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區停車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交通大學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馮正民、黃昱凱所指導 朱俊霖的 高齡者日常生活旅運型態與障礙之探討─以台北文山區為例 (2017),提出文山區停車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者、人口老化、內容分析法、高齡運輸、運輸障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莊裕澤所指導 余俊緯的 行動代客泊車服務系統建置與評估 (2015),提出因為有 行動泊車、代客泊車、即時傳輸的重點而找出了 文山區停車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文山區停車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文山區停車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第三屆第二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二次定期大會,陳善慧議員市政總質詢(108/11/21),
善慧秉持著為民喉舌職責為鄉親發聲,無黨無派理性問政,善慧的質詢重點如下:

一.舊市議會活化
上個月底(10/28)善慧與葉副市長、多位議員同仁一起到舊市議會勘查,探討舊市議會活化問題,善慧認為舊市議會位於市區黃金地段已閒置多時,希望應盡速辦理有效活化文化資產,帶動週邊的發展,經濟發展。

二.左營區辛亥路花賞大樓一案
善慧接獲花賞大樓住戶陳情,有關花賞大樓一、二樓變更用途適法性的探討,該大樓1~2樓為建設公司所有並向市府提出變更使用目標,由2樓原本的「市場使用」改為「商業使用」,引發多數大樓住戶質疑變更為商業使用的過程存在瑕疵,善慧督促市府相關單位務必針對次案盡速解決,還給花賞大樓住戶們一個良好的居住品質。

三.右昌地區0719豪雨淹水問題
善慧自108/07/19淹水當日以來就非常的關心,並持續追蹤市府召開第二次檢討會議的進度,因108/07/19大右昌低窪地區淹水疑似機組運作上的瑕疵所造成,希望市府能儘速回應鄉親的盼望~應比照去年823對淹水50公分以下損害的適當慰問補助。

四.大右昌地區淹水問題探討
為徹底解決大右昌地區淹水,善慧主張興建地下滯洪池,淹水一直是大右昌低窪地區三、四十年的痛,目前雖已有抽水站,但仍無法解決大右昌地區的淹水問題,主因在於週邊高地的雨水往右昌低窪地區湧入。

善慧提到可借鏡臺北文山區設置地下滯洪池的案例,於三山街與德民路口興建地下滯洪池,才能徹底解決大右昌地區長期以來的淹水問題。

五.加昌路729巷磚造水溝更新
楠梓區加昌路729巷兩側排水溝為早期磚造道路側溝,年代久遠遲遲未更新改造,建請市府水利局相關單位針對此道路加速改善。

六.楠梓區壽民路路面塌陷問題
楠梓區加昌里壽民路路面坑洞重鋪之後確實常發生塌陷,經檢查為地下箱涵破損,建請相關單位針對壽民路段箱涵老舊應全面更新。

七.爭取高雄煉油廠區內應規劃一條寬敞道路直通後勁學專路
高雄煉油廠區都市審查在即,經濟部目前規劃楠梓加工區第三園區落腳於高雄煉油廠內部分區域,未來的交通流量將更為龐大。
金屬工業中心前(民族路省道旁)高楠公路1003巷是後勁及周邊鄉親通往高楠公路、民族路的必經路線,而現行道路環場道路蜿蜒而狹窄、險象環生,時時常有車禍事故,鄉親期盼已久,建請市府加速督促「將高楠公路1003巷(金屬工業中心前)道路直接穿越原中油廠廠區→直通後勁學專路」,解決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壅塞問題、降低廠區前平交道交通事故的發生、舒緩楠梓百慕達的交通,對於後勁地區居民、仁武地區居民(例:中華社區)及省道沿線居民要往返後勁地區或楠梓加工區上班時更加便利安全,消防、救護、警察及其他單位再執行緊急勤務多了便利性。
✅本項提議,感謝李四川副市長應允全力配合規畫。

八.捷運R18油廠國小站停車位不足問題,建請市府規劃增設停車位。

九.爭取蓮池潭開放局部垂釣
縣市合併後,市府禁止釣客於蓮池潭垂釣,讓許多喜好垂釣的鄉親非常失望,應鄉親陳情,善慧要求觀光局不該引用養工處對公園水池禁止釣魚的法規來管理蓮池潭,應要另立專法、開放部分區域垂釣,讓蓮池潭觀光與遊憩兼具,且能更多元化。

📌 因時間關係質詢其他議題,善慧另提書面質詢如次:
🔶交通違規檢舉 連續開罰問題:
善慧於上週接獲陳情,鄉親於47秒內因在巷弄內轉彎未打方向燈,被檢舉人跟蹤式的檢舉,遭開罰四張紅單!善慧感嘆這種幾十秒內的連續性、跟蹤式的檢舉案件,幾乎已是病態的行為?
善慧認為交通裁罰單位不應見獵心喜,應檢討比例原則及思考檢舉人是否已逾越正當手段或違法行為,並通盤檢討、改善讓人詬病的不當裁罰。

🔶高雄敬老卡使用多元化:
許多鄉親反映我們高雄的敬老卡使用不夠多元,與其他城市相對遜色,善慧建議比照或參考臺中等城市,讓高雄敬老卡使用多元化,鼓勵長者走出戶外,樂齡、樂活,為高雄注入長青新活力。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高齡者日常生活旅運型態與障礙之探討─以台北文山區為例

為了解決文山區停車位的問題,作者朱俊霖 這樣論述:

隨著醫療科技的日益進步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年輕世代的人口數越來越少,相對地高齡者卻因日益進步的醫療水準存活率越來越高,這樣的情況下所衍生出來「人口老化」的問題全世界皆是如此,在臺灣這樣的情形也不例外,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做的推估,至民國115年時,臺灣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至民國150年時約每10個人中就有高達4位是65歲以上之高齡者。有鑑於此,本研究將透過內容分析法將以往關於高齡者之研究整理與理歸納並找出研究之缺口同時本研究另將選定大文山區之文山區與新店區為研究區域利用問卷調查之方式探討並釐清高齡者戶外活動旅運需求類型並透過分析歸納不同高齡者之旅次型態,尋找其行為模式並試圖建構出

高齡者旅次之時空圖,最後透過分析高齡者在戶外旅運需求之特殊性與差異性並且進一步提供高齡者在外出移動上之改善建議。研究結果發現,針對高齡者之相關研究中以,相對在「連通」構面上之研究著墨較少,而在高齡運輸領域之研究主題則較缺乏了如同「可及性」、「便利性」、「舒適性」等構面之研究主題。而經過實證分析之問卷抽樣調查,本研究也得出了:在人口統計變項下,研究發現性別與持照種類有著高度之相關性;在從事之外出運動項目下,男性傾向從事健走與跑步,而女性則從事散步與騎腳踏車;在從事休閒娛樂活動項目下,高齡男性傾向於使用汽車與捷運,而女性則傾向於使用公車與走路;同樣在從事休閒娛樂項目下,女性較易遭遇之障礙為標誌不清

楚與司機駕駛習慣差,而男性則較傾向於未遭遇任何障礙等之結論。

行動代客泊車服務系統建置與評估

為了解決文山區停車位的問題,作者余俊緯 這樣論述:

科技日益進步,汽車幾乎成為一般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地狹人稠的臺灣,出門前往往會擔心目的地是否有停車位,停車位是否好找,若目的地沒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可以到達,自行開車勢必為唯一解決方式,但找尋車位通常會耗費大量時間,出遊的好心情都會化為灰燼,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停車這件事情快速解決呢?本篇論文再探討國外與臺灣找尋車位的方法後,認為臺灣找尋車位的方法並不多樣,所以選定國外行動泊車系統,欲將其建置於臺灣,並評估其可行性,希望能藉由本研究之系統能有解決找尋車位的問題。本研究將行動代客泊車系統建置完成後,並對其進行評估,發現使用者對與此系統滿意度非常的高,本研究又將其導入臺灣市場並發現,大多數的車主

,傾向直接開車前往目的地,根據觀察發現,一旦踏上車,車主很容易依賴車上的導航軟體或是相信自己的行車大腦。從停車的行為來看,大部份的車主傾向一開始自己找尋停車位,當找不到停車位時,多數的車主選擇再繞繞,隨著時間的消耗,車主對於願意負擔的價格也會向上提升,此時若能提供即時的停車資訊,車主有超過 80% 的機率會前往你希望他前往的停車場。本研究認為若想要解決車主找尋車位的困擾,應從建置於既有用戶的流程中,而不是創造新的停車模式。目前停車應用可以嘗試切入的角度為,提供車主能輕易查詢到附近的停車場,包含價位、剩餘車位、街景等整合性的資訊平台,並建置於其車內導航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