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人壽停售商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誠信|| 穩健|| 關懷|| 服務|| 分享 - 台一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980105 遠雄人壽】通知雄安心終身保險(FX1)投保規則之最低承保金額 ... 980206 富邦人壽停售:『鑫享受增額終身分紅壽險』、『金鴻利增額終身分紅壽險』、『富利多增額 ...

國立臺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研究所 俞明德所指導 彭琬恩的 台灣壽險業監理寬容現象及RBC與行政裁罰之關係 (2011),提出遠雄人壽停售商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壽險業、增資、保險監理、監理寬容、行政裁罰、風險基礎資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金融資訊研究所 謝坤民所指導 劉均堂的 台灣壽險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資料包絡法與Malmquist之應用 (2008),提出因為有 資料包絡分析、技術效率、分析法、生產力、管理費、保德信、變數、Malmquist生產力指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遠雄人壽停售商品的解答。

最後網站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則補充:壽綜合住院醫療日額給付保險附約(103)」等4 項商品,並修. 訂「遠雄人壽超好心殘廢照護終身保險(106)」等3 項商品投. 保規則及本公司醫療險部分投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遠雄人壽停售商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壽險業監理寬容現象及RBC與行政裁罰之關係

為了解決遠雄人壽停售商品的問題,作者彭琬恩 這樣論述:

2009年8月4日國華人壽遭金管會接管,而該公司自2000年淨值即呈現負值為負73億,將近十年的時間淨值缺口日漸擴大,到2008年底帳面淨值高達589億元,故好奇當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不合格或是淨值為負時,主管機關是否未積極處理而姑息保險公司?故想研究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與主管機關就RBC不合格部分處罰之間的關係,是否有監理寬容之現象。此外,陷入財務危機的保險公司(如:RBC比率不合格或淨值為負之保險公司),股東會出現豪賭、從事風險性較高之行為、拒絕增資、拖延增資甚至掏空,故本研究想觀察臺灣保險業之實證資料看可否印證此兩點? 第一,是否常拖延增資,本研究製作公司因RBC被處罰及真正增資時間表來觀

察是否有該情形發生,第二,是否較容易違規、從事不合格之行為,進而被主管機關處罰,本研究以RBC比率與行政裁罰之資料,使用羅吉斯迴歸及最小平方法之線性迴歸,來推論哪一類型之公司較容易違規。以2007年至2011年臺灣28家壽險公司實證結果發現:第一,每年RBC比率不及格的家數皆大於不及格被懲處之家數,故可斷言有監理寬容之存在。第二,國內淨值長期為負之保險公司有拖延增資之現象。第三,當期資本適足率不及格之公司,當期受投資類或是業務類之處罰之機率皆較高,亦較容易從事違規之行為進而容易被處罰、處罰次數較多、處罰之金額亦較大。第四,若前期資本適足率不及格,當期受投資類或是業務類之處罰機率亦皆較高。第五,

「兩期資本適足率皆不及格」之公司及「前期資本適足率超過百分之三百,這期資本適足率不及格」之公司這兩類公司,受罰機率及次數皆較高,故推論這兩類公司之行為易於業務類違規。第六,本土之公司,被處罰機率較外商來得高,且RBC率越低,越容易被處罰。年份、公司股東類型、公司資產總額、公司淨值總額及公司年齡對於處罰類型、處罰次數或是金額並無顯著關係。但當公司淨值為負時,對公司業務處罰金額有顯著影響。本人認為會有監理寬容或是保險公司拖延增資,最主要的問題是由於保險法僅有退場方式,卻未明定退場指標,故應儘速修法明定退場機制及標準,以避免主管機關的裁量權無限上綱,最後由全體納稅人去承擔保險公司之倒閉成本。此外,明

確的的退場標準與機制,可以避免上述一昧包容等人為干擾,配合有限度的監理寬容,可以在重大經濟狀況發生時,主管機關擁有處置之彈性,讓多數體質良好,只是一時表現不佳之保險公司能存活,穩定金融市場避免社會過度的恐慌與不安。

台灣壽險業經營績效之研究-資料包絡法與Malmquist之應用

為了解決遠雄人壽停售商品的問題,作者劉均堂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金融環境變化之下期許建立一套經營效率評量的客觀架構。本文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選取2003年至2007年壽險公司的資料,來分析經營效率是否具有差異。選取的投入項變數為員工人數、營業支出及業務管理費用,產出項變數為財務收入、個人壽險第一年保費收入、個人壽險續年度保費收入及其他險種合併保費收入。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中CCR模式及BCC模式來分析壽險公司經營效率的變化,並針對相對無效率的壽險公司,其投入產出項的改善空間;此外,再利用 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來分析壽險公司跨年度之生產力變動,經營效率值是否具有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臺灣人壽、保誠人壽、南山人壽、國華人壽、

新光人壽、興農人壽、幸福人壽、保德信人壽、安泰人壽、宏利人壽、皆處於規模報酬遞減狀態;然而臺銀人壽、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宏泰人壽、安聯人壽、中華郵政、全球人壽、紐約人壽、大都會人壽。則呈現規模報酬遞增狀態。而呈現規模報酬遞增之公司可以增加提高投入項,呈規模報酬遞減之公司應減少投入項的規模。 本文採用Malmquist生產力指數分析跨期間之效率變動,則整體壽險業在研究期間技術效率變動、技術變動均呈現衰退現象。值得注意的是2003到2007年間技術變動衰退,而此變動源自外部環境之變動,可能肇因於投保率日趨飽和、高預定利率商品停售及14歲以下兒童不得投保超過保

額200萬限制,故業界如何合作進行技術的開發或產品創新,甚至應敦促法規之修訂,共同創造有利的壽險業經營環境,以提升壽險業之生產邊界,否則整體市場衰退,將使同業競爭更趨激烈。相對造成壽險業之技術效率變動及技術變動均呈現衰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