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森林生態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珊‧希瑪爾寫的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 和陳子英,俞秋豐,林登秋,林大利,林宜靜,張坤城,林朝欽,李靜峯,范素瑋,趙國容,宋國彰,袁孝維,洪崇航,林奐宇,林建融,劉一新,的 森林生態:林業實務專業叢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細說生態育林也說明:一個穩定的森林生態系,可以減緩溫室效應,增進生物多樣性,達到森林之永續生長。 ... 對於森林生態結構功能之進一步了解,用之於育林體系,以保永續的木材生產、物種.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塊文化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碩士班 鍾智昕所指導 陳廷安的 應用空載光達於棲蘭山地區林木風倒監測 (2021),提出森林生態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光達、颱風擾動、倒木、機器學習、森林監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彥學、邱清安所指導 邱瀚元的 武陵廢耕地生態復育造林方法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卡氏櫧、出栽配置、育苗容器、武陵廢耕地、臺灣赤楊的重點而找出了 森林生態系的解答。

最後網站森林生態系 - 環境資訊中心則補充:森林生態系. 2018-10-31 09:03. 【淺山稀有植物】熱帶森林中的稀有攀緣植物──蘭嶼野牡丹藤 ... 【森林水鄉】沿山徑探訪野生物棲息環境少女般美好的松蘿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森林生態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

為了解決森林生態系的問題,作者蘇珊‧希瑪爾 這樣論述:

{植物之間也能溝通並對話?} 阿凡達電影裡的「靈魂之樹」都是真的── 跟動物一樣,樹木之間也有溝通的網路。 出身伐木家族的森林生態學家, 以三十年光陰,在密林幽徑中穿梭尋覓, 解開林木之間傳遞散布的百年密語。 【以人生境遇書寫的森林故事】   ◆本書賣點   ●蘇珊‧希瑪爾是研究植物溝通與智慧領域的先鋒。外界將她與自然寫作先驅、《寂靜的春天》的作者瑞秋‧卡森相提並論。她的研究更影響了電影界(《阿凡達》的靈魂之樹)。   ●作者窮極一生探究樹木生長的祕密,她的生命與森林已經密不可分。這本自然觀察/人生回憶錄,不僅奠基於長年的實驗、觀察、研究結果,也蘊藏可貴的生命遭遇。   ◆內容簡介

  ★作者希瑪爾相關主題的TED演說,全球已超過百萬次觀看。   ★《雜食者的兩難》作者麥可.波倫、《金雲杉:神話,瘋狂和貪婪的真實故事》作者約翰‧維揚一致推薦。   ★《華爾街日報》年度十大好書、《時代週刊》年度好書、《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   蘇珊‧希瑪爾是發現植物具有智慧且會互相交流的科學先鋒,地位可比當年點燃全球環保意識的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她以深刻動人的方式傳達了複雜而專業的森林學概念,其作品不僅影響當代電影導演(《阿凡達》中的「靈魂之樹」),她在TED的演說在全球也累積了千萬點閱率。   這本書是她的第一本著作。作者帶我們走入她的世界,一窺樹木之間的緊密連

結,並精彩生動地闡述一個無比重要又迷人的事實:樹木不只是木材或紙漿的來源,同時也是一個錯綜複雜、互相依賴的生命共同體。森林就是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裡頭的生物透過地下網路與彼此相連。而樹木透過地下網路,把自己的長處和弱點與群落的其他成員分享,其實跟人類並無不同。   作者以平易近人、發人省思又激勵人心的筆觸,寫下樹木幾百年來如何相依為命,共同演化、彼此感應,學習並調整自己的行為,辨別鄰居;記取歷史,面對未來;發出警告,豎起防衛,以複雜的方式相互競爭和合作——種種通常會歸於人類智慧或公民社會精神的特質。而母樹,就是這一切往來互動的中樞,連結也支援周圍所有的生物,形成一股強大而神祕的力量。   

除了寫森林,希瑪爾也寫下自己的生命史。從小在加拿大卑詩省的雨林長大,家裡從事伐木工作,童年常在森林裡認識樹木,也學會如何愛樹木、尊重樹木。長大之後,她踏上一段發現之旅,也為此陷入痛苦掙扎。一邊是一路走來的科學探索,一邊是有關愛與失去、觀察和改變、危險和回報的人生旅程。在在讓我們瞭解人類的科學探索遠遠超過數據和技術的層面,真正的目的是瞭解自己是誰與我們在這世界的位置。透過作者的生命史,我們發現母樹用來滋養森林的連結網,正如同凝聚人類的家庭和社會,而這種難分難捨的連結,正是世界萬物得以存活的關鍵。 本書特色   ▲難能可貴的行內觀點與森林工作回憶錄:作者窮極一生探究樹木生長的祕密,她的生命與森

林已經密不可分。這本自然觀察/人生回憶錄,不僅奠基於長年的實驗、觀察、研究結果,也蘊藏可貴的生命遭遇。藉著第一手的研究敘述,讀者得以深入瞭解植物是如何溝通,以及各式各樣生物之間的依存關係是如何建立;最重要的是,多樣性與連結,是任何生態系綿延永續的關鍵。   ▲彷彿親身踏上一趟科學解謎之旅:我們跟隨作者尋找母樹並拆解樹木間的祕密語言,同時也發現菌類、土壤、熊、鮭魚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而人類並沒有置身事外,我們的探求與好奇就是最好的聆聽;這本書不僅讀來有如偵探故事,更是值得一聽的自然界故事。   ▲結合個人生命歷程的科學專業寫作:作者是具有知名度的森林生態研究學者,研究樹木數十年,她的寫作炫

麗又富含深度,成功闡釋複雜的技術性觀念。不僅以專業講述一般人難以窺探、發生在森林地底下的故事,更將之與個人的遭遇、成長故事、家庭變故巧妙結合。   ▲內附黑白歷史照片及植物林相等彩照:透過文字及影像的紀錄,隨著母樹與森林網路關係密切的證據逐漸浮現,橫跨三代的伐木家族故事,也和森林的前世今生交織成一段躍然紙上的森林開發史。   ▲探究樹木之間的對話關係,猶如一場人與環境的實質對話:人愈是瞭解植物,就會愈深入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中與環境產生更深的連結。樹木專家將樹木的生命類比成人類的社會,將帶來更多省思,進一步檢討人類使用地球資源的態度與方式。讀者不僅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在理解森林內

各種生命的連結與發展,也可觀察到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對比。 名人推薦   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古碧玲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政道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審訂)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金恒鑣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徐仁修 財團法人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黃一峯 金鼎奬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 科普書籍作者/外景節目主持人   黃盛璘 園藝治療師   雪羊視界 山岳攝影師   董景生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   劉崇鳳 作家/自然引導員   蔡明哲 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兼實驗

林管理處處長   藍永翔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推薦   (以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以一位具備深厚專業知識架構的學者,將自己的研究計畫普羅化,寫出文字如此美麗且深情款款、十足畫面感的散文體,世界上應該多些這般的著作。──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這是一本聞得到森林芳香的書,作者敘述的雪松古木、冷杉、雲杉、苔蘚和牛肝菌,讓我想起台灣也是一座有香味的森林之島,樟香、雲霧鐵杉、檜木殿堂、最高海拔的玉山圓柏,還有作者和灰熊媽媽的四目相對,似乎都嗅得到生命樹下熱騰騰的灰熊糞便……。──麥覺明,導演   蘇珊‧希瑪爾交織描述人生經歷和研究森林樹木與共生菌根之關係。希瑪

爾的文字十分優雅而迷人,在她追尋答案的旅程中,讀者像是和她共同在北方針葉林中,一起瞭解複雜的森林生態系統中跨物種之間的連結與互助。──林政道,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暨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   蘇珊‧希瑪爾用數十年的野外研究,講述了一個森林間不同物種透過菌根網絡互相連結的美麗故事。故事中娓娓道來的研究思路和試驗設計,穿插著不同階段的人生歷程,展現了林業從業人員和生態學家的真實樣貌,以及身為「人」的各種情感連結。──藍永翔,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加拿大蘇珊‧希瑪爾教授對森林內樹木根系透過真菌網絡相互傳遞訊息的研究,是森林生態學上重要的發現,讓我們對森林與樹木有更多的瞭解。

而希瑪爾教授的幽默感,以及她對森林的熱情也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都能這本書中,獲得感動與啟發。──王瑞閔(胖胖樹),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高大林木拔向天空,如使者般散播訊息。蘇珊‧希瑪爾以大量的生命經驗發現林木的智慧教導。我讀得都要瘋了──這就是森林,這就是!揭開地底下菌絲之網的祕密串聯,樹木的共榮之道與人類社會無異。不是我們該如何保護森林,而是森林已如何保護了我們人類。──劉崇鳳,作家/自然引導員   雖說眼見為憑,但是真相需要挖掘。我們平時看森林,只看到地上物,看到花草樹木葉片,看到蟲(魚)鳥獸;但是從這本書中,我們知道了支持著森林的不是只有植物而已,還有真菌!作者從小吃土嚐土判斷土

的經驗,當然不能錯過!──張東君,科普作家   生動精彩,鼓舞人心……對作者來說,個人經驗帶來啟發,科學啟發又帶來個人洞察……本書幫助我們理解森林的奧祕,甚至會讓你相信,人類以外的有機體具有行為能力,連真菌也不例外。——尤金妮亞‧彭恩(Eugenia Bone),《華爾街日報》   希瑪爾在這本回憶錄中創造了自己的複雜網路,將一路走來的科學發現和人生片段交織成篇。她的研究主題同樣也是生命的主題:自然界的互助合作;世代的傳承;生物如何面對壓力和災厄並歷劫重生。書中遍處可見支持她成為一名女性科學家的親朋好友和同事組成的細密之網……能讀到這樣的生命故事是讀者之福!——艾瑪‧馬里斯(Emma Ma

rris),《自然》期刊   這本回憶錄描寫了作者的職業生涯和人生經歷穿插而成的豐富網路。這些經驗不只促使她改寫林業的常規鐵則,也翻轉了我們對自然本身的理解。她代表一股知識的力量,提出的強大概念蓋過她本人的鋒芒……如同達爾文的發現,她提出的結論太過創新且富爭議,很快便滲入社會理論、都市計畫、文化和藝術領域中。她的研究把十九世紀當道的優勝劣敗理論打落神壇。假如如她所言,森林是劣勝兩方彼此相繫的命運共同體,那麼很多事都值得我們重新思考。——《華盛頓郵報》   作者數十年汗滴苗下土,設計實驗,一片片拼湊出森林生態學的神奇奧妙……優美細膩……剖析個人生命……,是一部見證她不愧為科學傳播者的紀錄。書

中清楚解釋她的研究、實驗步驟、驚人的發現,也向世人揭開其中的深刻意涵:人類若繼續忽略了森林的複雜性,後果將不堪設想。——《紐約時報》   希瑪爾與我們分享了一輩子傾聽森林得到的智慧……一部跟HBO影集一樣扣人心弦的科學回憶錄。——《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這本書提醒我們,世界是一張把人與人連在一起的故事之網。作者的生動文字訴說了樹木、真菌、土壤和熊的故事,以及一個人類傾聽大自然對話的過程。個人經歷、科學洞見、對森林生命循環的驚人發現,交織成一個動人的故事。身為一名科學家,作者踏上的旅程具體展現了對世界的好奇心、傾聽大自然的決心、與人分享所學的勇氣結合起來一同抵抗科學體制

的力量。我對她的科學研究和寫作功力都欽佩不已。書中寫的是全世界都需要知道的故事。——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三千分之一的森林》作者   徹底翻轉我對自然的看法。——克莉斯汀‧歐森(Kristin Ohlson),《紐約時報》暢銷作者   我想不到有誰比作者更適合把人性帶往科學領域。——J‧C‧卡席爾(J. C. Cahill),阿爾伯塔大學植物生態學教授   作者在書中揭露的世界,意義深遠也充滿可能,規模可比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計畫。希瑪爾是全世界最有洞察力和說服力的翻譯者。——暢銷作家約翰‧維揚(John Vaillant),《復仇與求生》作者

  作者訴說的故事和從中得出的洞察,將對讀者達到醍醐灌頂之效,並改變他們思考周圍世界的方式。——凱薩琳‧葛林(Catherine Gahring),北亞利桑那大學生物學教授   這本書對人類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將帶來深遠的影響。作者的真知灼見指向一個徹底的典範轉移,將從此改變人類與森林、樹木和其他物種互動的方式。——南希‧珍‧透納(Nancy Jean Turner),維多利亞大學民族植物學教授   激勵人心……希瑪爾在書中說明了她革命性的實驗,穿插她對恐懼和驚奇時刻的生動描繪,讓一個「有智慧、能感知和回應」的森林清楚浮現眼前……一部對地球具有重大意義的傑作。——《書單雜誌》(Booklist

好評推薦)   作者巧妙地把科學融入回憶錄中,這本啟發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揭露了樹木的「驚人祕密」……動人也極具教育意義,是一部開創新局且令人著迷的作品。——《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好評推薦)   希瑪爾說了一個無比迷人的故事,促使理察‧鮑爾斯在他的普立茲得獎小說《樹冠上》中,她為其中一個角色的原型……私密……引人入勝……深深著迷……科學論據嚴謹,貫穿全書的核心論點——人有責任善待自然資源,清楚、合理,而且必要。——《科克斯書評》(Kirkus)

森林生態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灣長期以來,都市林的經營管理偏重景觀,
卻未必重視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

今天,永昌參加了四號公園一個特別的MOU簽署儀式。

👨🏻‍🎓MOU簽了什麼?👩🏻‍🎓
透過農委會林試所、台灣圖書館及中和區公所的合作,
我們的中和四號公園將成為全台首座的韌性都市林示範區!
透過用對方法、種對的樹種及植物,
讓都市林轉型,不但有景觀,
更有生態系服務功能,這是何等神奇的任務!

👨🏻‍🎓那韌性都市林是什麼呢?👩🏻‍🎓
就是透過選擇種植原生樹種,建立複層且種類多樣的植物生態,
發揮淨化空污、降低氣溫甚至是營造昆蟲、鳥類棲地等效益!
這樣的生態環境不只是增加都市林的韌性,
也會增加整個城市面對極端氣候的應變以及恢復能力,
讓人類跟自然環境能互利共存!

這次的合作還有一個最特別的地方是將由中和社大開設「韌性都市林志工隊培訓」課程,讓民間的力量也能投入健康都市林的建構。
透過中央、地方、民間的攜手,一起建立更好的生活環境!

四號公園裡除了有臺灣圖書館豐富的館藏,
未來整個園區也將變身為生氣蓬勃的生態圖書館,
中和將成為韌性都市,更是宜居都市!

#住得安全又開心
#種植台灣原生種
#守護台灣
#都市林

應用空載光達於棲蘭山地區林木風倒監測

為了解決森林生態系的問題,作者陳廷安 這樣論述: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颱風作為台灣主要的生態系擾動之一,對森林會造成多方面的損害與影響,評估風災對森林的動態變化十分重要。而傳統調查方法難以即時且廣泛的呈現颱風對森林結構上之變動,藉由空載光達高精度、可大範圍蒐集資料、較不受天氣影響之特性,可應用於林業資源調查,幫助取得地景尺度的生態訊息與更精細資料,作為管理決策上之參考。本研究以棲蘭山地區2014 與2017 年光達點雲資料分析,萃取倒木特徵值,試圖瞭解光達應用於倒木監測之可行性,結果顯示棲蘭山地區倒木株數約6154 株,倒木各坡向數量與盛行風向呈現正相關,倒木平均樹高於人工林為 26.2m(sd=7.7)與天然林 28.9m(sd=9.3);

倒木平均冠幅人工林為89.4m (sd=78.6)與天然林83.1m (sd=67.8)。就研究區域整體而言,倒木數量6154株,僅佔整體林木總數約1.3%,倒木在整個空間內所占的面積比例小,分布主要為零星分布。透過歷年的颱風事件進行分析,本次研究區的倒木事件,主要由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所造成,倒木分布密度較高區位颱風侵擾期間受風次數也較高。以衛星影像判釋崩塌地地圖輔助界定倒木風倒時間,總計界定 316 株林木,約佔倒木總數 5%;辨識面積 3.2 公頃,約佔倒木面積24%,顯示可透過衛星影像輔助判釋事件時間。進一步運用隨機森林演算法配置倒木風險預測模型,將地形、生物與氣象因子做為解釋變數

,結果顯示以生物與地形因子為影響林木風倒重要因子。隨機森林模型以生物+地形因子驗證資料精度最高,整體精度92.89%,倒木使用者精度 99.59%,而倒木生產者精度僅有 43.88%,顯示模型預測時仍有必須考量之其他因子。倒木形成原因可能還與周圍鄰近木高度、所處地勢(河谷、山稜)、樹種、土壤特性等相關,後續研究可將其作為相關變數探討模型預測能力。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空載光達資料,可以提供監測大尺度空間範圍的倒木空間分布與倒木的各種特徵性狀,作為森林結構調查的工具具有良好的潛力。

森林生態:林業實務專業叢書

為了解決森林生態系的問題,作者陳子英,俞秋豐,林登秋,林大利,林宜靜,張坤城,林朝欽,李靜峯,范素瑋,趙國容,宋國彰,袁孝維,洪崇航,林奐宇,林建融,劉一新, 這樣論述:

  論述森林社會的原理與觀念,以及森林環境與生物間的交互作用,並探討這些交互作用對於森林生態系各層面的影響。

武陵廢耕地生態復育造林方法之探討

為了解決森林生態系的問題,作者邱瀚元 這樣論述:

武陵廢耕地因長期農耕活動而退化,本研究設計2個實驗進行生態復舊造林:(1) 對於已有部分成效之演替前期樹種,期望改良育苗容器提升成效並降低成本,因此使用3種不同容積 (S、M、L) 與深度 (14、18、25、36 cm),共5種容器進行臺灣赤楊 (Alnus formosana) 育苗後,出栽進行存活及生長監測,並討論性價比;(2) 對於出栽存活率低之演替後期樹種,期望藉由已具成效之前期樹種或其他護理植物,提升演替後期樹種造林的成功性,因此進行單株、樹島、護理及林間等4種出栽配置進行卡氏櫧 (Castanopsis carlesii) 出栽後之存活及生長監測。臺灣赤楊經8個月的育苗後,平均

苗木地徑為6.6 mm,苗高為56.0 cm,並有使用較大、深之容器可培育出較大苗木之趨勢。出栽並監測1年的結果顯示,容積較大之容器,出栽後有較高之存活率 (L18 (96.7%) > L36 (93.3%) > M25 (88.3%) > S14 (83.3%) > M14 (78.3%) ),而愈深之容器則有愈有較佳之整體造林表現 (累積表現指數:M25 (482.3) > L36 (361.6) > L18 (314.1) > S14 (293.7) >M14 (159.9) ),然因嚴重的乾旱逆境,形質較小的苗木苗高下降較少,整體造林表現下降程度較低,使M25成為造林表現最佳之育苗容器

。將造林成效加入介質及容器成本進行計算後顯示,S14雖無最佳之造林成效,卻因成本較其餘4者低,而有最低之效益成本 (S14 (0.01元/TAPI) < M25 (0.02元/TAPI) < L18 (0.03元/TAPI) < M14 (0.04元/TAPI) < (L36 (0.05元/TAPI) ),然出栽第1年苗木表現較差,當苗木適應後,存活率高、形質較大者則有較佳之造林表現的潛力,因此本研究推薦以容器M25進行臺灣赤楊之育苗,於武陵廢耕地出栽有最佳之成效與性價比。卡氏櫧利用不同配置出栽後,結果顯示種植於大型臺灣赤楊旁,或多棵密集的種植可提升存活率 (林間栽植53.3% > 樹島栽植4

0.0% > 護理栽植35.0% > 單株栽植28.3%),且與護理植物較近、較密集之配置有較佳之效果。整體之造林成效中,樹島栽植之表現最佳 (累積表現指數:樹島栽植183.0 > 單株栽植159.2 > 護理栽植125.4 > 林間栽植92.0),顯示護理植物之大小、數量、與目標苗木之距離、密度等皆會影響目標苗木之造林表現。種植於大型臺灣赤楊旁雖可提升存活率,但出栽初期會降低苗高生長;而種植於空曠無遮蔭之區域,存活率雖會降低,但已存活之苗木有較佳的生長。然在惡劣環境造林時,苗木能否存活為造林是否成功之主要因子,因此本研究推薦種植演替後期樹種時,以提升較高存活率之林間栽植為主,提升部分存活及生

長之樹島栽植次之。總體而言,經1年的監測結果,本研究建議於武陵廢耕地造林時,演替前期樹種以容器M25進行育苗並出栽,能有較佳之存活、生長及效益成本;演替後期樹種則以林間栽植或樹島栽植等方式出栽,可提升出栽初期之存活率或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