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花蓮金山資源回收場也說明:金山實業社電話號碼03-857-9516 | 資源回收業者資訊 · 金山實業社(花蓮市國裕里富安路9號1樓) | 資源回收業者資訊 · 花蓮縣資源回收金山實業社工商名錄行銷| 資源回收業者 ...

大漢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 胡紹華所指導 林旻諼的 天候與特殊傳染性肺炎對垃圾組成的影響-以花蓮縣為例 (2021),提出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特殊傳染性肺炎、天候、一般廢棄物、物理組成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科技學院永續綠色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洪耀明所指導 莊慧冠的 嘉義縣環保市集永續發展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環境教育、環保市集、永續發展的重點而找出了 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的解答。

最後網站花蓮資源回收走透透 - Facebook則補充:2015年,花蓮縣資源回收宣導車及代言人偶(小回藍)誕生囉~ 跟著我們的腳步走,你會了解更多資源回收好玩事, ... 活動地點: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花蓮市中山路71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天候與特殊傳染性肺炎對垃圾組成的影響-以花蓮縣為例

為了解決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的問題,作者林旻諼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天候與特殊傳染性肺炎對花蓮縣13鄉鎮市之垃圾組成差異進行探討,由於天候與細菌、病毒盛行有一定關聯性,在本研究針對疫情與非疫情期間,花蓮縣各鄉鎮市垃圾組成可能有所變化,研究內容包含以下項目:(1)疫情期間與非疫情期間一般廢棄物特性比較。(2)乾季與濕季之一般廢棄物物理組成相關性。(3)疫情時期資源回收物產生量之變化趨勢。(4)疫情期間口罩於一般廢棄之產出情形。(5)疫情期間與非疫情期間廚餘數量變化性。(6)疫情期間與非疫情期間外送平台與紙餐具之關聯性。疫情期間資源回收物含量佔比較低,顯示民眾未因疫情而降低資源回收意願,但疫情期間廚餘含量卻高於非疫情期間,民眾為避免餐廳內用而染疫,改為

外帶或外送方式,在家戶剩食情況下,造成廚餘含量較高可能性;乾季20點次所得樣品之水份重量為61.66 kg(11.66%),濕季20點次所得樣品之水份重量為43.08kg(6.96%),乾季及濕季40場之含水率相差47%,且乾季一般廢棄物含水率高於濕季,由實驗紀錄顯示,乾季雨天為11天(55%)佔比高於濕季雨天為8天(40%),故樣品含水率與採樣時間及降雨機率較有關聯性;疫情及非疫情期間,含量佔比最高為塑膠類、紙張及紙容器,可得知疫情期間垃圾組成內此三種資源回收物影響較大;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措施,外出時須配戴口罩,而廢棄口罩屬於一般垃圾,本研究分析發現,在壽豐鄉口罩含量佔比0.49%

為最高,萬榮鄉及鳳林鎮口罩含量佔比0.09%為最低,可得知口罩棄置率與人口多寡無相關性,而與採樣路線及區域習性較有關聯性;在108年垃圾組成之廚餘含量佔比19%,而110年佔比32%,有逐年攀高趨勢,分析結果可得知玉里鎮在疫情期間為廚餘含量佔比最高鄉鎮市,而卓溪鄉為廚餘含量佔比最低鄉鎮市,故可推測平均所得與廚餘丟棄較無關聯性,與採樣路線及區域較有關聯性;為防止疫情擴散,民眾飲食習慣改變,外食方式轉為餐盒外帶或改用外送平台叫餐,而吉安鄉紙餐具含量佔比2.88%為產生量最高鄉鎮市,豐濱鄉紙餐具含量佔比-1.57%為產生量最低鄉鎮市,花蓮縣外送平台服務區域為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故可推估外送平台與

紙餐具丟棄較有關聯性。隨著政策改變,民眾生活型態也跟著改變,可依據本研究結果將列為未來廢棄物管理策略,在減少疫情災難時,亦可降低廢棄物汙染地球機率。

嘉義縣環保市集永續發展之研究

為了解決花蓮市 資源回收 場的問題,作者莊慧冠 這樣論述:

  台灣自2011年環境教育法施行以來,各縣市環保局即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工作,嘉義縣環保局自2012年開辦融入環境教育元素之環保市集。本研究應用企業永續報告的評估模式法,探討嘉義縣環保市集在永續發展目標之執行現況及未來執行方向。首先分析環保市集之利害關係人種類,參考全球報告倡議準則指標、ISO 26000對照表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擬定經濟、社會、環境面向共21項議題,透過問卷調查研究方式,了解重大關注議題,並與市集執行成效相比較;經研究結果顯示,以「環境面向」的「永續資源利用」、「廢棄物管理」及「永續生產與消費」議題最受關注。其次為「社會面向」的「顧客健康管理」、「行銷與標示」、「產品創新與

服務」及「申訴與溝通機制」。而「經濟面向」的「經營績效」與「收費機制」則是利害關係人較不關注的議題。研究個案在「環境面向」的重大關注議題執行較為完善,可再加強的項目為「社會面向」的「產品創新」、「申訴與溝通機制」、「性別平等」及「供應鏈管理」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