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科站北站公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新北、汐止|汐科車站・連載生活夢想的通勤小站也說明:汐科 車站|Xike Station隸屬路線|縱貫線台鐵編號|262 車站位址|新北市汐止區大同 ... 14|汐科車站的票務窗口設置在北站這邊,如有票務上的問題記得別走錯地方了。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楊泰順所指導 朱彥華的 台灣鐵路工會以集體行動影響政策之研究(2000-2004) (2008),提出汐科站北站公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工會、集體行動、遊說。

最後網站汐科站北站 - Kikkekidsfashion則補充:起訖點停靠站緩衝區台鐵站捷運站Youbike 一般公車低地板公車大復康巴士. 路線資訊. +. 起訖站名:汐止- 松山車站. 頭末班車. 完美延伸的曲線汐科站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汐科站北站公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鐵路工會以集體行動影響政策之研究(2000-2004)

為了解決汐科站北站公車的問題,作者朱彥華 這樣論述:

自1989年起,行政院開始有計畫的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政策,但因國營事業工會為了爭取生存權與工作權,引發了一連串之陳情遊說與集體抗爭行動,受到社會各界之高度關切。  本研究以台鐵工會在2000年至2004年之間,採取遊說活動影響政策為研究主題,分析台鐵工會的遊說活動之策略、型態與成效。並發現台鐵工會成功迫使政府改變台鐵民營化政策之原因如下:1)、2003年九一一集體行動的成功,合法取得春節罷工權;2)、春節罷工之嚴重性;3)、總統大選的選舉壓力。依Mancur Olson的理論,大團體中理性及自利之個人,在搭便車、坐享其成的心態下,除非提供參與者個人享有的選擇性誘因,否則將難以形成集體行動,

以影響政策。本研究以台鐵工會九一一集體行動為案例,與Olson理論做實務驗證,發現九一一集體行動成功之原因除了正式制度外,另因其內部特有的組織文化傳統與慣例,使得台鐵工會得以克服集體行動中搭便車的困境,促使其集體行動的成功,主要包括:1)、早期實施兩班制,奠定會員感情緊密、易團結之良好基礎;2)、自1988年起,「團結是有可能改變勞動條件」之認知深植會員心中,而這十幾年來爭取權益的行動,變成一種傳統與慣例。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台鐵工會並未提供參與會員實質的誘因,但是因為正向的榮譽感與負向的誘因,因而提高工會幹部之動員意願,成為其克服搭便車困境的成功因素之一。而台鐵產業因下述的特質,影響其遊説的成

效:1)、鐵路運輸市場之獨占性有利於遊說;2)、鐵路運輸離尖峰之需求差距明顯,若揚言在尖峰時刻發動罷工,遊說成效良好。但弱勢的台鐵工會若遇到強勢的高鐵財團,便相當程度地影響其遊說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