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田宗樹寫的 怪物 和吳明富的 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獨步文化 和張老師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 姜添輝所指導 林敏華的 基督教信仰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的影響 (2015),提出自我認同青少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基督教信仰、青少年、自我概念、學習態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 林煥祥所指導 戴詩珊的 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預測變因之研究 (2011),提出因為有 自我認同、正向思考、青少年、預測的重點而找出了 自我認同青少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自我認同青少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怪物

為了解決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作者山田宗樹 這樣論述:

他們是象徵人類進化的新世界之子, 抑或是加速人類文明毀滅的怪物? ★強烈動搖「人類」定義,日本社會全面失控! ★日本讀者驚悚評價:百年後,這部作品將成為現實!   我們的「特殊」就像一場隱形的病,   一旦覺醒,就化成教人瘋狂的瘟疫。   人性,原來是求生時最大的累贅……   山田宗樹--齊名於宮部美幸的社會關懷派作家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作者驚悚預言書   我們是人類,但流亡在自己的家。   我們是怪物,但擺脫不了對歸宿的渴求……   我們只是半吊子,許下神也無能為力的願望。   二十五年前,美國發現一名十三歲的少年體內存在「特殊臟器」。此後,全球不斷出現相同案例,科

學家稱他們為「天賦者」並進行研究,渴望掀起全人類的進化革命。日本國內亦有數例,政府決定隔離這些孩童,進入特殊學校並接受觀察。   達川颯斗,擁有天賦者特徵的少年,在特殊學校「光明學園」就讀。不少境遇相近的少年少女認為天賦者僅是無稽之談,但叫做村山直美的少年堅信他們有特殊力量。儘管一直無法證實力量的存在,但颯斗的不安從未消失,他並未告訴其他人,自己過去因一場霸凌而引發了異象……   數年後,天賦者研究沒有明顯進展,批判政府聲浪四起,他們在青春期後便被終止隔離,回到社會。但長大的天賦者們對周遭一切倍感格格不入,他們被寄予厚望,最後卻一無是處,遭受排擠。孤單害怕的迷途之子們各懷心思,在將他們當成

異類的日本,小心尋找生存之路。   達川颯斗藏起天賦者的身份,和同伴保持聯繫,謀求共存;村山直美希望打造天賦者的棲身之所,在名為「聖堂」的廢棄建築和其他夥伴行動。然而,由於媒體輿論的壓迫,潛藏在他們體內的力量不幸爆發。一次又一次無可挽回的血腥悲劇,將天賦者逼上絕路,展開困獸之鬥……但是,人類進化的時刻已經降臨,只是殘存者絕不承認──由政府帶頭、排除「異類」的政治圍捕正要開始!   ───中文版獨家,呼應故事內涵的雙視覺設計───   書衣「當我們被視為怪物」;內封「我們僅是平凡人類」 精彩推薦   ★適合影像化!   無論是故事設定、結構、情節都非常棒,希望可以拍成電影!──maro

  這本書的創意獨特,作者的文筆也老練能吸引讀者迫切想得知故事的發展,看得出作者具備豐富的理工知識,令其科幻設定相當有說服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對於人性衝突深刻、驚駭又不乏邏輯性的描寫。雖然超能力設定和一些場景描寫有點輕小說之感,不過也可算是它的優點吧?感覺很適合改編成影像作品。──囧星人(網路節目製作人)   本書以不存在的疾病,描述了每天都在上演的事實。劇情不斷在各角色及現往之間跳躍,讀來有如觀賞一齣精心執導的科幻電影,叫人欲罷不能。──好色龍(知名部落客)   ★讓人想起貴志祐介的《來自新世界》!   這部作品讓我想起貴志祐介《來自新世界》。天賦者是神贈予人類的禮物,卻被視為怪物

,受到非人道的待遇。我看得非常生氣,明明同樣都是人類。──どんべえ   太有趣了,讓我想起《來自新世界》初期的世界觀。──つる   ★故事背景龐大、真實且具啟發性!   擁有特殊臟器的孩子們身上寄宿著神秘力量,他們被稱為「天賦者」。現代舉行宛如魔女狩獵的制度來獵捕他們。這群孩子,在民主立法制度中受到差別待遇以及歧視。此舉也加深天賦者和非天賦者間的對立,而媒體也扮演著煽動角色。種種局面都真實得讓人難以逼視。──えるもん   人的本能就是會排擠非我族類的異族。以正義之名鑄造防衛的盾牌,以民主主義當作傷人的武器,正當化自己偏頗的立場。儘管這是愚蠢的行為,但很令人遺憾,我無法否認自己絕不會成為其

中一份子。──もふもふ@夕焼けハンター   這是格局浩大的故事。我認為自己不全然明白天賦者的悲傷和痛苦。這群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常人不同,但哪裡不同,又如何面對自己的特殊能力,他們從十二歲就背負著如此自我認同艱困的現實。面對超越人智的存在,民眾無比恐懼,種種局面在如今現實也是歷歷在目。──rizu   擁有超能力的人們,被稱為天賦者。擁有這份特殊又強大的力量,輕易就能殺害他人,他們被視為異類,遭受全人類的迫害。由於渴望共存的聲音無法傳達,這份痛苦又滋生出仇恨,導致時代的渾沌與紛亂。──nack   就是有人不明白--天才是天生的,怪物是被逼出來的。──游善鈞(作家)   不安、難以置信的事

件發展以及衝擊,讓人不知道故事會用什麼方式收尾。優秀、讓我目瞪口呆的驚悚之作。──成川真(書店店員)   ★山田宗樹擅於描繪當代議題,宛如預言之作!   令人酣暢淋漓的科幻寓言!閱讀的過程中,鮮明的影像不斷在眼前浮現,驚人地與現世重疊。──張渝歌(作家)   山田宗樹的專長在於闡述現代日本議題,並從中找到具有普遍性的主題。這個故事包含著排外、歧視、鬥爭和憎惡,這也是不同國家都有的問題。──池上冬樹(日本書評家)   擁有生存至今人類沒有的能力,這群人們因此苦惱和茫然;恐懼和憎惡擁有自己沒有的事物、非我族類的人們;尋求雙方共存的人,與認為無法共存的人,甚至有利用如此悲劇的人。我從中不斷窺見

人性的可能性及極限。百年後,這部作品將成為現實。──久田KAORI(精文館書店店員)    作者簡介     山田宗樹   1965年生於愛知縣犬山市。1998年以《直線的死角》獲得第十八回橫溝正史獎,2003年《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推出後廣受好評,文庫本在內在日本發行量達120萬,並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至今蔚為話題。2013年《百年法》獲得第66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其他還有十餘冊作品。   創作多元且富議題性,情節鋪排力求大眾娛樂感,渴望創作出讓讀者一頁接一頁無法停止翻閱的作品。故事題材橫跨女性自我認同、青少年成長、高齡化、少子化等,近期多以科幻手法來探討嚴肅的社會問題

。《怪物》不僅撰寫「超能力者」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受到歧視的議題,亦結合政治、媒體、人權等豐富元素,可稱是政治驚悚小說。 譯者簡介 李彥樺   1978年生,東吳大學日本與文學研究所畢業,曾赴日本明海大學及拓殖大學交換學生,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涵蓋推理小說、輕小說、實用書籍、旅遊叢書等各領域。 我相信當時班上沒有任何一個同學真的認為我是怪物。想想看,有誰會乖乖跟一頭怪物一起坐在教室裡上課?如果他們真的認為我是怪物,早就逃出教室,或是將我趕走了。他們沒有這麼做,表示他們只是在玩著一場「遊戲」,而我負責扮演怪物這個角色。 但我的情況跟一般「遊戲」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我的身體構造確實跟正

常人不太一樣。 佐藤梓說,我被認定為天賦者,大家其實都很忌妒我。不過,或許島村勝也確實是在忌妒著我,但其他班上同學卻不見得。我想他們心中對我並不抱持明顯的妒意。另外一股更強烈的感情,是基於本能對異類所抱持的不安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全盤接受了島村提出的「怪物」這個主張。但是像這一類不安感如果置之不理,就會逐漸膨脹,並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契機下羽化為恐懼。當時的我及其他同學們都沒有察覺一件事,那就是天賦者與非天賦者的共存,其實是建立在岌岌可危的平衡之上。當平衡一旦瓦解,恐懼就會傾瀉而出,而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我必須先強調,那只是一次偶發事故。但是事後細細回想,又會覺得這是遲早會發生的必然結果。

 「今天早上,島村的家人跟我聯絡……」 那天朝會時,岡田老師一邊說話一邊環顧教室,語氣相當沉重。島村勝也的座位是空著的。 「島村昨晚從補習班回家時遇上車禍,住進了醫院。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是腳骨折了,得住院兩、三個月。」 詭異的沉默籠罩著整間教室,沒有揚起一絲喧嘩聲,但我感覺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浪潮正席捲而來。我背脊發涼,心跳加速,汗水涔涔流出。我好想舉手說我想到保健室,但我忍了下來,因為我總覺得這時我絕對不能引人注意。 沉重的氣氛一直延續到了上課。粉筆與黑板碰撞的聲音聽起來異常刺耳。可怕的預感在我的胸中激盪著。正因為我無法清楚掌握那到底是什麼樣的預感,所以才會無窮無盡地膨脹、增大。 第一堂課下

課後,同學們都聚在一起說話,聊的內容當然是關於島村的事。 「聽說他是騎腳踏車上下學。」「這下子足球比賽也不能參加了。」「中學考試搞不好也來不及。」「阿勝真是倒楣。」「大家一起去看他吧。」 我一直低著頭,默默聽著他們的對話。 「那真的是意外嗎?」 來了。 「那才不是意外!」 一聲大吼,讓所有人不再交談。 我也忍不住抬起了頭。

自我認同青少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基督教信仰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的影響

為了解決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作者林敏華 這樣論述:

青少年是邁向成人的一個重要階段,Erikson提出青少年期的發展議題為自我認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使成為生命的動力,要透過教育的力量,使個體的潛能得以發揮,使生命更有價值。而基督教信仰的教導是一種生命教育,是要幫助個體的自我探索,從認知的角度出發,認識生命的歷程,輔以情意的層面,欣賞生命的美麗與可貴,最後落實到實際的行動層次,尊重他人及自己的生命。這個研究主要是藉由個案研究來探討基督教信仰是否可以幫助青少年,在自我概念探索與自我肯定之中,得到答案與方向,並得到生命的動力與熱情,能帶來學習態度的正面影響。資料蒐集主要是質性方法,透過訪談,彙整資料與分析結果顯示,基督教信仰可以幫助青少年認識

自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有正面的影響。

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

為了解決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作者吳明富 這樣論述:

  藝術治療結合了人類發展和視覺藝術(畫圖、繪畫、雕塑及其他藝術形式)領域,以及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模式,可使用在不同年齡層的個案、團體或家庭,並診斷及治療包括心理或情緒問題及疾病、物質濫用、家族問題、虐待及暴力問題、創傷或失落等議題。本書融合了實用理論與個案實例介紹,深入淺出,讓人在了解藝術治療之餘,心靈也隨之撼動。 作者簡介 吳明富   現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  美國聯合大學 跨領域研究--藝術治療博士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 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初等教育學士   專長領域:表達性藝術治療、藝術教育、團體治療與督導、悲傷

輔導   教授課程:藝術治療專業實習、臨床藝術治療(含病理與診斷)Ⅰ-兒童、青少年、畫室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媒材應用、團體藝術治療 推薦序   藝術開講人氣鼎沸      袁汝儀 從自身經驗與文化創作出「藝術治療」    賴念華作者序   學習、探索與見證藝術治療之旅 第一部: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 第一章 藝術與儀式藝術是什麼?∕進化心理學與藝術∕藝術與儀式的中介作用∕關廟大建醮∕結語 第二章 藝術治療的直線觀點藝術治療實務工作∕藝術心理治療的發展與榮格的「積極想像」 第三章 藝術心理治療圖畫診斷分析∕投射性繪畫測驗∕診斷測驗的文化議題∕雜誌相片拼貼圖施測要點∕臨床化症候群∕指令式藝術治療∕表

達性治療連續系統∕媒材度量變數∕個案實例:自強∕盾的象徵意涵∕短期藝術治療療程 第四章 藝術即治療藝術治療作品之品質∕美感同理∕開放畫室∕個案實例:安迪∕討論與結論 第五章 兒童藝術育療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論之省思∕藝術育療∕藝術創傷∕家長可否對子女進行「藝術自療」?∕自閉兒親子藝術治療團體∕過程就是幫助∕結語 第二部:從美國到台灣的藝術治療實務經驗 ◎美國藝術治療經驗談 第六章 悲傷孩子的長青樹長青樹露營∕緬懷、發洩、面對∕找到放心與安心的力量∕植樹儀式∕結語 第七章 走進希望之門路易維爾市的中國父親∕紐約「希望之門」青少年中心∕青少年藝術治療∕華人移民的心酸與藝術心理治療團體∕在危橋上掙扎的小

老鼠──健康∕自我認同和民族認同∕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青少年的民族認同∕荒野中的小花──志遠的移民不歸路 第八章 創傷藝術治療媒體的影響力∕九一一事件∕藝術陪伴∕一種決定,兩樣心情 第九章 攝影治療最平凡的總是最美:紐約法拉盛社區攝影育療∕寵物攝影治療日記 第十章 園藝治療「拈花惹草」的園藝樂趣∕心靈受傷船隻的歇腳避風港∕結合社區資源發揮大功效∕社區型園藝治療成果卓著∕一束鮮花活化了生命力 ◎台灣藝術治療經驗談 第十一章  摺紙藝術治療摺紙的起源與發展∕當摺紙進入治療領域∕摺紙藝術治療的功效∕情緒障礙兒童的摺紙藝術治療∕摺紙藝術治療的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親子悲傷藝術治療死亡議題總在意外中降臨∕

「故意放水」的父愛∕移民父親的無奈和希望∕喪葬儀式的省思∕喪親經驗∕悲傷歷程∕悲傷任務∕藝術與悲傷療癒∕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目標∕「藝樹園丁」營隊活動∕「走出寂默」親子悲傷藝術治療團體∕結論 第十三章  慰安阿嬤的攝影療癒紀事阿嬤們的生命錦繡∕互相陪伴走一段幸福路 第三部:從藝術治療學生到藝術治療師 第十四章  踏上藝術治療之路美國藝術治療的專業進修與實務現況∕藝術治療專業證照 第十五章  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藝術督導∕回應性創作實例∕工作室三部曲∕將藝術創作融入日常作息中 參考文獻 推薦序1 藝術開講人氣鼎沸   吳明富進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現改制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初等教育系時,臺灣的師

範體系是許多優秀但貧困青年的求學機會,吳明富入學之後的表現,正說明了這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他不但本科的學業表現優異,以全班第二名畢業,就連當時為接觸藝術與創作而選修的美勞組,也在組內名列前茅。除此之外,吳明富還跨修心理學和諮商輔導技能,並接受「張老師」的訓練。這些廣泛的接觸與學習,給了他一個相當不凡的興趣組合:藝術與心理學。雖然當時的臺灣對藝術治療非常陌生,但吳明富仍然決定赴美深造,正式進入藝術治療的領域。   在美國留學期間,吳明富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所獲得的殊榮,包括美國藝術治療協會的年度獎學金和藝術治療臨床研究工作大獎。以全A的成績獲得美國路易維爾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後,又通過考試,取得合格的美

國藝術治療師執照、紐約州創造性藝術治療師執照,並獲得美國聯合大學跨學科研究的藝術治療博士學位。   二○○二年,隨著臺灣九二一震災後的輔導需要,以及後WTO生活壓力的普遍升高,不論是藝術教育、心理諮商、社會工作、特殊教育還是醫學領域,都出現了對藝術治療的關注。當時,有興趣或者好奇於藝術治療的人很多,但是相關的情並茂的內容,誠懇經營他的網路社群,甚至為了撰寫需要,專程上圖書館查資料。所有的努力,加上他流暢的文筆所傳達出的親切感,在在都讓網友銘記在心,難怪此主題下來往對話的篇數超過一千篇(含改版前),成為「全球藝術教育網」討論區裡最高人氣的主題;當我第一次安排他到我的另一個公益性論壇「藝鼠」主講時

,網友們更是從臺灣各地趕來,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幾無立足之地。   很高興吳明富能將經營討論區的體會與內容整理出來,並補充了許多感人的案例與國內外理論,相信此書一定能提供給讀者很好的參考,並刺激各領域,讓大家都更上層樓。 袁汝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所教授) 推薦序2 從自身經驗與文化創作出「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從字義上來看,它涵蓋了「藝術」、「治療」兩大範疇;從實質面來說,它還必須加上此二者交互作用後的歷程與結果;因此,要認識「藝術治療」,需要一位好的嚮導與地圖來引領我們,這本書即是你最佳的選擇。   在國內,提及「藝術」常讓人聞之變色,因為我們過往的藝術教育,欠缺了藝

術創作的空間,鮮少有探索媒材的自由度,更難跳脫像與不像的框架……,在這樣的環境中,「藝術」成了我們的「創傷」經驗;有關「治療」就更具挑戰性了,國人總是將治療與生病劃上等號,並將此人汙名化、標籤化……,因此,要讓國人明白、理解、沉浸於「藝術治療」中,確實必須先瓦解人們的刻板印象,創造一些新的可能性,因此,在國內進行藝術治療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明富,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治療師。這本書是他多年經驗的集結──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豐富的文獻來論述何謂藝術治療;更可貴的是,他跳脫了國內藝術治療僅止於翻譯的框架,從自身的生活、文化、儀式、臨床實務工作的經驗中,來引領讀者一窺藝術治療的奧祕。過程中,他大

方地陳述自己在藝術治療派典的立場,幫助我們清楚他論述的位置與觀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國、內外藝術治療的學習、工作經驗交織其中,配搭著不同社會文化脈絡的場景,輔以豐富的藝術創作照片,讓讀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一場藝術療癒的旅程。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藝術治療與藝術育療」為經,第二部分「從美國到臺灣藝的術治療實務經驗」為緯,以及第三部分「從藝術治療學生到藝術治療師」的生命旅程,來帶領讀者縱覽藝術治療。第一章從「藝術與儀式」來引領我們反思生活與藝術的關聯,帶領我們重新思索國人「建醮」與「普渡」所建構出的藝術品,也不難發現國人的創作原動力與自身文化、儀式緊緊合而為一。第二章「藝術治療

的直線觀點」,從「藝術即治療」(Art as Therapy)與「藝術心理治療」(Art in Psychotherapy)為首的派典來論述。每一論述都娓娓道來其工作的原形與限制,並配以實際工作的案例來說明,讓我們也可從中試圖找到自身對「藝術治療」的認同與位置所在。其中,有關艾倫(Allen, 1992)提及的「臨床化症候群」,是很值得我們從事藝術治療實務工作者進一步深思的議題。   第二部分「從美國到臺灣的藝術治療實務經驗」,可以說是明富橫跨不同國家、區域、機構的治療經驗總和。「悲傷孩子的長青樹」道出了如何透過儀式與教育的課程,讓孩子可以面對失落;「走進希望之門」說出藝術治療如何陪伴落腳在他

鄉異地的華人,那種孤寂的痛苦、認同的混淆,以及重拾希望的旅程;「創傷藝術治療」讓我們了解藝術可以如何陪伴那些歷經九一一,且擺盪在死亡恐懼氛圍裡的人們;接著作者帶出「攝影治療」、「寵物治療」、「園藝治療」來擴充我們對藝術的視野。讓我最興奮的莫過於作者的臺灣經驗,其中提及「摺紙藝術治療」、「親子悲傷藝術治療」、「慰安阿嬤的攝影療癒紀事」,明富幾近將自身的工作經驗全盤托出,毫不藏私地與讀者分享臺灣人的藝術療癒經驗,想必閱讀過程會讓你沉浸其中,並有所啟發。   第三部分「從藝術治療學生到藝術治療師」,作者分享自己的學習旅程,也引領嚮往藝術治療的後進們,可以如何找到自己前往工作目標的路徑與方向。最後以「

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為總結,提醒我們助人專業工作者可以如何透過回應性的創作,來重新省思案主與自身的交會經歷。個人也認為那種生命經驗的交會,才是一種治療的態度與藝術。   最後,我要對明富的慷慨與無私致上最高的敬意,我也相信這本書將為本土藝術治療的臨床實務經驗扎根,也期許此書可以激發更多夥伴分享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讓臺灣藝術治療長出自身的樣貌,也期許本土藝術治療經驗與世界各國分享,藉此,讓人們認識我們的國家──「臺灣」。 賴念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副教授) 作者序 學習、探索與見證藝術治療之旅   一九九九年秋天,暫別在臺北的小學老師教職赴美留學;二○○○年夏天,正式進入肯塔基州的路

易維爾大學攻讀藝術治療碩士,距今已屆滿十個年頭。回顧這十年來的藝術治療旅程,變動是常態,從肯塔基到紐約實習和工作,再從紐約飛回臺北定居;也從藝術治療學生變成藝術治療師,再從藝術治療師變成現在的藝術治療教育工作者。這期間,經歷了碩、博士的學術洗禮,並取得紐約州創造性藝術治療師(LCAT: Licensed Creative Arts Therapist)和美國藝術治療執照協會認可的證書(ATR-BC),累積了多年的實務經驗,對藝術治療的認識和體會,就像是一顆不斷滾動的雪球,在高低起伏、柳暗花明的藝療領域中,不斷地吸附著美臺兩地、東西兩方相似又相異的觀點與文化,也從多元的個案身上,「聽」「見」了他

們對生命的體驗和人生的智慧。這本書算是我對十年來學習、探索與見證藝術治療的回顧整理,也是個人在這充滿變數、無常的生命河流裡,隨遇而安的成長紀錄。   另外,在這些日子以來,我遇到很多對藝術治療感興趣或好奇的人們,也回答過各式各樣與藝術治療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利用「全球藝術教育網」(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袁汝儀老師所創立),以「藝術治療」為主題在討論區與來自全球各地的網友對話,無心插柳柳成蔭地成為網內的熱門話題。這本書的內容很多是以網路討論為基礎改寫而成,同時收錄了我在《張老師月刊》、《藝術學刊》、《臺灣藝術治療學刊》、《國教新知》、《安寧照顧會訊》,以及《輔導季刊》等學術性期刊中所發

表過的文章(備註),介紹我個人眼中的藝術治療,希望能提供給普羅大眾或有志成為藝術治療師的人,以及藝術治療專業工作者一些思考的角度。   本書的第一部「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主要試著整理出我在藝術治療教學中常被提問所做的回應,以及幾個有待釐清的概念與觀點,包括:藝術治療與儀式間的淵源、「藝術」「治療」的個人化定義、圖畫診斷分析的迷思、榮格的「積極想像」與藝術治療的關係、「藝術心理治療」取向中的「指令式藝術治療」理論基礎和「藝術即治療」的「開放畫室」運用、美術教師或藝術教育工作者如何將藝術治療融入教學中的「藝術育療」理念,以及在與兒童工作時,親職教育所扮演的角色。這當中,也穿插一些個案實例說明和

統整論述。   使用「藝術育療」一詞,並非特別要標新立意,而是希望強調教育是治療的根基,也是「預防重於治療」中的預防工夫。由於自己長期在社區和學校範疇中進行諮商輔導,也順應臺灣的文化和時代趨勢,常以短期工作坊的性質進行藝術治療,幾年下來,發現國人對於「治療」二字存有難以言喻的刻板印象,又深感臨床環境強調心理衛生「機會教育」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便覺得在許多層面上,藝術育療比藝術治療更能貼切地形容我一直以來以藝術服務人群的工作。    本書的第二部「從美國到臺灣的藝術治療實務工作」則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著重在分享自己於美國學習和應用藝術治療的經驗,包括:悲傷兒童的「長青樹露營」、紐約中國城新住民的

自我認同及文化適應探討、受虐和家暴少女的困境與藝療處遇、目擊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省思,以及結合攝影、寫作、寵物和園藝治療的經驗談;第二段則是回到臺灣後與過動寄養兒、情緒障礙兒童、悲傷親子和慰安阿嬤工作的體驗與過程。   其中特別感謝謝政廷、許智傑兩位學生協助我共同整理出「摺紙藝術治療」的理論架構,以及「藝貓」(CAT: Creative Arts Therapist)朋友:丁凡、蔡汶芳、徐琬婷、林淑玲、蘇巧玲、易君珊,能和這些優秀的創造性藝術治療師合作,才得以成就「藝樹園丁」親子悲傷藝術治療方案的策劃與執行。此外,書中所提及的個案實例均以化名稱謂,故事情節也已稍做修改,以保護參與者的隱私。  

 第三部「從藝術治療學生到藝術治療師」,娓娓道出踏入藝術治療領域的心路歷程,同時將個人出國留學和申請美國藝術治療研究所的經驗分享出來,提供給未來有志成為藝術治療師的朋友參考。此外,我也藉此提出對藝術治療認證制度的反思和藝術治療專業性之認同的議題討論。最後,我將目前臺灣藝術治療界尚未完整探討的藝術督導、回應性創作和藝療師的自我照顧等主題,以個人在美國的經歷為基礎進行論述,乘機特別介紹了一種結合寫作與美術創作的「工作室三部曲」。此模式原本多以團體形式進行,但在本書中,我個人將其稍做變化應用,成為藝術治療師能自我照顧並照護他人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提供讀者一種能融入生活中進行「藝術自療」的創作方式。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袁汝儀老師在我求學歷程和職涯方向上,長期以來的建議與支持,也謝謝賴念華老師不斷地給我這個後生晚輩機會,讓我在臺灣的藝術治療學習上,成長良多。另外,感恩好友歐瑞惠和學生江青燕、周大為、林彥光,以及張老師文化公司的總編輯俞壽成和璟慧,對本書草稿在文詞上的修飾與校閱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讓才疏學淺的我,得以完成此著作。   當然更要感謝家人的支持,尤其是我母親的包容與金援,才能讓我順利完成博士學位回到臺灣貢獻所長,謹將這本書獻給您,您是最偉大的。      備註:  .吳明富、謝政廷(2010)。摺紙於藝術治療中的運用之初探。輔導季刊。(印製中)。  .吳明富(2010),從藝術

心理治療到藝術育療:與兒童工作的省思。國教新知。57卷3期。117-130。   .吳明富(2010),從藝術治療圖畫診斷分析到美感同理歷程的省思:以開放畫室個案探究為例。臺灣藝術治療學刊。2卷1期。1-17。  .吳明富(2010)),「盾」在短期藝術治療中的運用:中國移民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和自我概念之個案研究。藝術學刊。1卷3期。23-54頁。  .吳明富(2009),「走出寂默」親子悲傷藝術治療團體。安寧照顧會訊。73期。10-13頁。  .吳明富(2009),陪伴走一段路的幸福。張老師月刊。374期。54-57頁。  .吳明富(2009),阿嬤的生命錦繡。張老師月刊。373期。56-61

頁。  .吳明富(2008),「折翼天使」與摺紙藝術治療的邂逅。張老師月刊。362期。48-54頁。  .吳明富(2007),一種決定,兩樣心情:藝術治療師面對家暴個案的掙扎。張老師月刊。360期。26-32頁。  .吳明富(2007),荒野中的小花:志遠的移民不歸路。張老師月刊。358期。104-110頁。  .吳明富(2007),世紀災難的重擊:九一一事件現場藝術治療經驗談。張老師月刊。356期。94-99頁。  .吳明富(2007),兒童悲傷藝術治療:美國「長青樹藝術治療露營」經驗談。張老師月刊。354期。82-89頁。  .吳明富(2007),綠色的心靈饗宴:從紐約的「伊妮德.霍特玻璃

花園」談園藝治療。張老師月刊。351期。16-24頁。  .吳明富(2007),寵物攝影治療日記:助手治療師──狗狗。張老師月刊。349期。74-80頁。  .吳明富(2006),最平凡的,也是最美的:紐約法拉盛社區攝影治療。張老師月刊。347期。70-76頁。  .吳明富(2006),「盾」在短期象徵主義藝術治療中的運用。張老師月刊。345期。100-106頁。  .吳明富(2006),希望之門,中國城,紐約:華人移民的心酸與藝術心理治療。張老師月刊。343期。74-80頁。  .吳明富(2006),在這裡,藝術就是治療:紐約的開放畫室,有座內心的珊瑚礁島。張老師月刊。340期。88-95頁

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預測變因之研究

為了解決自我認同青少年的問題,作者戴詩珊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正向思考和自我認同的關係,及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對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的預測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方法進行。研究樣本以分層隨機取樣的方式,選取高雄市467位公立國中一至三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背景青少年的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的差異與共同性。為了驗證量化資料的正確性,選取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總分位於兩極端組共計10位目標學生進行個別訪談。本研究以「青少年自我覺察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青少年正向思考量表」及「青少年自我認同量表」等三部分並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問目標學生,所有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

rson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以主題內容歸納法分析訪談內容。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學業成就、主觀家庭氣氛、人際關係、參與體能性休閒活動頻率可以有效預測青少年的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二、國中三年級學生的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顯著低於國中一、二年級學生。三、主觀家庭氣氛愈和諧的青少年,其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得分顯著高於家庭氣氛不和諧者。四、人際關係好的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得分顯著高於人際關係不好者。五、經常參與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得分顯著高於不常參與者。六、高正向思考及高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具備有中等學業表現、和諧的家庭氣氛、良好的人際關係、參與體能性

的休閒活動等共同特性。七、低正向思考及低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其學業成就低落且具備不佳的家庭氣氛、不良的人際關係以及參與非體能性的休閒活動等共同特性。八、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間有顯著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