來面對書中千奇百怪的奇妙世界,踏上一段充滿驚奇笑料與虛實魔幻的中國遊樂園之旅!     ★以為這趟神秘旅程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了嗎?     《千奇百怪 中國遊樂園大圖鑑 潛入中部篇!》   《千奇百怪 中國遊樂園大圖鑑 探索南部篇!》      仿照國外景觀建物所打造的異國造鎮、退役航空母

艦改造成的軍事公園、將各大洲代表意象納為地標的主題公園……等眾多匪夷所思、奇想滿意的規劃,即將在近期再次撼動你的認知與價值觀!

少女終末旅行感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アニラボメンバーかおすすめする今週の注目アニメはこちら!
宝石の国(河合)
魔法使いの嫁(小林)
十二大戦(松井)
少女終末旅行(山下)

(2017年12月18日版)
『BTUアニメラボ』
ばったもん河合、ばったもん山下、小林ヒロユキ、ゼブライン松井がアニメ作品について熱く語るチャンネルです

『BTUアニメラボ』番組公式ブログ
http://ameblo.jp/sganiken/

公式Twitter
@btuanilab
https://twitter.com/btuanilab

『BTUアニメラボ』番組公式メールアドレス
[email protected]
⇒感想・ご要望などお気軽にメールください!

南方作為帝國慾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

為了解決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作者邱雅芳 這樣論述:

南方想像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慾望產物。在廣邈的南方想像中,台灣是帝國慾望主軸。明治中期開始,南方作為日本投射帝國慾望的一個想像地理,透過各種文本的鋪陳漸漸建構出一套南進論述。不論是公共政策的社會層面,或是私人意識型態的精神層面,南方論述慢慢滲透成為帝國主義的文化血脈。本論文的研究主題,即在於探討從明治中期以降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尤其聚焦在小說與紀行文體。筆者縱貫討論1910年代前後以降至1940年代的日人作家作品,主要對象包括1910年代前後的竹越與三郎、中村古峽,1920年代的佐藤春夫,1930年代的中村地平、真杉靜枝,1940年代的西川滿與《文藝台灣》。誠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往往會呈現殊異的

南方論述。會選擇這些日人作家與文本,源自於他們在各年代的象徵性意義。不難發現,日人作家的「南方」觀,除了帶有異國情調的異色幻想,也投射強大的帝國慾望。 從明治時期到1940年代,日人作家所帶來的文學/文化/地理想像問題,充滿無數臆想。檢視他們南方書寫的內涵,可以發現其中歷經了三個階段的衍變:從領台初期混沌未明的南方憧憬階段,藉助各種文化與帝國論述的傳播,逐漸成為日本人集體的政治無意識,最後在戰爭期則演進為日本帝國的強大意志。台灣作為被觀看的南方客體,透過各種話語敘事,從模糊概念而逐漸顯現清晰的形體。到了南進政策明確的階段,「前進南方」不再是潛藏在個人內心的集體無意識,它一躍而為昭然若揭的

意志、隨處可見的口號。就東亞文學與後殖民主義的觀點而論,日治時期日人作家台灣書寫的發展,誠然具有複調的文化意涵。文化自身是一個包含細緻化與提升性要素的概念,它也會被許多政治與意識形態主張在其上彼此相互交涉對話。這些帶有豐富暗示的帝國文本,和日本從明治時期以降的南進論述,甚至昭和時期的大東亞共榮圈構想,在政治對文學的動員關係上形成深刻的影響。不可否認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思維與美學形式,乃是衍生自每位作者的歷史經驗。南方作為帝國慾望的一部分,自明治中期以降逐漸在文學之上形成一條「南方」系譜,追根究柢,帝國的政治與文化之間的聯繫誠然極其貼近。本論文企圖以再閱讀與再詮釋的方式,進入日至時期日人作家

台灣書寫的歷史脈絡,探討他們所形塑的南方憧憬,進而解構日人作家所建構或虛構的南方敘事。

我的第二次人生(01):癌後那些日子

為了解決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作者金普通 這樣論述:

  「我想要活下去。」   這是我最簡單、最深刻、也最沉重的願望。   我26歲,罹患胃癌末期。   ☀ 從網頁連載發跡便擁有超高人氣,PV點閱率超過1200萬!觸動數人的抗癌故事!   ☀ 故事就這樣深沉地、並靜靜地走進你的內心,讓你更加珍愛自己的人生。   ☀ 閱讀本書將使您重新審視生活中的各種「理所當然」,停不下的淚水便足以取代任何的感想——   原本只是因為腰痛而就診的26歲青年,   卻被醫生宣告自己已經是胃癌末期……   突如其來的癌症宣告,   就像落雷一般降在青年、他的家人、及女友身上,   原本的生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轉變,   令青年重新檢視起至今為止的人生。   

不只感到困惑、迷惘,更多的是「不甘心」……   雙親、朋友以及女友對他的想法,青年自身的苦惱與對抗癌症的歷程,   如同真實故事般呈現在你眼前。   作者因癌症而失去了父親,   透過這樣的經歷以及作者本身參與的癌症患者會支援活動等實際體驗,   描繪出26歲癌症患者,最貼近真實生活的抗癌人生歷程。   以及穿梭於不可思議森林中的靈魂歷險。   直到面對病痛,才重新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你是否也曾經認為自己的人生平凡而無趣?「癌症」卻能在一夕之間打破原以為的「平凡無趣」。   「癌症」在已開發國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台灣更是連續蟬聯36年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28%的人口

死於癌症,且年輕族群罹癌的機率更是逐年攀升。「癌症」其實一直都存在於你我身邊,而當真的碰到時又該怎麼面對?面對疾病時的無力感、焦躁與憤怒,又該如何發洩?   本書透過作者簡單的繪本作畫風格,以描寫「癌症與死亡」來闡述「活著」的美好。當發覺人生已被劃下可限的長度,才知道原來平凡無奇的生活是那樣難能可貴。反省至今為止的人生,是否忽略了太多的「理所當然」,重新找回接下來的人生真正重要的事物。   為了分擔最重要的人心中的不安、苦楚與疼痛──   作者以「森林」比喻患者的內心世界,而侵蝕森林的「沙漠化現象」正是癌症。森林中居住著各種奇妙的生物,將帶著患者一同揭發沙漠化的真相。   本書作者.金

普通(Botong)的父親,也是因為罹患了胃癌,在與癌症奮鬥了8年後最終逝於病床上。當時作者還是位忙碌的上班族,在父親去世了之後開始反思自己與父親的種種。最終懷念著與癌症奮鬥的父親,以漫畫描繪出癌症患者的不安與煩惱、痛苦,以及陪伴患者度過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親屬之間的羈絆。希望以這部漫畫帶給自己、他的家人,還有失去心愛的人、即將失去心愛的人,以及正獨自走在沙漠中的所有人一些安慰。   書中細膩的心理描述,體會患者的內心曲折──   ──「我並沒有覺得不甘心,可能是因為現在還沒有什麼真實感。   『你馬上就要死了。』如果有人這樣對我說,我是不是就會有感覺了呢?   但其實──我很不甘心。也會想

著為什麼我會遇到這種事?」   ──「『事情就是這樣,我明天要住院了。』我爸、我媽、還有我弟,都露出同一個表情。我是不是應該再講得委婉一點?讓他們先有點心理準備,是不是比較能接受這個衝擊?可是,現實是不會改變的。」   ──「我快要死了。但現在,我們先忘記這件事吧。   先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當作什麼事都不會發生,跟平常一樣來吃飯吧!」   ──「光是活著就應該要心懷感激,這對當事人來說,是相當悲傷的事。   可是,這也是事實吧!居然得感激我『還』活著。」   癌症教會我們的,不會只有悲傷與絕望──   你是否有聽過「癌症五階段」?「否認與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

受」,是人們在得知自己罹癌時會有的一種心理發展過程。該如何從最初的負面情緒中走出,重新站起來並正視癌症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本書從主角最初得知自己罹癌,描寫至開始進行治療、及治療期間的心理變化。要戰勝癌症,那是保持著「活下去」的信念與癌細胞的一場拉鋸賽。從悲傷中走出,重新活出自我,在生命的最後一趟路程找回新的價值,才是「癌症」要帶給我們的體悟。   「告別」才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在韓國有種說法,在迎接死亡的時候,直到最後都會有知覺的器官是耳朵。因此在心愛的人去世時,前來陪伴臨終的遺族,會在故人耳邊道別。有時是訴說愛的告白,有時是請求原諒,有時是告知故人,在下次見面之前,會好好活著

。   罹患癌症從來就不是病患必須獨自承擔,即將失去所愛之人的悲傷與恐懼更是患者的家屬好友必須一起面對的。家人親友的陪伴在罹癌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書以對答與回想的方式,描述家屬如何陪伴癌症患者,和各種會面臨到的挑戰及心理轉折。 本書特色   .簡單的繪本風格,描寫卻扣人心弦發人省思。   .全書全彩印刷,內文為好閱讀的直式漫畫形式。   .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故事,帶領讀者傾聽癌症患者的內心。   .以各種比喻描寫癌症治療過程,帶您認知癌症的新知識。 得獎紀錄   ● 獲選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選定WEBTOON10年史100代作品/   ●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賞/   ●

韓國富川國際漫畫祭市民漫畫賞/   ● 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祭參展 各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江珈瑋/醫師   .李屏瑤/作家   .李歐/勵志演說家   .林子堯醫師、兩元/金漫獎漫畫家、醫院也瘋狂作者   .林珂睿/臨床心理師   .林維君/臨床心理師   .阿布布思義/藝術家   .顆粒/金漫獎 少女漫畫獎得主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好評推薦   各界好評回饋,不只那些受病痛而苦的人、在醫療界也掀起共感的話題!   「大部分癌症病人,在病痛與治療中,會經驗到許多複雜細膩的感受,卻往往無法清楚捕捉或說明,而顯得沮喪、易怒、疏離,讓身邊的人難以

理解、貼近。這套《我的第二人生》以「我」為主角娓娓道來,即使只是枯燥的人生也想要盡力活下去的心情,以及許許多多困惑與內省。相信正在與癌症奮戰的病友與家屬會有『對,就是這樣!』『啊,原來是這樣!』的驚嘆與體悟,更能接納自己在抗癌歷程中內心的諸多掙扎。值得病友、家屬、醫護人員,以及有志投入心理關懷工作的夥伴們,細細閱讀感受。」——林維君/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   「重大疾病帶來的傷害,其實不只是身體而已,傷『心』更是在所難免。但隱晦的『心傷口』,不像因治療而掉落的頭髮一樣,總是那麼清晰可見。誠摯推薦這部作品,願書裡的故事,能帶著更多人認識負傷者的內心世界;也希望本書能提供此刻正負著傷

的夥伴們,一點溫柔卻深刻的力量。」——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這部漫畫,道盡了即使面對死亡,還是要活出自我的生命物語。」   「在『生』與『死』的夾縫之間,反思自己到底是什麼人?到底期望著什麼?畫框與畫框之間寂靜的空格勝過千言萬語,深深地扣人心弦。」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罹患癌症』等於要人接受自己的死亡,而這竟然是一件這麼孤獨的事情。今後面對癌症患者,或許已經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平心而對。」——40歲男性醫療從業人員   「這本書提醒了過著忙碌的日常生活的我們,總是會不經意地忘卻一些重要的事物。感到『疼痛』其實就是活著的證明。」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會有人能夠理解我的感受,現

在彷彿有人能理解我那無法訴諸言語的痛苦,讓我感到很安慰。」——20歲男性腦腫瘤患者   「自從得了憂鬱症之後,我一直都不是個容易落淚的人。卻在看了這本書之後發自內心的流下眼淚,這或許是我自生下來後第一次感到被安慰。」   「明明不是實錄的作品,但書中對於主角「我」的刻劃卻真實地引人共感。『森林』的描寫也令人印象深刻,使我重新思考了所謂『癌症』究竟是什麼東西。」 作者簡介     金普通(Botong)   1981年生於韓國首爾。從大學在學期間起,擔任協助癌症患者的團體事務局長。大學畢業後,雖曾在金融公司上班,但因父親與癌症奮鬥8年後死亡而離職。在摸索的過程中,偶然間接到連載漫畫的

提案,為了練習作畫,開始在社群網站上幫人畫肖像畫。之後,開始著手人生第一部漫畫《癌症患者奮鬥記》。2013年發表於網路上,引起熱烈迴響。2014年於韓國出版,除了癌症患者及病人家屬之外,治療癌症的醫師及安寧諮詢師都深受感動,大獲好評。現在還在Lezhin Comics連載中。 譯者簡介     SCALY   自由譯者,譯有《你的名字》漫畫版等作。 序            6 第1話 奇蹟       10 第2話 海邊       18 第3話 加油!      28 第4話 森林       38 第5話 拜託       46 第6話 羊        54

第7話 疼痛       66 第8話 草原       74 第9話 長的話      84 第10話 無所謂      94 第11話 喀隆喀隆    108 第12話 又見森林    116 第13話 沙漠之王    126 第14話 西伯利亞    138 第15話 聲援      144 第16話 釣魚      154 第17話 波波車     164 第18話 所謂的消失   174 第19話 尤       184 第20話 一歲      192 推薦序       ●作者金普通給台灣讀者的話:   台灣的讀者們大家好。   我是漫畫家金普通,去年我到台灣旅遊了兩次

,在台中與台北的街道上遇到很多好人,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感到非常的幸福。所以能這樣向台灣的讀者們介紹我的漫畫,我感到非常的感懷與新奇。   這是我的出道作品,陪在因病痛而去世的父親身旁的8年間,我懷著無法代替他受疼痛的惋惜感與不能再次見面的感觸而畫的漫畫。雖然是我個人的故事,但在許多國家受到大家的喜愛,藉著這次機會也可以與台灣的讀者分享我的故事而感到非常的光榮。   癌症是大家都知道的非常常見的疾病之一,但是是一種只要一得病,幾乎就會死掉的疾病。與此同時,這也是向想愛的人告白、要求寬恕、糾正錯誤、回顧自己生活的一個轉折點。   《我的第二次人生》的主角被告知罹癌之後去了長時間的旅行。讀者們

也跟著主角的腳步,藉著這個機會,間接地一起回首自己的人生吧。謝謝!  

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

為了解決少女終末旅行感想的問題,作者楊翠 這樣論述:

鄉土與記憶,均牽涉到「認同」的課題,而「認同」又與自我主體建構、人我關係形構密切相關。本論文主要的關懷面向,即在於透過對戰後女性小說的深入解析爬梳,探索其間所隱含的認同政治與精神圖像。 清領時期台灣的邊界/異人性格,在日治時期的殖民政策中,逐漸被納編成為中心的補充項,前此脫序的、混沌的生命能動力,轉化成為新文化/新文學運動,持續維持一些邊界/異人的反中心、反支配抗爭。戰後國民黨統治之下,與脫殖民地化同時並進的是去台灣化與中國化,台灣的邊界/異人性格正式消失,台灣仍然位處「中國鄉土/文化」敘事體的邊緣,然而,台灣之為「邊緣」,其意涵僅是被權力中心所排除,而缺乏往日的主體豐饒

性。 在這樣的歷史脈絡底下,戰後「台灣」可謂長期「不在場」;「台灣」做為一個地理空間,毫無疑問地存在於地球某個定點,然而,「台灣」做為一個可辨識、可感知、可再生產的社會人文空間,卻是「不在場」的,而此種社會人文空間、乃至歷史空間的「不在場」,甚至反過來影響到台灣地理空間之被虛空化與貧瘠化。在「台灣」長期「位移失所」的歷史脈絡底下,無論是關乎時間意識的記憶線圖,或者關乎空間語境的鄉土意識,都被掏空,集體歷史失憶症與鄉土冷感症,成為台灣住民精神構圖中的重要面貌。 一九七0年代以來,在島內外局勢的推擠湧動之下,反西化、民族主義文化造型運動、社會現實關懷、鄉土文

學運動、「唱自己的歌」運動、新女性主義性別解放運動……等一一登場,「台灣」在場了,以一種複雜多向度的型態浮現並在場。台灣從「位移失所」到「在場」,首先便是地理/人文社會空間的「鄉土」之浮現。本論文透過對於女性小說的解析,藉以探論其間所含涉的鄉土語境與認同政治。包括以地理台灣/文化中國的型態,將台灣/中國兩個符碼並置的書寫策略。小說自始即展現對定點鄉土的關懷,並以鹿港式建築的長長穿堂、門戶相接之空間語境,隱喻傳統鄉土語境之特質。「台灣」在場後,「傳統文化」如歌仔戲卻已走入黃昏,女性小說對被現代化拋棄到時間墳場的野台歌仔戲之關懷書寫,既展現出鄉土圖景,也鏤刻出一個時代的「最後夜戲」之時代語境。而城

/鄉變遷與流動、都市化所造成的空間地標地景之挪移,也是女性小說的重要課題,本論文冀望能夠彰顯女性小說如何處理城/鄉變遷,以及如何在自我主體的城/鄉流動過程中,因為離鄉而凝塑出原鄉意識。 眷村是戰後台灣特定歷史時空底下的產物,眷村的空間語境具有封閉性、自足性的特質,因此與台灣社會整體產生區隔。再者,眷村住民由於反攻神話與對中國鄉土持續的慾望觀想,因此將台灣「異域化」,將自我「孤島化」。一九七0年代以來,「台灣」在場了,然而在眷村住民的精神構圖之中,「台灣」卻仍然是「異域」,此種眷村空間語境與眷村住民的精神構圖,亦皆存在於女性小說之中。八0年代女性眷村小說中的封閉性鄉土語境,仍

然素樸地流露出「眷村新故鄉」的故鄉語境;然而,九0年代以後眷村女性小說中的認同焦慮、疏離意識,乃至解構國族、自我放逐的鮮明隱喻,反襯出解嚴前後台灣政治社會的巨幅變遷,顯示出許多眷村住民在失落了三重精神鄉土──中國、故鄉、眷村之後,又無法確然地認同台灣鄉土,而在精神上持續流亡。 就時間意識方面,本論文期望透過女性小說,處理台灣歷史記憶之封禁、解禁、解構與重構之歷程。以二二八歷史記憶觀之,一九八0年代中期以來,二八歷史記憶即進入重構的階段,小說中處理記憶重構課題者不少,女性小說中的二二八歷史記憶圖景,與以男性受難精英為主體所建構的歷史記憶圖景展現頗大差異。女性二二八小說以女性當

事人(受難家屬或相關人士)的漫長等待為主題,以女性微觀史反襯二二八大歷史,反倒更能鮮明地展現出二二八歷史悲劇的荒謬性,以及當年國民黨政權的威權與殘酷體質。女性二二八小說或藉由定點時空的不斷回溯、記憶不斷再現,展現無望的等待;或藉由世代傳續,揭示救贖終有可能;或者藉著多重悲劇情境的摹寫,展現二二八受難家屬在社會集體想像中的自我主體之剝落,最終只有透過脫出此種形象制約,方能達致救贖。女性二二八小說,其所展現的,是歷史記憶的虛/實辯證,以及「等待」 、「救贖」等精神性課題。 戒嚴時期的另一個歷史記憶圖景之建構,便是與「政權」攸關的「名女人」之形象建構,在這樣的脈絡底下,「名女人」

無論是被神聖化抑或污名化,都與政權者的權力操演與歷史解釋有關。如象徵國民黨統治政權正當性的、隱喻著「中國」圖騰符號的「名女人」,例如「國母」宋慶齡、「領袖夫人」宋美齡,以及在戒嚴體制、國共鬥爭、動員戡亂時期之歷史脈絡中所生產出來的「名女人」──愛國歌手、統戰樣板的大明星等,這些「名女人」都以正面形象被神聖化。至於與統治政權站在對立面的反對運動「名女人」,如謝雪紅、「台灣國母」、「台獨教父遺孀」、「政治受難母親」等的歷史形象,則一方面被統治者污名化,一方面被反對運動陣營神聖化,而至主體剝落、雙重虛脫。女性小說之「名女人」書寫,藉由私領域的身體情慾/愛情記憶等面向,解構了威權體制的正/反面「名女人

」之歷史論述。   「台灣」之在場,其所呈顯的,是「台灣」已然成為一個論述空間,「台灣」無論是時間性的(記憶),抑或空間性的(鄉土),都在各方論述再現之中,顯得繁複多音,反襯出台灣社會的差異圖景及複雜的認同政治,七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精神構圖的某個斷面,顯得豐饒而混沌。「台灣」之在場,現在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