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大學合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康寧大學合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永興寫的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和劉荃生楊月秀的 活用論語管理學:21世紀的東方心靈雞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醫大有意併康寧大學大數據調查網友反應「一面倒」也說明:北醫大表態想入主康寧大學董事會,兩校有望合併,但網友幾乎一面倒不贊同。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玉山社 和渠成文化所出版 。

康寧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張國光、劉瀚榆所指導 曾瑞好的 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 ─以康寧大學整併為例 (2014),提出康寧大學合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組織變革、大學整併、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工作滿意。

最後網站華夏科技大學傳爭取合併北醫大:從未討論過| 生活 - 中央社則補充:部分媒體報導,華夏科大校方和教職員生爭取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併,兩校科系 ... 北醫大於民國110年曾爭取入主康寧大學(前身為康寧護專)董事會,朝兩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康寧大學合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為了解決康寧大學合併的問題,作者陳永興 這樣論述:

做不一樣的選擇, 走困難的路, 他的人生就是一首精彩的交響曲   陳永興醫師,出生於高雄,從學生時代組織山地服務隊進入偏鄉服務、在校園中爭取言論自由,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到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擔任民意代表、衛生局長。對台灣社會和公益服務的關懷,是推動他人生前進的主要動力。   在從政、行醫的路上,他努力推動精神衛生法案,為精神病患者的人權奔走。擔任高雄衛生局長期間,有效整合醫療資源、擴大醫療服務,並創辦台灣第一個醫療史料中心。擔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時,為籌建老人醫療大樓四處募款,他笑稱:自己最大的專長就是募款。   從醫院職務退休以後,他創辦《民報》持續推動改革,為言論自由、

提供多元聲音而努力;擔任門諾基金會董事長,全力照顧花東偏鄉老人。   這是陳永興一生的故事,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在台灣社會奉獻一輩子的奮鬥史。 本書特色   ◎    走過醫界、街頭、政壇等不同的領域,他的眼光只看向最需要幫助的族群。   ◎    秉持著「服務就是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的信念,他走進山區、走向偏鄉、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關懷台灣社會中最小的兄弟。   ◎    這是陳永興醫師70年來的人生故事,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在台灣社會奉獻一輩子的奮鬥史。   ◎    每章附有陳永興醫師導讀影音連結,除了文字記錄,還能聽聽作者本人怎麼說。  

康寧大學合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康寧大學去年因董事會沒有在期限之內完成捐資,被法院裁定解除全部董事職務,目前正在籌組新董事會。先前傳出中信金有意入主,現在又有新消息,是北醫大召開校內公聽會討論校務發展,其中針對是否要和康寧合併,向師生詢問建言。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康寧大學的董事推選小組目前持續進行各項討論,未來不管是個人或群組董事都歡迎參與籌組,教育部予以尊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79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 ─以康寧大學整併為例

為了解決康寧大學合併的問題,作者曾瑞好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康寧大學整併,對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藉由問題分析,以實證探索教職員之內心知覺,瞭解學校整併過程中,對於教職員工作態度(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的影響,以及各變項間相關聯的程度。本研究目的如次:一、探討大學整併過程中教職員工作壓力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二、探討大學整併過程中教職員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之影響;三、探討大學整併過程中教職員組織承諾對工作滿意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康寧大學與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兩校之教職員為研究對象,所得量化資料以結構模型檢定、模型基本配適、敘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驗證本研

究之假設。研究結果顯示:教職員工作壓力對組織承諾有顯著負向影響,教職員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有顯著負向影響,教職員組織承諾對工作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同時研究也發現:教職員很關心學校的前途與未來,願付出額外的努力,幫助學校整併成功。

活用論語管理學:21世紀的東方心靈雞湯

為了解決康寧大學合併的問題,作者劉荃生楊月秀 這樣論述:

  【本書使命】   使命一:打開流動   打開愛的流動,現在家庭及教育,大都沒有教我們如何愛,又從小在壓抑環境中長大,我們用恐懼和占有對愛錯誤詮釋,當愛的流動打開,領導人心中會有愛,員工團隊向心力自然增加。      打開心的流動,團隊最害怕就是不願意真誠溝通,如果無法真心說出感受,許多好的想法就不會流動,創造也不會展現;當流動打開後,思考力,決策力還有最重要的向心力將會持續上升。      打開信賴流動,現在因部門不同,立場對立,往往養成猜忌行為,如果彼此不信賴的話,組織團隊往往分崩離析,當流動打開就會互相支持,同心協力。      打開合作流動,企業是由人組成的,當彼此故步自封,各自為政

時,就會彼此拉扯,流動打開,執行力會提升,各方面產能必定增加。      企業必須獲利,必須擁有更多人才,當然流動越好,人才、業績、財富是自然累積而行。   打開流動的最終現象,將會帶給您,人的品質提升、做事效率提升、商品流動(貨暢其流提升)、財務豐盛。      使命二:建立黃金夥伴圈   黃金,大家所知,是有價值的,有能力的,大家可以接受的;夥伴定義為,心手相連,同甘共苦。      活用《論語》協助您   建立夥伴圈:公司小組,團隊夥伴,至親好友培養堅定情誼,建立默契培養共識,養成共同語言,共同思考價值。      影響夥伴圈:透過本書自身學習,進而推廣他人,影響更多夥伴圈,如你的客戶,

即將建立關係的客戶、增員的夥伴、上下供應廠商,培養更堅定情誼。這樣將會有穩定,更強大的夥伴圈。      擴散夥伴圈:當你的夥伴圈,內在充滿流動能量,養成參與、給予核心價值與學習態度,更有流動規劃未來。再影響黃金夥伴圈,學習擴散。就是己立利人,己達達人,修平治國的目的。      活用《論語》,建立黃金夥伴圈,可以協助您,取得人才資產,制勝之道「進人、育人、留人、用人」,並且建立企業品牌,企業形象最佳利器。   使用這本書方式及效果   導讀方向,討論方向,學習方向以至聖先師孔子所提倡內在品德,做人處事,應變智慧,領導統御,如何讓我們面對、省思、進步。為避免時空混淆,造成艱澀難懂,導致學習者

不易了解、想逃離,降低了學習的初衷,所以歷史背景及時空人物並非讀書會的主要方向。步驟依循如下:   必須參考附錄讀書會流程步驟,可以讓整本書效果更好。本書可幫助夥伴養成參與、給予的價值並幫助讀者建立黃金夥伴圈。讀書會效果,必須持續每日早讀或每週學習,才能潛移默化,以小組方式進行最為恰當,才會有流動產生。      活用《論語》協助您   一、建立黃金夥伴圈   二、影響黃金夥伴圈   三、擴展黃金夥伴圈    作者簡介 劉荃生   創業家∕演說家∕作家   青少年期:   潛心研究東方哲學思想,包含儒家、佛家、道家等核心思想。並實學於西方心靈科學,如催眠心理學系列、TA心理學、NLP

神經語言學、神經鍊條整術、潛能開發等。   青壯年期;   將大學所修商學知識實用於創業,努力實踐所學習、所領悟的人生道理於商場,並將青少年時期所涉獵哲學、心靈科學,融合運用於組織管理、領導統御、商場溝通營運行銷,尤其對於如何建立企業文化,凝聚向心力,提升經營績效,整理出實際心得及實務運用法則。   天命之年:   矢志推動【活用論語管理學】於企業界,協助企業建立優質企業文化,塑造學習組織,並以〈PFC〉儒商會模式廣邀各界賢達共同推廣中華古老智慧之理念,提升華人產業實質競爭力,真正踐履中華傳統文化之使命! 楊月秀   史丹佛大學及柏克萊大學博士後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碩士,現為超湛國際

生技董事長、康林國際集團執行董事,擁有豐富的創業及管理經驗,並以優異的領導能力與風格,獲頒「第十六屆年度十大傑出領導人金峰獎」殊榮。   推薦序 論語活用,孔子的管理學  推薦序 擁有善文化、善企業,更友善競爭力!  推薦序 建立感恩文化,讓善循環協助企業培訓人才  推薦序 為社會注入一股醞釀數千年的力量 指導編注 活用論語將讓你離成功更近  作者序 知論語,更要行「論與」  前言 點燃「參與、給予」的心蕊  第1篇 學習管理 1 讓學習成為快樂泉源   2 謙虛誕生智慧果實  3 習慣是主宰命運的纜繩  4 好奇心是為學的最佳推手  5 突破障礙的最佳工具 6 創新並非

無中生有  7 學習是解憂抗老的仙丹  8 求學沒有天才之路  9 掌握學習的方法  10 從有道之士身上學習 11 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 12 言行是思想的影子 13 用學習灌溉思想的養分 14 勇於追問的精神 15 向「知識」借力量 16 永遠保持高度學習的熱忱 17 學習,讓生命臻於完美 第2篇 品格管理 1 尊人,也會得到尊重!  2 剛柔並濟,建立人際關係  3 遷怒是改過的最大阻礙  4 勇於認錯才是真勇者  5 培養自省的能力  6 有格局才有大局  7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8 抱怨是情緒的慢性毒藥 9 成功與失敗焦點法則 10 持之以恆走好每一步 11 領導人承擔的責任 第

3篇 孝親管理 1 談孝道永遠不會過時  2 做學問,首先會做人  3 愛要及時,行孝於當下  4 孝行,不是為了給別人看  5 不讓父母擔憂是最好的禮物  6 孝順需要教育與學習 7 盡孝論心,不論行  8 趁早照顧父母健康不留遺憾 9 父母有錯,和言相勸 10 孝心也是一種善德 11 建立人品就是「為學」 第4篇 愛的管理 1 有智慧的愛絕非溺愛  2 仁慈心是言行的靈魂  3 超越逆境的力量 4 有真愛心中無惡人 5 惟仁德才能屹立不搖  6 改變世界的蝴蝶效應  7 「仁念」常駐心中 8 仁德必生「善言勇行」 9 一視同仁的真平等 10 「勞、獲」之間的深意 11 仁德是無法讓渡的財

產  12 以仁為己任,無所謙讓 第5篇 經營管理 1 職場上的謹言慎行之道  2 別讓傲慢侵蝕心靈的芳香  3 建立信任感的重要  4 言出必行能服眾  5 不虛假的表達力  6 趨近正向能量  7 隨時保持正念正行 8 抱怨無益,徒增埋怨 9 成為不嫉妒的隊友  10 光明磊落,無可恐懼  11 兼備內外涵養的重要  第6篇 人脈管理 1 用智慧談出好機緣  2 規過勸善的準則  3 正能量培養君子的德行  4 小聰明與大學問  5 遠離不對的人  6 建立良好對上關係  7 廣納建言的雅量 8 益友的價值,損友的代價 9 人人是我師 10 溝通的藝術 11 團隊合作的祕訣 12 相互

切磋提升等級  第7篇 執行管理 1 實事做事,就事論事  2 做好準備,按部就班  3 看重自己,不輕他人  4 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5 以文化貫穿事業越成功  6 活在當下的每一天  7 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8 教育訓練培育人才 9 挺身而出的勇氣 10 行事宜把握大原則 11 融會貫通才能做得好 12 不要被挫折擊倒 13 真正領袖要有高度思考 14 避免先入為主的認定 第8篇 決策管理 1 培養自我觀點原則 2 識人從細節看起  3 遵守節操的品格 4 省思自我的重要性 5 明辨迷惑不受誤解  6 不隨便猜疑的智慧 7 判斷決策的準則 8 和諧相處不流俗 9 成就者與失敗者的差異

10 忠厚誠實的言論 11 慎防表裡不一的行為 12 明辨是非的修養 第9篇 危機管理 1 秉持正直的處世原則  2 改過才是成功的開始  3 自我紀律的重要性  4 充實實力迎向挑戰  5 別受愛好之心損害  6 正派經營才是王道 7 慎防小人的方法 8 學習與危機共舞 9 知人的黃金準則 10 靈活應對迅速多變的時代 第10篇 智慧管理 1 成功始於今日  2 能知人也要善任  3 品德需以禮節制 4 時時檢視自己的德業 5 修養在於氣貌之間 6 覺察力是堅強品格的基礎  7 眼見不可為憑  8 樂群敬業的態度 9 勇於突破的思考模式 10 氣質,是最好的名牌 11 量力而為謙虛好學

12 認識自己才能獲致成長 13 德行是從面對問題中提煉而來 14 學習美德,先讓腦袋就定位 第11篇 領導管理 1 愛護同事、部屬的心  2 讓意念一直在流動 3 忍小謀大的智慧  4 善用正面的影響力  5 改變別人,得先以身作則  6 富有吸引力的法則  7 建立制度的良方  8 身先士卒,以德服人 9 領導者以大局為重 10 信心有如天使的翅膀  11 舉賢不避親 12 聽取多方意見的優點 13 利眾優於利己的價值觀 14 領導者成功的要件 第12篇 願景管理 1 生命是一種修煉之旅 2 找到自我的核心價值  3 內在價值超越得失  4 崇高氣節樹立威信  5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6 恰如其分的智慧  7 企業文化的共享價值 8 真心參與,精誠所至 9 心與心的交流,啟動自我責任感! 10 實踐自己的使命 11 面對自我的智慧 12 打造共同願景才能齊心 13 當人謙讓,當仁不讓  14 順天而行,循序漸進 附 錄 作者序   荃生融合了少年時代自立於教育體制之外的學習(修行)過程與心得、創業成功之後當老闆的經驗,對於這種根本性的、幫助組織的解決方案,一直從各種西方的管理學說中尋找答案,尋尋覓覓的結果,最終竟然發現真正的答案不在天邊,卻是蘊含在手邊唾手可得的《論語》之中—這部中國許多帝王所研究、治理天下的中華智慧結晶!荃生發現若能活用《論語》於組織管理之中,我

一直以來苦苦思索的諸多問題與結果都能獲得根本的解決!這本《活用論語管理學》,計分為學習管理、愛的管理、孝親管理……等十二篇,每篇內容包含【活用論語運用】導引問句,【活用論語錄】精華輯要,是一本潛移默化、型塑共同意識的工具書。只要依照書中步驟,每(雙)週以讀書會或與工作會議合併實施,或建立「晨讀」文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假以時日,令老闆頭痛的員工行為自然導正,公司的工作士氣自然提振!   《活用論語管理學》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參與、給予」、開啟流動的能量。組織是由人所組成,每人因為觀念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想法不同,相處在一起就會有矛盾有抗拒,若累積太多失落情緒,心情長期被壓抑,團體能量就落入不流

動狀態,彼此的心就會越來越疏離、越來越冷漠。這本書目的在建立「參與」及「給予」的心態,重新連結大家的心,需知《論語》包含了華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價值系統,倘若能持之以恆、潛移默化、簡單操作地實施,就能導引出大家對華人共同記憶的意識流,當此意識流在團隊中轉動,團隊的能量就開始流動,組織就越有活力,公司的氣場就越旺盛。當團體能量流動的時候,就能催生出大家積極參與、彼此分享的意願與行為,荃生確信只要催生出「參與、給予」的互動慣性,開啟組織內部流動的能量,一個具備高競爭力的團隊自然是指日可待的!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要感謝荃生天上的母親,恆常的、熱誠的參與宗教團體的義工

,給了我「參與」的典範。要感謝荃生的父親,經常熱心分享人生道理,自費印製勸善文章,廣結善緣,給了我「給予」的典範。   首先感謝實踐家集團林偉賢及郭騰尹老師啟蒙了我的教育訓練志業,感謝清痕諮商教練趙安庠老師,對於如何協助企業建立優質的企業文化、將企業型塑為學習型組織,給予荃生諸多寶貴的指導與啟發。感謝教育培訓前輩:吳英惠、曾金池、吳國正、余正昭老師,給我身心靈及企業實務經驗諸多指導與幫助。   感謝楊月秀董事長活用管理指導編注,使本書企業運用更具實務運用的價值。感謝孔子學院院長孔維勤博士,全國電子林琦敏董事長,康林集團李超群總裁,台大保險公司陳亦純董事長為本書作序,提攜荃生後輩、鼓勵荃生努

力發揚中華古老智慧。   感謝周正畏老師、錢進老師指導善種子文案及活用論語錄,活用論語導讀教練陳春木老師、善種子宣導師陳宥心教練、感謝帝王學達人吳櫂亮、易學生命工程蕭凰栩、社團法人中華美妍技術國際交流楊姵璿理事長、社團法人中華美妍技術國際交流協會創會長簡碧珠、秘書長廖運俊、理事:鄭逸秀、許湘平、高楟澐,詹金生理事長、圓容多元國際:姜.如、一人一樹生物科技 (股)公司:李文睿、蕭志正,兩岸中華發展青年促進會陳雀珍執行長、經絡心靈教練許麗冠老師、黃偉成教授、黃康寧博士、   賴秀宜博士、黃俊榮企業網路行銷顧問、許克銘經營顧問師、好空氣達人林宜璇、劉厚松、黃世豪、柯麗雪,陳鄧喜、吳柏緯、林清榮、

林祐安、張晉卿、張禮富、黃傑、黃芳麟、買可蓁、謝丁立、盧香君、沈櫻鳳、林大茂、詹純鳳、高達成、蕭文祺、陳玥瑂、陳軒平、李朝雄、林長淞、楊含笑、戴竹蓮、龔星蓉、吳雅清、林寶川、高達成、李柏賰、鄧紹壯、李勝岳、黃敏書、徐光陽、林光潤、蔡光舒、邱肇基、李永裕、胡森堯、董玉鳳、蕭裕櫻、黃得倫、楊長樺、何岡霖、盧瀛霓、向珊佩、許恩聯等,   對於善種子推動及本書給予諸多建議及實質幫助!   感謝渠成文化為本書付出許多心力為本書付梓。   最重要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為我最堅實的後盾。   劉荃生 前言 點燃「參與、給予」的心蕊   二千五百年前正值春秋戰國時代,所有禮樂制度崩壞,當時政局,君不

君、臣不臣,經常以下犯上、弒君奪位、僭越禮制,有鑒政治風氣脫軌,百姓民不聊生,道德淪喪層出不窮,因而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宣揚真理。由於封建時代平民百姓無法學習知識,孔子首開有教無類的教育風氣,並將孔子的中心思想集結而成《論語》一書。   過去許多人總是認為,《論語》雖好,然而其中多為古字,艱澀難懂,使現代人不容易親近,實為遺憾。本書則以白話舉例,也用現代人所熟悉之表達方式,主要要讓讀者易學、易懂、易執行,所以文章取捨,擷取至聖先師,精華人生哲理為主。   本書中的「活用論語分享」單元,所闡述的皆是管理新觀念;而「活用論語運用」單元,則是透過大家集體學習,分享所見所聞、領悟和學習,在《論語》

經文薰陶下,設定提升自我人生學習、品格態度、做人處事、領導統御。「活用論語運用」是本書核心之一,透過裡面問句討論,可以激盪出智慧火花,彼此分享,心靈交流,增進情誼。持續如此流動學習,必定逐漸形成企業文化及品牌,更可以打造企業學習型組織。   此外,書中還有「活用論語錄」單元,是以孔子為核心精神,重新整理出更貼切現代人文字,植入我們逐漸乾涸的心靈,可以涵養心靈,並能成為座右銘,更是自我品德與價值行為指南針。   分享提升流動來自兩個核心精神「參與、給予」,讓我沉固已久封閉的心靈敞開,可以真實面對自己,放下自我辯解,放下自我防衛﹐看見自己原始那份真善美所產生的蝴蝶效應,相互作用發揚人性真愛本善

,彼此綠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