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讀生勞基法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王采芷所指導 鄭如芬的 轉任專科護理師角色第一年之工作經驗 (2020),提出工讀生勞基法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專科護理師、轉任、工作經驗、質性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林開世所指導 魏嘉佑的 金融化的崛起與失落:產業重組下的保險經紀人公司及其生命金融化技術 (2020),提出因為有 金融化、新自由主義、新會計準則IFRS17、保險經紀人、人壽保險的重點而找出了 工讀生勞基法202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工讀生勞基法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轉任專科護理師角色第一年之工作經驗

為了解決工讀生勞基法2021的問題,作者鄭如芬 這樣論述:

在醫師人力短缺、醫療給付改變、勞基法實施及照護需求增加等因素之下,專科護理師已成為台灣醫療體系中重要的人力資源,2016年衛福部公告的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不僅明確規範了專科護理師的執業範疇,更確保了這個角色在近代醫療史中既獨特且無可取代的地位。不同於國際間以高等教育培訓模式為主流,台灣的專科護理師培訓主要以短期醫院培訓模式為主,在接受6~12個月的訓練後一躍成為臨床第一線人力,且被期待能夠具備醫療專業知識、診斷性評估、以及決策等能力。近年來專科護理師之培訓年齡層已逐漸年輕化,有關此一角色轉任後之工作經驗相關的研究卻付之闕如。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之現象學為方法,探討護理人員在轉

任專科護理師第一年的工作經驗,採立意取樣,選取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中擔任專科護理師年資滿三個月到一年以內的內科、外科、和急重症專科護理師為對象,以深度訪談進行資料收集,共訪談16位受訪者。訪談過程全程錄音,整理成逐字稿後,以內容分析法進行編碼,形成主題及次主題。研究結果發現護理人員在轉任專科護理師第一年的工作經驗有衝擊和調適二大主題,其分別各有五個次主題。衝擊的次主題包含「現實的落差」、「角色的期待」、「專業的挑戰」、「情境的多變」、以及「情緒的負擔」;調適的次主題包含「資源的尋求」、「經驗的累積」、「關係的連結」、「壓力的釋放」、和「阻礙的跨越」。新手專科護理師在工作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衝擊,而

對其生活、情緒、甚至家庭造成影響,但他們也會同步主動發展出各種因應行為做為調適,接受新角色帶來的變化,建立新的資源,並且努力跨越阻礙,最後讓自己得以在動盪中重新設定新的平衡並繼續前進。有關轉任專科護理師第一年之工作經驗本質,可做為發展專科護理師訓練課程及管理模式之參考,亦可提供管理者新視野以理解新手專科護理師之壓力並提供適當支持。

金融化的崛起與失落:產業重組下的保險經紀人公司及其生命金融化技術

為了解決工讀生勞基法2021的問題,作者魏嘉佑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保險經紀人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以此折射出兩股對當代影響甚劇的龐大潮流──新自由主義與金融化──座落在國家、產業、常民之上時,橫跨不同尺度的影響和摩擦。第一步,從宏觀視角出發,我將透過追溯臺灣的金融自由化歷史,以及作為金融工程的IFRS17新會計準則,指出一種更具動態的金融化觀看方式;第二步,進入到企業內部,我指出業務員的個人企業家自我想像,以及非正式金融文本作為內部課程教育內容,與集體金融風險的關係,提供臺灣金融產學界理解風險的另類觀點;第三步,我追查凱瑞保險經紀人公司的銷售實踐,觀察他們將人壽保險包裝成「退休規劃」的技術,並將其命名為「生命金融化技術」,說明在近年臺灣新自由主義

化下越趨不穩定的社會生活中,他們如何透過數字算計、投資組合安排、在地文化、情感技術的掌握,將人類生命轉化成金融資本以及懂得金融管理的自我。並在結語,指出當前保險產業上層對保險科技的擁護,以及對產業變遷的市場想像,可能忽略了下層業務員的生命金融化技術與科技並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