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寫的 火電機組仿真培訓指導教材:200MW分冊 和柴新義(主編)的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簡明教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溫度單位2023 - loprtas.online也說明:存在這種關係的蒸汽就是飽和蒸汽,並存在飽和蒸汽壓力與溫度對照表。 標準的飽和蒸汽壓力與蒸汽溫度對照表是根據國際單位制進行編制的,即壓力單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電力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長庚大學 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 王國彬所指導 蔡育群的 應用模擬退火最適化丙烯酸正丁酯反應蒸餾製程 (2019),提出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丁醇、模擬退火、反應蒸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潘欽所指導 張添豪的 漸縮角度對微流道冷凝現象的影響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微流道、冷凝、漸縮角的重點而找出了 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饱和蒸汽温度与绝对压力对照表則補充:压力 温度 压力 MPa ℃ MPa 0.0010. 0.0015. 0.0020. 0.0025. 0.0030 6.9491. 12.9751. 17.5403. 21.1012. 24.1142 0.30... 0.0035. 0.0040. 0.0045. 0.0050. 0.0055 26.6707. 28.9533. 31.0533. 32.8793. 34.6141 0.3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火電機組仿真培訓指導教材:200MW分冊

為了解決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作者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為確保火電機組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提高生產運行人員的技術素質,適應員工崗位培訓工作的需要,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組織所屬各單位結合在役機組運行實際,編寫了《火電機組模擬培訓指導教材》,共包含6個分冊。本書為《火電機組模擬培訓指導教材(200MW分冊)》。   全書詳細介紹了200MW火電機組的主要技術參數、系統啟停、運行、事故處理等。共分為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紹200MW機組的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組概述及主要參數;第二章主要介紹鍋爐系統,包括整體佈置與工作原理,各輔助系統的啟停及運行調整;第三章主要介紹汽輪機系統,汽輪機主要輔助系統的啟停及運行調整;第四章主要介紹電氣系統,包括發電機主接線形

式,發電機、變壓器、廠用電系統等的投停和正常監控;第五章主要介紹機組保護及試驗,包括鍋爐、汽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保護配備和試驗規定;第六章主要介紹機組冷態啟動,包括設備送電、輔助系統的投入、鍋爐側啟動、汽輪機沖轉、機組並網、升負荷;第七章主要介紹機組運行維護,包括機組方式,運行參數的監視與調整;第八章主要介紹機組滑參數停機,包括滑參數停機的劋作步驟、參數選擇、注意事項;第九章主要介紹事故處理,包括事故的現象、原因及事故處理原則。   本書適用於200MW火電機組運行崗位專業實訓,也可作為電廠運行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從事集控運行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並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前言 第一章 機組概述 第一節 鍋爐概述及主要參數 第二節 汽輪機概述及主要參數 第三節 發電機概述及主要參數 第二章 鍋爐系統 第一節 整體佈置與工作原理 第二節 汽水系統 第三節 風煙系統 第四節 制粉系統 第五節 燃燒系統 第三章 汽輪機系統 第一節 主再熱蒸汽及旁路系統 第二節 抽汽系統 第三節 凝結水系統 第四節 給水除氧系統 第五節 真空系統 第六節 迴圈水系統 第七節 輔汽系統 第八節 軸封系統 第九節 潤滑油系統 第十節 EH油系統 第十一節 供熱系統 第十二節 發電機冷卻系統 第四章 電氣系統 第一節 電氣主接線 第二節 發電機 第三節 勵磁系統 第四節 廠用

電系統 第五節 直流系統 第六節 變壓器 第七節 UPS系統 第八節 柴油發電機 第五章 機組保護及試驗 第一節 鍋爐保護及試驗 第二節 汽輪機保護及試驗 第三節 電氣保護及試驗 第六章 機組冷態啟動 第一節 設備送電 第二節 輔助系統的投入 第三節 點火前的準備 第四節 點火、升溫、升壓 第五節 汽輪機沖轉 第六節 機組並網 第七節 機組升負荷 第七章 機組運行維護 第一節 機組控制方式 第二節 運行參數的監視與調整 第八章 機組滑參數停機 第一節 滑參數停機 第二節 滑參數停運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滑參數停運後的注意事項 第九章 事故處理 第一節 鍋爐事故處理 第二節 汽輪機事故處

理 第三節 電氣事故處理 附錄一 機組啟停曲線 附錄二 蒸汽壓力和飽和溫度對照表 附錄三 真空與飽和溫度對照表 參考文獻

應用模擬退火最適化丙烯酸正丁酯反應蒸餾製程

為了解決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作者蔡育群 這樣論述:

目錄指導教授推薦書口試委員會審定書摘要 iiiAbstract iv目錄 v圖目錄 viii表目錄 xii第一章 緒論 - 1 -1.1 前言 - 1 -1.2 背景說明 - 5 -1.3 文獻回顧 -9 -1.4 研究動機與目標 - 14 -1.5 章節組織 - 15 -第二章 合成丙烯酸正丁酯之熱力學模式 - 16 -2.1 前言 - 16 -2.2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之成份物性 - 16 -2.3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之純物質性質 - 17 -2.4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之熱力學模式 - 19

-2.5蒸餘曲線圖 - 22 -2.5.1汽–液相平衡(分相槽除外) - 24 -2.5.2液–液相平衡(分相槽) - 32 -第三章 丙烯酸正丁酯合成及動力學模式 - 38 -3.1 前言 - 38 -3.2動力模型 - 40 -3.3動力式模型驗證 - 48 -第四章 丙烯酸正丁酯之反應蒸餾穩態模擬 - 50 -4.1 前言 - 50 -4.2丙烯酸正丁酯製程設計概念 - 51 -4.3反應蒸餾之丙烯酸正丁酯製程模擬 - 55 -4.3.1 RD文獻製程模擬 - 55 -4.3.2 RD改善製程模擬 - 61 -

4.4丙烯酸正丁酯反應蒸餾整體製程之年總成本計算與比較. - 71 -第五章丙烯酸正丁酯之反應蒸餾製程模擬退火最適化分析 …- 76 -5.1 前言 - 76 -5.2模擬退火的參數 ……- 79 -5.2.1設計變量 - 79 -5.2.2初始溫度 - 80 -5.2.3降低溫度 - 80 -5.2.4迭代次數 - 81 -5.2.5終止標準 - 81 -5.3模擬退火運行結果 - 82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 92 -附錄A動力式子程序Fortran編碼 - 94 -附錄B TAC計算使用之公式 - 9

7 -附錄C模擬退火程序編碼 - 101 -參考文獻 - 105 - 圖目錄圖1-1 丙烯酸正丁酯傳統製程與反應蒸餾製程比較:(a)使用有機酸催化劑之傳統製程(邱彥穎,2004);(b)使用固態催化劑之傳統製程(Moraru et al., 2016);(c)使用固態催化劑之反應蒸餾製程(Moraru & Bildea, 2017) - 4 -圖1-2丙烯酸正丁酯全球市場評估 - 6 -圖1-3丙烯酸正丁酯近期價格(美元/公噸) - 8 -圖2-1飽和蒸汽壓實驗數據與Aspen Plus計算結果比較(Lomba et al., 2013;Ohara et al.,

2020) - 18 -圖2-2簡單批次蒸餾示意圖 - 23 -圖2-3 BA-AA-BuOH 蒸餘曲線圖(26.7kPa) - 27 -圖2-4 BA-AA-BuOH 蒸餘曲線圖(101.3 kPa) - 27 -圖2-5 AA-BA-Water 蒸餘曲線圖(26.7kPa) - 28 -圖2-6 AA-BA-Water 蒸餘曲線圖(101.3 kPa) - 28 -圖2-7 BA-Water-BuOH 蒸餘曲線圖(26.7kPa) - 29 -圖2-8 BA-Water-BuOH 蒸餘曲線圖(101.3 kPa) - 29 -圖2-9 Wa

ter-BuOH-AA 蒸餘曲線圖(26.7kPa) - 30 -圖2-10 Water-BuOH-AA 蒸餘曲線圖(101.3 kPa) - 30 -圖2-11 BA-AA-BuOH-Water 蒸餘曲線圖(26.7 kPa) - 31 -圖2-12 BA-AA-BuOH-Water蒸餘曲線圖(101.3 kPa) - 31 -圖2-13 BA-AA-BuOH 蒸餘曲線圖(1atm,35℃) - 33 -圖2-14 BA-AA-BuOH 蒸餘曲線圖(1atm,45℃) - 33 -圖2-15 AA-BA-Water 蒸餘曲線圖(1atm,35℃) -

34 -圖2-16 AA-BA-Water 蒸餘曲線圖(1atm,45℃) - 34 -圖2-17 BA-Water-BuOH 蒸餘曲線圖(1atm,35℃) ….- 35 -圖2-18 BA-Water-BuOH 蒸餘曲線圖(1atm,45℃) - 35 -圖2-19 Water-BuOH-AA 蒸餘曲線圖(1atm,35℃) - 36 -圖2-20 Water-BuOH-AA 蒸餘曲線圖(1atm,45℃) - 36 -圖2-21 BA-AA-BuOH-Water四元系統之蒸餘曲線圖(1atm, 35℃) - 37 -圖2-22 BA-AA-BuOH-

Water四元系統之蒸餘曲線圖(1atm, 45℃) - 37 -圖3-1驗證丙烯酸吸附方程求參數A與B - 45 -圖3-2驗證正丁醇吸附方程求參數A與B - 46 -圖3-3驗證丙烯酸正丁酯吸附方程求參數A與B - 46 -圖3-4驗證水吸附方程求參數A與B - 47 -圖3-5 Aspen Plus驗證酯化反應動力式之程序圖(Sert et al., 2013) - 49 -圖3-6在溫度對醇酸比為1和催化劑負載量為10 g / L之轉化率的文獻實驗數據點與Aspen Plus模擬結果比較(Sert et al., 2013) - 49 -圖4-

1五種酯化系統的三類可能RD製程設計(Tang et al., 2005) - 52 -圖4-2丙烯酸正丁酯反應蒸餾之模擬RD文獻製程流程圖. - 55 -圖4-3模擬 RD文獻製程之RD塔內液相組成分佈 - 58 -圖4-4模擬RD文獻製程之RD塔內汽相組成分佈 - 58 -圖4-5模擬RD文獻製程之RD塔內溫度分佈…… - 59 -圖4-6模擬RD文獻製程之RD塔內反應速率 - 59 -圖4-7丙烯酸正丁酯反應蒸餾之模擬RD改善製程流程圖 - 62 -圖4-8模擬RD改善製程之RD塔內液相組成分佈 …- 65 -圖4-9模擬RD改善製程之RD

塔內汽相組成分佈 - 65 -圖4-10模擬RD改善製程之RD塔內溫度分佈 - 66 -圖4-11模擬RD改善製程之RD塔內反應速率 - 66 -圖4-12兩系統之RD塔內液相組成分佈對照圖 - 69 -圖4-13兩系統之RD塔內汽相組成分佈對照圖 - 69 -圖4-14兩系統之RD塔內溫度分佈對照圖 - 70 -圖4-15兩系統之RD塔內反應速率對照圖 - 70 -圖4-16 RD文獻製程之RD&Flash其TAC各佔百分比(分相於35℃)... - 73 -圖4-17 RD文獻製程之RD&Strip其TAC各佔百分比(分相於35℃)...

…- 73 -圖4-18 RD改善製程之RD&Flash其TAC各佔百分比(分相於45℃)... - 74 -圖4-19 RD改善製程之RD&Strip其TAC各佔百分比(分相於45℃)... - 74 -圖5-1機率(P)對溫度(T)之關係圖 - 78 -圖5-2模擬退火程序流程圖….. - 78 -圖5-3模擬退火Run1之TAC與Penalty TAC結果圖 - 83 -圖5-4模擬退火Run2之TAC與Penalty TAC結果圖 - 84 -圖5-5模擬退火Run3之TAC與Penalty TAC結果圖 - 85 -圖5-6 RD改善製

程優化後RD塔內液相組成分佈 - 87 -圖5-7 RD改善製程優化後RD塔內汽相組成分佈 - 87 -圖5-8 RD改善製程優化後RD塔內溫度分佈 - 88 -圖5-9 RD改善製程優化後RD塔內反應速率 - 88 -圖5-10 RD改善製程優化與未優化RD塔內液相組成分佈對照圖 -90-圖5-11 RD改善製程優化與未優化RD塔內汽相組成分佈對照圖 -90-圖5-12 RD改善製程優化與未優化RD塔內溫度分佈對照圖 - 91 -圖5-13 RD改善製程優化與未優化RD塔內反應速率對照圖 - 91 -圖 B-1 熱交換器、容器和泵的材料係數F_

M對照圖.. - 98 -圖B-2設備材料因子F_BM對照圖.. - 100 -表目錄表1-1丙烯酸正丁酯供應商及產品規格 - 8 -表1-2丙烯酸正丁酯(n-BA)之製程相關研究歷史表 - 13 -表2-1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之各成份基本物性比較 - 17 -表2-2 Antoine equation 參數(Moraru et al., 2016) - 18 -表2-3 UNIQ-HOC兩成份交互作用參數(描述汽-液相) - 21 -表2-4 Hayden-O'Connell參數(Aspen Plus DDB 內建) - 21 -表2-5 UN

IQ-2兩成份交互作用參數(描述液-液相) - 22 -表2-6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在26.7kPa和101.3 kPa處Aspen Plus與文獻的奇異點對照表(Moraru & Bildea, 2017) - 25 -表3-1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文獻曾使用觸媒相關種類 - 38 -表3-2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統酸性觸媒種類及其觸媒性質 - 39 -表3-3丙烯酸正丁酯反應動力學文獻整理 - 41 -表3-4吸附常數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數據(Sert et al., 2013) - 45 -表3-5驗證吸附常數方程回歸的參數A和B - 47 -表4-1模擬

RD文獻製程單元的設計條件和主要尺寸 - 56 -表4-2 Aspen Plus模擬RD文獻製程之RD塔內液相組成 - 57 -表4-3模擬RD文獻製程之物流資料表 - 60 -表4-4模擬RD改善製程單元的設計條件和主要尺寸 - 63 -表4-5 Aspen Plus模擬RD改善製程之RD塔內液相組成 - 64 -表4-6模擬RD改善製程之物流資料表 - 67 -表4-7 RD文獻製程及RD改善製程兩系統能耗比較表 - 68 -表4-8兩系統之年總成本(TAC)結果比較 - 75 -表5-1 模擬退火變量參數 - 82 -表5-2 Bas

e case與模擬退火Run1結果比較表 - 83 -表5-3 Base case與模擬退火Run2結果比較表 - 84 -表5-4 Base case與模擬退火Run3結果比較表 - 85 -表5-5退火模擬結果總整理 - 86 -表5-6 RD改善製程優化後之物流資料表 - 89 -表B-1 成本計算參數對照表 - 97 -表B-2 裸模因子常數 - 98 -表B-3 熱交換器、容器的材料因子的編號 - 98 -表B-4 工藝設備的壓力係數 - 99 -表B-5 未被前述計算的設備成本方程 - 100 -表B-6設備材料因子的編號

- 100 -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簡明教程

為了解決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作者柴新義(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介紹了與食品微生物學教學、科研和生產中有關的微生物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同時適當介紹了一些當前生產實踐有關的新技術。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微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術;第二部分介紹微生物學上的應用實驗技術;第三部分介紹食品微生物學綜合設計性實驗,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本書涵蓋顯微鏡技術、無菌操作技術、染色技術、形態結構觀察,培養基製備、消毒滅菌、接種與培養,分離與純化、生理生化反應、食品中微生物學檢測、菌種保藏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品質與安全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作為製藥工程、發酵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參考書,還可作為食品相關企業、食品衛生檢驗部門以及

從事食品微生物和發酵工作的人員的參考資料。

漸縮角度對微流道冷凝現象的影響研究

為了解決蒸汽溫度壓力對照表的問題,作者張添豪 這樣論述:

本論文探討蒸汽在三種不同漸縮角度(β=0.5°、1.0°、1.5°)之微流道的冷凝現象,觀察冷凝雙相流譜並分析冷凝熱通率、局部熱傳遞係數與冷凝壓降等與蒸汽質量流率及漸縮角度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蒸汽在流道內冷凝雙相流譜可分微霧狀/環形流、注射流與彈狀/氣泡流等三種流動型態。其中注射流位置會因蒸汽質量流率的增加而延後發生。 流道的漸縮角度會影響流譜注射流的位置,連帶影響了熱傳表現。相同蒸汽質質量通率下,漸縮角度較大之流道注射流位置延後發生,霧狀環形流區域所佔流道面積比較較高,會有較高冷凝熱通率;在漸縮角度較小流道液膜較薄,有利於蒸汽潛熱的移除,因此漸縮角度較小之流道局部熱傳遞係數

會高於漸縮角度大之流道。 另外,在注射流區前後流道內局部壓力變化與漸縮角度有關。相同蒸汽質量流率下,注射流區前漸縮角度小之流道寬度較小,局部壓力會高於漸縮角度較大之流道;注射流區後,漸縮角度的設計加速液體排出流道,因而漸縮角度大之流道局部壓力會高於漸縮角度小之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