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小默寫的 冷門知識大爆炸 和的 注意!這是我的個人資料私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換新身份證不收舊證 - 人間福報也說明:【本報台北訊】身分證自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開始換發,許多詐騙集團蠢蠢欲動,甚至傳出有歹徒聲稱可代辦換新證,到府向民眾收取舊身分證,警政署除已下令所屬全面防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婦女 和香港城市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管理學院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楊宜興所指導 林佳諭的 銀行業授信案件風險因素之探討— 以 B 銀行房貸部門為例 (2021),提出身份證 詐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房屋貸款、消費金融、徵信審查、授信風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嚴智宏所指導 楊蔚齡的 柬埔寨僧院之教育扶貧及社會參與 (2021),提出因為有 柬埔寨、僧院教育、教育扶貧、社會參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重點而找出了 身份證 詐騙的解答。

最後網站[生活]身分證件被盜辦電話?!小心詐騙新招! - Millie 隨筆則補充:我本人,差點被詐騙! 今天早上我接到一通打到 ... [生活]身分證件被盜辦電話?!小心詐騙新招! ... 而且對方只有問到我的身分證號碼跟地址,其實沒關係.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身份證 詐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冷門知識大爆炸

為了解決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作者張小默 這樣論述:

本書作為一本越看越上癮的冷門知識大合集,幾乎集納了生活各個領域的趣味知識,全書共分為二十余個板塊,包括歷史時光機、軍事情報局、兩性趣聞錄、地理大放送、動物萌學園,等等。其中一些問題雖然看似稀奇古怪又天馬行空,但是不僅可以帶來快樂、排遣寂寞,更可增長見識;還有一些問題似乎不懂也無所謂,懂了也沒什麼用處,但就是會讓人忍不住好奇地想一探究竟。了解這些或正經、或奇怪、或無聊、或有趣的問題,將能充分滿足你的好奇心,帶你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 張小默 作者是編輯、策劃和撰稿人,其策劃及編撰過的知識性圖書,在市場上頗為暢銷。他也是國學與詩詞愛好者,飽讀詩書,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和教育學,

參與出版過多本青少年歷史讀物,對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漢字文化的研究都有涉及。 01 生活雜貨鋪 掃出來的毛團是灰塵嗎 002 牛仔褲的小口袋只是裝飾嗎 002 電梯裡為何安裝鏡子 003 詐騙資訊咋那麼“弱智”呢 003 蚊香為什麼是旋渦狀的 003 便箋紙翹上天,是你撕得不對 004 羊毛衫為啥一洗就縮水 004 鉛筆其實並不含“鉛” 005 為什麼手帕通常為正方形 005 塑膠瓶底的箭頭三角形是什麼?標誌 006 “克拉”究竟是什麼東西 007 為什麼爛白菜味兒像煤氣 008 曬過的被子究竟什麼味兒 008 乾洗真的是“幹”著洗嗎 008 人民幣符號“¥”的由來 009

為什麼銀行卡密碼是6位元數位 009 為什麼各類卡的尺寸都差不多 010 幼稚園與柏拉圖的關係 010 身份證號裡到底有什麼 011 “順時針”為什麼是從右向左轉 011 為什麼2月份天數最少 012 02 吃貨研究所 黃桃為啥成了罐頭“大戶” 014 橘子多少瓣,不剝也知道 014 柳丁是柚子和橘子的“孩子” 015 吃鳳梨為什麼要泡鹽水 015 香菜到底跟你有什麼仇 015 乾淨大米為啥生出“么蛾子” 016 粗糧吃得越多越好嗎 016 油條為什麼要兩根一起炸 017 泡面要等3分鐘,等的是“心情” 017 飛機餐真的“難吃”嗎 018 發芽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吃 018 快“腐爛”的肉才更

好吃 019 所謂“山珍海味”都是些什麼 019 餃子煮成“粥”,是技術問題 020 花生算不算是一種堅果 020 吃蛋黃為什麼容易噎著 021 日本豆腐其實不是“豆腐” 021 啤酒度數跟酒精有關係嗎 022 糞臭素:一種臭而香的存在 022 刷牙後吃東西,為何會發苦 023 03 健康加油站 燒心:燒的真的是“心”嗎 026 喝酒會殺死腦細胞嗎 026 “千沸水”究竟能不能喝 026 三天不喝水,身體會怎樣 027 越曬越紅,還是越曬越黑 027 喚醒夢游者危不危險 028 見血就暈是什麼情況 029 晚上看電視關燈好不好 029 掉多少根頭髮算脫髮 029 被雷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03

0 打哈欠也會“傳染”嗎 030 吃冷飲為什麼會頭痛 031 傷口癒合時為什麼發癢 031 人真的能被嚇死嗎 032 為什麼頭被撞到會起“包” 032 唱歌跑調也是“病” 033 手指“哢哢”響,究竟咋回事 033 暈車到底是誰惹的禍 034 被紙割傷為何會疼得要命 034 “越抓越癢”是怎麼回事 035 04 漢語小百科 “屁”字下面為什麼是個“比” 038 “日月精華”究竟是什麼東西 038 “替罪羊”能說成“替罪狗”嗎 038 “打噴嚏代表有人想你”的來歷 039 “住持”就是寺院的“方丈”嗎 039 “小鳥依人”原用來形容男人 040 “打雞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040 “風騷”本不

是貶義詞 041 “夜譚”就是“夜談”,怎麼還用“夜譚” 041 “葷”是草字頭,為何代指肉類 042 為什麼稱“店小二”而不稱“店小三” 042 小女子為啥自稱“人家” 043 孔子真心會“以德報怨”嗎 043 “爛醉如泥”是說人醉得像 ??爛泥嗎 044 “參差”原來是一種樂器 044 “萬歲”和“萬萬歲”是怎麼來的 045 星期天為什麼不叫“星期七” 045 “無毒不丈夫”是說要心狠手辣嗎 046 “井水不犯河水”原指天文現象 046 陰間為何被稱為“九泉” 047 “放鴿子”原本是指詐騙 047 05 文學情報站 《詩經》中有6篇有名無“實” 050 詩詞中的“趣味之” 050 唐與

宋哪個朝代詩歌最多 051 打油詩為什麼叫“打油”詩 051 號稱“只收豔歌”的古老詩集 052 《金瓶梅》與《水滸傳》的關係 052 “林妹妹”是曹雪芹的什麼人 053 長的詩歌標題 053 宋代才女的“圈兒詞” 054 《史記》其實並不叫“史記” 054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抄襲而來 055 京派代表作家沒有北京人 055 諾貝爾獎中為何有文學獎 056 什麼叫作“歐?亨利式結尾” 056 “垮掉的一代”是什麼意思 057 06 男女趣學院 為什麼男人普遍比女人高呢 060 女人需要更多的睡眠 060 婚禮“燒錢”越多越容易離婚 060 有帥哥銷售員,男人會買更多 061 一見鍾情只

需要0.3秒 061 女人愛買包是因為要“兜著走” 062 為什麼男人不喜歡逛街 062 失戀會心痛並非誇張 063 伴侶為什麼會有“夫妻相” 063 男人還真的是“沒心沒肺” 063 為什麼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064 女孩們為什麼喜歡手拉手 064 人為什麼會自作多情 065 男人為什麼也有乳頭 065 男女大腦原來是不一樣的 066 女孩額前的頭髮為啥叫“劉海兒” 066 高跟鞋最初是給男人穿的 067 為什麼男女裝的扣子不同邊 067 07?娛樂大畫報 為何髒話要用“嗶——”來消音 070 “腦殘粉”是怎麼“腦殘”的 070 《恭喜恭喜》跟“抗戰”的關係 071 視頻中的馬賽克為啥要

打在眼睛上 071 電影片尾的字幕怎麼那麼長 072 看電影為什麼要配爆米花 072 為什麼印度電影長且有歌舞 072 電視劇為什麼被稱為“肥皂劇” 073 “純屬虛構”這個聲明的由來 073 為什麼大多歌曲僅3~5分鐘 074 新聞節目最後為何播放收稿畫面 074 捉迷藏遊戲與“獼猴接力” 075 超人為什麼要“內褲外穿” 075 照相時為什麼要喊“茄子” 076 心形符號竟然跟屁股有關 077 卓別林——死後被“綁架”的明星 077 08 動漫粉絲團 辛普森一家為什麼都是黃色的 080 海爾兄弟為什麼只穿內褲 080 葫蘆娃原來都長一個樣 081 《火影忍者》中“三忍”的原型 081 哆

啦A夢是“飛”著走路的 082 哆啦A夢原本是有耳朵的 082 阿童木為什麼髮型獨特 083 “阿拉丁”其實是個中國人 083 小黃人究竟說的是什麼話 083 米老鼠究竟是一隻什麼鼠 084 《唐老鴨》曾在芬蘭被禁播嗎 084 《小雞快跑》裡的雞都戴脖飾嗎 085 “睡美人”醒來時多少歲 085 為什麼卡通人物通常為四指 086 09 神怪異聞錄 鬼與妖究竟怎麼不一樣 088 “阿彌陀佛”其實是一尊佛 088 觀世音菩薩是男的喲 089 千手觀音真的有1000只手嗎 089 基督教有撒旦,那佛教呢 090 這麼多財神,哪個是正牌 090 “上古四凶”是指哪四種怪獸 090 “牛鬼蛇神”源於佛

教用語 091 狐狸精最早是一種瑞獸 091 土地神一直都那麼窩囊嗎 092 廁神竟然是個女子 092 最吃得開的神仙是誰 093 秦叔寶和尉遲恭怎會成門神 093 二郎神的神通是誰教的 094 共工撞不周山的結果 094 僵屍和喪屍是一種東西嗎 094 狼人和吸血鬼原來是“近親” 095 10 心理解析社 為什麼越老越覺得時間過得快 098 我們為什麼煩別人打電話 098 為什麼很多人都“袖手旁觀” 099 “爆粗”能讓人變得更有力量 099 人一生能記住多少張面孔 100 穩定人際關係的人數極限 100 適度麻煩別人反而最受歡迎 101 為什麼總做考試的噩夢 101 相較於同類,人更同情

動物嗎 102 原來“任性”是一種病啊 102 常常付出的人確實會最快樂 102 說髒話反而不會動手 103 下班後逛街會花更多錢 103 媽媽的手為什麼那麼神奇 104 我們是如何被廣告“洗腦”的 104 顏色對室溫有什麼影響 105 “心理醫生”其實並不存在 105 11 牛人大聯盟 “詩仙”“詩聖”之外還有啥 108 唐僧真的是“禦弟哥哥”嗎 108 皇帝成羅漢,說來真稀罕 109 明成祖可能是個“混血兒” 109 曹操一家竟然不姓“曹” 110 歷史上竟然還有“毛遂自刎” 110 李鴻章:最貴的值一億 110 張飛不是個“大老粗” 111 包公其實是個“白面書生” 111 張三豐竟然

追殺過朱允炆 112 只有慈禧是“老佛爺”嗎 112 屈原其實不姓屈,姓羋 112 紫式部其實並不叫“紫式部” 113 愷撒被綁架,竟要求加贖金 113 邱吉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114 “吸血鬼”德拉古拉真有其人 114 久石讓其實不叫“久石讓” 114 12 人體說明書 家裡臭爆了,怎麼聞不到呢 116 “大舌頭”真是舌頭大嗎 116 眼珠怕疼痛,但不怕寒冷 116 肚子餓時為何會“咕嚕咕嚕” 117 餓肚子會讓人變聰明 117 堵耳朵時聽到的是什麼聲音 118 人真能做到“百毒不侵”嗎 118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是真的嗎 119 腳伸到被子外容易入睡 119 為什麼鬧鐘響之前就醒了

120 為什麼疲勞時滿眼紅血絲 120 肚子是怎麼被笑疼的 120 人類與香蕉基因相似度超過60% 121 腦容量:大腦能被塞滿嗎 121 撒尿時為什麼會打冷戰 122 為什麼身上會起雞皮疙瘩 122 為什麼錄音裡不像自己說話 123 手泡久了為什麼會起皺皮 123 經常笑會增加皺紋嗎 124 13 寵物趣知匯 “喵星人”蹭你是在撒嬌嗎 126 貓從高樓摔下來真死不了嗎 126 公貓是左撇子,母貓是右撇子 126 剪掉貓咪的鬍鬚會怎麼樣 127 貓咪會喜歡“脖鈴”嗎 127 貓咪為什麼不喜歡甜食 128 為什麼狗狗愛歪頭看人 128 “汪星人”為什麼喜歡蜷著睡覺 129 狗鼻子為什麼總是濕

濕的 129 狗鼻子為什麼那麼靈 130 狗狗為什麼要聞同類的屁股 130 狗狗真的是色盲嗎 130 “狗改不了吃屎”是真的嗎 131 狗真的有“陰陽眼”嗎 131 為什麼狗狗不能吃巧克力 132 兔子真的愛吃胡蘿蔔嗎 132 倉鼠為什麼喜歡跑滾輪 133 金魚真的會把自己撐死嗎 133 金魚記憶只有7秒鐘嗎 134 14 動物總動員 鱷魚在水裡常常是站著走的 136 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 136 哺乳動物也可以下蛋嗎 137 袋熊為什麼能拉方形便便 137 糞球究竟是怎麼煉成的 138 鮪魚:從早到晚游泳的魚 138 牛為什麼老是在流口水 139 為什麼牛羊吃草也長肉 139 猿和猴都

有尾巴嗎 140 大象的嗅覺竟然勝過狗 140 大象為什麼不愛得癌症 141 大猩猩為什麼拍胸脯 141 魚竟然也能“淹死” 142 “醜小鴨”為啥把母鴨當媽媽 142 海鳥為什麼會吃塑膠 142 啄木鳥啄樹會腦震盪嗎 143 母雞下蛋後為什麼要叫 143 雞為什麼總要吃小石子 144 食肉動物只吃肉不吃素嗎 144 鯊魚搖船是襲擊人類嗎 145 15 蟲蟲大本營 被蚊子叮了為什麼會癢呢 148 成群飛舞的蚊蟲在幹嗎 148 蒼蠅不怕帶病菌的食物嗎 149 螞蟻裡將近一半是“懶蟲” 149 螞蟻為什麼扛同伴的屍體 149 蟋蟀的鳴叫次數可以測氣溫 150 蟬真的會對人撒尿嗎 150 蝸牛的“

房子”會變大嗎 151 蝸牛其實是不分“男女”的 151 蟑螂死後為什麼肚皮朝天 152 密集的雨滴會擊中小飛蟲嗎 152 哪些昆蟲殺害“老公” 153 蚊子是如何尋找“獵物”的 153 蘋果裡的蟲子是怎麼進去的 153 螢火蟲的光夠用來看書嗎 154 天呀!蜘蛛竟然不是昆蟲 154 “小強”為什麼那麼難打 155 16 植物大觀園 胡蘿蔔是蘿蔔的一種嗎 158 為什麼多肉植物能“分身” 158 仙人掌真的能夠防輻射嗎 159 為什麼很少看到黑色的花 159 城市裡的松樹結松子嗎 159 為什麼要給松樹裹稻草 160 睡蓮到底是不是蓮花 160 竹子也會開花嗎 161 為什麼“夜來香”晚上發

香 161 花期最短的是曇花嗎 162 無花果真的“無花”嗎 162 花花草草也需要睡覺 162 為什麼森林裡的植物長得高 163 為什麼草原上很少見到樹 163 南極和北極也有植物嗎 164 17?藝術趣覽館 古希臘雕像為何一絲不掛 166 《思想者》究竟在想什麼 166 蒙娜麗莎可能是個孕婦 167 歐洲很多教堂為什麼那麼尖 167 名畫《呐喊》中的人因何嚇到變形 168 敦煌飛天究竟是男是女 168 為什麼古埃及人物畫又扁又平 169 梵古《星夜》的畫風與鉛中毒 169 《格爾尼卡》有怎樣的背景 170 孔雀舞其實本是男人跳的 170 芭蕾舞原本禁止女性表演 171 《月光奏鳴曲》其實不

叫這個名字 171 小提琴弦最早是用“貓腸子”做的 172 18 運動博聞會 羽毛球為何都有16根羽毛 174 “跑步機”原本是一種刑具 174 賽跑中的沖線如何定義 174 短跑比賽,人比馬跑得快 175 蝶泳以前曾是蛙泳 176 騎自行車是最佳健身方式嗎 176 奧運會裡為什麼沒橄欖球 177 網球計分為何用15、30、40呢 177 “黑馬”真的是指一匹馬 178 為什麼進仨球叫“帽子戲法” 178 “梅開二度”是怎麼來的 179 “飯後百步走”真的好嗎 179 跑馬拉松竟會傷到乳頭 180 中國古代就有“馬拉松”了 180 很多籃球比賽裡為何沒有1、2、3號球衣 181 19 交通

知識匯 高鐵座椅上為何沒有安全帶 184 為什麼沒有事故也會堵車 184 “一路紅燈”和“一路綠燈” 184 汽油車加柴油會怎麼樣 185 坐飛機哪個位置最安全 185 飛機為什麼不怕雷電呢 186 飛機起降時,順風好還是逆風好 186 馬路中間的分割線叫什麼 187 最早的車牌是用來幹嗎的 187 三點式安全帶是誰發明的 188 汽車上“最安全”的座位 188 為什麼是紅綠燈而非紫藍燈 189 “黑匣子”其實是橙色的 189 公車久等不來,死等還是閃人 190 哪種顏色的汽車最安全 191 為啥以前乒乓球不能帶上飛機 191 20 法律普及堂 微信轉帳記錄如何作為證據 194 消費抽獎能送

豪華轎車嗎 194 勸酒有風險,熱情須謹慎 195 真的是“父債子償”“子債父償”嗎 195 計程車司機可以拒載嗎 196 拉電網防賊,出事兒也算犯罪 196 父母可隨意支配孩子的錢嗎 197 沒收學生的手機,其實是違法的 197 丟棄的東西還能索回嗎 198 未簽字已履行的合同有效嗎 198 被精神病患者打傷怎麼辦 199 信用卡最好別設置密碼 199 拾遺歸還可索取好處嗎 200 欠條無日期會有問題嗎 200 房東賣掉房子,租客還能繼續住 201 21 品牌趣聞錄 為什麼麥當勞旁邊一般能找到肯德基 204 關於星巴克的一些冷知識 204 “吉尼斯”是幹啥的 205 “諾基亞”竟然做過橡膠

加工 205 “蘋果”Logo為何被咬了一口 206 看清楚,“Yahoo”不是雅虎 206 奧迪的“四個圈”是啥意思 207 “Google”究竟是什麼意思 207 香奈兒“雙C”標誌是“抄襲”來的 208 香奈兒5號為什麼是“5號” 208 便利店為什麼要24小時營業 209 22 3C交流站 “刷新”讓電腦變得最快嗎 212 滑鼠指標為什麼是斜的 212 藍牙還真跟牙有點兒關係 213 手機號碼為什麼是11位 213 為何電腦閱卷要求用2B鉛筆 214 銀行卡會被手機消磁嗎 214 加油站裡能打手機嗎 215 電源線上的圓柱體是幹啥的 215 電視機為什麼是長方形的 215 Wi-Fi

和WLAN是一種東西嗎 216 為啥坐火車時手機耗電快 216 23 醫藥雜學館 冷水送服膠囊,有問題嗎 220 打針前為什麼要擠掉一點兒 220 為什麼醫生的字像“鬼畫符” 221 腸鏡檢查前排便是怕“” 221 為什麼要在屁股上打針 221 摸一摸竟然也可以治病 222 中醫藥店為什麼多稱“堂” 222 因男女有別而發明的聽診器 223 藥罐子能借卻不能還 223 餃子原本是用來治病的 224 看一看外國的感冒偏方 224 為什麼總會出現新型流感 225 蚊蟲叮咬可傳播愛滋病嗎 225 “大夫”“郎中”和“赤腳醫生” 226 24 科學俱樂部 “π”讀作“派”,那“γ” “ δ”和“ζ

”呢 228 為什麼用“X”表示未知數 229 電冰箱能當空調用嗎 229 自助售貨機如何識別硬幣 230 為何燭火與煤氣火顏色不同 230 為什麼沒有3元的人民幣 231 錢幣上為何多用人物肖像 231 “流水不腐”是因為臭水流走了嗎 231 為什麼濕毛巾最容易吸水 232 為什麼冰只結在湖面上 232 空氣污染會讓人變笨 233 長度單位“米”與光速的關係 233 計步器是怎麼知道步數的 234 為什麼磨刀時要加水 234 隱形戰機是真的不能被看到嗎 235 睡眠兩小時,精神一整天 235 貧窮可能改變大腦結構 236 走路與跑步,哪個淋雨最多 236 麵粉也能發生嗎 236 25 天文

望遠鏡 北斗七星是一個星座嗎 240 恒星那麼多,宇宙那麼黑 240 太陽系的詭異聲響 240 其他行星上都下什麼雨 241 每年3.8釐米,月球正遠去 241 初升的月亮為什麼看似最大 242 為什麼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242 登月的腳印可保存多久 243 土星可以浮於水面 243 火星落日是藍色的 244 金星的一年比還短 244 太陽上其實不是在“燒火” 244 “宇宙速度”是什麼 245 被隕石砸到的概率有多大 245 26 地理指南針 南極和北極,哪個比較冷 248 海風為什麼帶著腥味兒 248 為什麼海水是藍色的 248 海水中的鹽來自哪裡 249 為什麼說“東北”卻不說“北

東” 249 稀有金屬真的稀有嗎 250 無底沼澤下面是什麼呢 250 跨四個半球的奇特 251 地球上每年發生多少地震 251 為什麼大陸幾乎都呈三角形 252 峨眉山上為什麼有“佛光” 252 為什麼貴陽“天無三日晴” 253 為什麼河流是彎彎曲曲的 253 地方不同,重量竟然也不同 254 世界上的“風極”在哪裡 254 “北京時間”不是北京時間 255 27 天氣偵探社 雨天的氣味究竟是什麼 258 同樣是雲,烏雲為何顏色深 258 一片浮雲重過100頭大象 259 閃電為什麼會分叉呢 259 沙塵暴真的有百害而無一利嗎 260 颱風中心其實風不大 260 冬天也會打雷嗎 261 為

什麼會出現雷雨大風 261 為什麼雪花是六角形的 261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262 為什麼說“清明時節雨紛紛” 262 邪門!一到高考就下雨 263 焚風究竟是一種什麼風 263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 263 颱風的名字都是誰取的 264 28 歷史時光機 為什麼兵馬俑都不戴頭盔 266 “日本”與武則天有什麼關係 266 聽起來讓人怕怕的人皮書 266 古人的鞋子不分左右腳 267 宦官與太監是一回事嗎 267 前排兵明知會死,為何還往前沖 268 為何在“午時三刻”問斬 268 古人也是有“身份證”的 269 沒紙的古人如何擦屁股 269 中世紀夫妻有糾紛,用打架解決 270 人

類歷史有10天是空白的 270 29 文化博物館 生肖其實是以立春為分隔日的 272 鎮宅的倆石獅原來不一樣 272 宋體字竟是秦檜“發明”的 273 “丹書不祥”:紅筆到底有啥錯 273 北歐不流行“女士優先” 273 為什麼印度婦女額頭上有紅印 274 和服後面的小包包是什麼 274 藝伎把臉塗那麼白,是為了嚇人嗎 275 為什麼日本女子名字多帶“子” 275 日本人“二戰”時期的小鬍子 276 日本人飯前為何要說“我要開動了” 276 “招財貓”並非只招財 276 “大便人偶”是什麼 277 女人也可以“娶妻”、做“爸爸” 277 30 環球觀光團 連死都立法禁止的地方 280 德國

國旗並非“黑、紅、黃” 280 歐洲藥店為何用蛇杯作標誌 280 丹麥為什麼有兩首國歌 281 哪個沒有“紅綠燈” 281 冰島有一群“隱形居民” 282 美國紙幣不是用紙做的 282 在卡塔爾喝酒也要有執照 282 喝光全城的伏特加 283 南非竟然有三個首都 283 日本的法定首都不是東京 284 日本姓氏:住在山下就姓山下 284 為何韓國人“冬吃冷,夏吃熱” 285 韓國人用排骨做大禮 285 沙漠廣布的沙特為何買沙子 285 法國國旗的三條色帶等寬嗎 286 日本是“紅藍燈”,而非“紅綠燈” 286

身份證 詐騙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10724三立 劣!找人頭詐屋主騙900萬元 無良房仲遭判刑
影片→https://youtu.be/4ZuMg2cwZ7U

建案林立,桃園青埔特區近年來房市炒得火熱,四處都是預售屋大型看板,卻有房仲利用賣家信任騙取鉅款。

記者/洪儀廷、張昱傑 採訪報導……↓

實際來到該名房仲網路上登記的公司地址已經人去樓空,這名房仲捲款潛逃後來落網、判決出爐,不法獲利全都被沒收。

2016年陳姓屋主委託潘姓房仲賣一棟公寓二三四層樓,房仲嫌卻偽造假買賣契約自行簽下屋主的姓名,再找來彭姓女友人當買方的人頭,房仲接著找來羅姓下屬裝成買家帶去屋主簽約買四樓,拿到屋主的身份證跟印章之後就跟彭姓女子在假契約上蓋章,再去辦過戶,成功貸得900萬元。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潘姓房仲不單單只是欺騙陳姓屋主,他連朋友彭姓女子也都一併地欺騙。

不過900萬元匯到彭姓女子帳戶,為了把錢拿到手,潘姓房仲再跟屋主謊稱有人想要買二樓但是款項還沒有下來,他請朋友先把900萬元先匯到屋主的帳戶,騙他確信房屋的價值之後再請屋主把錢匯回來潘姓房仲的帳戶,最後害得屋主900萬元跟房子兩頭空。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買房建議)採用的是銀行的價金信託或建經公司的履約保證。

因為積欠百萬債務,房仲動起歪腦筋、故佈疑陣,在朋友、屋主面前當起雙面人,目的為的就是讓錢轉入他的口袋,涉犯詐欺、偽造文書等罪被判1年10個月徒刑,還連累朋友跟同事通通吃上官司。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7/210724-900.html

銀行業授信案件風險因素之探討— 以 B 銀行房貸部門為例

為了解決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作者林佳諭 這樣論述:

近年來金融犯罪案件頻傳,如銀行遭不法之徒詐貸的案例,及金融機構弊案的發生,都顯示銀行對風險的控管及防範機制仍有不足之處,本研究針對銀行詐貸案例做分析,並藉由蒐集以往對房屋貸款授信風險因素相關文獻之研究,如借款人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年收入、負債比、不動產之優劣、有無動用循環信用等對房屋貸款授信發生逾期的影響,以此做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探討房屋貸款其授信風險及影響因素,並以B銀行房貸部門為例,金融海嘯後長期處於微利時代,在房貸逾放比反應也相對平穩,而影響B銀行債權無法收回的多數為偽冒詐貸案件,因此銀行產業在貸款的評估作業不得不更加小心,避免逾期放款增加,侵蝕銀行的獲利,因此加強銀行授

信審查機制為一重要課題。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針對B銀行遭遇的詐貸事件導致債權損失之案件進行研究,並依不法之徒詐騙手法的不同,分別詳實列出事發經過及後續發展,再透過專家訪談提出防範方法與措施,建立解決的方法和如何防範消費者貸款詐貸案件之道,期望未來能有效防堵消費者貸款詐貸案件再度發生。本研究歸納重要結論如下:首先行員的進用應慎選,品德與操守應做為最優先考量,避免與不法之徒勾結;而個人房屋貸款部份,產生問題的案件幾乎都與人有關,因此借款人還是影響銀行債權最重要的關鍵。另外房屋貸款中最重要的核貸依據為授信審查作業,對於案件的來源應確實掌握,特別是無地緣性案件,更應審慎評估,其次相關文件之查驗,如身

份證、買賣合約書實際成交價格及財力證明之查驗等,各項環節必須落實執行,才能有效管控銀行的房貸授信風險。另外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政府加速金融數位化腳步,惟以目前國內金融房貸授信規範與數位科技發展趨勢,建議銀行於房貸相關業務策略擬訂時,應配合現有法規制度下,並整體考量不動產市場風向、金融環境之穩定程度等進行階段政策調整,不應過渡為了科技而科技。

注意!這是我的個人資料私隱

為了解決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個人資料 由你掌握   現代社會資訊及通訊科技高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同時,亦對個人資料的保障帶來新的挑戰。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社交網絡媒體、閉路電視,或是填寫會員表格、使用電子錢包等,都可能不知不覺洩漏了個人資料,如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地址、相片、信用卡資料、交易紀錄等,令人防不勝防,假如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後果不堪設想,人人自危。   所幸的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下簡稱《私隱條例》)已於1996年正式生效,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在同年成立,我們的個人資料須按法律所規定的原則來收集、持有、處理和使用。   本書根據《私隱條例》詳細介紹保障個人資料的法律權

利,從生活的不同層面分析私隱外洩的陷阱,並以多個真實個案剖析《私隱條例》的法律根據與原則,讓你懂得如何保護個人資料。此外,本書亦從人力資源管理、物業管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直接促銷等角度,解答有關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的問題,讓你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私隱條例》。   編者簡介 黃繼兒大律師   1986年加入香港政府律政司署。   曾借調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   工作。其後出任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副律政專員、首席政府律師等,處理人權法、跨境法律事務、基本法、法律改革及法律政策。2015年8月獲委任為個人資料私隱專員。   第1章 導論 第2章 甚麼是「個人資料」  

第3章 誰是「資料使用者」 第4章 六項保障資料原則 第5章 主要豁免 第6章 投訴有門 第7章 廣大關注的個案分析 第8章 私隱保障趨勢   第9章 私隱保護錦囊   序   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擁有了他們的個人資料— 姓名、出生日期、性別、面貌、指紋、居住地址、身份證明文件,而長大後擁有電話號碼、電郵地址、銀行戶口號碼等,這些資料都可以用來辨識一個人的身份。在香港,擁有這些不容侵犯的個人資料被視為基本私隱權,受到法律的保障。   香港法例第486 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私隱條例》」)附表1 中列明的六項保障資料原則,把個人資料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收集、儲存、保留、使用、保安、透

明度至查閱及改正,借鑑國際標準,制定了一套適用於香港的準則和懲處機制,旨在使資料當事人(個人)和資料使用者(包括政府和私營機構)有規可循。   這套法律在1995 年制訂,並於1996 年實施,為亞洲首套單一和全面性針對個人資料私隱的成文法。這二十多年來,隨着電子、數碼時代的進化;電腦、手機、便攜式裝置、互聯網、社交平台和應用程式的廣泛使用;網購、電子銀包、攝錄監測、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金融科技的興起,線上線下的個人資料與這個數據帶動經濟下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近年來,各種資料外洩事故、黑客入侵、勒索軟件攻擊、電話詐騙、網絡欺凌、網絡起底、非法轉移和售賣資料、商業推

廣纏擾、行為定向追蹤等個案大幅增加,其中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都涉及個人資料,公眾普遍對個人資料私隱的認知和關注度都提高了。然而,這又是否代表公眾更懂得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的個人資料私隱呢?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專員公署」)於2015 年7 月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的個人資料曾被濫用,而當中曾向私隱專員公署作出投訴的僅佔11%。根據受訪者的解釋,沒有投訴的主要原因是濫用他們個人資料的人原來是他們的朋友(35%)。調查亦顯示不少人很輕易地提供其個人或其他人的資料去換取方便或小恩小惠,只有少數人﹙ 6%﹚願意支付少量費用而採用沒有商業宣傳目的的電郵服務。這些現象與近期的其他

綜合調查所得的結論大致吻合,顯示大部分公眾,尤其是年青人對個人資料私隱的保障關心不足或掉以輕心。   我對以上的調查結果並不感到驚訝。根據私隱專員公署二十年的執法經驗,我注意到公眾對保障個人資料私隱方面的關注與具體自保行動往往顯得不協調,而機構亦缺乏尊重個人資料私隱的意識或決心。這很大程度是由於個人和機構不了解或低估了私隱風險,以及對《私隱條例》欠缺認識的緣故。因此,除公正執法外,我希望能透過加強教育和宣傳方面的工作,讓公眾多了解他們在保障個人資料方面的權與責,不要為貪方便或小恩小惠而犧牲隱,切勿魯莽或輕率地留下數碼腳印,慎防可能帶來的私隱風險和損失。另一方面,私隱專員公署亦積極孕育和推動「

尊重私隱」的文化,並鼓勵機構落實完善私隱管理,增加透明度,提供更多資訊和選擇讓公眾了解其個人資料的收集目的和方式、儲存、保留、使用、保安、查閲及改正的政策,讓公眾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個人資料(包括防止和避免被濫收、濫用、洩漏和遺失),及對機構在處理和運用他們的個人資料時不會感到驚奇或受屈,從而建立彼此所需的信任和信心。長遠來說,透過教育和宣傳建立正面及互信的態度和行事方式來保障私隱,比只靠執法和刑罰更為有效。   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關鍵是資料當事人的掌握和資料使用者的尊重。出版本書《注意!這是我的個人資料私隱》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淺白的文字及具啟發性的個案,讓各持份者明瞭《私隱條例》的要旨,使每一個

人最終成為私隱的真正「話事人」;並鼓勵大、中、小、微型企業能從合規走前一步,尊重個人資料私隱。本書的內容由淺入深,包括以不同例子闡釋《私隱條例》保障的「個人資料」、「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六項保障資料原則的要求、豁免情況、個別範疇的私隱疑難解碼、投訴程序及實用提示等。互聯網、數碼世界無分區域或疆界,資訊流動不再受地域所限,我們談及個人資料私隱的同時,不得漠視環球的私隱景象和趨勢,「私隱保障趨勢」一章特別為熱衷研究私隱保障法律未來發展的讀者提供最新資訊。本書亦精選多個權威及具參考價值的案例作出詳細分析,讓讀者了解私隱專員公署執法的尺度之餘,亦能從實例中認識保障、尊重個人資料的重要性和具體情況

。   2017 年6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局的負責人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當今數據跨境流動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前提,個人信息、數據自由流通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必要條件,也有利於經貿的發展。   香港擁有難以替代的優勢,包括香港的資訊自由流通,其中一個因素是除了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受到法律保障外,香港還有一套完善、合符國際標準和獨立的保障資料私隱的法律和監管制度。今時今日,香港已成為區內最受歡迎的信息中心,我相信香港在這方面能充分發揮「一帶一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本書由資料搜集以至草擬內容均有賴私隱專員公署眾同事的參與。對

於日常負責撰寫調查報告、實務守則、指引和法律文件的同事們,以輕鬆簡潔的手法描述有關法律和案例不甚容易。我感謝他們的付出和努力,並希望讀者們能夠認同及支持私隱專員公署的普及教育工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黃崇厚法官及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朱國斌教授分別為本書撰寫前言及序言,我深感鼓舞和榮幸!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團隊為提高本書的可讀性及趣味性作出建議和配合,謹表示衷心謝意。   欣逢香港回歸20 周年,我殷切期望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大家為構建一個互相尊重私隱的文化和安全數據共享的智慧城市,並肩努力!   黃繼兒大律師 英國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法學碩士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特

邀教授 香港特別行政區個人資料私隱專員 2017 年7 月 第一章 導論 個人資料私隱 自己作主話事 你好!這裏是『逆風快遞』客戶服務中心。你委託我們從深圳寄往泰國的包裹未能成功派遞…… 現在通知你,海關在你的包裹裏面搜出六本假護照,已屬違法。深圳市公安局已向你發出拘捕令及資產凍結令…… 以上的電話騙案情節並不陌生,你或你的朋友必定曾經收到這類電話,更「專業」的騙徒,甚至可以說出你的姓名和身份證明號碼,再引導你登入指定的網址,向你出示載有你照片及其他個人資料的「拘捕令」。看到這裏,你或許會覺得這已是過時的技倆,但騙徒往往能重施故技,令受害人墮入騙局!你永遠想不通騙徒如何取得你的個人資料,正如

你從不認為自己曾胡亂披露個人資料給不相干的人。 要保障你的個人資料免被不當使用,不能單靠「大熊」或是「小豬」給你核實來電,而是要從喚醒保護個人資料私隱的意識開始!通過了解相關法例和個人權利,掌握精明貼士,然後應用於日常生活各個範疇,大前提是「個人資料私隱,自己作主話事!」 私隱權 甚麼是「私隱」?銀行戶口裏的存款金額?手提電話內的資料?沒人干擾的房間?一般來說,私隱權可分為四大類別:(一)「資訊私隱」─例如你不會預期你的發薪通知會在傳遞過程中被某些「熱心人士」知悉,繼而成為同事間的「公開資料」;(二)「地域私隱」─像你的鄰居不能隨意進入你的居所;(三)「人身私隱」─想像一下被人跟蹤的滋味就明白

了;及(四)「通訊及監察私隱」─信用卡月結單的信件被媽媽「無意地」拆開了...... 你懂的。 本書所談論的主要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1(「《私隱條例》」)下保障的「資訊私隱」,即是你的個人資料,須按法律所規定的原則被收集、持有、處理和使用。

柬埔寨僧院之教育扶貧及社會參與

為了解決身份證 詐騙的問題,作者楊蔚齡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聚焦柬埔寨內戰後佛教寺院(僧院)的教育扶貧和社會參與。也就是在西元2020-2022 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期間, 本研究對柬埔寨基層社會存在的「僧院教育」系統進行觀察,分析僧侶如何跨越宗教界限,鞏固民族文化知識和社會傳承體系,發揮其對地方教育和社會實踐的影響力。柬埔寨佛教寺院長期受到殖民主義、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牽制,不過僧侶們有自己的生存法源和邏輯,至今沒有受到上述意識形態的阻礙和改變。本文經由高棉族群的僧院文化機制,透過寺院舉辦各種節日慶典儀式、帶動民間的文化傳承、聚合族群內部情感,探討僧院傳統如何經由神話認知、圖騰象徵與生命哲思,療癒族群、

建構本土教育,辯證出高棉宗教哲思的社會性影響與教育扶貧論述。柬埔寨的僧院教育,長期跨越宗教界線的社會扶助作為,可提供二十一世紀多項災難下的地方創生思維。維護並增強地區性的草根教育能量,使之與西方主流倡導的教育概念相輔相成或互補,將有助於提升地方與區域擴展生機,更是地球共生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