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怡爽,李潔,王新禧寫的 【東方文明神話套書】(三冊): 《印度神話》、《日本神話》、《中國神話》 和德格爾才仁,德徐真的 天無涯海無角 一切盡在因緣裡:你所不知道的圖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普陀山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國語辭典也說明:普陀山 是中國浙江省舟山羣島中的一個島嶼,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音菩薩的道場. 原名梅岑山,後改以印度補怛落迦山(Potalaka)之名相稱.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智庫雲端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高振宏所指導 李政霖的 臺灣的義塚、祭厲與地藏崇拜以新莊地藏庵為中心 (2021),提出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莊地藏庵、義塚、大眾爺信仰。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黃國清所指導 方耀珠的 准提法的思想與實踐研究—以十方禪林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十方禪林、准提法、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南懷瑾、首愚的重點而找出了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解答。

最後網站慈悲即观音一生必拜的十大观音道场 - 佛教- 凤凰网則補充:观音 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菩萨,是众多民间传说的重要角色。在民众广泛信仰的基础 ... 浙江普陀山南海观音(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丹珍旺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東方文明神話套書】(三冊): 《印度神話》、《日本神話》、《中國神話》

為了解決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作者楊怡爽,李潔,王新禧 這樣論述:

  本套書組合:《印度神話:超越想像的三千世界,奇異而美麗的天竺奇境》、《日本神話:從創世神話到妖怪物語,奇巧、炫麗的神鬼世界》、《中國神話:從崑崙神話到蓬萊仙話,神仙鬥法、凶獸橫行的世界》   《印度神話》   《阿凡達》片名的化身語源、   佛教中「四大天王」、「天龍八部」的眾神形象、   以及俗稱「四面佛」的神明,   都來自深深影響東方世界的印度神話。   任性又爭鬥不休的天神與魔神╳不斷轉世與化身的神話觀   收錄近百幅插圖,人物名詞對照表X神祇系譜   ◆   印度神話=印度教神話   今天我們所說的印度神話,實際上是印度教的神話,而印度教是亞利安人入侵後

,他們的婆羅門教在印度本土發展而成的。它尊崇創造神梵天、護持神毗濕奴和毀滅神濕婆,這三者被稱為三神一體,因為他們都是至高精神「梵」不同的面向,地位高於一切神靈,被尊為神中之神。   影響佛教的多神信仰   印度神話有濃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被賦予神性,例如雷神因陀羅、火神阿耆尼、酒神蘇摩、太陽神蘇利耶,除了天神之外還有半神、精靈,例如夜叉、羅剎、樂神乾闥婆和天女。至於猴子、大象、牛和鷹這些生靈,同樣也有自己的王國、自己的傳說。   印度神話也影響了包括佛教在內的東方文化,神猴哈奴曼可能是齊天大聖的原型,此外佛教當中納入了許多印度教的神明和概念,例如四大天王、天龍八部,其中毗

濕奴即是佛教的「遍入天」,濕婆則是自在天,在印度神話中,毗濕奴的第九位化身還是釋迦牟尼。   神明的角色和重要性隨時代或典籍改變   印度神話大略可以分為吠陀時期—大史詩時期—往世書時期,各自有相應的經典,並且尊崇的主神也不同。以至於神明的地位隨時間更迭。   ◎吠陀時期:包括《梨俱吠陀》(頌歌之書)、《阿闥婆吠陀》(咒語之書)、《夜柔吠陀》(祭儀之書)和《娑摩吠陀》(歌書),以及詮釋吠陀的三部著作《梵書》、《奧義書》和《森林書》。雷神因陀羅在吠陀眾神中是最重要的神,是天神之王。   ◎大史詩時期:《摩訶婆羅多》敘述了婆羅多族兩支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繼承權的鬥爭,《羅摩衍那》記述了

英雄羅摩打敗魔王羅波那的事蹟。濕婆和毗濕奴的地位急劇上升,梵天完全成為創造之神和世界之父。   ◎往世書時期:十八部「大往世書」和眾多數目有爭議的「小往世書」。濕婆和毗濕奴的地位越發崇高。   神與人的界線不分明   在印度神話中,通過鍛煉和修行,人類也能夠得到力量,甚至是和天神匹敵的威力。這些人中有的是具有智慧和法力的仙人,有的是出色的武士和國王。仙人,指的是通過苦行、學習和鍛鍊,使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達到超越凡俗境地的人。按照出身和種姓的不同,仙人還可以被分為「天仙」、「王仙」、「梵仙」等等。仙人憑藉自己的苦修得到法力,最強大的仙人發出的詛咒,就連三大神都無力干涉,更糟糕的是,由於長期孤獨

和飲食不良,仙人的脾氣大都非常暴躁,對待他們稍有不敬,就會令他們搞出一些顛覆天帝政權、焚燒宇宙、喝乾大海之類的驚人事件。   ◆   印度神話同樣也是眾多文學、電影和遊戲的創作原點,在神祕華麗的外表下,體現的是濃厚的人情味。它並不像希臘神話那樣執著人和神與命運之間的爭鬥,也不像北歐神話那樣有著莊重嚴肅悲壯的世界觀,印度神話中的人物都生活在一個背景異常豐富多彩的世界裡,無論神、人、仙人或是動物,都不斷受到誘惑被欲望驅策,可同時又被社會的習俗法則所束縛,而時不時地想擺脫它,由此產生了形形色色或有趣、或悲傷、或動人的故事,以及一個個充滿戲劇性與人性魅力的印度諸神。   《日本神話》   《犬夜叉

》、《火影忍者》、《鬼燈的冷徹》、《流浪神差》、   《元氣少女緣結神》、《陰陽師》、宮崎駿動畫中奇幻世界的設定源頭   高天原創世諸神的身世與恩怨糾葛╳百鬼夜行於人間的奇詭傳說   收錄七十幅插圖,神祇系譜   妮柯基慢(地方宅女)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共同推薦   ◆   八百萬神明無處不在   神明相互聯姻,繁衍後代,生生不息,最終造就了大量的神明,再加上各種方式新誕生的神明,形成了日本的「八百萬神」。到了後來,神明的出現更加隨意,不論被信仰的是人、鬼、妖、物品,甚或是自然現象,都可以成為神明,得到參拜與祭祀。   

怨靈成神的御靈信仰   人死為靈,這靈要是死時懷著怨念,就會變成怨靈,如果怨氣是對著某個人也就罷了,但怨氣大了,直接危害社會,就成為「祟」。成為「祟」的怨靈,如果形成一定規模,就會帶來水災、火災、瘟疫,干擾民生,而國家就會出面鎮慰怨靈,平息其怒火,為其加封官爵,按照神明的待遇進行供奉,從而使「怨靈」變成有益於民的「御靈」,也由此,日本產生了將怨靈當成神明崇拜的御靈信仰。   獨特的陰陽師職業   唐朝時期,日本遣唐使和留學生將道教的方術和神仙思想引入日本,經過重新加工,與其他學派和本土信仰整合,出現了一個新職業——陰陽師。道家的法術也傳入日本,被神道教整合,變成了陰陽道。陰陽師作為陰陽道的法

師,會幻術和咒語,能夠驅使式神與亡靈,可以抓鬼除妖、相面算卦。更重要的是,陰陽師還能為朝廷確定戰事吉凶,觀星以測國運,甚至進行遷都的風水勘定。他們集術士、觀星師、風水先生等諸多職業於一體,是日本歷史上非常神祕的一群人。   融合外來文化的各路神明   日本除了本土的創世神話,也有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神明:   佛教:地藏、觀音、藥師佛、摩利支天、不動明王   道教:太乙神、泰山府君、鍾馗,天后甚至關帝(漁民、城鎮和商人的守護神)   基督教:德川時期具有神魔之力的悲劇英雄天草四郎   日本獨特的七福神信仰中,只有惠比壽是日本土生土長的神明,大黑天、毘沙門天、弁財天來自印度的婆羅門教,福祿壽、

壽老人來自中國道教,布袋和尚是佛教菩薩,這些都是在亂世中久經信仰考驗、人氣最高的幾位民間神明,百姓們將他們聚在一起,以祈求帶來福氣。   ◆   日本神話是無數日本文學、動畫、漫畫、影視與遊戲的養分,從這些故事中可以了解日本人的民族思維、事死如生的態度與敬鬼的程度,以及各種敬拜的習俗,是認識日本文化精髓的方式。本書包含日本的創世神話、妖怪傳說與民間故事,從高天原系統的創造神,到天津神、國津神、三大妖怪、四大怨靈、七福神、付喪神、各種光怪陸離的自然神話等,以一個個故事帶領讀者進入大和民族草木皆神靈的神話信仰中。   《中國神話》   小說《蜀山劍俠傳》、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遊戲《仙

劍奇俠傳》、《軒轅劍伍》的背景世界和靈感來源。   從開天闢地的神,到修煉得道的仙,   從上古創世神話、西周封神神話,再到道教神話,   一覽九州大地上最豐富龐大的神仙系統。   收錄四十幅插圖   ◆   ◎神話與歷史緊密結合   中國神話不但是中國最早的口頭散文作品,更是歷史的先聲與源頭,中國人一向將神話看成是遠古的歷史,站在古文明的立場上,即可發現中國是用「歷史」的概念包含了「神話」的概念。神話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童年時代,面對未知世界的綺麗幻想和面對險惡環境的頑強抗爭。   ◎獨特的道教神話(仙話)系統   中國神話體系經歷上古創世神話及西周封神神話這兩個歷史階段後,逐漸轉入「

仙話」階段,這是對神話的延續與變革。其成因與先秦的戰亂有關,戰國時期人民生命在戰爭中朝不保夕,於是在神話幻想的啟發下,想像出一個仙界來。此後道教神話成為中國神話體系的主流,許多歷史人物化為人仙,妖和鬼也可成仙。   ◎中國文化的內涵,典故和成語的來源   中國神話傳說經過數千年來的口耳相傳和文字加工,有些內容不僅成為典故和成語,其提供的豐富的素材,更開啟了古典神話小說的門,並且為現今文學小說、影視劇與遊戲提供了絕佳的背景設定。   ◆   中國神話具有神奇、豐富、生動、多樣化等特色,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密碼與文明寶藏。本書介紹了耳熟能詳的上古創世神話,部落英雄的爭戰事蹟,並著重介紹了受道教

影響後的神仙系統,乃至於財神、食神、愛神等深受民間傳說與佛道宗教信仰影響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華夏人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和願望。   【世界神話系列】開啟探索之門!   凱爾特神話、埃及神話、北歐神話、印度神話、日本神話、中國神話、腓尼基神話……還有更多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芙蓉山「南天竺」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原籍廣東開平,俗姓簡,廿歲時依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老和尚披薙出家。同年冬,受戒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佐山和尚。1928年,受法於順德寶林寺禪宗大德翹芬和尚,承傳臨濟宗派系為第四十四世。1929年,法師更為眾所推許住持寶林寺。  曾遊歷各大叢林,如新興報恩寺、廈門南普陀寺、杭州海潮寺等聖地,至1932年南來香港,向政府申請購地,以發展弘法道場。1935年,於荃灣芙蓉山開創佔地七萬餘呎的南天竺寺。茂蕊法師常禮請各大德到寺中講經說法,南天竺寺亦逐漸成為香港名剎之一。茂蕊法師慷慨利人,對香港佛教事業貢獻良多。1946年,法師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1952年更將芙蓉山土地一萬四千餘呎贈予定西法師,建立東林念佛堂。又撥地數千呎建成太虛大師舍利塔於南天竺寺附近。  1952年聯合眾支持成立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地區總會,多屆被選為副董事長,1972年繼筏可大和尚後擔任董事長,至圓寂為止。茂蕊法師曾代表香港佛教界出席在曼谷、金邊、鹿野苑、可倫坡等地舉行之世佛友誼大會。在香港各佛教社團中身兼多職,均全力以赴。茂蕊法師於1976年5月26日在香港圓寂,世壽七十四歲。
• 太虛大師舍利塔及菩提樹:太虛大師為民國肇建以來,倡導佛教革新之高僧之一。,因受時代思潮的激發,故主革除教內積弊,以弘教護國,興國救世為己任。大師青年時閱經、閉關,嘗歷經三次悟境,亟為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且致力為實踐佛僧、佛化、佛國之三佛主義。首先創立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為培植僧材而提倡僧教育。次辦海潮音、佛化報、佛化新青年等雜誌以弘揚佛法。後更著手組織世界佛學苑,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印度、斯裡蘭卡等地留學,研究藏文、梵文、巴厘文以通達各該教派之佛法。且主導大乘八宗平等共弘,更主張以禪、律振興佛教。大師與支那內學院歐陽漸、熊十力有法義之諍辯。平素更反對用進化論之歷史考證法研究佛法。為反對日本學者考證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為偽書,當作評大乘起信論考證、佛法總抉擇談,力主法相必宗唯識,並為起信論辯護。大師並弘化於英、法、德、荷、比、美各國,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自此聲望日隆,國內有視之為佛教救星者,日人尊之為「民國佛教界之盟主」,時人更將其歸屬為佛教界革新派之代表。大師終其一生,不祇是著作等身,而無時無刻無不為國、為教、為眾生奔波服務,以至積勞成疾,不幸於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三月十七日,捨報上生內院,圓寂在上海玉佛寺,四眾無不哀悼,荼毗後得心臟不壞,各色舍利三百餘顆,足徵大師悲願宏深,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至於禮佛、聖人及祖師舍利之旨趣,與禮拜佛成道之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皆同,即欲結下見佛聞法之殊勝因緣而速成菩提之意。大師的舍利,除於雪竇寺建塔安奉外,另由武昌、蓉城、西安、開封、廈門、檳城、泰國、香港等地信眾,分迎請舍利,建塔供奉。香港的建塔基地,由當時南天竺寺住持和尚茂蕊老法師捐獻(茂蕊、覺光、優曇等三位長老簽字)位於下芙蓉山之陽,南天竺寺之右前方,莊嚴藏式的舍利寶塔,於西元一九五七年竣工。
• 東林念佛堂位於荃灣芙蓉山上,叢林茂密,環境清幽,乃專修淨土之十方選賢道場。念佛堂由開山祖師定西法師 (1895~1962) 始建於1952年,當時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捐出,由定西法師初建淨室,名東林淨舍。是追法東晉廬山,並得各方善信集資,由南華學佛院多位學僧,胼手胝足、除草挖泥、挑土填溝,蓽路藍縷,修建淨室,初名「東林淨舍」。豈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發,建築沖毀逮半,各方聞訊紛紛施以援手,年底復修完成。翌年 (1953),修建大雄寶殿 (今極樂寶殿),改淨舍為「東林念佛堂」。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念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濟濤、聖懷、了一、永惺、聖照、智開、達成、洗麈、淨真、玅境法師、馬工廣居士等,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是為佛教團體機構之始,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期間,永惺法師於念佛堂,內擔任監院達十八年之久,並於1970年開創「佛教東林安老院」。進入山門後,正面為安老院,右側拾階而上為新大雄寶殿;殿高兩層,乃仿浙江奉化雪竇寺大殿風格興建,殿宇巍峨,飛簷畫楝,氣派不凡,於1998年12月26日落成開光。樓下一層為「大悲殿」,供奉千手觀音。樓上供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左右十八羅漢。大悲殿後,過小庭園,花香四溢。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左右護法伽藍。寶殿右旁為「延壽堂」,樓上為「觀音閣」。左旁為淨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印光大師舍利塔。樓上為「藏經樓」,藏經頗豐,有『清刻大字龍藏經』共七千二百卷,另有『頻伽大藏』等多部佛經。「延壽堂」後尚有「法輪殿」,同為收藏經寶之所。  現時東林念佛堂的僧眾,專修淨土,為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常設法會有:彌勒菩薩聖誕、觀音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聖誕、盂蘭法會、大勢至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藥師如來聖誕及阿隬陀佛聖誕等。

臺灣的義塚、祭厲與地藏崇拜以新莊地藏庵為中心

為了解決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作者李政霖 這樣論述:

臺灣在七、八零年代時盛行大家樂的簽賭娛樂,許多「陰廟」因信眾求報明牌而極盛一時。然而陰廟或厲鬼信仰為何至今仍與臺灣人的連結密不可分?一直是我想討論的議題。有應公或萬善祠一類的廟宇在臺灣相當普遍,尤其在開發較早的城鎮中的路口或郊區,不難見到萬善祠一類的小廟,例如新北市廖添丁廟、十八王公廟、八里大眾廟、蘆洲大眾廟、新莊大眾廟等都是祭祀臺灣早期開發的先民或被稱之為「英雄」且具有神格的英靈場域。在這類廟宇中,或塑神像、或立牌位、或立石碑等加以奉祀,甚至還與其他神祇信仰結合,呈現多元的信仰樣貌。於是,此類廟宇的場域空間及「萬善同歸」是何方神聖、主祀神與配祀神的連結淵源為何等,即是筆者欲著手整理研究之項

目。新莊地藏庵每年農曆四月底的遶境,隊伍可綿延數公里是為當地的年度盛事熱鬧非凡;由此可見新莊地藏庵與新莊人甚至大北部地區的連結相當深厚。於是,筆者想進一步探究這樣的廟宇如何會香火鼎盛?如何會有北臺灣三大慶典之稱的盛大繞境活動? 宋朝時期的漏澤園喪葬制度後來演變為厲壇制度,當時漏澤園與厲壇都是官府交由僧人主事,因此無論是祭祀、法會、超度等都以佛教儀式進行,厲鬼信仰與佛教就此聯結。但觀今日新莊地藏庵的文武大眾爺聖誕或民眾服務項目儀式卻由道士主持而非僧人,其演變的關係為何?筆者研究以新莊地藏庵為中心,討論中國佛教地藏信仰是如何與民間厲鬼信仰結合,地藏與厲鬼信仰是如何落腳在臺灣新莊、並成為新莊人的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探討相關的信仰脈絡與儀式活動的比較。

天無涯海無角 一切盡在因緣裡:你所不知道的圖博

為了解決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作者德格爾才仁,德徐真 這樣論述:

  漢文所指的西藏原本就叫「圖博」,為了使博區民族的政治文化不再被世界邊陲化,圖博流外政府議會已呼籲大家將西藏正名為「圖博」,希望未來大家能夠把「西藏」二字,改以「圖博」稱之。     本書除了正名圖博的意義,詳述圖博宗教文化「密宗」修練之法,以及作者二人因為佛法結識姻緣之故事之外,同時並完整收錄了圖博法本原文及中譯之經文典意,其中記載文字符號所蘊含的佛法深意更是充滿能量,祝念加持讀者心靈。本書以文字與照片記載了許多豐富之圖博流外實錄,同時也摘錄與本書結有特別因緣的尊者及老師之簡介,所有記述實錄內容深切的意旨,皆離不開密宗與佛法的因緣,更顯彌足珍貴。     作者德格爾原係中共所培育之青年

軍,於1984年被分配到青海人民廣播電台博語部,從事翻譯-新聞編輯,同時擔任記者和責任編輯,後任命為博語部新聞組副組長,職所受任頗具濃厚統戰圖博之責。期間因感同圖博血脈文化之薰陶,在1988年10月6日毅然離家流外印度達蘭薩拉,拜見了神聖的圖博政教領袖貢薩-達賴喇嘛,不久,被流外政府安排到嘎夏秘書處從事翻譯工作,1990年被派遣到瑞士日內瓦, 列席第44屆聯合國人權大會。之後,相繼到英、法、德、瑞典、丹麥、挪威、美國等地,向外界介紹了當時整個圖博的嚴峻局勢。同時與中西有關各方,就圖博的前途問題進行了有益的交流和探討。     1991~2003年間,先後被流外圖博人民選舉成為圖博第11~13屆

流外議會議員,並擔任多年常務議員。任期內移居尼泊爾,應邀擔任該國唯一的博文半月刊>的主編,撰寫有不少的社論。在尼泊爾的幾年裡,曾同當地朋友一起創立了世界和平出版社,擔任總經理。     2003年,獲得政治庇護移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夏威夷及華盛頓等地休息養生,2014年8月正式成為美國公民之後,才得以在2015年來到台灣,也因佛緣與徐真相識,遂於古嚴寺,在德華老師父的祝福,和法傑方丈及何富雄老師的證婚下和徐真結為法侶。     本書以文字與照片記載了許多豐富之圖博流外實錄,同時也摘錄與本書結有法緣尊者及老師的簡介,特別的是所有記述實錄內容深切的意旨,皆離不開密宗與佛法的因緣,更顯彌足珍

貴。     隨書並附贈一本《真德幸福》小冊,藉以推廣有機無毒天然的食品及染紡工藝。

准提法的思想與實踐研究—以十方禪林為中心

為了解決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問題,作者方耀珠 這樣論述:

  目前學界對准提法的研究,大多著重於經典研究。相關研究有對於准提法的修證體系或是著眼於准提思想流布的論述,也有以道㲀《顯密圓通成佛心要》為中心論述准提儀軌的編撰,及准提法的理論與實踐等。本論文嘗試以「十方禪林」−−當代弘傳准提法道場之視角,深入解析准提法的思想與實踐所作的研究。  本論文分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面向來審視「十方禪林」弘傳之准提法。宏觀視野,在於探究准提法自傳入漢地暨開展之歷史變遷中,「十方禪林」准提法的定位;微觀視野,則聚焦於了解「十方禪林」准提法之內蘊思想,以及深入十方准提法實踐操作面之重點強調。  研究成果顯示:(1)「十方禪林」所弘傳的准提法,是南懷瑾在道㲀「中國式」(或

漢傳式)准提法後的再創新,由於符合太虛主張「中密(中國密宗)」的內涵,可稱之為「中密准提法」;(2)「十方禪林」首愚所弘傳的准提法,其核心思想為「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願海」,這是基於十方准提儀軌完整具備了佛法修持三要件之見地、修證、行願。「見地」相當於道㲀所說的「先悟毗盧法界」,「修證」和「行願」則是道㲀所言之「後修普賢行願海」。(3)「十方禪林」准提儀軌修持強調般若慧觀、金剛念誦,重視中醫身體觀及命門說。般若慧觀如同火車行進時之車頭,指引正確方向;金剛念誦則如火車賴以前進之引擎動力。二者相輔相成,輾轉增上。同時,以中醫身體觀與命門學說來解說准提修持原理,亦是某種型式的將准提法再次向漢文化

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