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亞投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瀚亞投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育成,許峰睿寫的 財務個案分析:全球思維與佈局 和呂忠達的 財經專家呂忠達教你跟著國際政經趨勢賺(上)DVD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目標到期債」投資人身陷恒大暴風圈...這類基金3罩門 - 財訊也說明: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瀚亞、景順、富蘭克林華美、貝萊德、瑞銀、富達、匯豐、摩根士丹利、施羅德、宏利、復華、富邦、永豐等投信所發行的81檔債券基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泰文化 和Smart智富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 李喬銘所指導 古琳偉的 金融海嘯前後台灣投信企業成長、基金規模與績效之探討 (2015),提出瀚亞投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融海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戚務君所指導 吳惠君的 國內股票型基金不定期定額投資方法績效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基金績效、投資策略、不定期定額、定期定額的重點而找出了 瀚亞投信的解答。

最後網站瀚亞投信相關報導- Yahoo奇摩新聞則補充:最新最豐富的瀚亞投信相關新聞就在Yahoo奇摩新聞,讓你快速掌握世界大事、財經動態、體育賽事結果、影劇圈內幕、社會萬象、台灣在地訊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瀚亞投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財務個案分析:全球思維與佈局

為了解決瀚亞投信的問題,作者陳育成,許峰睿 這樣論述:

  近年紅色供應鏈崛起,中國政府挹注大筆資金投資企業升級,並大舉收購或入主台灣企業;兩岸過去的互補效益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爭奪訂單的競爭關係,不僅威脅台灣原有的產業生態,高階技術的輸出與人才的流失也迫在眼前。   然而,仍有許多本土企業透過獨特的創造力及產業魅力躋身一流國際企業之列,如致力發展全新娛樂科技——VR的宏達電、帶有濃厚本土文創色彩的霹靂布袋戲、擁有多項特殊製程認證的航太產業——漢翔等,帶領台灣走出困境,站穩國際化腳步,放眼世界。   本書蒐羅十五則國內企業經營個案,搭配大量財報資料及分析圖表,剖析個案發展概況及未來走向,一窺台灣本土產業發展之動態與情

勢。期能以深入簡出方式,讓讀者瞭解本土產業面臨發展上的困境與瓶頸時,如何突破逆勢,淬鍊出不凡的經營成果與經驗,成功打入國際舞台。

瀚亞投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7 / 8 / 24
中文主持: 瀚亞印度傘型基金記者會
地點:W Hotel Taipei
主辦單位:瀚亞投信 Eastspring Investments

主持人:盧怡君 Angela Lu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ngelalu.emcee/
Email: [email protected]

金融海嘯前後台灣投信企業成長、基金規模與績效之探討

為了解決瀚亞投信的問題,作者古琳偉 這樣論述:

我國投信產業的發展至今已有32年,而我國第一家成立的投信公司,兆豐投信成立於1983年8月9日,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投信公司,並開始了我國投信產業的發展,隨後我國有於2004年6月11日,訂定了投信投顧相關法規,使得投信產業更為蓬勃發展,雖然我國投信產業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來得晚,但我國投信產業發展卻是相當迅速。自1987年台灣只有4家的投信公司,發展至今已經有39家投信,規模相當於當初的10倍成長。金融風暴前後投信產業的成長和績效對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而言有著深遠的影響,而投信產業也是我國投資人接觸的投資管道。本文採用分量迴歸分析法(quantile regression)以及多元迴歸

分析法(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來進行分析,參考台灣28家投信資料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04年到2012年共9年,以營收成長率為應變數分為0.1到0.9變動的程度分析對企業年齡、營業費用率、員工人數、員工薪資、基金規模等自變數的影響,並在將之細分為2004-2008年為金融海嘯發生前的時間,和2009-2012年為金融海嘯發生後的時間,藉由這兩段時間再加以比較前後兩者間的差異與關係,來提出觀點和建議,希望能幫助投資人更了解整個投信產業。本文於多元迴歸分析投信產業的結果顯示,除了員工薪資以外,其他變數與營收成長皆成負向關係。在分量迴歸分析投信產業的結果顯示,除了營業費

用和營收成長在0.1到0.9的分量都是呈現負向關係,其他變數則是在一定的適當範圍呈現負向關係;而在一定的適當範圍呈現正向關係,因此研判金融海嘯對這些變數有一定的影響並造成了改變。

財經專家呂忠達教你跟著國際政經趨勢賺(上)DVD

為了解決瀚亞投信的問題,作者呂忠達 這樣論述:

  DVD二片約155分鐘/講義書乙本   DISC1 片長:約82分鐘   ◎鑑往知來,抓住世界趨勢!   充足的貨幣量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調控貨幣成為各國經濟榮枯的重要手段,呂忠達教你從過去的政策預估未來趨勢。   ◎評估風險,做好資產配置!   研究證明資產配置占獲利因素的9成以上,勝過預測市場及個股挑選,本片教你運用向日葵投資法及100法則,系統性的分散風險。   DISC2 片長:約73分鐘   ◎投資理財,勿與央行作對!   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各國央行政策,是影響投資最重要的因素;央行升息是對景氣復甦的一種提醒,也是對資產泡沫的一種警告。   ◎未

知世界,定律投資!   面對世界貨幣、經濟領域的變數,投資人需要強化內心,因為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具有無法被摧毀的心理優勢與紀律。

國內股票型基金不定期定額投資方法績效研究

為了解決瀚亞投信的問題,作者吳惠君 這樣論述:

共同基金在國內已經發展三十餘年,已成為國人一項重要的投資理財工具。唯傳統的基金設計係以「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操作,而本研究目的在於設計一套「不定期定額逢低投資」的操作方式,並證實該方式的投資績效係顯著優於傳統的基金操作。具體而言,本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合計五年之基金每日淨值歷史資料,藉以比較定期定額與不定期定額(實際策略為當台股加權指數跌幅大於前一日1.25%即自動進行定額投資)分別在一年期、三年前、五年期以及金融海嘯期間(2008年)的績效表現。調查結果證實,不定期定額的績效均顯著優於定期定額的表現。本研究的結論可以提供投信產業設計新穎的共同基金,以提供投資人差異化的理財策

略選擇。本研究相信,「不定期定額逢低投資組合」相當適合資金較充裕的積極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