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東北季風月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研究所 黃將修所指導 李佩玟的 核能電廠鄰近水域與淡水河河口區的浮游動物群聚與死亡率研究 (2021),提出澎湖東北季風月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核能電廠、淡水河、溫排水、浮游動物、橈足類、群聚、死亡率、滲透壓、中性紅染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翁叔平所指導 徐紹青的 臺灣地區氣溫之統計特性及其長期變遷 (2017),提出因為有 氣溫、氣候變遷、長期趨勢的重點而找出了 澎湖東北季風月份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澎湖東北季風月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核能電廠鄰近水域與淡水河河口區的浮游動物群聚與死亡率研究

為了解決澎湖東北季風月份的問題,作者李佩玟 這樣論述:

核能發電廠大量排放溫排水,其溫排水影響核電廠周圍水文環境,因此核能發電廠之溫排放水對環境的影響是全球保育工作所關注的議題之一。本論文於臺灣北部兩個核電廠之入、出水口採集浮游動物;採樣季節間紀錄浮游動物於不同月份間的組成變化,發現主要優勢大類為橈足類。核二廠浮游動物豐度顯著高於核一廠( p = 0.001),而橈足類及全體浮游動物大類之豐度於西南季風期間也顯著高於東北季風期。本研究在核電廠測站使用中性紅(Neutral Red)染色法來鑑別浮游動物之存活狀態。發現出水口死亡率明顯高於入水站(p < 0.01)。在核一廠之結果顯示多數浮游動物類群和所有浮游動物群落的死亡率與出入水口的水溫溫差(Δ

T)呈現顯著正相關(p < 0.05);核二廠之浮游動物群落死亡率與水溫溫差(ΔT)亦為正相關但是不顯著(p > 0.05)。於兩個核電廠間的浮游動物碎片無灰乾重分析比較,發現出水口測站之浮游動物碎片有機質重量顯著高於入水口站,顯示浮游動物的軀體在通過核電廠冷卻系統時受到機械性之物理破壞。淡水河為臺灣第三大河流,同時是北部最大之潮汐河流,河流流域包含首都臺北市,該地區居住約600萬人,受到上游淡水及河道兩旁工廠及家庭所排放廢水產生交互影響,同時亦受到中國沿岸流及黑潮所影響。本研究於淡水河出海口及下游河段進行表層拖網,每兩個月進行一次浮游動物採集,主要紀錄浮游動物不同月份間之豐度及組成變化。本論

文於淡水河下游及河口區紀錄浮游動物為14種,主要優勢種為十足目、橈足類(哲水蚤、劍水蚤及猛水蚤)和其他幼體。橈足類豐度變化與鹽度、溫度、pH及溶氧等環境因子顯著相關;集群分析結果顯示橈足類具有幾種不同組成之群聚,群聚間均有喜好之水文條件,而橈足類部分於採樣測站及月份間具有顯著差異。本論文同時首次彙整及探討臺灣主要河域之橈足類,並且與國外河域之橈足類的生物多樣性做比較。本論文首次揭露與探討淡水河口及下游地區浮游動物及橈足類之死亡率與滲透壓改變對死亡率之影響,浮游動物粗分為四大類(橈足類、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其他浮游動物),使用中性紅染色法研究各測站內死亡率之差異,取得第一階段實驗結果後即更深入探討

浮游動物死亡率與鹽度變化之關係。結果顯示浮游動物死亡率隨著鹽度如淡水至天然海水間的梯度般變化時,死亡率與之呈現顯著的負相關;當鹽度降低即死亡率顯著增加,透過統計分析找出河口水域自然環境之浮游動物的半致死鹽度。

臺灣地區氣溫之統計特性及其長期變遷

為了解決澎湖東北季風月份的問題,作者徐紹青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中央氣象局的8個測站,臺北、臺中、澎湖、臺南、恆春、臺東、花蓮和阿里山的長期地表氣溫記錄,包括日均溫、最高溫,以及最低溫資料,個別分析它們在以下5種天氣情境:雨日、無雨日、雨前一日,雨後一日,以及一般日(不論有無降雨)下的4階統計動量:平均值、標準差、偏度、以及峰度,在氣候基期(1961-1990)的統計特性及對應的長期(1897-2014)線性趨勢。  分析上述情境的各類組合於氣候基期的4階統計動量後發現,雖然平均值及標準差代表季節平均狀態及其振幅,但是偏度和峰度,因其計算利用平均值及標準差的3或4次的冪次,能將前者的訊號放大,而提供吾人檢視上述各類情境組合的統計特性之變化細

節。例如,冬季雨日的迎風地區,受東北季風影響會有明顯的降溫。雖然分析平均值能獲得其位移變化,但偏度更能表現出其傾向低溫的統計特徵(即右偏的機率密度函數分佈)。同樣的,秋季的臺南測站,也可從雨後一日的分析中,觀察到較高的最高溫(即左偏的機率密度函數分佈)及正值的峰度,顯示洗刷作用可增強陽光短波入射,更能凸顯出秋老虎現象的氣候特徵。  與前人研究一致,本文也發現全球暖化對臺灣地表氣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夜間最低溫的明顯上升。分析澎湖、恆春以及阿里山等背景測站的結果發現,暖化下,增加的水氣含量加強向下長波輻射,且夜間較低的氣溫又使得水氣容易飽和,增加的雲量可能抑制向上長波輻射的冷卻作用,因此,最低溫出

現較高幅度的成長。  研究也發現,人類活動產生的懸浮微粒和汙染物,可能會增強而非減弱夜間的暖化作用。分析臺南和臺北測站最低溫的長期趨勢後發現,臺南冬天雲量較少,但冬季的最低溫卻有像臺北多雲環境時一樣的增溫趨勢。分析進一步發現,臺南秋季雨後一日的偏度下降但峰度增加,因而顯示,該地秋夜溫度有高於平均值而集中的長期現象。但是,大多數的其他測站並沒有高溫集中的表現,再者,大部分測站的各項氣溫的綜合表現,均呈現出長期趨勢的轉折時間點,大致發生在都市化以及工業蓬勃發展的1970年代左右。因此本研究認為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懸浮微粒和汙染物,對於區域氣候的長期趨勢,有一定的影響。  全球暖化下,各季節之長期趨勢變

化並不一致,分析冬季雨日及無雨日的溫度趨勢表現後發現,1970年代前(後),臺北測站無雨日的夜間氣溫小(大)於有雨日夜間氣溫,暗示降雨過程和氣候暖化的交互作用機制,可能發生變化。此外,分析9月份最低溫的長期趨勢也發現,其各項氣溫綜合數值及趨勢,和6月相較下,更接近7、8月的表現,建議夏季有延長的現象。根據上述針對氣溫的分析,本文建議臺灣季節氣候應分為,春季:2、3、4月;梅雨季:5、6月;夏季:7、8、9月;秋季:10、11月以及冬季:12、1月,上述季節的劃分,也大致與降雨的時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