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房價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越南房價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朴鐘錫寫的 也許你是真的累了:機智醫生帶你走出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症 和朱敬一的 維尼、跳虎與台灣民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田 和印刻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管理系 李家銘所指導 葉卓昱的 新南向政策對於臺灣出口新南向國家貨運量影響之評估-合成控制法應用 (2021),提出越南房價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南向政策、出口貨運量、合成控制法。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 陳建宏所指導 江慶亮的 以消費者財務觀點探討中部地區民眾之購屋需求 (2021),提出因為有 購屋需求、購屋因素、房價的重點而找出了 越南房價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越南房價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也許你是真的累了:機智醫生帶你走出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症

為了解決越南房價網的問題,作者朴鐘錫 這樣論述:

Netflix 排名第一《機智醫生生活》 心理諮詢顧問 朴鐘錫 最新作品 「職業倦怠,是我已經竭盡全力的勛章!」 獻給今日也為了奮鬥而忘了照顧自己的你 疲於「工作」與「人」的你 現在停下腳步好好休息也沒關係   我們生活在「倦怠時代」。   滑過社群網路,不斷被他人的成功刺激,雖然自己已經努力生活,卻擺脫不了自卑感。   反而越努力生活,越被不安驅趕,陷入倦怠危機越來越高的狀態。   有時你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工作」累?還是「人際關係」累?   你遇到的主管可能老是以自己為話題的主角,聽不進任何人說的話,   也可能是在緊要關頭總是甩鍋,讓屬下負責任的說謊者;   或者你的工作夥伴,無論何時

都愛刷存在感,誇張行徑讓人搖頭,   還有人不小心祕密談了辦公室戀情,結果分手情節就像恐怖電影……   每個工作場域的人事物,天天考驗我們的心理健康。   精神科醫生朴鐘錫在高壓的韓國醫界崩潰了,明明是關照精神健康的醫生,自己卻跌倒在這條路上,但失敗沒有讓他一蹶不振,反而讓他的專業多了一層溫暖,多了一點「機智」。   他為你診斷工作帶來的疲憊感,讓你知道癥結問題在哪裡;   他整理人際關係中三種族群的人格傾向,寫出這份精神分析備忘錄提供解答;   他身為重生的案例,徹底承認挫折,誠實接受過度努力的「職業倦怠」是一枚勛章。   任何人都會有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   也許睡一覺就好,也許吃一頓

美食就好,也許旅行走走就好,   但也許,也許你是真的累了,這時你要如何機智生存而不是逃避,封鎖自我,憤怒,憂鬱……   【名詞】Burnout:職業倦怠綜合症   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提出,   也被稱為「工作倦怠綜合症」,意指過度專注於某件事,   累積了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產生無力症或不安感、憂鬱感、憤怒、喪失欲望等症狀。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該為誰跑完全程? 本書特色   任何人都會產生職業倦怠   這是一本幫助生活在疲憊時代裡 現代人恢復元氣的療癒心理學作品   本書共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如何不迷失自己

與照顧自己的面對「職業倦怠」的應對方法   第二部分介紹了因為人際關係而出現「倦怠」症狀的應對方法   第三部分介紹了作者自己經歷過的無數失誤與「倦怠」經驗。   幫助自己也能幫助身邊的人!   ★如何恢復疲憊的心   ★如何處理內在的不安並與他人締結健康的人際關係的方法   ★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保護自己的應對方法 共鳴推薦   曾經我也覺得「職業倦怠」是一個偷懶的藉口,   直到我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這樣的低潮就像生病一樣,   真心推薦大家這本書,書中用簡單的文字深入淺出,   用案例結合理論更接地氣,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______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葉宗儒   ★★★韓國教保

文庫9.7顆星 讀者強烈好評★★★   「強烈推薦給對生活感到疲倦的上班族!」______讀者 n1**0   「只要透過閱讀這本書,就獲得諮詢和治療,當你了解自己,就能找到解決任何問題的方法。」______讀者 ji**elee15   「『休息一下也可以』這句話讓正處於職業倦怠的我感到十分安慰。」______讀者 fe**ica 作者簡介 朴鐘錫   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   畢業於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及延世大學醫學院研究所,曾任延世大學新村瑟弗蘭斯(Severance)醫院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之後在首爾大學醫院擔任精神科研究醫師(臨床講師)。此後,歷任首爾大學保健診療所精神

健康中心專科醫師及三星電子附屬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提供許多在大都市工作而患有「職業倦怠症」的現代人心理諮商;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藉此讓生活在倦怠社會的人們,得到片刻的歇息。   作者與金惠男醫師合著的《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一書,不僅在韓國受到歡迎,在台灣、印尼、越南等地也廣受好評,並將在中國出版。   現任韓國延世春(Yonseibom)精神健康醫學科院長,並擔任延世大學瑟弗蘭斯醫院精神科外聘教授,閒暇時在《精神醫學新聞》連載專欄,並提供韓國tvN電視劇《機智醫生生活》相關心理諮詢。最近,獲得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聘任為社會問題解決專家(家庭暴力、性暴力領域)。 繪者簡介 有隻兔子

  圖文作家,大家又叫她「阿珍」。   於2012臉書圖文起家,不知不覺在網路上畫了九年的圖,   被稱為療癒系畫家,但其實還是有腹黑的一面。   於2019~2021期間擔任大田出版以下作品的插畫:   《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你和我之間》《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歡迎來有隻兔子的IG/臉書玩耍:   www.instagram.com/tooooozitw   www.facebook.com/tooooozitw 譯者簡介 何汲   韓國慶熙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將翻譯視為第二人生,譯作類型涵蓋圖文漫畫、商業財經

、社會人文、旅行遊記、心理勵志、企業管理、生活休閒、親子教育、食譜等主題。   Prologue 希望你不要生病.019 Part 1 職業倦怠,我們有點累了 任何人都會產生職業倦怠.024 為什麼越是努力,越是失去自我?.029 工作並不代表你.033 我,如此下去也沒關係嗎?.038 你的平衡和我的平衡並不相同.045 對我而言如此艱難的休假.053 今天又沒法睡覺了.058 短暫脫離一下日常生活.063 據說大腦沒有多工處理的能力?.066 職業倦怠歸職業倦怠,錢歸錢.070 向門外邁出一步吧.074 認可真實的自我.079 害怕「那天」的到來.087 發現我所擁

有的東西.092 重新站起來的力量.097 •變得幸福的機會在於時間 •若想改變,寫寫「心靈日記」吧 •擺脫「那麼點兒事」的魔法 •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 Part 2 關係也需要極簡化 在關係中守護自我的方法.106 活在自我世界裡的人.112 •一切都太可疑了! •我喜歡獨自活在自己的世界 •我是自發性的「局外人」,不接受評價 陷入極端自我中心的人.125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我最了不起的自戀狂人 •只要能受到關注,什麼都可以做 •千萬別拋棄我! 不安到無法停止執著的人.162 •確認再確認,誰來勸勸我! •害怕被拒絕 •一個人什麼都做不了 雖然得了上司病,但不會辭職.190 身

邊的他人,無法忍受的不便.204 不被捲入、也不會迷失自我的方法.212 重新站起來的力量.221 •如果有人相信我的話 •活著、愛著、學習著 •任何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 •借助「粉絲心」笑一笑 Part 3 我的機智醫生生活 克服極限工作的醫生.232 •無法下班的第一年住院醫師 •在苦差事中喘不過氣來的第二至第四年住院醫師 •容易陷入職業倦怠的專科醫生的日常 •堅守生死界線的急診科醫生 致今天也奮不顧身的你.251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職業倦怠,直到承認自己的極限 •你,休息一下也無妨 •最終重新站起來的力量操之在我 作者序   「神衹累了,老鷹累了,傷口也精疲力竭地癒合了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短篇《普羅米修斯》   希望你不要生病   由新冠肺炎和憂鬱症組合而成「新冠憂鬱」一詞,現在非常流行。人們也因此待在家裡,被困在口罩之中,過了九個多月。韓國經濟不景氣更加嚴重,自營業者紛紛停業,青年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就業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首爾的房價扶搖直上,最終創下新高點。個人投資者則以注入靈魂的氣勢準備好鈔票,投入股市投資。   像這樣,「新冠肺炎」不僅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還使人彼此孤立,導致相對剝奪感更加嚴重。新冠肺炎時代產生的陰影和憂鬱,讓我們都疲憊不堪,在這樣的環境下,有誰能不陷入「職業倦怠」(Burnout)呢?   更何況,

假日別說是去海邊,就連在漢江公園或星巴克喝咖啡,都是一大難題。KTV和網咖都不能去,在健身房運動也很困難,甚至連到棒球場痛快地大聲應援也不成,最重要的莫過於學生無法正常上學。在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這個艱難時刻,令人擔心的是一直待在原地、疲憊不堪的我們。   在面臨人生的危機或轉折點而感到害怕時,有些朋友會告訴我們:「加油,不要擔心」,有些朋友會想要多少幫上忙,提供我們實用的建議。   我想成為像後者一樣,當個給予幫助的朋友。不是用「要愛自己」「你能克服的、一切都會好轉的」這種不著邊際的話,而是想貼近對方的心,聚焦在「如何做」這部分。我想要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如何」接受自己現在這種齷齪又沒出

息的模樣,「如何」恢復被擊垮的自尊心等具體方案。   十五年來,身為精神科醫生的我,接受了很多人的心理諮詢,也讓我瞭解到,對於在人生面前失去勇氣而受挫的人來說,比起好聽的安慰,更迫切需要「如何」能夠稍微改變自己人生的方法。   這也是我決定寫這本書的原因。更何況,在連朋友都很難見上一面的新冠肺炎時期,我想為那些因為孤獨、憂鬱、疲勞、有氣無力而倍感疲憊的人寫些文章。我想與你產生共鳴,讓你重新振作起來,並用文字共享變化的喜悅。   身為經歷過一次職業倦怠的人,基於「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樣痛苦許久」的心情,讓這本書得以結束艱難的執筆過程而出版,希望這本書讀起來可以像個溫暖的朋友一般。   最後,

我想起了支撐我完成這本書的人,金惠男醫師、Porche出版社的朴英美社長、我的朋友洪植和炯燮兄,以及在我自暴自棄的時期,支持和信任我的女朋友知恩,在此致上謝忱。   精神健康醫學專科醫師  朴鐘錫

越南房價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上集和大家分享了重開後的迪士尼樂園? 今次內容就是之前提過的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 ? 這是我第一次入住迪士尼的酒店,真的很夢幻!? 酒店超級精緻,員工們的態度十分友善,另外整個入住的體驗也感到迪士尼的貼心? 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呢!? 即使現在沒法去樂園,就這樣在酒店也可以用上一整天?

很可惜疫情的關係,樂園再次關閉,真的很揪心? 希望這疫情盡快完結,大家也健健康康!??

?小附註:
?標題中提到$460是4人房價再除開得來的,另外要再三提提➡早餐只是包兩位
?另外優惠隨時更新,如果大家想了解最新資訊,可到迪士尼的官方式網站喔?
........................................................................................
為免疫情挑動大家的神經,在此我必須清晰表示:
- 介紹房間前,我已清潔雙手,但因影片剪接關係,可能會誤會我一進房間便開始亂摸
- 由於家人對房屋景觀感意見和露台令房間感局促,因此抱著碰運氣的心情向員工查詢能否更改房間,員工十分好讓我們換房。因為更改房間會麻煩到不同員工,當刻的我馬上向幫忙的員工致歉和致謝,抱歉造成不便,感謝他們樂意轉房。
- 另外可能也是剪接關係,影片中顯得我們是游泳完、洗澡完,才要求換房,但事實並非這樣。我們是到房間參觀完、完成工作紙、使用過洗手間後,和前台員工查詢房間事宜。不得不承認我們有使用過房間,但只想呈清是游泳前已換房。
- 其實在剪接時我有遲疑過是否和大家分享我改換房間,因為有可能引來不必要的討論,而且即是不說也沒有人會知道。但我想讓大家了解一下不同樓層有不同的景觀,才在影片中可大家分享??
........................................................................................
其他影片:
?香港迪士尼 重開第二天
?https://youtu.be/CEFqVLweMV4

[試玩] ?香港迪士尼 Marvel最新遊樂設施?
?https://youtu.be/hy_he1-FNOc

?去迪士尼穿什麼??|Disney Bounding穿搭法?
?https://youtu.be/DMqY0ss3cnQ

[東京7天自由行 2017 EP8]東京迪士尼(上)
?https://youtu.be/v94UV8FxDDo

[東京7天自由行 2017 EP11]東京迪士尼海洋(上)
?https://youtu.be/2r2OOfzQZnE

[??新加坡 volg #6] ?新加坡環球影城 IG打卡位 拍照景點
?https://youtu.be/5aq20OJ1UsY

[新手遊越南 2018 vlog EP.3] 巴拿山 ??越南迪士尼樂園?!
?https://youtu.be/aOGX6Sy2XXg

[大阪自由行 Grad Trip Volg] EP.3 大阪 環球影城 唔用fast pass 2小時玩5個項目
?https://youtu.be/hArbzC_7msw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luk26/
?Email: [email protected]
⁂┅┅┅┅┅┅┅┅┅┅┅┅┅┅┅┅┅┅⁂

Music:
Riviera by Smith The Mister https://smiththemister.bandcamp.com
Smith The Mister https://bit.ly/Smith-The-Mister-YT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al-riviera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qonPqql2sP0

Holiday by JayJen & Osheen
https://soundcloud.com/jayjenmusic
https://youtube.com/osheen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al-holiday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ZlZ49oZ78

Track: Good Life — JayJen & Roa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c8YgaHuQMa8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good-life

Cali by Wataboi https://soundcloud.com/wataboi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wataboi-cali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qXptaqHIH5g

Surf by MusicbyAden https://soundcloud.com/musicbyaden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musicbyaden-surf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8_b6YNiyp4

Song: LAKEY INSPIRED - By The Pool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CMU1HRTIumo

Song: Seum Dero - Tell Me (feat. Ellen Louise) (feat. Malia Roger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pJNZ6hK_6Ts

Song: Leonell Cassio - Night Sky (ft. Julia Mihev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ULHNeeb5Yls

Song: King CAAN ft. ELYSA - Go Again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mot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XPs9eOstaGA

新南向政策對於臺灣出口新南向國家貨運量影響之評估-合成控制法應用

為了解決越南房價網的問題,作者葉卓昱 這樣論述: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地形狹長,天然資源不豐富,因此我國大多仰賴對外的進出口貿易。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統計我國在2015年時對外出口高達2800多億美元,其中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值就佔了高達700多億美元,在未來將成為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穩定發展的潛在風險。在此同時東南亞及南亞的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消費力大幅提升,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亮點。因此我國政府於2016年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期能與東南亞、南亞、紐西蘭及澳洲等國家創造互惠的永續合作方式來增強雙方互動。並希望未來能藉此擺脫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等問題。本研究採用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探討臺灣實施新南向政策

後,對臺灣出口新南向國家的貨運量影響,並使用安慰劑檢驗與判斷其效果是否有顯著性。研究結果發現,在2016年新南向政策實施後,我國對於出口澳洲、巴基斯坦及印度這三個國家增加效果顯著,趨勢明顯且逐年上升。對越南及印尼的出口貨量也呈現增加,越南則在2018年後才開始明顯增加。印尼則在政策實施後便開始有增加效果,但在2018年之後反而開始下降。雖然自2016年新南向政策開始實施後,我國出口至馬來西亞及孟加拉較無顯著的增加效果且貨運量一開始呈現下降,但從2017年起有反轉上升的趨勢。此外,臺灣對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紐西蘭及斯里蘭卡這五個國家出口並無明顯增加,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維尼、跳虎與台灣民主

為了解決越南房價網的問題,作者朱敬一 這樣論述:

  將來世界局勢不只是大國爭霸,更是基本價值的對立!   中國強勢崛起,面對強鄰虎視眈眈,台灣該如何應變?   美中長期對抗趨勢逐漸成形,台灣處在夾縫中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1年,將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關鍵的一年;   眼前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我們該如何超前部署,把握創造「關鍵扭轉」的契機?   美中對抗的趨勢自2016年「美中貿易大戰」開始,美中兩國的衝突很快蔓延到外交布局與科技發展等領域的競爭。如今,美中長期對抗趨勢已逐漸成形,台灣長期夾處在兩大強權之間,對於兩強對抗的局面必須有所掌握與準備。   作者朱敬一以經濟學者的背景,2011至2014年擔任科技首長,並於2016至2

019年間出任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對美中貿易與科技衝突可說是躬逢其盛,也因此對於「台灣社會該往哪裡去」產生深刻的思辨與期望。本書即為作者對此一課題思索的總整理。   書中作者以其深入的觀察與精準分析,提出美中衝突「不只是大國爭霸,更是基本價值衝突」,並由此衍伸出全書架構。同時也論述了台灣的國家大戰略,應該要有跳脫框架與地緣政治分析架構的創造性思維,以此保護、發展、永續台灣民主。 本書特色   2021年,將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關鍵的一年,本書帶您掌握大國對峙下的國際脈動與未來趨勢。 名人推薦   科技部人文司司長 林明仁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陳東升   前文化部部長 鄭

麗君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朱敬一   1955年出生於台北市,29歲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199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為台灣獲選最年輕的院士。2003年渠獲頒總統科學獎,當時也是國內社會科學領域第一位獲獎者。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常任代表等職。2010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17年復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海外院士,是亞洲第一位獲選的社會科學研究者。   除學術期刊論文外,通俗著作有《牧羊人讀書筆記》、《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朱敬一講社會科學:台灣社會的新

世紀挑戰》、《經濟學的新視野》等。 推薦序 以民主深化迎向民主的挑戰/鄭麗君 跳脫框架,武裝思想,捍衛台灣民主自由/陳東升 一個非典型學者的奇幻旅程/林明仁 序 思考台灣大未來 I民主的進程 一、台灣民主的非典型導覽 二、李登輝接下台灣民主轉型第二棒 三、建構永續的台灣民主環境 四、駁斥狹隘的民主修正理論 II民主的補強 一、我們都看不起「華爾街零和經濟學」 二、推出金融商品,須負完全責任 三、健全台灣科技教育與科技產業 四、緩和台灣社會的財富不均 五、駁斥對資本主義的愚蠢批評 III民主的威脅 一、共產黨的發展及其理論脈絡 二、中國共產黨的雙重悲悼 三、阿拉伯之春,不會在中國複製

四、民主與極權體制的必然經濟矛盾 五、駁斥為中國共產黨搽脂抹粉的謬論 IV民主的未來 一、對岸中國,往何處去? 二、「一帶一路」能增加中國影響力嗎? 三、台灣的外交戰略要典範移轉 四、駁斥「棋子」、「棋手」的簡單二分 後記 學術研究者,能夠為台灣做什麼? 推薦序 以民主深化迎向民主的挑戰 鄭麗君   這是生活在台灣的不同世代、不同史觀、不同領域的朋友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作者貫穿分析台灣民主化與世界民主轉型的歷史、全球經濟發展及其所致的社會不公平,乃至從冷戰時代一路到美中對抗的國際大趨勢,從而希冀在中國威脅及國際新變局中,為台灣民主永續發展尋找「關鍵扭轉」的出路。   作者朱敬一院

士在本書中整體掌握了台灣與世界的政治、經濟及社會變動,除了源於他同時擁有經濟研究、科技與外交的傑出經歷,再加上綜覽文史哲的雜家本色之外,更是因為作者以民主為核心價值,方能一以貫之,洞察過去,並前瞻未來。就如作者所言:「民主,本來就是一整套的議題,不能切割碎片。」這本書充滿朱院士與經典學理或當代論述不停地對話辯證,因而機鋒處處,讓人不禁讚嘆「讀一本書,勝讀萬卷書」。   朱敬一院士,是我十分敬重的公共知識分子。個人認為,他最令人敬佩之處,是在淵博知識裡含藏人文與社會關懷。還記得,二○一二年,個人擔任不分區立委,他剛上任國科會主委,便發生「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計畫」引發農民反搶水運動。和其他政務官有

所不同,朱主委不怕燙手,回應農民訴求,和政院不同調的提出變更用水計畫,更啟動前所未見的科學園區政策環評。身為政策監督者,與他的互動中,我可以見證,他的民主價值觀體現在他的學術研究,也在他的公共實踐裡。   這本書,正可以視為朱院士對民主的謳歌。在「民主進程」裡,朱院士認為台灣民主化的特殊性,在於台灣社會力發展促成了一連串抗爭行動,不斷逼迫統治者改變,而有了民主化的第一棒,接續才有啟動憲政體制民主轉型的李登輝總統做為第二棒,以及二○○○年政黨輪替做為第三棒。然而,並非憲政體制民主化了,每個社會就能成為民主的應許之地,尤其全球化下,民主的許諾更可能失落。民主如何補強?在這個部分裡,朱院士指出,社

會不公平將引發社會衝突;相對剝奪感的加深,正是近十年來民粹主義抬頭的主因,其解方不一定在於修正選舉制度,而在於應致力改善多數人的社會經濟條件。而且,比較公平的社會更傾向歡迎創新,他說:「市場是手段,不是目的……更重要的,就是公平、正義、人權、自由等公認的文明價值。」   在「民主的威脅」裡,朱院士深入解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缺陷,就在於將財產權局限在所有權而忽略支配權,以及世界獨裁者草菅人命的魔鬼性格,讓大家更認識中共極權政治的內在本質,對併吞台灣的反民主體制,做好對抗的準備。個人也認為馬克思理論的謬誤亦在於民主政治哲學的闕如,從而導致作者所言歷史上共產過渡必然走向極權和獨裁。因此,台灣民主真正

的威脅,更精準地說,是來自「對我們有敵意的統治者離文明太遙遠」。如今,獨裁者利用網路控制及數位工具而更為進化了,這是當前所有民主國家亟需一起面對的最重要威脅。最後,前瞻「民主的未來」,面對中國以極權資本主義崛起,對區域安全及世界民主帶來威脅,朱院士認為有賴於民主國家串聯起新型態的圍堵防線,將來世界局勢不只是大國爭霸,更是基本價值的對立。在美中對抗中,美國可能在資訊與國防領域築起一道科技牆,台灣如何思考小國大戰略,找到作者所言的關鍵扭轉,就必須改變傳統外交思維,從民主與極權的終極矛盾中,走出一條在產業、科技及民主的國際合作道路。   我一直相信,歷史是一種思維的方法,如何看過去,影響我們如何思

考未來。朱院士對未來提出的戰略觀,其實就是「民主觀」,不僅是以「民主觀」來看歷史而得出,也是基於相信大多數國家最終會選擇捍衛自由民主價值的信念而來。台灣人在二十世紀民主化了,自此和中國產生了根本差異;台灣人亦在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裡,跨越多元分歧逐步建立以公民身分為基礎的台灣認同,這是亞洲民主實踐裡的重要典範。如何讓台灣民主永續發展,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也是我們守護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唯一道路。   今年十月,被譽為民主聖經的盧梭《社會契約論》首版本,因為收藏家「澄定堂」家族的無私移藏,來到了我們的國家圖書館。大家熟知契約論提出了政府統治的合法權力來自於社會成員的權利讓渡,但契約論更重要命題在

於,所有人在民主裡結合是為了讓每個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所有體系必須被歸結於兩原則:自由,使人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平等,因為沒有平等就不可能存在自由。   自由與平等,這是亙古的哲學命題,也是當代課題。作者也在正義及社會公平等課題上,透過與羅爾斯、桑德爾、沈恩、皮凱提的對話,特別強調,台灣要追求民主的永續,首先便必須強化內部的社會團結,減少相對剝奪,因為,社會要公平,自由民主才能永續。個人於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走入體制參與智庫、擔任立委及兩屆首長,深深體會民主要深化,除了尋求憲政體制的合理化,核心關鍵更在於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如何維護每一個人有更平等的機會,去擁有追求自我實現的那一份自由,讓

人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有希望感。畢竟,民主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人的自由。   不論台灣是否能迎來作者所期待的「關鍵扭轉」時代,我們都應該不斷深化自身的民主文化底蘊,反思經濟發展模式及其目的,以公平社會和創新經濟彼此共榮支撐,並以民主治理改善政治品質,壯大民主共同體,才能真正立足台灣,盱衡世界局勢,以民主迎向挑戰與機會。   (本文作者為前文化部部長) 序 思考台灣大未來   二○一六至二○一九期間,我擔任中華民國派駐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大使。三年間讀了不少雜文,回台之後寫成《牧羊人讀書筆記》一書。我自嘲這三年是在「北海牧羊」;北海是指日內瓦北國之地,牧羊則是在異域「經營」。外交官要經

營什麼呢?當然是拓展邦誼、爭取國際支持、合縱連橫各方勢力,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   這三年外放的特殊機緣,恐怕是絕大多數人少有的際遇。我自己是經濟學的專業,粗通產業經貿。外派期間恰好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美中貿易大戰」,駐   WTO大使是在最前線,遂有國際場域合縱連橫的密集實戰體驗。二○一七年之後,美中對峙正式把「科技」面加入;隨著美國制裁ZTE、華為、抖音、逮捕孟晚舟、施壓台積電,美中戰線迅速蔓延,幾乎形成以科技為核心的全面鬥爭。碰巧,我自己在二○一二至二○一四擔任過台灣「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主委,對於科技政策與資通訊知識都有一些涉獵,遂能對百年難見的美中科技對陣,別有一番體會。親身體驗

這種經貿× 外交× 科技的刀光劍影,就是我前文所說的難得際遇。   分析美/中衝突的緣起   坊間許多評論指出,過去十年美中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大衝突,是肇因於中國日益高調的擴張。習近平明白捨棄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透過亞洲投資銀行、一帶一路、南海擴建礁島、打造航空母艦、推出「中國製造2025」與「中國標準2035」、戰狼外交等,高姿態地向世界宣揚其「霸主」地位。簡言之,論者認為,中國的高調稱霸作為引發了所謂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遂有兩強之間的對峙衝突。在對台政策方面,中國則是催逼甚緊,對於蔡政府幾乎是不假辭色,軍機飛越台海中線示威幾成常態,「武統」喊話甚囂塵上,威

脅台灣的安全與民主。許多人都認為,二○二一年應該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關鍵的一年。   台灣面對這樣大國相爭的環境,要如何自處呢?在《牧羊人讀書筆記》中,我提出pivoting 的戰略構想,譯成中文是「關鍵扭轉」。所謂關鍵扭轉,就是希望台灣能預判戰局走勢,在若干面向超前布局,然後在未來的兩、三年間,運用我們的實力擴大這個預先布局的影響,期待三、五年後形成對我們更為有利的大環境。這樣的布局,不是偶發的、斷續的,而要持續性地推展。關鍵扭轉戰略不同於傳統的「槓桿」。槓桿是在「給定戰局」中左右游移取捨,希望在平衡中求生存或是圖進取;關鍵扭轉則是要靠當下的小小投資,促成未來某些有利於台灣的「嶄新戰局」的出

現。   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戰略思考。但是當我在若干場合演講時,聽眾經常提出的問題是:槓桿平衡很容易思考,大抵是「不要明顯站邊」的邏輯;但是朱老師你所說的關鍵扭轉,要從哪裡切入呢?要如何操作呢?如何能期待其發揮扭轉效果呢?這些問題問得好,一時之間我也沒辦法回答。   不只是大國爭霸,更是基本價值衝突   二○二○年八月十日,一則新聞又啟動了我的思考。當日,香港政府以北京新頒布的「國安法」罪名,逮捕《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每個人也許對《蘋果日報》的風格有不同的評論,但是媒體風格終究是枝節;踐踏新聞自由卻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中國的「法治」當然是個笑話,但是純粹因為言論而逮捕新聞媒

體發行人,卻是為中國共產黨寫下一個再也無法辯解、無法遮掩的劇本: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沒有人本理念、不了解啟蒙意義、活在一百多年前鴉片戰爭陰影、誤解國際環境、以為暴力壓制是唯一真理的政黨。逮捕媒體發行人,呈現了中國共產極權體制與民主自由之間的終極矛盾。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所作所為,讓我對於美/中衝突的本質,有了深一層的體會。   關鍵扭轉是指「預判局勢,提前部署,希望若干時間後產生有利於我的大改變」。這是一種改變「棋局」的思考,跳脫傳統「棋子」、「棋手」的簡單二分法。如前所述,執行這個戰略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關鍵扭轉的方向,才能引領前述「提前部署」。我建議的大方向是:先尋思「民主與極權體制的終極矛盾

」,然後,就各個終極矛盾點,開始提前部署;或是提醒民主國家體認其即將面對的矛盾,或是解說論述矛盾之危害,或是協助形成因應矛盾的彼此聯繫。   當我們構思「戰略」之前,當然更重要的課題是要思考「為什麼要作戰」?台灣如果涉入一場與中國的抗爭,我們想要爭取的是什麼?想要維護的是什麼?必須要回答這個「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我們研擬戰略才有意義。在《牧羊人讀書筆記》中我已經明白陳述,台灣最珍貴的價值、與對岸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的「民主」。中國迄今還活在鴉片戰爭的陰影之下,整天想大國崛起、民族復興、與美爭霸。但是依據以往許多民調,台灣人民早就擺脫了民族主義的陰影,所有人最珍惜的,是我們民主的生活方

式。所以簡單地說,中國以為兩岸之間是「民族」問題,台灣卻認為兩岸問題的關鍵是「民主」。準此,前段「民主與極權之間的矛盾」,既是我們為何而戰的核心觀念,也是我們尋找戰略方向的思考發軔。對此,我們在此書後續將會解說。   台灣外交局面的多面向突破   執行關鍵扭轉戰略,也需要一些觀念的調整。關鍵扭轉的方向極少應用在「已經存在」的戰局中,絕大多數是用在開闢新議題、深入剖析可能的矛盾、提醒盟友理解情況。台灣面對的舊戰局(例如WHO、小邦交國的爭取等)未必要棄守,但是不能在那裡太過消耗戰力或士氣。又由於特定議題只有某些國家能協助改變局面,因此外交重點也要有所調整。   由於關鍵扭轉戰略跳脫了傳統的

外交思考,許多終極矛盾面向幾乎與傳統外交無關,亟需引進資通訊、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等專家做討論,故決策體系需要調整。以下我用南海紛爭舉例說明。南海紛爭似乎是一個台灣難以使上力的外交議題。中國不理國際法庭的判決,拚命在南海填島占礁,氣焰囂張。美國則是艦隊穿梭,飛機大搖大擺地飛過。台灣呢?以往,台灣除了發發聲明,根本無從切入。   許多人都知道,南海周邊國家如越南、菲律賓、印尼,因爪哇海溝受擠壓,都經常受到海嘯威脅。台灣的地震科學團隊在南海周邊國家設有數十個地震觀測站,為全球最多,能夠及早測知地震,做海嘯預警,可能拯救幾百萬人的生命。這些地震觀測站設置維護很便宜,需要經費不多。更重要的是:南海周邊

國家不信任老共設置的雷達(鬼知道雷達有沒有其他用途?),只信任「沒有地緣野心」的台灣。以上這個「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地緣終極矛盾」切入點,恐怕完全不在傳統外交部的思考範圍,而需要科技面、地震科學面的參與甚至主導。要執行關鍵扭轉,就是要這樣跳越框架地廣泛思考。   台灣大未來,需要年輕人集體創作   這本書,是寫給台灣年輕人的。具體來說,我有三方面的期待。一、我想為台灣年輕人導覽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分析當前的國際局勢、解說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問題、凝聚台灣社會的政策共識,幫大家了解我們面對的環境。二、在做好前述打底工作之後,我希望年輕人一起投入台灣社會的改造,讓我們的民主環境更有凝聚力,能夠與對岸

的極權資本主義、掛羊頭賣狗肉的假共產主義,形成更強烈的對比。三、我希望請年輕朋友一起來構思台灣的未來;「關鍵扭轉」是一個需要創意的戰略構思,需要多一些人的投入,才能醞釀出更豐碩、效果更好的戰局,有效拓展台灣的生存空間。由於在資通訊時代國際局勢不限於「地緣政治」一個面向,所以我們可以在許多方面做關鍵扭轉的嘗試,切入點不虞匱乏。   本書的主題是「台灣大未來」,既包括台灣社會的內部改造,也討論台灣外交環境的變化與我們的自處之道。在這些面向,我們能夠做的事,其實非常多。如前所述,「關鍵扭轉」戰略布局可以切入的課題非常多元,資訊應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電子商務、南海資源、晶片設計等,全都需要年輕人

的創意突破。中國共產黨這個極權體制,想要披著市場經濟的外衣,矇混進自由民主的市場,終究是會處處扞格的。這種種潛在扞格牴觸,就是一個個關鍵扭轉的議題空間。   本書切分為四個主軸:台灣民主的進程、台灣民主的補強、台灣民主的威脅、台灣民主的未來。進程談歷史與情境,補強提出改善社會體質的方向,威脅是要了解隔壁維尼,未來則論及國際戰略,尤其是跳跳虎的角色。每個主軸都是以正面分析為主,但是最後也觸及我對坊間其他誤導見解的評價。   Take it personally   二○一五年,我巡迴台灣若干校園,以「台灣社會的不公平」為題,做多場演講,向大學生解說我們社會的高房價問題、薪資凍漲問題、所得分

配不均問題、財產集中問題。在場學生最常詢問的就是:「老師,我們能做什麼?」如果社會非常不公平但是大家能夠努力的方向非常有限,那麼年輕世代就是「崩世代」,結論悲觀。我對年輕學子的建議很簡單:take it personally。我希望台灣每個年輕朋友,都能把「台灣永續民主問題」、「台灣社會公平問題」、「台灣未來走向問題」等,當成自己切身的問題,像是會讓自己疼痛、會造成家人傷害一樣,勇敢而認真地面對、思考、處理、發聲。   關鍵扭轉的思考方向需要銳利的思考。年輕人正值生猛,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真正開展台灣大未來,永續台灣民主。這是理想、是心願,所以一定要寫在前面。 朱敬一 於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二

○二○年十一月十日 駁斥「棋子」、「棋手」的簡單二分 關於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的論述,台灣有幾位知名的評論者。其一是蘇起;他認為對岸的底線是「一個中國」,而台灣在不碰觸對岸底線的前提下,最好的戰略就是提出「一個中國 各自表述」的戰略模糊論述。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識」論。另一位報章雜誌關於兩岸關係的知名寫手,就是范疇。 范先生在台灣各大媒體寫專欄大約有十年左右時間,他有他獨特的觀點,也常跳出框架外,發驚人之論;或是言語幽默、或是腦筋急轉彎、或是拉扯讀者的思緒,對讀者而言,這是有趣的刺激、有用的思考訓練。 兩岸論述的不同寫作風格 台灣媒體所刊的兩岸評論。有時候也加進美國,成為美/中/台三邊分析;有

時候加進香港成為美/中/港/台比較論點。但是無論如何,這些文章都是以台灣/中國為論述主框架。 對於兩岸論述,我有三點評論:第一,要寫有意義的兩岸關係論述,當然只可能在台灣寫;對岸根本沒有言論自由,在中國寫兩岸關係,那就只可能有「習近平偉大,中華民族復興」一種基調一種結論,枯燥乏味,讀之有害健康。在中國撰文,如果硬要尋框架外的突破,那要賭上運氣,冒著被失蹤的風險。有人打趣說:「極權國家也有言論自由,只是言論之後就沒有自由」,描述精準。第二,既然是在台灣寫文章、寫給台灣人看,作者的出發點當然是台灣優先、珍惜台灣的自由民主,這一點也殆無疑義。第三,寫兩岸評論,當然不只是作文比賽,而是希望論點能多少發

揮影響、扭轉一些政策、緩和一下氣氛等。簡言之,兩岸論述背後必然有「入世」的期待。 我相信,絕大多數撰寫兩岸評論的人,都是秉持「台灣優先」理念的;真正堪稱「舔共」的,比例應該極小。台灣有些人動不動給人扣帽子,從立場上否定他人,這樣完全壓縮了理性思辨的空間,背離民主價值,殊不足取。可是,即使我們都同意論述者的善意出發點,為什麼總是有一些論述得不到太多回響呢?這是我想要切入分析的。

以消費者財務觀點探討中部地區民眾之購屋需求

為了解決越南房價網的問題,作者江慶亮 這樣論述:

購屋除了自住需求之外,尚可兼具投資創造財富。購屋過程中,所得、區域選擇、建商信譽、住宅環境、增值空間、生活機能等都會影響民眾之購屋需求。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中部地區民眾不同基本資料在購屋需求上是否有差異。問卷結果分析顯示:(1)在全體受訪者中,購屋主要目的以「若我有購屋需求,主要目的是自住」的同意度為最高,由此可見大部分受訪者以自住為目標。在購屋的建築類型方面,以「若我有購屋需求,會考慮的建築類型是透天厝」的同意度為最高。(2)在購屋型態方面,以「若我有購屋需求,購屋型態是新成屋」的同意度最高。在購屋的重要因素方面,以「若我有購屋需求,房價是影響我購屋與否最重要因素」的同意度最高。(3)「若我

有購屋需求,我會考慮的建築類型是透天厝」的同意度,男性大於女性。但「附近有無市場、公園等公共設施,是影響我購屋與否最重要因素」的同意度,則是女性大於男性。(4)「若我有購屋需求,主要的目的是自住」、「房價是影響我購屋與否的最重要因素」等題項的同意度,已婚高於未婚。(5)「購買房子將來是否能增值,是影響我購屋與否的最重要因素」的同意度,40~49歲、50歲以上大於20~29歲。(6)「房價是影響我購屋與否的最重要因素」的同意度,大學教育程度大於高中以下。(7)「若我有購屋需求,我會考慮房屋總價在3000萬元以上」的同意度, 6萬元以上大於3萬~4.5萬元。可能由於收入高的人,經濟能力佳,購買房屋

的總價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