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家勇寫的 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實務應用 和蔡啟源的 方案規劃與服務評鑑(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 - Facebook也說明:社會工作 及社會行政學. Interesse. ...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 Privacidade · Termos. Sobre.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 Interesse. 0 pessoas curtiram esse tópico.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都文化 和雙葉書廊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李麗日所指導 陳怡君的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社工執行經驗 -以臺中市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為例 (2021),提出社會工作行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脆弱家庭、生態系統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曾華源所指導 張雪的 挑戰VS對應:社會工作者角色壓力及因應模式之研究 ——以東莞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社會工作者、角色壓力、因應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會工作行政的解答。

最後網站社會行政~工作實現人生價值-知識百科 - 雲端愛上課則補充:社會行政 的工作內容,主要從事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業務,有很多機會幫助弱勢族群,工作很有意義,如:社會團體之申請許可及其會務、財務之輔導、社區發展的推行與執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會工作行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實務應用

為了解決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作者劉家勇 這樣論述:

  社會工作為一項助人的專業,而隨著人口老化趨勢的影響,「老人社會工作」逐漸成為社會工作中新興的學門。為了因應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驟升而衍生出的社會問題,長期照顧政策也開始改變及推進,更貼近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本書從整體高齡趨勢的觀點來著手,進而以社會工作的專業為基礎作闡述,並舉例說明於老人長期照顧實務中的狀況及困境,使讀者能擁有全方位觀點,了解「老人社會工作」之專業。本書共分為四篇15章,分別為:   第一篇  概念篇:從人口老化到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的演進與政策等。   第二篇  模式篇:介紹老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老人社會工作方法的實施與應用、相關資源聯結與發展

、志願服務管理、效益評估與績效管理等。   第三篇  服務篇:以老人社會工作常見的居家、機構、社區服務作論述,並加入多元觀點、臨終及安寧照顧服務等。   第四篇  展望篇:老人社會工作的倫理與法律議題進行說明,並提出未來的發展及挑戰等。  

社會工作行政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社工 #薪資回捐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23【七七會員福利】廣告段落
02:29 台灣社福普遍民營化
03:26 社福界最大醜聞:高雄晚晴回捐案
04:20 回捐型態百百種
05:25 回捐是為了讓員工薪資「更合理」?
06:26 回捐罰則過輕
07:26 政府與社福機構「唇亡齒寒」
08:19 社工薪資新制上路
09:06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10:08 我們的觀點
10:57 問題
12:1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黑毛
|腳本:黑毛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歆雅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斷裂的社安網/社工薪水回捐竟無法可罰 政府與機構共生連結:https://bit.ly/2XGGMHN
→回捐還不夠扯!晚晴逼簽自願離職 社工險跳樓輕生:https://bit.ly/2XFY5Zv
→北市社工預算與實際月薪標準不符 社會局向議員致歉:https://bit.ly/3CC9Tuo
→陳新皓:社福外包 社工如拋棄式人力:https://bit.ly/2Zq6b9b
→4/2 社工日,薪酸誰人知:回捐進化中、新制落實狀況多、外包社工怕失業:https://bit.ly/3kvH9NH
→周孟謙/晚晴回捐案評論:手無寸鐵的抵抗,與非自願的隱身:https://bit.ly/2W4k9Mw
→回捐13萬薪還沒拿回來!晚晴社工現身討公道:https://bit.ly/3u2P9ZR
→晚晴婦女協會爆「逼社工回捐薪資、無預警解雇」 高市府開罰了!:https://bit.ly/3zwf8d6
→【時力議員黃郁芬專欄】明明是老鳥,跟菜鳥拿一樣起薪?薪資新制讓資深社工「心酸酸」:https://bit.ly/3ktHvEA
→【社工的心聲】蔡總統同意這說法嗎?──台南市社工新制是殘補式計畫:https://bit.ly/2ZbVrec
→社會局回應讀者投書親子悠遊館社福宣導員工作內容之議題:https://bit.ly/3lLNfsW
→社工改名社福宣導員 反映南市府的行政傲慢:https://bit.ly/3AAu63o
→斷裂的社安網/社福機構被檢舉回捐停補助 聽衛福部次長怎麼說!:https://bit.ly/3kwlW6p

【 延伸閱讀 】

→不只是勞雇關係──社福團體工作者的多重弱勢:https://bit.ly/3lTyhkK
→《RIGHT PLUS 多多益善》社工回捐系列報導:https://bit.ly/3AAw57Q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社工執行經驗 -以臺中市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作者陳怡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中市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的實務視角為主,去探究「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第一期的執行經驗。採用質性研究之訪談法,包括一對一深度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來進行資料蒐集,另亦訪談政策中之利害關係人-網絡單位人員及脆弱家庭個案,以運用資料來源進行三角檢定,並運用生態系統理論的思維分析出研究成果。 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為探究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之從業感受、脆弱家庭之服務閱歷、網絡合作之合作關係。從生態系統中的微視到鉅視面向,逐一探究與分析政策執行對系統間的互動關係與影響,並提出反思與建議。 經分析結果得知,中心社工之從業感受為(一)公部門薪資福利及政策新鮮度促成社工進入社安網的契

機;(二)任職後體悟督導制度設計良好,惟在職訓練質量不一、業務負荷沉重;(三)中心角色定位不明和作業系統建置不全導致行政操作上的不便。對脆弱家庭之服務閱歷為(一)以家庭為中心及初級預防觀點的政策理念受到社工普遍認同;(二)案件迫使承受、個案改變意願低落、職業風險高為社工處遇上的實務困境。與網絡單位之合作關係為(一)以社區為基礎及時代趨勢使然讓社工認同網絡合作之必要;(二)各單位評估標準及作業方式不同且無落實聯繫因而衍生網絡協力之困難。 根據結論,本次研究針對五大面向提出以下建議:(一)「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政策面向:調整脆弱家庭指標、精進篩派案單位與分流模式、更便捷智慧化的紀錄系統與評估

工具、社會工作服務應求重質不重量;(二)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執行面向:調整助人工作心態、調整助人工作心態、做好情緒與時間管理、做中學的正向思考;(三)網絡單位合作面向:改變聯繫會議形式與內容、落實單位間之共案服務、開拓與積極維繫網絡關係;(四)學界教育面向:養成教育應兼具學術與實務、建置社工回流教育體系;(五)台灣整體社會面向:正視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及社工身分、營造友善社工之執業環境。 另針對未來研究提出以下三項建議,期能供給未來有志研究相關議題者參考: (一)擴大抽樣範圍至其他縣市;(二)增加與中央視野之成果檢討比對;(三)延伸研究第二期執行結果。如此將能追蹤本研究第一期之分析結果至第二

期改善之情形,更臻完備「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之研究,以增加學術貢獻。

方案規劃與服務評鑑(二版)

為了解決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作者蔡啟源 這樣論述: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討論「方案規劃」與「服務評鑑」的社工專業書籍,為適合大三/大四生、研究所一年級之教科書,亦可為實務工作者設計活動方案的工具書,也是參加國家社工師考試必讀的書籍。書名稱為「規劃」而非「設計」,係因社工的服務方案常非為原創性,內容傾於擇取必要的服務活動做組合與安排,再將其重新串連而成。   課程規劃由淺入深:   依照服務活動方案所需涵蓋的單元順序而寫成,並分別做深入淺出的介紹與討論。   教材內容豐富實用:   於各章末附有「相關名詞釋義」及「範例」說明,足供讀者學習與練習。   逐步操作易上手:   讀者只要依循作者在各章節中所強調的撰寫步驟而操作

,即可完成一份具備實務性與可行性活動方案。  

挑戰VS對應:社會工作者角色壓力及因應模式之研究 ——以東莞為例

為了解決社會工作行政的問題,作者張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探討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壓力和因應模式。研究目的有三。第一,探索東莞社會工作者眼中的職業角色,及其在不同的職業生涯階段形塑角色的過程中產生的職業角色壓力來源。第二,探索東莞社會工作不同發展階段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壓力類型及具體表現形式。第三,探索社會工作者角色壓力的因應模式,及其對本土社會工作發展之意義。本研究以主題分析的研究方法,針對東莞市(曾)在職的七名社會工作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東莞社會工作者的職業角色、角色壓力的形塑以及因應是通過社會工作者與職業棲息地不斷互動而建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社會工作者在與環境的雙重轉換中,形塑出多元職業角色與角色壓力;角色壓力

受到微觀、中觀、宏觀各種因素的交織互動之影響;其因應的行爲與策略也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有所不同。總體來說,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一)社會工作者職業角色以間接角色與合併角色為主。行政工作的執行配合者、崗位調動的適應者、評估的迎合者以及關係維護與協調者的角色意涵具有本土特色。(二)社會工作者因應角色壓力的主要策略取向為「積極主動因應策略」與「積極被動因應策略」取向。在職業發展之初,社會工作者主要采取「積極被動因應策略」,社會工作者尤其需要具備文化能力和溝通能力;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兩種策略取向交替并存,社會工作者更需要具備專業基礎能力和專業進階能力。(三)「個體勝任力」與「環境品質」是社會工作者因應角色

壓力的關鍵要素。針對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提升高校教育品質,有效培育學生就業力。第二,政府-行業協會-評估機構:三方合力改善社會工作職業發展環境。第三,提升社會工作機構管理能力,實現社會工作者與機構的有效互動。第四,發揮督導的教育與支持功能,增強社會工作者因應角色壓力之能力。最後,培育社會工作者個體韌性以提升社會工作者因應角色壓力之和個體勝任力。關鍵字:社會工作者、角色壓力、因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