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侯慶謀,陳玉霖,陳佑中,陳家宇,陳坤毅,黃于津,黃則維,劉呈祥,蔡侑樺,蔡寧,龍霈寫的 見築百講:1684-2020高雄經典建築 和張倫的 老街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晨星所出版 。

大仁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王秋傑所指導 許良州的 旗山老街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2020),提出旗山老街火車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旗山老街、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滿意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李文環所指導 陳宜彣的 高雄市政府文化資產導覽解說體系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導覽解說、觀光凝視、懷舊情感的重點而找出了 旗山老街火車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旗山老街火車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見築百講:1684-2020高雄經典建築

為了解決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作者侯慶謀,陳玉霖,陳佑中,陳家宇,陳坤毅,黃于津,黃則維,劉呈祥,蔡侑樺,蔡寧,龍霈 這樣論述:

  高雄,這座因高雄港而崛起的港市,在1863年開港,1908年開始築港工程,城市的核心區域陸續填築完成。1919年10月田健治郎任臺灣首任文官總督,在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革,將全臺重劃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和高雄五州,至此「高雄」地名首次出現,取代原來的地名「打狗」,在2020年屆滿一百週年。     一百年來,高雄的公共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帶動了街景的改造。高雄逐步擴展成臺灣南部第一大城,座落在城市上的建築,記錄了這座城市的歲月流變。《見築百講》盤點高雄現存文化資產,以及現代化發展下的產業設施、交通建設、學校、宗教、住宅、商業大樓等建築,精選清代至今百件經典建築作品,透過專書出

版,讓大眾了解高雄現存的特色建築。

旗山老街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作者許良州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遊客對旗山老街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與滿意度之關係,運用問卷調查法。問卷以李克特五尺量表,採便利抽樣,共發放250份問卷,有效問卷228份。資料經SPSS統計軟體,進行敘述統計、信效度分析、差異分析與相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在滿意度之「環境因素」與「成長因素」兩個構面中有顯著差異,研究所以上教育程度的滿意度低於大學和高中學歷。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與滿意度三者之相關性介於正向低度與中度相關,表示遊客對旗山老街之景點意象認知、體驗價值與滿意度具有關聯性。景點意象認知的「環境設施完善」與「歷史文化濃厚」兩構面對滿意度具預測力,「意象鮮明」對滿意度則無預測力。體驗價值中之「遊

客投資報酬」、「服務優越性」及「美感」對滿意度具有顯著預測力,表示旗山老街遊客的體驗價值對滿意度具有正向影響。最後依研究結果與提出之建議,可供相關組職單位參考。

老街誌

為了解決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作者張倫 這樣論述:

23條經典台灣老街,不一樣的走法, 重新看見曾經豐饒的市街,成為最美的人文風景   老街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可算是在地早期商業最繁榮、歷史最悠久的街衢,許多活動皆在老街上演,更是在地常民生活的重心。本書以全新的走法,迷人的角度,帶讀者領略老街隱藏版的風情,聽老街講古,訪老職人的手路,食民間米其林小吃,台灣老街是一層一層時代的堆疊,也是庶民情感一次一次的翻現。   本書特採與眾不同的走讀方式,不論是水路經商、農作集市、軍政建城、物產興利或老街拾遺等老街的魅力與特色,盡在身心五感之中,無疑是一場今昔時光的穿越與體驗。 本書特色   1.老街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可算是在地早期商業最繁榮、

歷史最悠久的街衢,許多活動皆在老街上演,更是在地常民生活的重心。   2.老街保存許多老行業與職人技術,近年老街更有建築修護,以及老行業的保存與創新,如此讓老街更有看頭,加上地方旅遊人潮的活絡,老街也因此有了生機。   3.讓在地老街民眾與外地遊客都能更加瞭解老街的特色,適合地方深度旅遊。

高雄市政府文化資產導覽解說體系之研究

為了解決旗山老街火車站的問題,作者陳宜彣 這樣論述:

近來臺灣吹起一股文化資產保存風潮,各地具文資價值的建物大多被保留下來,此時文化資產再利用便成了重要的課題。經修復及再利用規劃後,文化資產重新迎接遊客到來,富有豐富又多元文化內涵的文化資產,如何讓遊客進行深入的觀光凝視,此時導覽人員變得相當重要,導入正確的歷史脈絡,傳遞文資保存概念。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陸續規劃了不同的文化資產解說導覽培訓計畫,本文探討高雄市三處文化資產分別為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武德殿與旗山車站,先訪談公部門得知經營規劃,從導覽培訓計畫解析課程的整體架構,再以實地田調分析園區氛圍的塑造,並實際聆聽導覽後了解個別導覽模式有何差異,透過訪談及問卷調查導覽人員,研究他們對於培

訓課程與導覽執行現況有何問題,最後以遊客問卷調查分析導覽解說的成效,以及從訪談當地居民中,得知文化資產與社區互動關係。 由訪談與問卷中得知,導覽人員普遍認為培訓時間短暫,又無提供溫故訓練課程。在與周邊居民訪談時,卻發現社區與文化資產近乎是毫無互動的狀況。因此本文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導覽培訓計畫的整體改善方式,與提升文化資產與社區互動關係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