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垃圾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東海大學 景觀學系 章錦瑜所指導 陳訂熹的 澆灌頻度對臺灣原生地被植物生長之影響 (2015),提出東港垃圾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原生植物、低維護、綠覆率、耐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廖學誠所指導 林敬妤的 宜蘭市民參與宜蘭河環境保育之研究 (2004),提出因為有 宜蘭河、溪流廊道、民眾參與、環境保育、環境識覺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港垃圾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港垃圾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澆灌頻度對臺灣原生地被植物生長之影響

為了解決東港垃圾場的問題,作者陳訂熹 這樣論述:

臺灣公園綠地之地被常使用禾本科草坪,於高溫多雨季節,草坪之修剪工作相當繁重,而草坪主要功能在提供人們活動使用,至於不提供人們踩踏奔跑的綠地,可選擇其他低矮、無需修剪之地被植物。當地被滿覆後,其他雜草難以入侵生長,即可降低除草工作;若進一步選擇較耐乾旱、無需修剪、以及除雜草之低維護、低矮之本土地被植物,即可減少地被植物之維護管理工作。於現今欠缺維管經費、人力、以及水資源不穩定的環境下,無需提供人們活動之綠地,應朝向非草坪之低維護地被選種考量。 因此本研究選擇具此特性之臺灣原生地被植物,藉由試驗過程,探討其對於低澆灌頻度之耐受力,以及不同澆灌頻度對植物生長(綠覆率、觀賞性)之影響。試驗

共選擇10種地被:越橘葉蔓榕(Ficus vaccinioides)、蛇莓(Duchesnea indica)、普拉特草(Lobelia nummularia)、雷公根(Centella asiatica)、蠅翼草(Desmodium triflorum)、矮筋骨草(Ajuga pygmaea)、倒地蜈蚣(Torenia concolor)、金錢薄荷(Glechoma hederacea var. grandis)、土丁桂(Evolvulus alsinoides)、馬蹄金(Dichondra micrantha),採盆栽方式種植,栽培介質深度均為15cm,每種處理3重複,試驗之容器、土壤、肥

料等均相同,僅維護管理之澆灌頻度不同:1周、2周、3周澆水1次,試驗時間為104年3月1日至5月31日,共計3個月,調查項目為植物之綠覆率與觀賞性,每15天調查1次。 研究結果發現10種植物於3種澆灌頻度均存活,3種不同澆灌頻度之綠覆率,僅普拉特草具顯著差異,1周澆灌1次之綠覆率明顯高於2周與3周,此結果說明普拉特草需水性較多。另外於相同澆灌頻度比較10種植物之綠覆率,結果顯示均無顯著差異。至於觀賞性之評估,本研究發現以蛇莓、矮筋骨草的觀賞性明顯較高,不受澆灌頻度影響;而雷公根、倒地蜈蚣、金錢薄荷,當澆灌頻度較低、水分不足時,葉片呈現倒伏及黃化現象,觀賞性較不佳。 本研究所選擇的10種

原生地被植物,對水份的需求多不高,均可以忍受3周澆灌1次,冀望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選擇低維護臺灣原生地被植物之參考。

宜蘭市民參與宜蘭河環境保育之研究

為了解決東港垃圾場的問題,作者林敬妤 這樣論述:

本文以宜蘭市為主要研究區域,以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進行主題研究,探討宜蘭市民對宜蘭河環境保育的看法。問卷內容設計是以質性研究的成果為基礎,包括: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內容分析等方法,以瞭解宜蘭河溪流廊道整治及人河關係的歷史變遷、宜蘭河環境議題的多樣面向及其空間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宜蘭市民和宜蘭河互動特色為「參與頻率高、停留時間短」;市民認為宜蘭河濱地區經整治後成為都市綠廊,即應具備多重功能,尤其對「後續維護管理」十分重視;市民對宜蘭河水質是十分關心的,但受到認知與對人河關係定位的影響,在部份問項則顯得較為低落。透過因素分析,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整治看法可歸納成三大因素組:民眾參與、環境保育、運動休憩

等;宜蘭市民對宜蘭河水質關心程度則可歸納成二大因素組:水質污染與水源利用。在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女性受到傳統角色扮演的影響,休閒障礙較高、對運動休閒設施是否能夠滿足親子活動的需求較為在意,並且關心宜蘭河水質的問題,但在公共參與上則較男性顯得較為消極;老年人口與宜蘭河互動頻率與時間較高、青年人口認為宜蘭河整治應首重生態保育、中年人口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較為積極;濱河區的居民則受到距離的影響,與宜蘭河間的人地關係較為緊密,影響所及,對於宜蘭河的休憩運動機能較為看重,也強烈表達政府在河川整治應首要考慮在地居民的需求、並應在整治前盡到溝通說明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