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海洋休閒觀光管理系 江欣潔所指導 楊京翰的 白沙屯鯨豚擱淺搜救機制研究 (2021),提出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鯨豚擱淺、SWOT、白沙屯、救援機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郭重言所指導 高煥欽的 利用衛星測高和潮位站資料評估內陸水體及沿岸海水面變動與年度海水面振幅 (2020),提出因為有 衛星測高、內陸水體、年平均振幅、潮位站、總體經驗模態分解法、區域海水面上升的重點而找出了 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白沙屯鯨豚擱淺搜救機制研究

為了解決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的問題,作者楊京翰 這樣論述:

臺灣四面環海,東臨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位於北回歸線23.5度,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因太平洋黑潮洋流流經臺灣東部、加上臺灣西岸多河川注入臺灣海峽,因此臺灣周圍海域富營養鹽,魚類資源豐富,故常有鯨豚活躍於臺灣周圍海域。然而,近年來臺灣沿海地區鯨豚擱淺事件層出不窮,威脅到鯨豚物種的存續。海巡單位為鯨豚救援第一線人員,為能提升鯨豚獲救後的存活率,本研究利用文獻蒐集法、訪談法及SWOT分析,來探討白沙屯地區鯨豚擱淺的救援機制,以精進海巡單位的鯨豚救援策略。研究結果顯示:1.各相關單位的救援流程與步驟,建議依照其執掌權責執行,並建立更加精準且銜接緊密之標準作業流程; 2.其救援過程中窒礙難行的部分,除鯨

豚本身重量大於人類之外,必須掌握天候、海象、潮汐等各項可預知之因素; 3.盤點並充足各海巡單位救援鯨豚擱淺之防範裝備及救援器具; 4.建置鯨豚救援培訓系統,針對所需專業之學識及救援技能,定期培訓專職人員及志工,以利提升救援人員的專業素質。本論文對於未來研究建議有二:一、針對未設置活體鯨豚臨時安置處所區域加以研討,並建議相關單位設置活體鯨豚臨時安置處。二、活體鯨豚擱淺頻繁區域設置相關宣導及公告,並強化相關單位人員及民眾生態保育意識。 本研究結果指出目前針對鯨豚救援機制所面臨到的不只是氣候因素帶來的影響,救援人力不足以及經驗的不足以及救援器具裝備老舊等等,相關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鯨豚救援存活率下

降,就由此研究予以建議相關單位給予各機關針對救援人力的實務經驗上予以更多的鯨豚專業知識以及救援實務經驗,裝備器具上相關單位應予更新調整,並加強臨時安置處所各項裝備的更新以及人力的實務經驗建立更多的講習課程強化鯨豚的專業知識並由專業人員進行授課,並對民眾加強宣導海洋保育的意識。

利用衛星測高和潮位站資料評估內陸水體及沿岸海水面變動與年度海水面振幅

為了解決潮汐觀測資料年報110的問題,作者高煥欽 這樣論述:

自1990年代以來,衛星測高被證明可用來精確量測水位高度、冰原高度及平坦陸地表面高度變化的革命性監測技術。然而,受限於測高儀微波脈衝的物理特性及相對不可靠的地球物理改正,要獲得沿海地區和內陸水域的精確水位觀測值,至今仍然充滿挑戰性。隨著科技進步,新型測高衛星Cryosat-2與Satellite with ARgos and AltiKa (SARAL/AltiKa)藉由更高的空間解析度克服傳統微波脈衝的局限性,可更精確地量測內陸水體和沿海地區的水位高度變化。本研究利用波形特徵剔除非水面反射之訊號,評估Cryosat-2 LRM (Low Resolution Mode)和SARin (In

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模式及SARAL/AltiKa Ka-band 測高數據於青藏高原中部兩個相連湖泊米提江占木錯(又名赤布張錯, Migriggyangzham Co)和多爾索洞錯(Dorsoidong Co)及台灣沿海地區水位變化情形,並與CNES Hydroweb數據庫與台灣潮位站資料進行分析。成果顯示Cryosat-2 SARin模式與SARAL/AltiKa Ka-band重定觀測值在米提江占木錯和多爾索洞錯和Hydroweb數據資料庫所觀測到的水位變化趨勢相符,於2011-2017年及2013-2015年期間,水位每年上升約

0.30 m,並以Ka-band數據之RMS表現較佳。而於台灣沿海地區,SARAL/AltiKa Ka-band成果明顯優於Cryosat-2 LRM模式,與潮位站資料RMS值皆小於6 cm,相關係數高達0.90以上,也證明Ka-band波段確實克服傳統Ku-band波段之限制,提升沿岸水位觀測精度。而了解不同沿海區域季節性海水面週期的時空變化是另一個重要研究主題,特別是年週期海水面變化,因在大部分海洋範圍年週期皆比半年週期來的更為明顯,其中總體經驗模態分解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已被廣泛用於研究潮汐分量、長期海平面上升和年代

際海平面變化。由於部分海域之年度海水面變化研究仍然不足,如東北太平洋海域,故本研究利用總體經驗模態分解法分析測高每月海水面異常數據及偵測年度週期特徵,並使用1950至2016年長期潮位觀測資料與相關氣候因子分析東北太平洋年度海水面振幅的趨勢、特徵以及相關機制。研究成果顯示區域內沿海海水面年平均振幅在14-220 mm並顯現出年際至年代際的變化(interannual-to-decadal variability),而在北太平洋其餘沿海地區,西海岸年平均振幅約在77-124 mm,東海岸年平均振幅則在84-87 mm之間。在1952-2014年期間,南海和東北太平洋西部沿海地區估計之年振幅呈現下

降趨勢−0.77 mm·yr−1至−0.11 mm·yr−1,研究發現南海西海岸年振幅下降與風壓變化相當吻合,也與1980年以來的東北太平洋年度海平面振幅的時間變化呈現高度相關,相關係數達0.61至0.72,而太平洋年代際(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並不主導東北太平洋沿岸的年海水面振幅。 回到世界持續關注之議題-海水面上升,海水面上升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但上升速率和影響程度則因地區而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於2019年報告中指出由於氣候暖化造成全球海水面上升速率加速,低窪沿海地區和國家,如阿拉伯半島,受到的威脅加劇。然而,由於阿拉伯

半島地區潮位站分佈稀疏且觀測時間段長短不一致,幾乎無法全面性研究該區域海水面變化,測高資料則適時補足此缺陷,有助於分析此區域海水面長期變化。本研究採用平均海平面永久服務中心(Permanent Service for Mean Sea Level, PSMSL)之潮位站資料、1993年至2019年衛星海洋數據存檔、驗正與解釋(Archiving, 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 AVISO)及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 C3S)提供之測高數據進行分析,以了解阿拉伯半島周圍海域如紅海、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區域海水面變化趨勢,並利用測高與潮位站資料估算地殼變動速率。成果顯示此區域海水面皆呈現上升趨勢,測高資料與對應之潮位資料相關係數高達0.86至0.95,驗證測高資料之準確性,進一步估算潮位站地殼變動情形,各潮位站以0.1至2.4 mm·yr−1下沉,此現象與該區域水資源不足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之情形相吻合。由於潮位資料觀測時間段太短,本研究藉由測高資料分析阿拉伯半島周圍長期海水面之變化,成果顯示周圍海水面在1993至2019年期間約以3.4-3.5 mm·yr−1上升,並以紅海區域上升速率最快達4 mm·y

r−1,比Dangendorf 等人(2019)計算之1993-2019年全球平均海水面上升速率(3.1 mm·yr−1)高出10-30%,顯示阿拉伯半島沿岸面臨地層下陷與海水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平均值之雙重威脅,情況相當嚴峻。在海水面年週期訊號方面,由於紅海區域受到強烈風場影響其年振幅高達157 mm,明顯大於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年振幅(~40 mm),影響此區域年週期訊號之因子與程度值得未來更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