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小杰克·F.馬特洛克寫的 蘇聯解體親歷記(上下冊) 和沈志華的 冷戰啟示錄: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1945-1991)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東歐民主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也說明:東歐 民主化最終以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標誌著冷戰的結束。1990到1992年間,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相繼成為獨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三聯書店 和世界知識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黃寶家的 中共政權興衰的分析:超穩定結構的觀點 (2020),提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以黨領軍、一黨專政、超穩定結構、習近平。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蔡政廷所指導 蔡宗祐的 上海合作組織軍演(2002-2016年)戰略意涵及對中亞區域安全之影響 (2016),提出因為有 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中共軍事外交、中共中亞外交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解答。

最後網站冷战后非洲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发展則補充:第三, 苏联模式弊端显现, 加上戈尔. 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政策,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冷战结束。 该变故引发. 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剧烈动荡, 使得原本遭遇发展问题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蘇聯解體親歷記(上下冊)

為了解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作者(美)小杰克·F.馬特洛克 這樣論述: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方悄然降下,俄羅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靜默之下,蘇聯從地圖上消失了。作為蘇聯幾年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馬特洛克站在現場帶領我們回溯那動盪多變的年代。地方不再與莫斯科亦步亦趨,民眾開始反對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巴契夫進退失據,葉利欽有仇必報,政變者各懷鬼胎…… 透過親歷者的敘述,切爾諾貝利、東歐劇變、八月政變、戈巴契夫和葉利欽,都不再是教科書上定義模糊的名詞或符號,而成為了生動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層到平民、從到國外,馬特洛克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大國欲墜的勢頭,鋪展開一張角力的大網,並以清晰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蘇聯的歲月

。終,這個帝國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盡數吞噬。它幾度掙扎著浮出水面,求得那賴以生存的一絲氧氣,但終仍被腳上的鐐銬拖入深淵。 小杰克·F.馬特洛克(JackF.Matlock,Jr.)   美國前駐蘇聯大使,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在美國外交/部門供職長達35年,是雷根制定對蘇政策的重要顧問。1971年到1974年主管美國國/務院蘇聯事務,1981年到1983年擔任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83年到1986年擔任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兼歐洲和蘇聯事務高/級主任,1987年到1991年任美國駐蘇聯大使。1991年退休後,馬特洛克踏入學術界,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教

授。已出版的著作有《蘇聯解體親歷記》《雷根和戈巴契夫:冷戰是如何結束的》和《chao級大國的幻想》。 第一章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第二章 帝國 第三章 火炬的傳遞 第四章 擴大改革空間:減輕外部壓力 第五章 致命的分歧 第六章 “人類的共同利益” 第七章 邊遠地區的騷亂 第八章 華盛頓摸索前進 第九章 算數的一票 第十章 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率先行動 第十一章 關鍵的一年 第十二章 騷動不安的冬季 第十三章 非民選總統 第十四章 俄羅斯做出抉擇 第十五章 竊取資產的詛咒 第十六章 戈巴契夫向右轉 第十七章 預演 第十八章 戈巴契夫尋求妥協 第十九章 盲人的訛詐 第二十章 失敗

的政變 第二十一章 致命的打擊 第二十二章 帝國的解體 第二十三章 對某些答案的思考 第二十四章 尾聲 致謝 名稱與音譯 大事記 人物簡介 注釋 參考書目 索引

中共政權興衰的分析:超穩定結構的觀點

為了解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作者黃寶家 這樣論述:

隨著社會多元趨勢和民主化浪潮,加上網路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導致中國共產黨「以黨領軍」、「一黨專政」體制出現微妙變化。當許多學者先後預測其政權垮台,金融崩潰,經濟崩盤時,卻也反映出中共內部諸多經濟、政治及意識形態等困境,充分說明了中共的整體國家發展,恐已面臨政權是否持續穩定之多重挑戰。但是,何以中國大陸迄今仍屬相對穩定?為什麼中共政權尚能苟全?現階段中共政權崩潰的可能性又是如何?本研究運用「中國超穩定結構」的控制論、系統論的基本觀念,從中共在政治、經濟與意識形態面向切入,首先分析中共歷史所呈現社會內部問題;其次探討國內、外學者近期觀察中共社會內部問題,將預測中共即將崩潰的各層見解,和中共大國崛起

之大力宣傳,作出分項檢視與論證,期能針對中國大陸內部實際情勢,洞悉中共政權在習近平主政下瓶頸。研究顯示,儘管中共政權不會在短期內崩潰,但中共政權已呈現出經濟發展過度誇飾、內部貪官污吏橫行、社會極度不公、民主飽受箝制等問題,構成中共政權維持超穩定結構的最大罩門。關鍵詞:以黨領軍、一黨專政、超穩定結構、習近平

冷戰啟示錄: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1945-1991)

為了解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作者沈志華 這樣論述:

目前,中美關係處於兩國關係正常化四十幾年以來最緊張、最危急的狀況。中美關係是否已經或終將進入“新冷戰”狀態?目前的狀態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其結果如何?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和壓力?對於這些問題,不僅中國政府各部門都在思考,學界各領域也必須做出回答。作為歷史學者,特別是專門研究冷戰國際史的學者,更是責無旁貸。   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委託,組織本校及國內相關領域的學者,在以往歷史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十五篇專題報告,分歐洲和亞洲冷戰的起源、美蘇太空及核武器競爭、美國的心理戰和經濟冷戰、美蘇在歐亞非大陸爭霸、美國與其盟國的關係、中美蘇戰略三角關係、蘇

聯及東歐國家的轉型等幾個方面,考察和分析了美蘇雙方在冷戰形成和發展中的戰略、策略及其勝敗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沈志華,1950年出生,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終身教授,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周邊國家研究院院長,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資深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研究領域:冷戰國際史、蘇聯史、中蘇關係史、中朝關係史。   代表作有:《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2013、2015年)、《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新華出版社,2007年;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增訂版)、《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蘇聯專題史研究(1917—199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思考與選擇:從知識份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等,並主編多卷本檔案集:《蘇聯歷史檔案選編》(34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8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係(1945—1991)》(12卷,東方出版中心,2015年)等。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總報告 “冷戰”留下的歷史啟示 沈志華 目前,中美關

係處於兩國關係正常化四十幾年以來最緊張、最危急的狀況。中美關係是否已經或終將進入“新冷戰”狀態?目前的狀態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其結果如何?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和壓力?對於這些問題,不僅中國政府各部門都在思考,學界各領域也必須做出回答。作為歷史學者,特別是專門研究冷戰國際史的學者,更是責無旁貸。當前中國的內部和外部條件與戰後蘇聯已有很大區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摒棄僵化的蘇聯模式後形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只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主導的國家戰略,堅持不當頭、不爭霸、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在解決具體衝突問題時頭腦冷靜,處置得當,中美兩國完全有可能也應該建立起合作互利的新型大國關係,而避免走

向新的“冷戰”。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一 史達林是怎樣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蘇美從合作走向對抗的路徑和原因 沈志華餘偉民 二戰後期,美蘇之間國家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質性致使雙方的戰略互疑不斷升級,美國重返歐洲與蘇聯形成對抗。當前中國的內部和外部條件與戰後蘇聯已有很大區別,中美兩國完全有可能也應該建立起合作互利的新型大國關係,而避免走向新的“冷戰”。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二 美蘇太空競賽:冷戰歷史經驗的一個重要視角 張楊 1957年蘇聯“衛星一號”的成功發射,宣告了“太空時代”的到來。美蘇之間迅速展開的太空競賽,美蘇各自大型太空工程無一不是冷戰政治、軍事、威信對抗的結果,沒

有真正體現國家的社會和經濟需求。歷史昭示,太空競賽得不償失,甚至會導致兩敗俱傷。今天,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太空軍”計畫,唯一理性的選擇是推動太空合作和太空國際機制構建,避免陷入“挑戰”與“應戰”的冷戰式惡性循環。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三 冷戰時期美蘇核爭霸的教訓與思考 詹欣 冷戰期間,美蘇以軍事力量優勢為條件,追求自身的絕對安全。雙方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推動了核軍備競賽的不斷升級。由於核武器的巨大破壞力,美蘇都不敢貿然發動核戰爭,美蘇雙方都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制定原則,進行有限的讓步,進行核軍備談判,以保持力量的平衡。美蘇核爭霸,代價高昂。有關美國“衰落”的論調不絕於耳,而最終解體

的是作為超級大國的蘇聯。當前中國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應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同時吸取蘇聯的教訓,避免與美國進行軍事對抗和全面軍備競賽,爭取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四 冷戰時期美國的心理戰和宣傳戰 于群白玉平 1947年以後,美國政府制定了“使用除直接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來反擊共產主義的總體冷戰政策,並由此開啟了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國家心理戰戰略。美國心理戰行動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完善的評估和監督機制,得到美國私人組織和知識階層的全力配合。美國的心理戰和宣傳活動是東歐轉型和蘇聯解體的重要推動力量。不過,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有效手段,心理戰很早就顯示出無法

契合常態國際關係發展的症狀。冷戰時期過度關注心理戰,忽視正常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冷戰結束後未能進行很好的調適,這是後冷戰時代美國面臨各種“文明的挑戰”的主要原因。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五 美國的經濟冷戰政策及其效果 姚昱 冷戰伊始,美國利用各種經濟手段遏制和削弱中國與蘇聯的實力。美國的經濟冷戰政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主要是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蘇各方的內政外交、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立場和態度等重要因素的制約。美國的經濟冷戰政策雖然在某些時期有效地壓制和削弱了中國、蘇聯的經濟發展和實力增長,但並未對冷戰的結局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六 冷戰時期美蘇圍繞德國

問題的較量 ——三次柏林危機及其歷史教訓 葛君 美、蘇之間的冷戰直接導致了德國在戰後長達45年的分裂狀態。兩大陣營圍繞著“德國問題”在歐洲展開持續不斷的角力和正面對抗,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分別在1948年、1958年和1961年爆發了三次柏林危機,美、蘇軍事力量的正面對峙把整個歐洲拖到了戰爭的邊緣。由於柏林市位於蘇聯佔領區之內,這一特殊的地緣政治格局構成了此後在柏林頻繁爆發危機的直接根源。三次柏林危機都是由蘇聯方面主動挑起的,但是卻並沒有得到有利於己的預期結果。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七 冷戰時期美國對朝鮮半島危機的認知與對策 梁志 二戰結束前後,美國開始深度介入朝鮮半島事務。對韓國

,借助韓國軍事力量維護日本和其他亞洲“自由世界”國家的安全;憑藉韓國的高速經濟增長說明資本主義制度相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將駐韓美軍作為美國在亞洲投射的重要軍事力量,進而達到遏制中蘇和穩定地區局勢的目的。對朝鮮,美國長期存在兩大認知誤區:社會主義陣營“鐵板一塊”,朝鮮統治層內部“鐵板一塊”。如今,在處理朝核危機的過程中,美國依舊認為平壤的背後站著北京,朝鮮黨政軍政策主張一致,動武是處理朝鮮問題的最後選擇。作為半島問題利益攸關方,中國在相關決策中應充分考慮美國慣常的認知與對策,以防止中美之間發生不必要的誤判,並客觀地看待兩國在解決朝核危機過程中合作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

之八 冷戰時期美蘇在非洲爭奪的得失與教訓 劉偉才 從20世紀60—80年代末,美蘇在剛果、非洲之角、安哥拉等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較量。美國在非洲的物質利益比較明確,它追求的是一種有基礎的維持和擴大,靈活而節制;蘇聯在非洲的物質利益並不具備絕對的重要性,它在把意識形態利益擴展簡單化的情況下投入了過多的力量。面對美蘇的爭奪,相關非洲國家的一些力量表現出能在其中周旋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如無切實持續的利益基礎和紐帶,它們不會堅持特定的立場,而只會在特定的物質提供者之間轉換。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九 冷戰時期美韓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維繫 陳波 美韓同盟的形成是美蘇冷戰在亞洲展開、加劇的結果。二戰後

,隨著朝鮮半島的分裂以及李承晚政權的建立,美國開始捲入朝鮮事務。而朝鮮戰爭的爆發則直接導致了美韓結盟。同盟締結後,因停戰狀態、半島統一、政治民主、經濟援助、對日政策等問題,美韓之間摩擦和矛盾不斷,但並未導致雙方關係破裂。美韓同盟關係的維系給今天的啟示:地區穩定的關鍵在於大國之間的政策協調,而小國常常利用兩極對抗的國際關係格局左右大國的行為、博取超出其實力地位的利益。要避免這一局面,大國之間應努力建立合作而非對抗的關係,壓縮中間小國的外交議價空間。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 日本是如何應對美國的經濟壓力的? ——對20世紀60—90年代美日經濟摩擦的再思考 徐顯芬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到

90年代中期,美日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經濟摩擦。美國先對日本發動激烈的貿易戰,後來發展到金融摩擦、投資摩擦,乃至“經濟體制摩擦”。面對美國的高壓攻勢,日本始終堅持協調磋商的姿態,以經濟對策應對經濟要求,借此提高本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並利用“外壓”推進國內的結構性改革。當前中國面臨美國的“強大攻勢”,可以柔克剛,探索在對立中協調並習慣在協調中對立——這是走向新型大國關係的必經之路。而不可輕言“經濟冷戰”,以免主動地把問題從經濟領域引發到政治乃至意識形態問題上,從而更加陷入被動。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一 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與美國的應對 姚百慧 1966年3月,法國宣佈退出

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造成了嚴重的北約危機。美國政府內部出於維持美法關係和改進大西洋聯盟的目的,決定在北約內為法國保留“空椅子”,協調美法新的安全機制,並在北約設立核計畫小組,推行“靈活反應戰略”,逐步把北約從純軍事組織轉變成多功能的複合組織。最終,北約順利渡過了危機。美國冷靜、沉著的應對策略,及其在西方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絕對優勢,也是北約這次危機得以順利“軟著陸”的幾項重要因素。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二 美國、英國與20世紀50年代的東亞冷戰 趙學功 20世紀50年代是美蘇冷戰的高峰時期,朝鮮戰爭以及兩次台海危機的相繼發生使得東亞成為冷戰的主戰場和焦點之一。在朝鮮戰爭和兩次台海危機中

,美國自認為是西方世界的領袖,擔心妥協會損害其地位和榮譽,因而其政策非常強硬、僵化。作為美國重要夥伴的英國則害怕美國的冒險主義會引發與中國甚至蘇聯的全面戰爭,從而積極斡旋,希望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避免事態的擴大。反思這段歷史,可以看到英國外交政策的內在矛盾性與冷戰的複雜性,看到美英外交利益側重以及處理外交事務邏輯和方法的不同。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三 冷戰時期中美蘇“戰略三角”研究 牛軍 中美蘇“戰略三角關係”是以安全戰略問題為核心內容和動力的三邊互動結構,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持續到冷戰結束。導致中美蘇三角關係形成的兩個因素是中蘇同盟破裂和中美實現和解。說到底,建構和處理

“戰略三角”只是手段,如何調節其中的兩對雙邊關係,必須服從而不能干擾國家戰略。明確堅定的國家戰略是對外戰略的基礎和指針,違背國家戰略的對外政策會干擾國家戰略,也難以持久。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四 東歐劇變的國內國際因素及其歷史啟示 邰浴日 東歐劇變之所以會發生,主要是因為僵化的蘇聯模式體制制約了東歐各國的發展。為了應對當時愈益逼近的經濟債務危機,一些國家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朝野雙方採用政治談判而非暴力革命的方式來推進變革進程。國際方面,蘇聯和西方國家的東歐政策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東歐劇變的進程,但主要是提供了和平的有利於變革的外部空間。中國可以吸取東歐變革的歷史經驗,致力於通

過深化改革開放來實現國內的繁榮穩定,對外贏得一個和平友好的國際發展環境。 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之十五 蘇聯在冷戰中如何敗北 張盛發沈志華 冷戰是美蘇兩國在全球範圍內觀念制度的比拼和國家利益的鬥爭,最終蘇聯在冷戰中遭到全面失敗。蘇聯失敗的直接原因是戈巴契夫外交“新思維”,客觀原因是在蘇美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經濟,根本原因是其長期僵化的史達林體制,這種體制使蘇聯缺乏同美國進行冷戰的實力基礎和道義基礎。歷史的經驗教訓是,只有法制和民主才是對內穩定社會和對外和平共處的堅實基礎。吸取蘇聯在冷戰中失敗的歷史教訓,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附錄 參考書目

上海合作組織軍演(2002-2016年)戰略意涵及對中亞區域安全之影響

為了解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問題,作者蔡宗祐 這樣論述:

冷戰結束後,隨著兩極格局的轉變,使得中亞獨特的地緣戰略環境及豐富的天然資源成為各大國爭相競逐的焦點。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對外強調「和平共處五原則」;積極與世界各強權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以擁有一個利於經濟發展之和平周邊環境。因此,在軍事實力做為國防後盾的基礎上,參與國際性的軍事演習已成為中共彰顯軍事功能上的重要方式。2001年6月15日,中共、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這是中共首次主導創立的組織。在維護區域安全目的下,迄今上合組織框架下的軍事演習趨勢已由傳統安全到非傳統安全領域;從雙邊軍演向多邊聯合軍演發展。本論文主要藉由中共新安全觀的內涵與實踐,

採國家利益途徑研究共軍在歷次「上海合作組織」軍演中的趨勢與改變;解析中共參與軍演的目的與戰略意涵,進而研判其意圖,以提供學術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