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玉佩侯怡安李怡安寫的 克比睡不著:與海洋動物的奇幻冒險 和廖鴻基的 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交通大學 和聯合文學所出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企業管理系所 蔡青園所指導 林游景的 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戶外教學實施之相關認知研究-以恆春地區為例 (2011),提出海生館大洋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休閒農業、休閒農場、戶外教學、認知、態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企業管理系所 鄭秋桂所指導 陳堅銘的 國小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涉入程度及態度之研究-以恆春海生館為例 (2009),提出因為有 海洋鄉土教學、認知、涉入程度、態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生館大洋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生館大洋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克比睡不著:與海洋動物的奇幻冒險

為了解決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作者張玉佩侯怡安李怡安 這樣論述:

少年克比的奇幻漂流 在藍色大海遇見無限想像   離鄉背井求學的克比,在一夜失眠後,決定逃逸出生活常規,跳上末班火車往南出發,卻被海浪捲入大海,在遇到被野放的海龜後,開啟一段探險旅程。在這段旅程中,克比遇見海龜、雪花魟、台灣前肛鰻、皇帶魚、企鵝與小白鯨等6隻海洋動物,透過牠們的自述,認識其個別的特性與遭遇,也一起在湛藍大海的懷抱中,擁抱彼此的溫暖與生命的悸動....   本書跳脫傳統知識性書籍的直述呈現,改用冒險故事帶入豐富的海洋動物知識,讓海洋動物們以主觀視角來訴說不一樣的海洋觀點。同時搭配幽默風趣的插畫及生動紀實的照片,激發讀者對海洋的無限想像,是一本非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海洋知識書。

本書特色   1.6個故事皆為作者實際走訪屏東海生館進行訪問與調查後、重新書寫而成。   2.採用擬人敍事法讓6個海洋動物訴說自身特性與獨特遭遇。   3.各篇皆附相關海洋知識的補充介紹。   4.輔以多幅於海生館拍攝的精采照片及生動插畫,提升閱讀的有趣性。   我身戴那些鐵片游著游著,想想自己似乎成為某種形式上的朝聖者,拖著一家子的寄望,前行直至雙腳無力。──海龜   他發揮著魟魚堅強抵抗的精神,威脅背後欲對尾巴下毒手的巨大怪物,不料下一秒淒烈慘叫聲響起,他的尾巴掉落在面前。──雪花魟   原來我們腹部的巧克力色非常自然,並不用在意閒言閒語中的「一白遮三醜」,因為我們屬於不同種,有

著我們獨特的長相。──台灣前肛鰻   現在我的頭充滿一股亮麗的紫色,接下來沿著脊椎骨有漸層的黃綠色,身軀則是略透明清的藍。──皇帶魚  我記得媽媽的表情是多麼驕傲,還一面秀著手上的婚戒。媽媽叮囑我,就算我生的玉樹臨風,也還是要謹記企鵝的忠貞,不能處處留情。──企鵝   我當然是很想要回到遙遠的海洋,跟家人與朋友不在乎邊界、自由自在地游泳,夏天回到深祖母綠的出生地,冬天或許游到更遠的外海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小白鯨 名人推薦       這個作品充滿了想像力,完全不輸《少年Pi的奇幻漂流》,虛實之間,也將海洋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用最輕鬆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台灣魚類分類專家 何宣

慶   這是本結合奇想、知識、環保意識的小書,值得青年朋友一同遨遊其中。──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王淑美   作者簡介 張玉佩   小說與連續劇的重度迷群,流行文化的觀察者,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侯怡安   喜歡音樂、電影、文字創作與愜意生活,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105級畢業。 李怡安   生性散漫,熱愛攝影與創作,目前流浪在上海自救,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105級畢業。   推薦序 自序 導論 克比晚上睡不著       大海的朝聖者:海龜 小船如同噴射機       攜械橫行小霸王:雪花魟 性感好身材      巧克力肚皮:

台灣前肛鰻 轉個彎     絢麗的重生:皇帶魚        最悲慘的笑話  深愛的那位姑娘:企鵝    天外飛來一顆球       三千寵愛在一身:小白鯨 啓程   導讀    何宣慶(台灣魚類分類專家,曾獲十大傑出青年,目前任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以及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副教授。)      煩惱,似乎是現代人必備的困擾,但是偶爾也應該徜徉在想像之中,無拘無束一下。      書中的主人翁克比跟海洋生物其實沒有直接的關聯,有關連的是兩個可愛的小女生,也就是這本書其中兩位作者侯怡安與李怡安。去年的某天我收到一封email,說明她們正在海生館進行採訪,所以想要瞭解我在研究上的事情。

雖然偶有不同的人來採訪,但絕大多數是記者,還沒有學生是以畢業製作為由而來,所以對我來說也是很新鮮的事情。      我帶著她們去了漁港,回到實驗室,一路上說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最後她們選擇了台灣前肛鰻當主角,卻完全跳脫原本生硬的分類學範疇,把牠塑造成一個家族史上的英雄!這真的是讓人倍感驚艷!      在這過程中,我其實不知道這兩個小女生想要做什麼?直到我收到完整的一本書後,才發現這個作品充滿了想像力,完全不輸《少年Pi的奇幻漂流》,虛實之間,也將海洋生物不為人知的一面,用最輕鬆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姑且就稱這是克比的奇幻漂流吧!一個為課業煩惱的學生,這似乎是每個人曾經共同經歷過的

一段生活。但要怎麼將這樣一個平凡的學生推向茫茫的大海,然後與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相遇,這只有靠作者無人能比的想像力才做得到了!      克比發現的第一個旅伴,是被人誤捕後用來祈福的海龜。由於民間信仰,人們把放生當成是積陰德的一種行為,殊不知放生可能造成更多的捕捉,更多的生物死亡。有些陸生的動物直接被放到海裡,甚至有從國外或養殖場買來,不明不白就被放生的外來種,最後很可能造成原生物種的滅亡。小海龜最後被收容中心所拯救,但是身體上也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這些人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目標是什麼?他們有要追尋的東西嗎?他們對信仰虔誠嗎?」海龜得不到答案,這對牠來說一點也不重要,但我們自己知道答案嗎?   

  一向被視為游泳極為優雅的雪花魟,因為尾巴上的毒刺,被作者塑造成為大洋池中的大哥。原先只是無心的一句話,竟然就讓所有的魚屈服,還主動交出魚塊跟叫聲大哥!牠說:「想要到海底隧道,必須先習慣被餵養,而且不能攻擊或捕食其他魚類,表現優秀的話就等於拿到門票啦!」這在我們看來其實有點諷刺,因為海洋生物不是應該要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      接下來,令我相當驚艷的台灣前肛鰻登場了!發現台灣前肛鰻的過程,其實是個意外,因為牠們的外觀跟一般前肛鰻沒有什麼差異,除了全身是褐色外,如果沒有仔細觀察以及計算椎骨等數量,是難以發現的。髒肚皮,在這邊竟然就成為台灣前肛鰻小時候的暱稱!直到這些褐色肚皮的鰻魚被發表

成為新種之日,牠竟然就成為光耀門楣的家族英雄!大家不知道的是分類研究過程一定要相當嚴謹,也需要做許多研究跟比較,而最後這一隻褐肚皮的台灣前肛鰻將會被永久保存,即使過了一兩百年,還是有人會回來研究牠們。      繼續往下讀,克比遇到的幾乎都是所有海生館中最重要的展示生物。皇帶魚如果不被用做展示,可能永遠只能被鎖在不見天日的桶子內,但因為被選作為透明魚,因此重拾自信,終於成為展覽中的焦點。企鵝多半是以一夫一妻制著名,但沒想到還有企鵝會闖入別人的婚姻,成為第三者。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看到人們在感情世界中所有的曖昧、焦慮跟糾結。      故事說到這邊,究竟書中的主人翁克比還會遇到什麼海生動物呢?這些

故事的背後有會有那些意涵呢?這本書真實的成分多於虛構,但是要從人的角度來模擬動物的思考或行為模式,的確需要更多的想像。      文中的海洋生物不一定是我們隨時可以看的到,但是下次前往海生館之前,不妨再把這本書看一遍,說不定就可以在轉角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期待這本書可以陪伴讀者跳脫諸多煩惱的現實,走向那無邊無際的海洋,享受這片藍色大海所帶給我們的無限想像!    推薦序    王淑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新聞實務、消費文化研究、傳播科技與社會)      少年克比在枯燥生活與高度壓力下,與海龜神遊到大海,並且認識了魟魚、台灣前肛鰻等海中生物,逐一聽聞牠們精彩的生命故事後,才

發覺到自己最想做卻遲未實踐的事。這是本結合奇想、知識、環保意識的小書,值得青年朋友一同遨遊其中。      傳播科系總少不了寫作課。每次教授採訪寫作課,同學們總是有許多苦惱,採訪不順利者有之,為了寫作困擾者有之。報導文體格式有一定的要求,學子們常反映,擔憂為了符合形式而失去文章的趣味,或者報導主體未必有新聞性,卻有非常值得推廣的內涵。《克比睡不著:與海生動物的奇幻冒險》採取了創新的策略:將海生館的採訪轉化為有趣的冒險故事,讓少年克比來訪談海生館的大小生物,讓「受訪者們」一一述說自己生命歷程。      本書是由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張玉佩老師指導,與大四學生李怡安與侯怡安共同完成的作品。作者們

採訪過海生館後,不採取導覽理性的口吻說明,而用第一人稱的描述切入,引領讀者進入海洋生物的主觀感受。海龜的龜殼被鑽孔且強行嵌入祈福鐵片,就算被放生回到大海,牠們能順利活下去嗎?海龜回憶起被巨響與振動驚嚇的過程,後腿被鐵片磨得破皮潰爛的痛楚,由自敘的方式娓娓道出,讓人更加震撼與不捨。      從魚的眼中看來,跟人類有關的所有事物,又該怎麼理解呢?雪花魟游泳時撥水的姿態,的確就像書中所形容的「搔首弄姿」,想必是水中的風雲人物。牠在海生館中怎麼被照顧呢?與其他海洋生物的相處,是否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順著這些讀者可能有的疑問,《克比睡不著》除了有趣的敘事,也以攝影作品呈現出工作人員悉心準備食物、及其與

海洋生物間互動的情形,帶領讀者進入觀看的現場。      在風趣的對白與活潑的插圖之外,《克比睡不著》的主人翁克比跟離開故鄉的海洋生物們有著深刻情感的連結。升學壓力下的青少年,到底跟海生館的生物,有什麼共通點?原來是離家背景這件事。海生館的生物很難再回到家,除了可能身有殘疾,還有大海已遭破壞的悲傷。但是,克比隨時可以回家。克比在挖掘海生館故事的過程中,其實也發現了自己。透過這本書的筆觸,讀者可用同理心去深刻思考海洋生物與環境,以及與自身的關係。    大海的朝聖者海龜 亮晃晃的太陽光落在外頭,同時亦下著細雨。 海生館內實驗中心一向滿是海水味,現在則混有些微的雨水味。 作為一隻兩度被不同人群

捕捉的海龜,對於海洋,我總是充滿著自由的渴望。 遙想那時港口邊海浪噗唰衝擊碎石。我本是帶著祈願游泳,但後腳卻經常傳來陣陣疼痛與無力感。我忽然想到浦島太郎所解救的那隻海龜,為了答謝他的救命之恩,就把太郎帶到海龍王宮參觀了一輪。不過,我又不是來自龍宮,真搞不清楚人們為什麼會覺得我可以帶著他們的願望,上達天聽呢?民間信仰可是多到千奇百怪。 那是一個面海的小村莊,村內的人口不多、靠著出海捕魚來維生。小村莊的氣候溫和,常常出著太陽。可是那邊的人不知道遭遇什麼困境,總是顯得鬱鬱寡歡。他們臉上帶著憂慮與不安,卻仍希望能向上天傳遞他們的祈求。祭拜海神的祭典時,人們踏著兇猛的舞步、高唱歌謠,領頭者用雙手捧著蒸餾

酒敬天後、一飲而盡,再用杯子盛滿一杯酒、灑向大海,最後把那個白瓷酒杯摔向海邊岩石。 我被捕獲的那天,正是人們在準備祭拜海神的祭典前夕。我正懶洋洋地攤上海邊岩石上,溫暖的太陽曬得我渾身舒暢。我瞇著眼睛,聽著遠方海鳥的聲音,享受著海風吹拂。突然間,我就被一把捉起,也不知道那群人咿咿啊啊地在亂叫什麼。 他們把我帶到一個廣場,拿出幾個鐵片,每個鐵片都像名片般的大小,深灰色的邊緣閃爍著金屬的鋒利光芒。鐵片上承載著人們的願望,「闔家平安」四個字刻在鐵片的最上側,再由上到下整齊地刻滿了一家人的名字。刻著名字的祈福鐵片,彷彿有了魔性一般,看得我有點心裡發毛。 當我望著這些刻著字的鐵片正發著呆時,猛地有人從背後

把我抓了起來,同時間聽見某種機械尖銳的聲音唧唧唧唧不曾間斷地叫著。這高頻聲音越來越大聲,而且似乎正一步步逼近我。 我開始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在發顫,突然那機械聲猛地刺上我的背殼開始「嗯─唉─嗯─唉─」地叫。那時我的全身都在顫抖搖晃,我想有一部分是因為機械入侵導致的,而另一大部分是我害怕到沒有辦法控制。 嗯唉嗯唉─嗯唉嗯唉─全世界僅剩下機械的鑽聲,這聲音幾乎要把我的意識切成支離破碎。

海生館大洋池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餵食秀!!! 天啊!!! 趕緊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沖縄美ら海水族館 #Aquarium

Batfish 燕魚
Beluga 白鯨
Black porgy 黑鯛
Butterfly fish 蝴蝶魚
Clownfish 海葵魚
Coral kingdom pavilion 珊瑚王國館
Crab 蟳
Dolphin 海豚
Ecodiversity Research 生物多樣性研究
Fiddler crab 招潮蟹
Genome Research 基因研究
Hammer shark 雙髻鮫
King penguin 國王企鵝
Lion fish 獅子魚
Liopleurodon 滑齒龍
Longhorn cowfish 角箱魨
Marine Life Sheltering and Caring Project 水生生物收容及照養計畫
Marine Life Sheltering Center 水生生物收容中心
Mud skipper 彈塗魚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and Aquarium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Orca 虎鯨
Parrot fish 鸚鵡魚
Pipe fish 海龍
Puffer 河豚
Ray 魟
Reproduction Research of Thunnus thynnus 黑鮪繁養殖研究
Rescue and Assistance Project for Trapped Whales Ashore 鯨類擱淺救援與處理計畫
Research on Natural Essences 天然物研究
Sea Horse 海馬
Sea turtle 海龜
Shark 鯊
Shrimp 清潔蝦
Sperm whale 抹香鯨
Squid 魷
Study of Symbiosis 共生研究
Sun fish 翻車魚
Walrus 海象
Waters of Taiwan 台灣水域館
Waters of the world 世界水域館
Whale shark 鯨鯊

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戶外教學實施之相關認知研究-以恆春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作者林游景 這樣論述:

學號:N9950008 總頁數:97論文名稱: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戶外教學實施之相關認知研究-以恆春地區為例學校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別:農企業管理系畢業時間及摘要別:101 學年度第2 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研究生:林游景 指導教授:蔡青園 博士論文摘要內容:有關國小教師對實施休閒農場戶外教學之認知與態度方面的研究相當多,本研究以恆春鎮地區的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透過SPSS 對資料內容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T 檢定等分析方法進行相關探討。並將所得之結果提供給予學校教師、政府相關單位或休閒農場經營管理者參考,進而協助及提升教學品質與企業的管理。本研究顯示:(1)恆

春地區受測教師對戶外教學認知構面的「有戶外教學所需資源」、「提供教學體驗活動」與「提供教育解說」有顯著。(2)戶外教學態度構面的「戶外教學是一件有意義活動」、「戶外教學方式能開闊學生的學習」、「參觀休閒農場可培養對環境的體驗和了解」有顯著。(3)戶外教學考量因素之「行政角度」構面的「戶外教學會考慮環境的安全性」有顯著。(4)學生角度構面的「戶外教學學生會考慮學生所需負擔的費用」與「戶外教學學生會考慮交通的便利性」有顯著。

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

為了解決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作者廖鴻基 這樣論述:

  命運也許風雲詭譎,無可捉摸,特別大海敻遼,但有些機緣,確實是可以被安排的。   儘管有人形容水族館是玻璃缸中的海洋,我想說的是:即使是玻璃缸中的海仍然是我這輩子探索不盡的大海。這年駐館,我再次打開了一扇相同是海,但與過去全然不同有的海洋經驗。──廖鴻基   屏東恆春,被喚以「南方以南」的地方,在那裡,人類可以幻化為魚族,在海中呼吸,靜靜望著吐出的晶瑩氣泡向上浮升。這片獨天得厚的海洋,生養著極地、溫帶、熱帶、潮間帶各類魚族,每個魚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笑臉吟吟的水母是正宗天毒門高手,牠的倒勾毒刺陸地沒有解藥;好玩的白鯨,所有的遊戲都是自己玩出來的,訓練師是牠最好的玩具;憨傻可愛的企鵝

生氣時會用小短腳拍打水花趕人,見到熟悉的人類朋友會低頭撒嬌;絕不劈腿濫愛的小丑魚,會挑選孕育愛情生命的好床;六尺鯨鯊,其實溫雅和善,每趟來館的運送過程,都是一項偉大的紀錄……種種故事,皆是大海送給岸上的禮物,這兒,無盡收藏。   全球的陸地資源已被過度開發,曾有學者專家預言,二十二世紀以後,人類與海洋的對峙將不再存在,開始進入海洋生活後,世界各地的水族館才能功成身退。在此之前,海生館仍須扮演魚族與人類融合共生的媒介。   曾在世界大洋大海航行、慣於漂泊的廖鴻基,這次的上岸旅程,有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感受,他看「南方以南」的這片海洋,已不是過去所認知的海。海,不再只屬於逐潮的浪人,而是一座引領島上子

民走入海洋的橋梁。 作者簡介 廖鴻基   一九五七年出生,花蓮人,花蓮高中畢業。曾經討海、從事鯨豚生態調查、規劃及推動賞鯨活動、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隨遠洋漁船從事臺灣遠洋漁業報導、率隊執行繞島計畫、隨貨櫃船執行臺灣海運報導、受邀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   著有《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尋找一座島嶼》、《山海小城》、《海洋遊俠》、《臺11線藍色太平洋》、《漂島》、《腳跡船痕》、《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及編著《臺灣島巡禮》。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

、賴和文學獎、巫永福文學獎、九歌年度散文獎。

國小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涉入程度及態度之研究-以恆春海生館為例

為了解決海生館大洋池的問題,作者陳堅銘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小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涉入程度與態度間之關係。本研究以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牡丹鄉等四鄉鎮的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94份,回收整理後實得有效樣本數為165份。經SPSS統計軟體進行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實證結果發現如下: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山地偏遠地區、是自然科學相關科系所畢業、師專、師範畢業、科任教師五個變數有高程度的認知。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涉入程度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山地偏遠地區、是自然科學相關科系所畢業、科任教師、男性教師四個變數涉入程度較高。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態度有顯著差異,其中以

市區城鎮、科任教師有較高的正向態度。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與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態度有顯著正相關。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認知與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涉入程度有顯著正相關。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涉入程度與教師對實施海洋鄉土教學的態度有顯著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