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吉姆.馬賽羅寫的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 和李強的 元朝原來是這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兩岸史話-帖木兒俘虜蘇丹關籠示眾為樂 - 中時新聞網也說明:在中亞心臟地帶,成吉思汗後裔仍掌控著名叫蒙兀兒斯坦的地方。 ... 抓到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蘇丹後,帖木兒逼蘇丹看著自己妻女裸身伺候他用餐,而據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大地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楊祖漢所指導 呂銘崴的 顧憲成、高攀龍的思想型態:從二子對陽明學與朱子學的詮釋與反省說起 (2019),提出鄂圖曼帝國後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顧憲成、高攀龍、朱子、王陽明、東林、良知、主理型態、無善無惡。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衣若蘭所指導 薛名秀的 貞節、國家與地方社會:清代節孝祠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清代、節孝祠、貞節、旌表制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鄂圖曼帝國後裔的解答。

最後網站奥斯曼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則補充:奥斯曼帝国(鄂圖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港台作 鄂圖曼帝國 )是一个存在于1299年至1923年的军事帝国,国名来自创立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鄂圖曼帝國後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

為了解決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作者吉姆.馬賽羅 這樣論述:

從高棉帝國崛起到日本帝國殞落, 亞洲七大帝國的興衰起落。   由世界知名傑出學者組成撰述團隊, 仔細審視亞洲七大帝國在形塑當今世界文明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曾經雄霸一方的亞洲,是否可能再次偉大?     ◎ 9–20世紀的亞洲七大帝國:   蒙古帝國(1206–1405)   中國大明王朝(1368–1644)   高棉帝國(802–1566)    鄂圖曼帝國(1281–1922)   波斯薩非王朝(1501–1722)   印度蒙兀兒帝國(1526–1858)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帝國(1868–1945)     過去千年以來,亞洲是好幾個強大帝國的發源地,與歐洲互動頻繁,雙方勢

均力敵。   曾經引領世界發展數百年的亞洲各大帝國,如何興起、為何沒落,對全球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隨著亞洲重新崛起,它們的遺產又將如何塑造亞洲大陸的未來?     由開啟近代的十六世紀開始算起,西方歷史一直將歐洲擺在世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發展動能的中心位置。但是早在歐洲強權勢力開始蠶食鯨吞東方以前,亞洲本身就是好幾個大帝國的發源地。其中有些帝國威名顯赫,例如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至今仍被世人津津樂道。     《帝國記憶》橫跨亞洲大陸的廣袤地帶,栩栩如生地重現了過往千年的歷史:從九世紀初東南亞的高棉帝國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國霸業的終結。書中說明這些亞洲帝國如何主導全球的地緣政治,並且對歐洲國

家形成挑戰(而非歐洲強權主導世界),同時搭配地圖、大事年表與插圖,為那些造就歷史的人物、事件和其影響,提供了深具說服力的洞見。   本書特色     ★由世界知名學者組成撰述團隊,包含多位當代傑出藝術史和歷史專家。   ★分析亞洲帝國的雄圖霸業,並聚焦在文化和開創層面。   ★以七大章節分述亞洲七大帝國,說理明晰,立論精闢。   ★搭配地圖、大事年表時間線和插圖作為解說,清晰易懂。   ★收錄精美彩圖,領略亞洲帝國珍貴的文化遺產,賞心悅目。   專業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江懷哲(東亞政經專家、《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   林慈淑(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歷史教學學會理事長)   陳鴻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葉高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媒體讚譽     直截了當,引人入勝……是一部對於迷人主題詳盡可靠又趣味橫生的介紹。——《地理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     充滿激情……作者群超越學術,對亞洲各大帝國進行了豐富詳實的審視與回顧。——《牛津時報》(The Oxford Times)     插圖精美……生動而好讀易懂。——Asian Lite

顧憲成、高攀龍的思想型態:從二子對陽明學與朱子學的詮釋與反省說起

為了解決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作者呂銘崴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對於顧憲成與高攀龍這兩位晚明儒者的思想型態給出衡定。對於涇陽與景逸的思想型態的爭論由來已久,過往的研究成果或認為二人是晚明朱子學的復興者,或是陽明學的修正者,又或是會通朱子與陽明思想的理論調和者,這樣分歧的研究成果正好凸顯了顧、高二子思想的複雜性。涇陽與景逸以其身處於朱子與陽明之後的思想史位置,又同時是晚明東林書院的主盟者,為東林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與同時代的學者、哲學問題有諸多牽涉,對於二人的思想型態的討論不僅關係著我們對顧、高義理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是對於晚明思想史中朱子學與陽明學的發展樣貌的一種考察。通過這一型態衡定的工作,亦有助於我們在比較的方法中去彰顯朱、王兩大型態的思想核

心價值,與其在不同時代背景中所面對的理解與挑戰。本論文在寫作上可區分為兩大區塊,一是關於顧涇陽與高景逸對於陽明學的理解與反省,二是回到二子的心性論架構中,以針對各項重點給予主題式的探討。前一部份的討論集中在本論文的第二、三、四章,該部份首先自顧、高對於朱子與王陽明的評價展開分析,透過二子對於朱、王之為道德實踐的模範的取捨,以分析其理據,並釐清兩人所抱持的基本立場;其次,本文也涉及涇陽與景逸對王陽明四有句之「無善無惡心之體」說法的回應,以及有關於王門中對「良知」問題的論辯與理解,經由二子對於陽明思想中具備關鍵性的哲學概念的詮釋與反省,來加以衡量顧、高對於王學的消化、理解程度,及其在思想型態上與陽

明、陽明後學之間的距離,也由此進一步回應過去研究中,二子於歷來為人所質疑其學近於陽明的觀點,而給出本文的解釋。在後一部分裡,本論文聚焦於涇陽與景逸在心性論議題上的觀念分析,通過第五、六章的主題式討論,以便能直接針對涇陽與景逸有關心與性的論述給予直接的檢視,而能夠對於兩人的心性觀點與其內涵給出說明與反省。由其心性論思想的探究,本文得以考察顧、高在繼承伊川、朱子主理型態架構下,如何對於性理給出對於法則性的注重、以及在性善論觀點下對於人性本質的理解與詮釋,最後則以心性論的設計為基礎,進一步討論二子在格物工夫中將遭逢的理論問題,以及由此問題所引發的實踐動力思考。

元朝原來是這樣

為了解決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作者李強 這樣論述:

  一部全景解讀中國古代疆域最遼闊王朝──大元王朝的大歷史經典之作。     金戈鐵馬,征西伐東,南攻北戰,大元王朝完成多族群國家之再次統一;從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窩闊台到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黃金家族掀起東方風暴,震撼亞歐大陸。軍事天才與游牧鐵騎,通過半個多世紀中國式「諾曼征服」,開啟了人類歷史一個極為強盛的朝代。     大元王朝是中國史上首次由少數族群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華夏農耕文明融合游牧族群文明,形成中國多元一體格局;元朝及四大汗國等政權,改變了中世紀世界格局,黃金家族的征戰、治理,打破了地域阻隔,將古老絲綢之路再度推向繁榮。     本書勾稽史料,語言通俗易懂,注重細節挖掘,闡明

了元朝的源流與去向,解密了元朝的成敗得失、經濟文化,講述了相關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探討了元朝對中國和世界史的影響,揭示了古往今來各族群共同創造發展中華文明的特有歷史規律。 作者簡介   李強     著名歷史學者、作家、教授、研究員、獨立公益志願者。第二屆韜奮新苗獎得獎者,人民文旅智庫高級研究員,出版專著《黃金家族》、《一本書讀懂中國史》、《西夏王》、《大遼帝國》等九種計三百萬字。 一、建立元朝的蒙古人打哪兒來/009 二、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017 三、十三翼之戰:安答反目成仇/021 四、滅克烈部:義父死於非命/027 五、乃蠻部可汗太后嫌棄蒙古人「臭」嗎/029 六

、回鶻人給蒙古人「造字」/034 七、大將哲別滅西遼/039 八、大汗鐵木真亦有難言之隱/047 九、花剌子模是一塊難啃的骨頭/052 十、西夏人是威脅嗎/057 十一、一口濃痰,啐出了啥/067 十二、蔡州陷落:蒙宋聯手滅金/073 十三、「涼州會盟」:西藏正式納入中原疆域/083 十四、兄弟鬩牆:權力遊戲的背後雲譎波詭/087 十五、哈拉和林:見證元太宗窩闊台的奢華/093 十六、黃金家族:全世界僅此一家/101 十七、乃馬真當家作主,色目人狼狽為奸/104 十八、欽察汗國的建立/110 十九、他們有個好媽媽/115 二○、元憲宗蒙哥是英明領袖嗎/123 二一、一塊小小的石頭,改變了世界歷

史進程/126 二二、從伊斯法罕到伊斯坦堡/133 二三、忽必烈憑啥建元稱帝/139 二四、大安閣辯論:要統一中國,先統一思想/151 二五、拿不下小小的交趾,賴誰呢/157 二六、究竟有沒有「神風」/162 二七、海都:不服來戰/169 二八、「南海一號」:南宋抗元近半世紀的壯懷激烈/175 二九、崖山,崖山/183 三○、忽必烈將皇位直接傳給這個孫子/191 三一、在元朝,你是第幾等人/198 三二、元武宗海山:以武力得天下/202 三三、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之仁/205 三四、吃瓜落兒的元英宗碩德八剌/208 三五、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我是嫡系/212 三六、元文宗圖帖睦爾:大都和上都哪

個拳頭更硬/216 三七、元明宗和世之死:為了皇位,親兄弟算什麼/219 三八、燕帖木兒還要控制皇權多久/224 三九、元朝權臣,沒有最狠,只有更狠/232 四○、史上官銜字數最多者/235 四一、物極必反,叔侄相爭/239 四二、元末大亂,哪個有力回天I/242 四三、元末大亂,哪個有力回天II/246 四四、壓倒元朝的最後一根稻草/251 四五、一三六八年:黃金家族辭別北京城/261 四六、黃金家族何以征服世界/266 四七、元朝的興衰密碼/286 四八、元朝給中國留下了什麼/308 四九、北元與大明的較量,沒有停歇I/313 五○、北元與大明的較量,沒有停歇II/321 五一、北元與大明

的較量,沒有停歇III/324 五二、元朝之外I:帖木兒大帝狂勝鄂圖曼/330 五三、元朝之外II:巴布爾和他的蒙兀兒王朝/338 五四、皇帝被生擒,真心沒面子/343 五五、遼夏金元諸朝對漢人性格的影響/351 附錄1:成吉思汗究竟姓啥/357 附錄2:成吉思汗的後宮佳麗/360 一、建立元朝的蒙古人打哪兒來 中國兩千餘年專制王朝歷史上,元朝(一二七一—一三六八年)是一個重要的朝代。言其重要,倒不是說時間跨度,畢竟元朝只有九十七年的建朝史,而是因為元朝實現了中國的大一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族群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元朝歷九十七年,共傳五世十一帝(汗)。若從一二○六年鐵木真成吉

思汗(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建立蒙古汗國政權開始,則共歷一百六十二年,傳七世十五帝(汗)。 蒙古汗國和元朝是前後連續、承繼的關係,其統治者皆出自鐵木真及其直系後裔。蒙古是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個族群。他們從哪兒來? 五千年前,中原以北的大片土地上,生活的族群是北狄。《山海經》中「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的記載。 北狄分化為「胡」與「東胡」。「胡」的傳承者是匈奴。「東胡」系族群在被冒頓單于領導的匈奴擊敗後,退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東漢末年,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柔然部、乞伏部等。 其中,柔然部與拓跋部建立的北

魏長期交戰,互有勝負。 柔然被突厥族群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其南支來到遼河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游獵,成為契丹人的一支族源。其北支來到今外興安嶺以南地區,被稱作「室韋」或「蒙兀室韋」,也就是後來蒙古人的祖先。 顯然,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失(室)韋」1。 蒙古人和契丹人血緣相近,口語大部分是相通的,相比女真人,關聯度要高得多,這也是後來蒙古人滅金之後,幾乎不用女真人,卻大量使用契丹人的原因之一。 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河流黑龍江,其上源為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在隋唐時期叫「望建河」,源於呼倫湖。隋唐時期,呼倫湖周邊住牧的「蒙兀室韋」2,就是後來被

鐵木真黃金家族率領的蒙古人。「蒙兀」是「蒙古」的同名異譯,在蒙古語中意為「永恆的火焰」。突厥語則稱「室韋」為「韃靼」。 後來,蒙兀室韋在鐵木真始祖孛兒帖赤那的帶領下,西遷至今蒙古國境內的克魯倫河和鄂爾渾河一帶游牧,逐漸以肯特山3作為其生產生活的中心地區。

貞節、國家與地方社會:清代節孝祠研究

為了解決鄂圖曼帝國後裔的問題,作者薛名秀 這樣論述:

奠基於貞節旌表制度的節孝祠,經由國家祀典體系向基層的佈建,占據了地方社會的一隅,形成國家權力、地方社會及貞節論述的三方交匯,本研究即是從節孝祠的發展軌跡觀察這三股力量如何在清代交互作用的歷程。節孝祠的誕生代表國家為貞節烈女建祠、立祀的制度化、普遍化及中央化,縱然是集歷代貞節表揚制度之大成的明代,中央朝廷也僅將祠祀作為彌補國家旌表不足之處的表彰方式,且地方官員的態度顯然更加積極。到了清代,貞節烈女在雍正皇帝強烈的教化使命感之下,化作構築國家祀典體制的重要拼圖,在全國各地向基層百姓傳遞皇帝的個人意志,增添地方景象中國家權威的色彩,進而縮短基層社會與國家權力的距離。與明代最大的差異在於,清廷將節孝

祠納入貞節旌表制度當中,闢出一條平民婦女躋身國家祀典的常規管道;透過規律化的貞節旌表制度,國家對貞節烈女的祠祀從隨機性的個案處理,變成常態性的集體祭祀,節孝祠的定位亦隨著清代貞節旌表制度的演變而有所調整。儘管清代的貞節旌表制度大體繼承了明代的框架,但面對帝國遼闊的疆域以及境內複雜的民族成分,滿清統治者巧妙地拓展貞節旌表制度的適用範圍及政治作用,以滿足不同情境中的治理需求。清代的貞節旌表制度在盡可能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亦不忘維繫政治及社會秩序,進一步走向了「階序化」:帝國轄下的貞節烈女群體依照「婦女身分」及「節烈行為」兩大標準進行具體且細緻的區分,並加以優劣排序。此一釐定女性道德位階的序列工程在乾

隆朝臻至高峰,節孝祠因而逐漸晉升為清代貞節旌表制度的頂點,可謂是貞節崇拜與治國策略緊密結合的新產物。然而,乾隆朝以降的人口增長及通貨膨脹大幅提高地方治理的行政成本,地方財政體系卻越形僵化,未受政府預算保障的節孝祠備受影響;來自民間的資源日漸頂替匱乏的官方財源,成為節孝祠主要的經費來源。十九世紀的頻繁戰亂更加重了國家對民間資源的依賴,不只是節孝祠的營運,貞節旌表制度的主導權也開始移轉到地方精英手上,特別是帝國文化與經濟核心的江南一帶。密集的習儒人口及優越的經濟條件生成貞節崇拜蓬勃發展的沃土,在日益加劇的社會變遷及動蕩中,婦女的貞節實踐尤能滿足不同人群的欲念及動機,貞節崇拜的社會網絡也因此在十九世

紀的江南地區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貞節旌表制度的鬆弛更加擴大節孝祠的人群基礎,節孝後裔的增多提高了節孝祠內部的體制化及組織化,國家祀典的正統性則確保參與其中的人們得以合法地凝聚地方人群的共識及資源,有助於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進而培植足以捍衛自身權益的根基,對抗國家權力的不當介入。京江節孝祠的發展清楚地呈現國家體制如何被地方社會挪用的過程,反映國家權力從盛清至晚清的消長:當官方財政無法穩定支應祠務的經費,此一由國家建構的平台很可能會變成地方人群發展的利器,轉向服務地方群體的利益,而非政權的附庸;但對於性別秩序的共同認知及擁護,卻使國家與地方社會的權力互動達到平衡,顯見貞節論述在清代社會的滲透之深、

散播之廣,儼成穩固社會秩序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