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新 企業表單應用範例(4)旅館餐廳 和的 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經濟部攜手地方政府全力協助未登記工廠盼衝高納管申請率也說明:經濟部中辦強調,針對未提出輔導之疑似非屬低污染既有未登記工廠名單,尚未查處仍有322家,以及110年待完成之優先勘查名單197家,請各地方政府列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智囊團 和群學所出版 。

嶺東科技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黃承啟所指導 陳建安的 電商平台業者之法律責任-以商標商品瑕疵為例 (2021),提出未登記工廠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護法、電商平台、網路購物。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林廷機所指導 林碧珍的 公司法第173條之1股東會召集權對公司治理之影響研究-以大同案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公司治理、股東召集權、少數股東權、公司法第173條之1、公開收購的重點而找出了 未登記工廠名單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市違規未登記工廠已勒令停工63家中市經發局提醒業者合法登記則補充:台中市政府依據經濟部交付優先查處名單稽查疑似未登記工廠,統計至今已勒令63家限期停工。市府經發局強調,工輔法明確規定105年5月20日後新增未登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未登記工廠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 企業表單應用範例(4)旅館餐廳

為了解決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作者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第1節 前言   企業經營首重管理,經營管理可以當作一項工程來看,美國經營專家阿爾賓‧布勞恩的計劃(PLAN)→執行(DO)→考核(SEE)學說,應該是最為一般大眾所耳熟能詳的一種經營管理學說。   換句話說,凡事有妥善計劃,再根據該計劃去執行,在計劃執行中能隨時加以考核並修正該計劃,如此週而復始才能使企業隨時因應當前局勢,掌握贏的策略,並立於永續經營的不敗地位。   現代的企業經營管理觀念即是建立管理上之標準化,以及基此觀念所規劃設計出企業經營管理的標準作業模式。將作業予以系統化、制度化及一元化,對於作業效率的提昇,員工士氣的提振,公司權責的劃分,市場網路的開拓,風險負擔的減少以及

公司形象的建立等,確實有莫大的幫助。   現在如果我們將制定企業管理規章(及其相關表單)當作是計劃(PLAN)的話,那麼落實執行規章制度並填寫其所規範的相關表單,則是具體執行(DO)企業規章的規定,此外檢討分析並填製有關管理規章之比較、分析等的表單,就是屬於考核(SEE)該規章之管理績效或檢討該規章的適宜性了。總之,表單不僅為企業事務作業流程之表徵,更是企業規章之具體表達工具。   套書以『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為名,集經營管理表單實務於一爐,以簡明淺顯的表單格式,列示出企業各相關單位管理工作上具體可行的實用表單範例。企業相關主管及工作者只要隨手翻閱,便可找到您所需要的參考答案。它是一套完整

且實用的企業表單工具書,也是員工教育訓練的好範本,它將是您的良師益友,導引您登堂入室,步上成功的坦途。   第2節 套書要點及要目   『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套書,是特別針對企業在實務運作上遭遇的管理表單問題,所發展出來的表單工具套書;它包含了總務、人事、財會、銷售、工廠、品質、旅館、餐廳等,企業相關管理表單範例都涵蓋在內,堪稱完整之企業表單實務範例工具套書。   『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套書,分四冊單元,各單元要目列示如下:   (1) 總務人事   單元涵蓋:「組織職掌」、「會議委員會」、「文書管理」、「庶務管理」、「員工福利」、「其他總務管理」、「甄選任用」、「待遇管理」、「出勤管

理」、「考績晉昇獎懲」、「離職退休資遣」、「教育訓練」等,有關總務、人事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2) 財會銷售   單元涵蓋:「出納管理」、「資金預算」、「其他財務管理」、「會計憑證簿籍」、「帳務相關明細表」、「會計報告分析」、「會計相關事務」、「內部控制稽核」、「其他會計管理」、「一般業務處理」、「行銷業務調查」、「行銷通路管理」、「營業人員管理」、「其他營業管理」等,有關財會、銷售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3) 工廠品質   單元涵蓋:「生產管理」、「採購管理」、「倉儲管理」、「外包管理」、「生產技術」、「製品技術」、「廠務管理」、「品質事務」、「品質程序」等,有關工廠、品質之表

單應用範例文件。   (4) 旅館餐廳 (本冊單元)   單元涵蓋:「旅館訂房」、「入住登記」、「行李收送」、「服務中心」、「櫃檯其他」、「客房服務」、「客房整潔」、「客房庶務」、「商務育樂」、「工務保全」、「其他旅館」、「宴會訂席」、「餐廳庶務」、「廚房庶務」、「食品酒類飲料」、「其他餐廳」等,有關旅館、餐廳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套書總論】 第1章 企業表單套書緒論 第2章 企業表單標準化 第3章 企業表單製作要領 第4章 企業表單製作程序 【旅館訂房】 FGA01 旅客預訂單 FGA02 客房預訂單 FGA03 委託訂房單 FGA04 旅行社預訂單 FGA05 貴賓預訂要求表

FGA06 客房預訂確認傳真單 FGA07 團體/個人預訂確認傳真單 FGA08 團體預訂變更報告表 FGA09 延長或取消訂房單 FGA10 當日未到與取消預訂報告 FGA11 訂房統計表 FGA12 訂房來源月報表 FGA13 優惠房價呈報單 【入住登記】 FGB01 團體入住登記表(1) FGB02 團體入住登記表(2) FGB03 團體入住登記表(3) FGB04 團體入住名單(1) FGB05 團體入住名單(2) FGB06 外籍臨時入住登記表 FGB07 民宿旅客入住登記表 FGB08 旅館住宿登記簿 FGB09 商務會議客房分配表 FGB10 團體開房單 FGB11 團體房客

接待單 FGB12 外籍房客統計表 FGB13 房客資料卡(1) FGB14 房客資料卡(2) FGB15 房客應到未到報表 FGB16 客房差價確認表 FGB17 客房變更通知單 【行李收送】 FGC01 團體行李登記表(1) FGC02 團體行李登記表(2) FGC03 團體行李收送紀錄表 FGC04 團體行李運送時間表 FGC05 團體行李紀錄單 FGC06 個人行李到館紀錄表 FGC07 個人行李離館紀錄表 FGC08 行李服務紀錄表 FGC09 寄存行李登記表 FGC10 寄存行李證明(寄存牌遺失) FGC11 行李狀況日報表 【服務中心】 FGD01 房客會客登記表 FGD02

 訪客留言單 FGD03 房客留言單 FGD04 房客遺留物品登記表 FGD05 房客遺留物品領取單 FGD06 拾獲物品登記單(1) FGD07 拾獲物品登記單(2) FGD08 遺失物品招領單 FGD09 遺失物品保管登記表 FGD10 暫置物品登記表 FGD11 轉交物品委託書 FGD12 房客抱怨處理單 FGD13 顧客抱怨日報表 FGD14 房客談話紀錄 FGD15 貴賓接待聯絡單 FGD16 房客借傘單 FGD17 嬰兒看護服務委託書 FGD18 房客私人物品維修單 【櫃檯其他】 FGE01 外幣兌換明細表 FGE02 外幣兌換報表 FGE03 保管箱使用登記簿 FGE04 預約

訂車單 FGE05 車輛預約接送單 FGE06 接送房客表 FGE07 提前退房表 FGE08 延期退房表 FGE09 換房/續住聯絡單 FGE10 房客退房日期變更單 【客房服務】 FGF01 團體喚醒服務 FGF02 房客生日蛋糕訂單 FGF03 房客借用物品紀錄表 FGF04 房客損壞物品賠償單 FGF05 撬開保險箱委託書 FGF06 通知房客單 FGF07 客房留言單 FGF08 送餐服務紀錄 FGF09 房客晚餐訂單 【客房整潔】 FGG01 迷你酒吧單 FGG02 布巾洗滌日報表 FGG03 地毯沙發洗滌登記單 FGG04 客房布巾盤點表 FGG05 客房耗用品日報表 FGG

06 客房缺損物品紀錄單 FGG07 客用品需求月報表 FGG08 客用品領取週報表 FGG09 客用品庫存月報表 FGG10 貴賓客房佈置單 FGG11 客房夜床服務報告單 FGG12 客房服務工作日報表 FGG13 客房工作紀錄表 【客房庶務】 FGH01 客房裝潢配置表 FGH02 客房設備財產卡 FGH03 領班查房表 FGH04 查房紀錄表 FGH05 查房報告單 FGH06 房況更改紀錄表 FGH07 房況日報表 FGH08 客房營收日報表 FGH09 客房入住退房清單 FGH10 公共區域消耗品月報表 【商務育樂】 FGI01 郵件登記表 FGI02 郵電件聯絡單 FGI03

 郵電遞送紀錄表 FGI04 郵電遞送單 FGI05 郵件轉寄單 FGI06 傳真發文稿單 FGI07 請重發傳真單 FGI08 預訂機票單 FGI09 代辦服務單 FGI10 商務中心營業日報表 FGI11 育樂中心房客預訂單 FGI12 育樂中心團體預訂委託單 FGI13 育樂中心教練服務聯絡單 FGI14 育樂中心會員使用登記簿 FGI15 育樂中心更衣櫃租用單 FGI16 育樂中心營業日報表 FGI17 育樂中心營業月報表 FGI18 育樂中心工作日誌 【工務保全】 FGJ01 維修申請單 FGJ02 設備維修單 FGJ03 設備/設施維修單 FGJ04 維修報告單 FGJ05 客房

報修紀錄日報表 FGJ06 育樂中心維修紀錄表 FGJ07 設備設施故障排除紀錄簿 FGJ08 設備維修保養計劃表 FGJ09 客房能源耗用月報表 FGJ10 保全監控紀錄簿 FGJ11 消防器材配置表 FGJ12 明火施工申請單 FGJ13 房客事故報告單 FGJ14 房客報失登記表 FGJ15 房客報失訪問記錄表 FGJ16 重要賓客保全紀錄簿 【其他旅館】 FGK01 櫃檯交接班表 FGK02 客房領班交接班表 FGK03 客房值班紀錄 FGK04 保全值班簽到紀錄簿 FGK05 保全值勤表 FGK06 經理夜間巡查報告 FGK07 備用鑰匙使用紀錄表 FGK08 工作服洗滌登記表 F

GK09 新客戶資料表 FGK10 客戶往來聯絡紀錄表 FGK11 免費臨時停車券申請單 FGK12 房客收據 【宴會訂席】 FHA01 小型宴會預訂單 FHA02 中大型宴會預訂單 FHA03 宴會預訂單(1) FHA04 宴會預訂單(2) FHA05 婚宴預訂單 FHA06 宴席洽談表 FHA07 團體訂餐表 FHA08 宴會內容通告表 FHA09 宴會變更聯絡單 FHA10 宴會訂單統計表 FHA11 宴會訂單狀況表 FHA12 宴會預訂日報表 FHA13 宴會預訂週報表 【餐廳庶務】 FHB01 個人訂餐單 FHB02 個人點菜單 FHB03 退菜換菜單 FHB04 退菜換菜週報表

FHB05 餐點抱怨處理紀錄表 FHB06 餐點意見回饋單 FHB07 餐廳顧客意見表 FHB08 餐廳顧客簽帳單 FHB09 餐廳營業日報表 FHB10 餐飲工作週報表 FHB11 餐廳營業分析月報表 【廚房庶務】 FHC01 中廚房收尾工作自檢表 FHC02 西廚房收尾工作自檢表 FHC03 廚房收尾安全自檢表 FHC04 廚房環境查核表 FHC05 廚房衛生查核表 FHC06 食品衛生查核表 FHC07 廚房餐點料理紀錄表 FHC08 餐廚用具毀損月報表 FHC09 餐廚用具損耗月報表 FHC10 就餐環境查核表 【食品酒類飲料】 FHD01 食品請購採購單 FHD02 市場原料訂

貨單 FHD03 食品原料入庫單 FHD04 食品原料進貨報告單 FHD05 食品原料進貨日報表 FHD06 食品原料驗收報表 FHD07 食品原料領用單 FHD08 廚房食品領料單 FHD09 酒類/飲料庫存卡 FHD10 酒類/飲料入庫驗收日報表 FHD11 酒類領取單 FHD12 飲料領料單 FHD13 宴會酒類/飲料耗用表 FHD14 酒類/飲料進銷存日報表 FHD15 酒吧庫存日報表 FHD16 酒類報損單 FHD17 酒類/飲料標準成本表 【其他餐廳】 FHE01 酒吧營業日報表 FHE02 物品收貨紀錄 FHE03 入庫日報表 FHE04 驗收報告表 FHE05 庫房存貨卡 F

HE06 領貨單 FHE07 餐飲用具用品盤點表 FHE08 餐具庫存卡 FHE09 餐具領用單 FHE10 餐具簽領單 FHE11 餐具內部借用紀錄單 FHE12 餐具破損匯總表 FHE13 餐具庫存明細表 FHE14 餐具月盤點統計表 自序   智囊團創業至今,歷經二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在與兩岸中小企業,頻頻接觸的過程中,深切地瞭解到當前中小企業內部控管上遭遇的瓶頸,殷殷需要一套與時同進(配合當前法令規定),且又簡明、務實、完善的「企業實務應用文件」範例工具書,以饜中小企業參閱、研擬、學習之需。   「企業實務應用文件」屬現代應用文書,其道雖小,為用卻廣。看似簡單,學問甚大,憑空想像

,困難重重。有鑒於此,智囊團以多年兩岸中小企業實務輔導經驗與研究心得,針對癥結所在,結合相關顧問、專家與菁英,以現代精簡語體與企業效率控管為原則,朝標準化、制度化方向,自一九九六年起,即陸續出版多套簡明易行的『企業應用標準系列』範例工具書。   二○○三年起,為便於兩岸中小企業普遍落實採用,將所有已出版與未出版之稿件,重新分門別類整編,去蕪存菁,融合一體。繁體叢書定名為『企業應用管理百科』系列(適用於台灣法規),簡體叢書定名為『中國現代企管百科』系列(適用於大陸法規);叢書之措詞用語,均力求精美完善,且益加要求淺顯實用,兩岸閱者倘有所得,實為智囊團之深幸也。   二○一七年起,繁體叢書為延

續求精求進理念,針對相關類項及實務內容,暨許多新觀念、新需求與新法規的要求,進行大幅改版、新編作業,若干內容酌予廢除、修正、補充或新增,重定名為『企業應用範例全集』。發行以來,備受厚愛,荷承洽詢訂購,殊覺榮幸,倍增惕勉。   惟現今法規多有修訂,為求與時同進,再次結合多位顧問、專家與菁英,進行改版、新編作業,以利實用,新定名為『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分六組套書計二十冊,分門別類(新)列舉出190餘則企業規章範例、40餘則公開發行範例、40餘則ISO 9001範例、860餘則企業表單範例、90餘則企業契約範例、380餘則企業書信範例,舉凡中小企業現今經營管理上必

備之相關「企業實務應用文件」範例,幾已涵蓋在內。   此外,『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延續以標準化、系統化之觀念,配合ISO文件之組織邏輯,編擬出全部內容,完全符合資訊化的科學管理潮流。參酌採用『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讓您從開始就能建構出卓越制度的基礎,並成為符合品質認證或公開發行等,所要求的文件控管之現代企業。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所舉範例可就所需,信手拿來,使用者可有無師自通之樂,教授者可有免東翻西閱之勞。無論是企業實務之用、員工學習之用、大專院校參考之用,均極相宜。此外,在應用文件範例撰擬過程中,如配合使用智囊團相關之編輯版本(eBook),那將會更得心應手,倍增效果。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在編校過程中,承蒙多位顧問、專家與菁英及智囊團兩岸同仁,煞費苦心,盡心盡力合作,予以重新研討,分派任務,不眠不休,大幅編校,在此致由衷謝忱與敬意!   智囊團叢書系列,在二十多載來的多次新、修、改版發行期間,陸續承蒙:前財政部長 林振國先生;前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黃嘉明先生;前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石滋宜先生等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作序,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智囊團叢書系列,又陸續承蒙:前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 吳壽山博士;前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陳文華博士;前政治大學企研所教授 賴士葆博士;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

副所長 高長博士;前政治大學銀行學系教授 張春雄博士等諸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推薦,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或仍有掛漏之處,有賴參酌者觸類旁通,靈活運用,配合企業實際需要,益以修訂出權責相宜,且實用可行的企業實務應用文件。付梓前夕,私衷感奮之餘,謹書數言,以為之序。 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 張國光 附識 二○二○年二月吉日

未登記工廠名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工廠管理輔導法》去年上路,環保團體指出,今年3月20日未申請輔導轉型、關廠的未登記中高汙染農地工廠,經濟部要對其斷水斷電與拆除,經濟部應盡快公布名單,並確實執法。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839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電商平台業者之法律責任-以商標商品瑕疵為例

為了解決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作者陳建安 這樣論述:

上網購買商品或服務,這動作已是現代人生活的日常步驟。網購平台業者藉由提供買方與賣方一個交易空間,提升交易者之間的搜尋或媒合速度,並以評價等信賴機制增加交易成功率;網購平台業者也從中獲取手續費、上架費等收益,不僅有助於經濟發展,也建購電子商務的模式與消費環境。電子商務提供消費者方便的購物環境,但也造成消費者保護問題,如交易安全、隱私權保護、網路詐欺及跨國界的消費爭議處理等等。又由於電子商務具有全球化、技術密集、快速變遷及匿名性的特性,以致所衍生的消費者保護議題,遠較其他交易型態複雜,台灣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消費者必須共同合作面對。我國行政院為提供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與其他交易型態相同的保護,因此訂

定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護綱領。然而,此綱領僅為指導原則或一種精神的宣示,並無實質上的法律效益。我國沒有電子商務的獨立專法,而是透過現有的法律及制度謀求解決,且基於電子商務的技術與特性,另制定電子簽章法以符合電子交易的需求。不過,台灣目前對於網購平台業者也還沒有專法管理或課予責任義務。在現今電商發達的時代,釐清平台業者與買賣雙方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已顯得迫切需要。尤其在實務上,平台業者都在其服務條款中聲明:「不介入買賣雙方的實質交易內容,亦不對賣方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提供保證」、「若雙方對於商品或服務有爭議,平台也僅協助雙方進行溝通協調,平台本身不對其中一方負擔任何責任。」等語,如果當買方向賣方求償無門

時,又該如何保障買方的權益,此時則出現法律保障上的漏洞。

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

為了解決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挑戰電子業的「乾淨」神話,揭露晶片的黑暗面,讓我們看見高科技產業製造過程的全球化與電子廢棄物的跨國流通,如何在世界各地造成無數汙染與剝削,毒害環境與勞工健康。   全球化發展讓高科技產業得以將充滿毒害的製程轉移至工資較低、環境及勞工保護法令較為寬鬆的地區,並將有毒廢棄物輸出至窮國。這種先進國家對後進國家的剝削嚴重傷害當地環境與勞工權益,當地政府與企業亦時常成為幫兇。然而,全球化也提供契機,讓運動者得以進行跨國串聯,制定跨越國界的勞動與社會標準來協調各國政策,共同抵抗國際資本的施壓,阻絕產業界以低標準的勞動與環境規範創造競爭優勢的漏洞。   親身參與各國環境運動的作者群,透過美國、泰

國、印度、中國、蘇格蘭、墨西哥、中東歐、台灣、日本等地的案例,讓我們看見站在第一線「挑戰晶片」的抗爭先驅如何應戰、如何運用各種極具創意的行動策略達到運動目的。揭露種種不正義,並非只為歸罪咎責,而是要重新闡明公部門及產業所應負的責任,提供更加人性化且得以永續發展的替代方案。 主編者簡介 泰德.史密斯(Ted Smith)   美國矽谷毒物聯盟(SVTC)創辦人、前執行長暨資深策顧問,也是責任科技國際運動(ICRT)的共同創辦人與現任執行長。關注高科技產業污染問題長達三十餘年。 大衛.桑那菲(David Allan Sonnenfeld)   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科學學院(Coll

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社會學及環境政策教授。 大衛.佩洛(David N. Pellow)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長期關注社會不平等與環境衝突之間的關係,投身多場環境正義運動,同時也參與永續發展的全球政策框架制定。 譯者簡介 地球公民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是透過大眾募款成立的環境保護公益團體,2007年9月登記成立為地球公民協會,在此之前已累積約十年的環保運動經驗。2010年11月與台灣環境行動網(TEAN)合併,由174位捐款人捐助基金並轉型為基金會。主要關注山林、水資源、工業污染、責任科技,以及花東永續

、廢核等議題。   地球公民基金會透過調查研究揭露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同時發行刊物、舉辦教育活動以壯大公民力量,期望能促進法令制度、政策、生活方式的改變,重建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建立永續的社會,善盡台灣做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推薦序   我們為何挑戰晶片?/邱花妹 推薦序   會寫字真好/胡慕情 推薦序   夢醒時分:起身邁向友善科技/林名哲 推薦序   科技來自人性,人性會帶來災難/詹順貴 導讀     綠色矽島夢︰晶片製造的全球挑戰/杜文苓 中文版序 / Ted Smith 前言:科技大代誌 / Jim Hightower 致謝 1. 高科技世界中永續發展和環境

正義的探索 Ted Smith, David A. Sonnenfeld, and David N. Pellow 第一部  全球電子業 第一部導言 David A. Sonnenfeld 2.全球電子業的變動圖像:新經濟中的大量生產網絡 Boy Lüthje 3.半導體產業的職業健康 Joseph LaDou 4. 雙重危境:電子製造業中的性別與遷移 Anibel Ferus-Comelo 5. 「中國製造」:全球最快速成長經濟體的電子業勞工 梁寶霖、Sanjiv Pandita 6. 泰國電子業的企業社會責任 Tira Foran and David A. Sonnenfeld 7. 印

度的電子業勞工 Sanjiv Pandita 8. 走出幽谷,又蒙上陰霾?    ――中、東歐半導體工廠下的勞工與社區健康 Andrew Watterson 第二部  環境正義與勞動權 第二部導言 Andrew Watterson、張聖琳 9. 從草根到全球 ――矽谷毒物聯盟的劃時代成就︰推動高科技產業的企業可課責性及永續經營之    社會運動 Leslie A. Byster and Ted Smith 10. 為職業健康的奮戰:矽谷經驗 ――與阿曼達.霍爾斯的對談 Amanda Hawes with David N. Pellow 11. 兩個時代的移民工︰在矽谷的奮鬥與成功 David

N. Pellow and Glenna Matthews 12. 蘇格蘭格林諾克國家半導體分公司的員工健康:殺人的自由? James McCourt 13. 社區組織爭取勞動權、健康與環境品質︰美墨邊境的電視製造業 Connie García and Amelia Simpson 14.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電子業的勞動權與職業健康 Raquel E. Partida Rocha 15. 打破矽的沉默:訴說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健康與環境影響 張聖琳、邱花妹、杜文苓 16. 人不如土︰受污染所害的前RCA工人全球抗爭追尋正義(台灣) 顧玉玲 17. 電子業工會化:尋找新策略 Robert St

eiert 第三部  電子廢棄物與生產者延伸責任 第三部導言 Leslie A. Byster、杜文苓 18. 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     ――從毒物氾濫到生態永續:擺脫毒性的輪迴 Leslie A. Byster and Ted Smith 19. 日本的高科技污染︰日益明顯的問題與替代方案 吉田文和 20. 高科技的骯髒小秘密︰電子廢棄物貿易的經濟與倫理 Jim Puckett 21. 高科技廢棄物堆積如山,被遺棄的生命:印度德里的電子廢棄物 Ravi Agarwal and Kishore Wankhade 22. 電子產品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引進美國 Chad Raphael and T

ed Smith 23.國際環境協定與資訊科技產業 Ken Geiser and Joel Tickner 24. 電器與電子類產品設計的改變︰瑞典與日本生產者延伸責任立法的效應 東條なお子 25.有毒的老兄(ToxicDude.com)︰戴爾電腦回收運動 David Wood and Robin Schneider 附錄A    環境正義原則 附錄B    矽谷電子製造業的社會和環境責任原則 附錄C    股東會決議案範本 附錄D     電腦回收運動原則聲明 附錄E    電子回收業者管理承諾 英文縮寫對照表 參考文獻 相關資源 作者簡介 推薦序    我們為何挑戰晶片? 邱花妹(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2013 年 12 月,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測試大廠、年營收超過兩千億的日月光,偷排廢水汙染後勁溪,遭高雄市環保局裁罰,震撼台灣社會。日月光遭停工後,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後勁居民、大高雄總工會、高雄市產總、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同學,連袂在後勁溪畔召開記者會,要求日月光負責,且停工期間不得損害勞工權益。公民社會也持續發聲,要求市府嚴審復工、資訊公開、納入民間參與,呼籲日月光環境改善一次到位。   在地行動開展的同時,這波運動也出現了國際串聯。2014 年 2 月 12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在台北召開國際記者會,責任科技國際運動

網絡(ICRT)執行長泰德.史密斯(Ted Smith)透過 Skype 越洋連線,公布來自十八國五十個團體的連署,要求科技電子業負責任生產的環保團體與勞工組織,同聲譴責日月光的汙染行徑,並要求向日月光下單的品牌大廠負起供應鏈管理的責任,這波行動隨後得到蘋果、英特爾、美信(Maxim)的積極回應。這波國際串聯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得以成形,靠的正是《挑戰晶片》這本書的作者群自 2002 年成立的責任科技國際運動網絡。   透過參與台灣環境行動網、地球公民協會,到 2011 年兩會合併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我有幸藉由這個國際網絡,連接在地與國際經驗,結識台灣與國際間為捍衛勞動權與環境正義、推動責任科技

而奮鬥不懈的行動者。我也因此得以參與本書的撰寫及促成中譯本的發行。我想藉由這篇文章,簡要說明本書作者群及台灣的運動夥伴們為何、如何「挑戰晶片」。   全球電子資本下的環境與勞動不正義   1981 年,美國矽谷爆發快捷半導體地下水汙染事件,聖荷西超過十萬戶居民的用水被曝於有害溶劑,社區居民與勞工健康受到影響。隔年,本書主編之一泰德.史密斯創辦矽谷毒物聯盟並出任執行長,與社區居民、勞工、律師、學者合作,揭露矽谷及半導體乾淨產業形象背後的黑暗面。   1980 年代,也是電子資本在全球劇烈地重整與再結構的時代。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快速擴張,各國競相模仿矽谷模式,提供優惠投資

環境、設置科學園區吸引電子資本,以加入這場逐漸為跨國品牌大廠控制技術與規格、掌握市場與利潤的國際分工。然而,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生命周期短,製程快速變化且使用上百種化學物質、金屬與有毒氣體,在「生產先行、風險再議」的市場法則下,其對環境、居民與勞工健康的影響缺乏審慎評估,各國的環境規範也跟不上其製程的快速變化。是以,這個產業對環境、社區居民與勞工健康所帶來的衝擊,隨著其產品在全球的生產、消費與丟棄,而蔓延到世界各地。這個失衡的經濟發展過程,觸發了本書作者群關注的問題︰全球電子業下的勞動權與環境不正義。   就環境不正義而言,科技電子業在全球的擴張,涉及其對土地、水資源(半導體需大量純水)、

能源與基礎設施(比如各國政府將公共資源投注於科學園區)的索求。同時,在電子產品的製造地及電子廢棄物拆解地,電子毒害則對生態環境、第一線工人與社區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汲取自然資源,或排放空汙、廢水、有毒廢棄物,電子產品的生產與廢棄,除了涉及產業將環境與健康成本外部化,其製造的環境惡果與健康危害常是不平等地分配到相對弱勢的族群身上。   為設置電子業製造基地,國家榨取掠奪農民的土地與水資源,使社區居民及農漁民賴以維生的環境遭到汙染;電子廢棄物便宜行事地從富國輸出至第三世界,在印度德里、中國貴嶼、北非的貧窮農村進行拆解;而日日暴露於工廠內有害物質的,絕對是第一線的基層

勞工而非科技業的中高階主管。   論及勞動權,我們發現,電子業的發展榮景竟以第一線勞工的健康與生命為代價。本書作者之一,長期研究半導體業的公衛學者拉度(Joseph LaDou)1980 年代即警告,半導體製程使其勞工系統性地暴露於有害的工作環境中。本書討論的個案,包括美國 IBM、蘇格蘭國家半導體、台灣 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泰國希捷科技等,以及近年爆發的南韓三星半導體工人集體罹患白血病,蘋果在中國外包廠商使用苯、正己烷危害勞工健康等案例,在在涉及電子產業製程使用了具生殖毒性、神經毒性、致癌性、免疫系統毒性的有害物質。此外,在資本全球化的情況下,從中國、印度到墨西哥,從亞洲到東歐,電子

業熱烈擁抱彈性化勞動力的僱用政策,使女性勞工、移工、中國農民工面臨惡劣的勞動條件與高壓管理。而電子產業界長期反工會的政策,更使得電子業勞工的勞動權益難以伸張。   全球與在地的倡議及行動   品牌大廠、電子大亨不成比例地取走多數利潤、累積財富,生態環境、社區居民與第一線工人也不合比例地承擔了全球電子業擴張所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惡果,這是勞動權與環境的不正義,這種失衡的發展也因此激發了各地受害居民與勞工、環境與勞工組織的行動與倡議。   投入這一波波行動的,是本書記錄的已故蘇格蘭半導體女工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聖荷西的家庭主婦蘿倫.羅絲(Lorraine Ross),人權律師

霍爾斯(Amanda Hawes),歐拉潘醫師(Dr.Orapan Metadilogkul),台灣的 RCA 受害工人等等。我們看到在各地為勞工與環境奮鬥不懈的組織工作者,與受害勞工、社區居民、律師、醫師及學者,透過草根組織與國際串聯、研究調查及媒體揭露、發動環境或勞工抗議乃至訴訟等方式,挑戰高科技毒害對社區居民、勞工及生態環境的傷害。這些在地與跨國的維權及倡議行動,要求電子業對受害工人與環境負責;停止以環境、社區居民與工人健康為代價的生產模式;捍衛公眾與工人知的權力,要求資訊透明化,特別是企業應停止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揭露影響工人與居民健康甚鉅的毒化物資訊。相關倡議也從預防原則及產品生命周期

的角度,要求企業完善化學品管理,從設計、從源頭移除有害物質,負起回收及處理電子廢棄物的責任。   各國與國際間挑戰晶片的力量,除了致力於揭露高科技的黑暗面、捍衛爭取受害居民與工人的權益,也分進合擊地透過無數倡議行動與政治遊說,促成個別國家環保法規或國際環境協定與規範的變革。最具影響力的改變,是本書論及的歐盟相關指令,包括 2003 年後陸續實施的「危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WEEE)、「耗能產品生態化設計指令」(EuP)及「化學物質註冊、評估、授權及限制」(REACH)等。   此外,1980 年代以降,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處方促使各國政府為吸引資本、競相放寬國內

的勞動與環境標準,展開向下沉淪的競爭。同時間,掌握品牌與技術的跨國資本,透過層層外包與國際分工,迅速累積財富與影響力,卻不需對第三世界的環境與勞工負責。這個失衡的發展,促使國際公民社會採取對全球供應鏈施壓的運動策略。依循責任科技、生產者延伸責任(EPR)等原則,倡議行動者直接施壓品牌大廠,要求品牌商負起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責任,比如書中記錄的戴爾電腦回收運動。近年來我們看到,結合勞工與環保組織、受害居民、工人以及消費者的責任科技運動,更積極地採取要求品牌大廠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及完善供應鏈管理的行動策略。比如,2011 年富士康在中國的勞工連環跳,經勞工團體、學界一波波的調查揭露,並號召消費者採取抗議

行動後,逐步迫使蘋果電腦出面回應,包括首度公布供應鏈廠商名單、同意強化供應鏈廠管理等。   台灣版的挑戰晶片   挑戰電子毒害、倡議責任科技的運動,隨著科技電子產業在台灣的擴張,也激起一波波對抗運動。   在國家政策主導下,台灣在 1970 年代後期,選定號稱「高科技、低汙染」的資訊科技電子業為國家策略型產業,並複製矽谷模式在 1980 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1990 年代中期,隨著台灣成功地整合進國際分工,竹科的經濟表現使其贏得「東方矽谷」的名聲。但產業急速擴張後,其環境與社會後果也逐漸浮現。   1990 年代後期,竹科因快速擴張,接連發生半導體廠大火、廢水亂排事件。中時地方記者陳權

欣在 1997 年揭露竹科廢水污染千頃農田,開啟了台灣社會對電子污染的關注。隨後,在新竹公害防治協會、淨竹文教基金會等地方環保人士的施壓遊說下,竹科在 1998 年出版了第一本環境白皮書,並於隔年成立環境監督小組。大約同時期,RCA 桃園廠確認土壤與地下水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汙染,RCA 罹癌工人集結,在工傷協會等團體的協助下,展開了一場漫長、至今仍奮鬥中的運動。   本書收錄了 1990 年代後期至 2000 年代初期,RCA 受害工人的奮鬥過程,以及竹科附近居民與環保人士揭露、挑戰竹科環境汙染問題的努力。而本書出版後至今,台灣挑戰晶片的社會力量已經翻天覆地。整體而言,更多開發案、更多汙染

事證與爭議,刺激了對抗科學園區擴張與挑戰電子污染運動的出現。   首先,電子毒害與風險成為環境運動爭議的核心。民進黨主政時期,出身環保運動陣營的張國龍教授出任環保署長,他任內提名數位環保運動背景濃厚的學者、律師、運動者,出任 2005 至 2007 年間的環評委員,他們在中科三期的環評審查過程中,有機會深入檢視、評估其環境衝擊,並向社會大眾揭露。約同時期,一些重要汙染案例的出現,也有助於解構高科技低汙染的迷思,包括漁業署研究確認竹科廢水排放處的香山濕地牡蠣遭重金屬汙染;中科廢水導致灌溉用水導電度過高、農田鹽化;中科竹科附近的空氣遭到砷汙染;甲級飲用水水源霄裡溪遭華映、友達光電汙染等。在中科三

、四期等新開發案中,彰化雲林農漁民拒絕電子廢水汙染灌溉與漁業用水;在已受汙染的地方,霄裡溪、老街溪沿岸居民都無法接受光電廢水,在漫長的爭議後,促使友達朝向廢水零排放的方案努力。   其次,為服務電子資本、增設科學園區基地,政府圈地、搶水、迫遷,掠奪農漁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激起了近年反對新設科學園區基地的一波波運動,這些重要運動包括反中科三期、中科四期(含反相思寮迫遷、彰化溪州反中科四期搶水)、竹科宜蘭城南基地、竹科宜蘭紅柴林基地,乃至反苗栗縣政府主導的後龍科技園區(灣寶)、竹科竹南基地暨周邊特定區(大埔)等。   從草根組織到國際串聯,挑戰晶片的行動者投身不同形式的直接抗議行動,進行調查

與開記者會揭露、參與環評會議及環境監督小組或委員會、打環境訴訟,乃至投入訂定光電業及半導體業放流水管制標準,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的修法行動。這些運動的積極行動者,包括全國性與地方專業環保人士、農民權益組織、律師及學者、受害居民與農漁民、學生,乃至獨立媒體工作者。這一波波運動捲入了數個活躍的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前身為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地球公民協會,2011 年與台灣環境行動網合併成立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保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運動過程也促成了一些新組織的誕生,比如后里農民,從組織自救會到正式成立台中縣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

已經為環境正義、為中科三期環評訴訟奮戰八年。義務投入中科三期、四期環評訴訟的律師,在 2010 年正式成立環境法律人協會。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環境運動與農民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相遇、合作。科學園區擴張涉及圈地、搶水、空汙廢水汙染農漁產品的疑慮,這些問題與農漁民權益、永續農業的未來息息相關。因關注「農村再生條例」而於 2009 年初組成的「台灣農村陣線」,因此也成為這波運動的一支主力。   就勞動權而言,過去竹科員工對電子業生產製造可能帶來的環境與健康衝擊,乃至勞動權益問題多保持沉默。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分紅制度與反工會氛圍,阻礙了員工對相關問題的關注與行動。隨著科技電子業勞動條件惡化,2008 年金

融風暴後,站出來抗議台積電裁員的前台積電員工,後來成為催生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的主力。這幾年,同樣關注電子業員工勞動權益的行動者,有為抗議 HTC 及洋華光電壓榨勞工及打壓工會,到電腦展或電子大廠的校園徵才活動抗議的高科技冷血青年;亦有個別行動者或團體加入國際間反血汗手機等種種行動。在台灣電子業的擴張過程中,追求環境正義與勞動權的運動多數時候分流,但在協助 RCA 受害工人的某些時刻,以及近來抗議日月光汙染的行動中,我們看到環境運動與勞工運動合作匯流。   責任科技,永續未來   本書是由無數受害者、環境與勞工組織者,以生命、運動經驗與知識的累積所合作完成的。我們期待,藉著此書中譯本的

出版,得以讓更多讀者理解到電子業的產業特性、在全球的發展路徑,以及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前線勞工、社區居民、拆解電子廢棄物的窮人、受害農漁民所處的艱難處境。惟有深刻理解這個發展過程所付出的環境與社會代價,才可能有更多人願意戮力以共,透過產品生命周期、預防原則、負責任地生產與消費等原則,追求可能的替代方案。在此,我誠摯將本書推薦給社會學、政治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公衛、電機、光電等不同領域的學者與學生,以及高科技業界主管與員工、政府官員、環境與勞工運動的組織者。 前言 科技大代誌Jim Hightower 以汽車為例,自從亨利福特開始用大量生產的方式造車,這四個輪子的科技產物就在瞬間完全改變我們的地

理景觀、環境、經濟、文化、心理……,可以說我們的世界幾乎完全為之改觀。不管是好或壞,汽車創造了高速公路、購物中心、麥當勞、得來速銀行 ,甚至還有美國搖滾樂團「海灘男孩」! 然而,這段汽車工業的發展過程,真正要講的並不是科技如何持續進步的故事,而是多年來小人物對抗企業鉅子的事蹟。這些平凡的人企圖將高唱著「踏步、踏步、踏步」 進行曲大步向前邁進的科技力量導向人性化與民主化。例如,在密西根州的弗林特(Flint),浴血奮戰而不願屈服的汽車工人,他們在 1937 年發動英勇的靜坐罷工,爭取更好的收入與合理的待遇,不僅促使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成立,更帶入新的勞資

權力關係,提高所有美國人晉升中產階級的可能性。此外,還有那些科學家、環保人士,以及其他草根運動者,他們不斷地努力,追求更環保、更安全、更節省能源的汽車(包括推動汽車科技改革,讓汽車不再使用汽油、不再補貼石油公司,也不再有石油戰爭)。 這些願意對抗當權者並挑戰現況的草根反叛者是美國民主精神的根本,而我們當前更需要這種反叛精神。如今,另一波新科技席捲全球,它被包在小小的晶片裡(以及由其驅動的電腦),根本又迅速地改變我們的世界,然而就如同汽車工業,改變帶來的不盡然全是好事。 我必須承認,我跟很多人一樣,對千變萬化的高科技玩意上癮。雖然個人有一點點科技恐慌症,家裡甚至連門鈴都沒裝,但我的工作是完全「連

線」的。我是個經營網站(www.jimhightower.com)的盧德主義者 ,我從來都不懷疑科技的價值。

公司法第173條之1股東會召集權對公司治理之影響研究-以大同案為中心

為了解決未登記工廠名單的問題,作者林碧珍 這樣論述:

公司法修法,新增訂公司法第173條之1「俗稱大同條款」,係指「繼續三個月以上」且「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超過半數以上」之股東,毋須請求董事會召開股東會或經過主管機關許可召集,得自行召集股東會。本文藉文獻探討公司治理關於董事會與董事、股東與股東會召集權相關法律規定,分析公司法第173條股東會召集適用順序、第173條之1股東會召集權之適用與問題,及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5公開收購請求董事會召集股東會等,股東之股東會召集權對爭取經營權有何影響議題作為研究主軸。 本文以大同公司2020年股東會法院判決案件分析,研究主管機關經濟部許可大同市場派股東,以公司法第173條第4項自行召集股東會之適法

性與問題,藉以比較公司法第173條與第173條之1適用與問題分析。 最後,透過文獻分析與案例研究會整為本文研究結論與建議,作為公司法第173條之1存續或修正建議,希冀未來因股東會召集權而影響公司治理與經營權歸屬紛爭減少,藉以減輕法院裁判案件負擔,或商業訴訟事件有速審速決之機會,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