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本NewtonPress寫的 圖解腦科學:解析腦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疾病 人人伽利略23 和飛松省三的 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風與憂鬱 - 心寬診所也說明:文/郭彥麟醫師台南市心寬診所腦血管出血性或缺血性梗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stroke),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除了死亡之外,中風造成的失能,也帶給病人、家庭,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人出版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洪雅鳳所指導 張容伊的 經歷關係創傷個體在舞動中的療癒歷程 (2019),提出左腦中風憂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舞動、創傷療癒、關係創傷、體現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曾煥棠所指導 陳永銓的 兩性喪偶者悲傷與調適之探討 (2008),提出因為有 兩性喪偶者、男性喪偶者(鰥夫)、女性喪偶者(寡婦)、悲傷反應、悲傷調適、因應策略、社會支持、雙軌擺盪模式、兩性或雙性、理性與感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左腦中風憂鬱的解答。

最後網站腦中風與憂鬱症則補充:腦中風 所造成的腦神經缺失徵狀非常多樣化,在不同部位的腦部損傷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除了大家常見的半邊身體癱瘓、嘴角歪斜、說話不清楚之外,還包括了忽然發生的意識改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左腦中風憂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腦科學:解析腦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疾病 人人伽利略23

為了解決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作者日本NewtonPress 這樣論述: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以圖解搭配文字,讓科學知識也能被一般讀者所了解,切中一○八課綱科學素養需求 ★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郭鐘金教授審訂/推薦 ★解析腦的相關疾病如憂鬱症、阿茲海默症、腦中風等的成因與預防方法 ★整理腦科學的研究現況,掌握新知   雖然科學的進展一日千里,但是科學家對腦的了解還很有限。近年來,在正子掃描等工具普及下,開始探索許多未解之謎。從日本牛頓授權的人人伽利略《圖解腦科學》,用一般人也能理解的方式,一探學習與記憶的形成機制、以及相關疾病的成因及預防方法等,也針對大家常見的網路迷思做解說。   -天才的腦有什麼不同?人為什麼會從睡夢中得到靈感?

  -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聽說一般人只用了腦的10%?   -阿茲海默症是什麼?人為何會有憂鬱症呢?   -IQ是怎麼測量出來的?智力測驗真的準嗎?   每個人的腦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大腦的認識越多,在面對阿茲海默症、腦中風、憂鬱症等腦相關疾病時,也更能採取適當的應對方式。《圖解腦科學》依序整理疾病成因、最新治療方法與研究過程等,讓讀者更方便吸收。 本書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經歷關係創傷個體在舞動中的療癒歷程

為了解決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作者張容伊 這樣論述:

目次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緣起1第二節 研究背景6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0第四節 名詞釋義12第二章 文獻探討15第一節 創傷與身體15第二節 療癒性舞蹈與舞蹈動作治療27第三節 舞蹈動作治療的療癒歷程38第三章 研究方法45第一節 研究取向45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7第三節 研究工具52第四節 研究流程58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62第六節 研究品質72第七節 研究倫理74第八節 前導性研究75第四章 研究結果79第一節 生命與身體共構的故事開場白80第二節 身體與情緒之匯流87第三節 研究分析結果統整136第四節 綜合討論148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5第一節 研究結論165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69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172參考文獻175附錄187附錄一187附錄二188附錄三190附錄四191附錄五193附錄六194附錄七195附錄八204附錄九206附錄十210

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

為了解決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作者飛松省三 這樣論述:

  你最近是否開始有這樣的體驗:   老是忘東忘西?無法馬上想起別人的名字?   連昨天晚上吃過什麼,都想不起來?   哪怕你活到100歲,倘若沒有健康的頭腦,仍是枉然。     假如你認為「年紀大了,沒辦法」的話,就必須注意囉!你的大腦說不定已經開始老化。持續放任不管的話,腦子會越來越退化。   有些人在40多歲,已經提早出現大腦老化的徵兆!     難道沒有辦法預防大腦老化?其實是有方法的!   有一種劃時代的方法,不需要吃藥或任何醫療器具,就可以抑制大腦老化,活化大腦,使大腦保持年輕活力。   隨著年紀增長,大腦逐漸老化,然而現代人頻繁使用智慧手機、飲食習慣不良、生活作息紊亂,以及運動

量不足,導致大腦提前在四十歲開始老化。當科技不斷延長人類的壽命,大腦如何常保健康以支持百歲人生,成為重要議題。   透過十五個生活習慣的養成,就可以預防大腦退化,常保年輕。這十五個方法是作者根據長年的腦神經專業觀察,認為有效的,不需要全部執行,甚至僅是實踐其一,都可以得到好處。     十五個活化大腦的好習慣:   1.使用非慣用手滑手機   使用非慣用手(雙手一起用無效果),能夠刺激大腦平常很少使用的部位,達到活化的作用。   2.配合運動的節拍呼喝   運動的時候,搭配喊著「1、2」「1、2」(在心中默喊也可以),對於活化大腦有功效。   3.用拇指、食指以外的手指拿東西   身體部

位與大腦區塊有所對應,刺激拇指和食指以外的其他指尖,可以活化大腦較少使用的區塊。   4.學習樂器   學樂器可以刺激指尖,隨著固定節奏運動,增強大腦的神經網絡。   5.手寫筆記   手寫的動作可以刺激指尖和大腦相關區域,更可以強化記憶,對於習慣使用電腦的現代人尤為重要。   6.利用詩句鍛鍊「聯想記憶」   練習寫詩,可以運用聯想記憶,刺激大腦「銘記→維持→回憶」的記憶程序。   7.假日木匠改變大腦   養成「自己動手做」(DIY)的習慣,進行修繕、改造、製造等工作,可以同時鍛鍊程序記憶和工作記憶,活化大腦。   8.盡量避免義務感   帶著義務感做事情,容易產生壓力,引發焦躁

、睡眠障礙等不良影響。多曬太陽可促進血清素分泌,保持正面思考和愉快心情,對大腦很有幫助。   9.做有氧運動比伸展操有效   運動可刺激大腦血液循環、抑制認知功能下降、增加海馬迴體積,是預防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藥物以外對失智症狀緩解有用的方法。其中以有氧運動效果最佳。   10.實行「避免失智飲食法」   阿茲海默症可以說是大腦的糖尿病,因此控制血糖,攝取充足的魚、蔬菜、水果、大豆,以及海藻、堅果,對於預防失智、維持認知功能,非常重要。   11.提升工作效率   透過選擇和集中做事,提升工作效率,可節省大腦的能量消耗。   12.使用手機和螢幕要有時間限制   影像對大腦與自

律神經影響甚鉅,日本甚至發生觀看影響處理不佳的《神奇寶貝》動畫,致使觀眾集體引發癲癇的真實事件。大腦受影響刺激的副作用不可不甚,無論光線是否明亮、觀看距離是否足夠,都必須限制觀看時間。   13.每天早上固定時間起床   人體生理時鐘配合二十四小時運行,每天養成固定時間在晨光中甦醒,配合晝夜節律規律地生活,可維持大腦健康。   14.鍛鍊空間認知   失智症的一個表現就是失去空間感,容易迷路。鍛鍊空間認知可活化腦內導覽系統,預防失智。進行3D遊戲或模擬駕駛、飛行等遊戲,可鍛鍊空間認知。   15.練習正念活化大腦   處於安靜狀態的大腦也在持續工作,因此練習正念,可以活化處於基礎狀態的大

腦網絡。 作者簡介 飛松省三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研究所腦研臨床神經生理學教授。   1973年鹿兒島拉・撒魯高中畢業   1979年九州大學醫學院畢業   1983年九州大學醫學部腦神經內科助教   1985年得到醫學博士(九州大學)、芝加哥・洛優拉大學神經内科客座研究員   1987年九州大學醫學院腦研生理助教   1991年同校腦研臨床神經生理講師   1999年起,任職於同大學醫學研究所腦研臨床神神經生理學教授至今   因對不可思議的人腦很有興趣,故開始研究腦波、誘發式腦波、腦磁波圖像等最尖端科技的計測裝置,以期更了解腦神經波組織的構造;也和心理學和工學等其他領域合作,進行大

腦的研究工作,以便對病情診斷的預防和治療有所助益。可說是臨床腦波研究的第一人。   著有《注意「腦波判讀導航」》、《現在開始!神經傳導、肌電圖導航》、《床邊之臨床神經生理學》等、並於英語的專門雜誌,刊載論文逾160篇。曾任醫學研究院副研究院長(2006年~2014年)、醫學研究院生命科學科長(2013年~2014年)。日本臨床神經生理學會理事長(2013年~2017年)。國際複合醫學會理事長、認知神經科學學會理事、日本癲癇病學會理事、日本神精學會代議員。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民間故事研究,最後在出版這個行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曾任好時

年出版社翻譯兼編輯,英文漢聲雜誌社編輯,遠流出版社兒童部副總編輯,洪健全文教基金會出版部主任,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經理。 推薦文  養成好習慣,失智不來亂  ◎  白明奇 前言 第一個習慣  用「非慣用手」滑手機   「慣用手」和大腦的關係 大腦命令手部活動的機制 使用「非慣用手」,活化大腦 第二個習慣  配合運動的節拍呼喝 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復健得到靈感 幫助提升自我節奏感的方法 依照「1、2」的節拍走路 第三個習慣  用拇指、食指以外的手指拿東西 診測嬰兒的發展部位 大腦和手指活動的關係 只要活動手指,就能刺激腦部很大區塊 盡量使用平常少用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 第四

個習慣  玩樂器--五十歲再學也不遲 為什麼年紀大了學樂器,學得比年輕人慢? 反覆使用指尖的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個習慣  盡量用手寫筆記 手寫的功效 日本人和歐美人,大腦工作的地方不同? 馬上就能活化大腦的方法 第六個習慣  利用俳句和川柳,鍛鍊「連想記憶」 記憶的機制 當我們忘記東西時,腦子裡發生什麼事?  俳句的連想遊戲 第七個習慣  假日木匠改變大腦 「身體記憶」對大腦的功效 不輸給失智症,靠身體維持記憶的「程序記憶」  組合數種資訊,解決問題。也一起鍛鍊「工作記憶」的方法 第八個習慣  盡量避免義務感 面對刺激產生企圖恢復原狀的「防禦反應」 增加控制壓力的腦內物質「血清素」的

方法 還有一個增加「血清素」的方法 第九個習慣  每週做三次有氧運動比伸展操有效 經學會認證,不用吃藥即可緩解失智症的方法 每天走路不到四百公尺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度提高至兩倍以上 有氧運動使你的海馬迴年輕一到兩歲 「大腦訓練」沒有效? 大腦喜歡的運動時間、強度和方法 第十個習慣  腦科學家也實行的「避免失智飲食法」 阿茲海默症是腦部的糖尿病 阿茲海默症和胰島素有很深的關係 控制血糖,以「醣化血色素平均值7.0以下」為目標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也認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食物 第十一個習慣 磨磨蹭蹭做不了事 選擇和集中 大腦「注意」的兩種機制 利用「一日間行程」,節省大腦消耗能量 第十

二個習慣  決定用手機的時間 映像對大腦的影響 「口袋怪獸震撼」事件 從映像發現引起痙攣的真相 大腦和腦內視覺區的關係,與痙攣發作的機制 不管距離畫面多遠、光線多明亮,大腦仍受畫面的刺激,因此要有「時間」限制 第十三個習慣  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時間起床 大腦有「兩個時鐘」 大腦能正確的檢測出時間資訊 藍光會讓規律錯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起床,調整規律 第十四個習慣  大腦喜歡迷宮 為何罹患失智症的人會迷路? 鍛鍊空間認知 第十五個習慣  靠「心靈」體操鍛鍊頭腦 即使處於安靜狀態,頭腦仍持續工作 當大腦處於怠速狀態,可以用正念(mindfulness)活化大腦   結語 專文推薦 養成好

習慣,失智不來亂   白明奇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神經學教授   也許是作者和我都是對認知障礙有著特別興趣的神經科醫師的緣故,飛松省三醫師寫的這本「大腦永保年輕的15個習慣」感覺就好像是我寫的一樣。連我在日本東北大學進修時、指導教授山鳥重醫師在送我的書內頁題的「持續就是力量」都出現在本書中,「持續就是力量」成為我日後做事的座右銘。   說也奇怪,本書提到的這15個好習慣好像也是我的習慣,尤其看到「用手寫筆記」這一條,真是會心一笑。當年我是少數用鋼筆寫病歷的醫師,還影響不少學生如法泡製,想不到後來病歷電子化,當時買了好幾小箱鋼筆墨水到現在還沒寫完呢!還有一件事,當時看到我用手寫筆記的學生

,出國都會順便幫我帶回幾本Mead的筆記本,如今回想,仍然有受感動的溫暖。   2017年夏天,英國老牌醫學雜誌Lancet出版單行本說明阿茲海默氏症的危險因子,文中提到阿茲海默氏症的發生原因有65%是屬於先天,意即生下來就已經決定;35%屬於後天,也就是說有機會延後失智的發生或趨緩惡化,例如重視早年教育,關心聽障,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不要孤獨,務必戒菸,遠離憂鬱和肥胖等等,這個部分多半與慢性病與生活習慣有關。曾有名人說過:命好不如運好,運好不如習慣好。把這句話套用在失智症,也相當適用。   我和本書作者一樣都是神經科醫師,也持續診療認知功能障礙病人及研究此議題將近三十年,累積許多經驗與感

想想要告訴讀者。在高齡化社會的當下,抗老神丹一直是很多人的期待,但是活到100歲卻是滿腦妄想、整天不快樂、步履蹣跚、全天需要被照顧,那又有何意義呢?我覺得好的修養、好的禮儀、好的生活習慣和幽默感,也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帶來優雅的老年。   「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這本書讀來很親切,內容多有科學根據,讀者一定會和我一樣喜歡,尤其養成這幾個習慣並不困難,如果你已經有一些,請繼續保持;如果你完全沒有,就開始吧! 前言     「最近會不會容易忘東忘西?」   「一下子想不起來對方的名字?」   「忘了昨天晚上吃過什麼?」     你最近是否開始有這樣的體驗?   假如你認為「年紀大了,沒辦法」的話

,那就得注意囉!   你的大腦說不定已經開始老化。   持續放任不管的話,腦子會越來越老。   有些人在40多歲,已經提早出現大腦老化的徵兆!     難道我們要死心斷念,放任大腦退化嗎?   不、不可以!   從現在開始,已經進入人生百歲的時代,絕不能死心放棄。   有一個神奇的方法,與其說是抑制大腦老化,不如說是促進大腦活化,使其保持青春。   這個劃時代的神奇方法,不用特別的藥物,也不用任何醫療器材。   只要改變你每天的行為和習慣。   同時這些方法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做得到。   在這本書中,我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為何養成十五個習慣,就能預防大腦老化、保持年輕。這些習慣對於活化大

腦有何助益,並舉出腦科學的證據,幫助大家了解。     不好意思,現在才做自我介紹。我目前在九州大學醫學院研究所當教授,專攻臨床神經生理學。   1979年3月我從九州大學醫學院畢業時,日本才剛開始導入臨床的腦CT(斷層掃描)檢查,還沒有開始做MRI(核磁共振顯影)檢查。   從尚無現在「可見顱內」的技術年代,我便矢志成為腦神經內科醫生。   所謂腦神經內科,是指治療大腦、脊髓、神經、肌肉等疾病的內科。雖然掌管的疾病範疇很廣,主要是頭痛、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等。   1980年代所謂的腦部機能檢查,流行做腦波或誘發式腦波檢查。我也開始利用這些方法,研

究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癲癇症。   進入1990年之後,日本將檢測腦部極微弱磁場的腦磁波圖應用於臨床,以及將腦部血液流動反應視覺化的MRI,不用開顱就可以「看見腦部、檢測腦部、了解腦部」。之後還研發出,從顱外刺激腦部的磁力刺激法,以及透過直、交流電的電流刺激法,可以暫時「調整腦部功能」。   像這樣,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窺見大腦」的方法也越來越完備。   儘管如此,事實上人腦的機能非常複雜,連腦科學也無法完全探其究竟。   另外,我們腦部的重量雖然只占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了全身百分之二十的能量。在邁入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生命即將迎接百歲,如何讓耗費如此龐大能量的腦部保持年輕,成

為我們的課題。   現代的我們,不管食物、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運動量,都跟以往的生活環境有很大不同,大腦的負擔也隨之產生變化。如何減輕腦部負擔,提高耐久性呢?   上健身房可以鍛鍊身體,卻無法鍛鍊大腦。   我們該怎樣鍛鍊大腦?   其實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花點力氣就行啦!   身為腦科學專家的我,想在這本書中教大家,怎樣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即使活到一百歲,大腦依舊年輕。   和其他腦科學的書籍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綜合了我本身的實際體驗、在國際英語雜誌上刊載的研究結果、以及目前確知的腦部相關科學知識,因此非常值得信賴!   書中介紹的十五種習慣,各位不必全部實踐。   你在閱讀本書時,只要感

到某個項目「有道理」,予以實踐,應該就可以感受到效果了。   除了書中刊載的十五個習慣,我還寫了未公開的第十六個習慣。假如讀者有興趣,請參考本書最後一頁,就可以取得。   假如本書能夠幫助各位健康快樂地活到一百歲,應是筆者最大的榮幸。   九州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所臨床神經生理學飛松省三 第一個習慣   用「非慣用手」滑手機 「慣用手」和大腦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慣用手。可能是小時候大人教我們「拿筷子時,哪隻手比較順,就是慣用手」的關係吧。 你是右撇子,還是左撇子呢?據說大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右撇子。 到底為什麼會有「慣用手」呢? 其實所謂慣用手,這個概念是人類特有的。像貓、狗,或者黑猩猩

、大猩猩等類人猿,都沒有慣用手。 為何只有人類才有慣用手? 這一點跟我們的大腦有很深的關係。依據近年的研究,我們相信,大腦的非對稱性應該與其相關。也就是,有理論認為「左腦司語言,因此掌管右手寫字」。 依照我們的意志行動,稱為「隨意運動」。接受大腦皮質上運動中樞的刺激,肌肉因應某種目的而收縮,做出有意識的運動。 由於能隨意運動,我們的手和腳(特別是手指),還有臉部肌肉、眼睛等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都可以依照我們的意志自由活動。 如此不只達成按照自我意圖行動的目的;更能依據說話、表情等表現,成為社會生活時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 大腦命令手部活動的機制 隨意運動首先要賦予動機。好比酷暑時,待在房裡感到悶熱

,任何人都會想開冷氣,讓房間變涼吧。 那麼,大腦是怎麼執行這一連串的指令呢? 首先,透過皮膚上的溫度傳導,感應到炎熱,並把這個訊息傳到大腦的感覺中樞,使大腦知道天氣熱。 由於感到熱,為了打開冷氣,我們必須決定靈活、且有效率地活動手部的順序。在大腦的額葉有一個叫「運動輔助區」的地方, 完成運動的程序。 首先運動輔助區對一個叫「初級運動區」的地方下指令,初級運動區忠實地將指令傳遞給脊髓的運動神經。結果我們便伸出手,拿起遙控器,按下開關按鍵。冷氣機開始運作,不久,屋裡便涼快了。 皮膚上的溫度傳導,感應到氣溫變化,將「真舒服」、「還是很熱」、「太冷」之類訊息傳回大腦,大腦再來決定,是否要改變冷氣機設定

的溫度。 像這樣,大腦使用廣泛的網路,讓我們為了某個目的,做出適當的動作。 當我們要寫字時,大腦怎麼運作呢? 有沒有寫錯字,字寫得好不好,這些資訊傳遞到視覺區。假如寫錯字,就會對手指下達新的運動指令,要求更正。 這時重要的是叫「前運動區」的地方。

兩性喪偶者悲傷與調適之探討

為了解決左腦中風憂鬱的問題,作者陳永銓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兩性喪偶者之悲傷與調適,以現象學與詮釋學之方法論為基礎,運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分別訪問五位男性喪偶者與五位女性喪偶者,他(她)們都是沒再婚、有子女、有職業或當志工,年齡從37歲至71歲。研究之重點在於喪偶者之悲傷反應、因應策略、調適問題與支持網絡。茲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為下列五項結論,這些可供喪偶者、關懷者與有偶者參考。 一、悲傷反應:(一)喪偶者的悲傷反應包括情緒方面的憂鬱、認知方面的思念、行為方面的哭泣、生理方面的失眠等等。(二)喪偶者在喪偶的當下情境表現得比較理性,例如鎮定如常;在喪偶的後續情境表現得比較感性,例如傷心哭泣。(三)男性喪偶者比較感性而容易流淚,傾向

流露情感;女性喪偶者比較理性而強忍哭泣,傾向節制情感。(四)男性喪偶者、年輕喪偶者、意外喪偶者,較會自責或遺憾。 二、因應策略:(一)男性喪偶者以保持忙碌或逃避策略為主,女性喪偶者以保持忙碌或訴諸情感為主。(二)喪偶者大多遵照傳統民俗與宗教禮儀來紀念或追思去世的配偶。(三)喪偶者沒再婚的原因包括:為兒女著想、滿意目前的生活、忠貞於去世配偶、沒有合適對象、害怕再次失落、將去世配偶理想化、年紀太大等等。(四)男性喪偶者比較可能結交異性知己,女性喪偶者則毫無意願。 三、調適問題:(一)男性喪偶者的日常生活壓力以操持家務為主,女性喪偶者的日常生活壓力以經濟安全為主。(二)男性喪偶者比較會以

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失落,女性喪偶者比較會有怨恨、委曲、難捨的感受。(三)喪偶者之悲傷調適期限有很大差異,有人認為三個月就能調適,有人認為是一輩子的事。(四)影響悲傷調適的因素包括:家人朋友的支持、時間可以療癒、人生觀與個性、宗教信仰、支持團體、個人責任感、充實知識。 四、個人網絡與支持團體:(一)喪偶者與兒女的關係在喪偶後變得更加親密,合於我國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文化特性。(二)喪偶會影響親戚朋友之間的往來。影響有正面的,例如朋友聚會變得頻繁;也有負面的,例如寡婦門前是非多。(三)喪偶者大多不願向外尋求情感支持,女性喪偶者比男性喪偶者更不願意向外尋求情感支持。(四)喪偶者之社會支持,主要

來自喪偶團體與宗教團體;社會支持團體所能提供的協助與支援,多屬精神層面,少有物質支援。 五、研究者另有三個心得:(一)「雙軌擺盪模式」是喪偶者最佳因應策略。(二)人格特質可輔助說明喪偶者的個別差異,喪偶研究應兼顧「性別」與「性格」。(三)以「理性與感性」來詮釋「兩性或雙性」,較「男性與女性」更為貼切;調適較佳的喪偶者,通常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