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溪溫泉穿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野溪溫泉穿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景泓寫的 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30堂防溺教育課,危急時刻,做自己的救命恩人! 和優莉亞.托慕夏的 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讓生活更愉快、主動、有創造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遠流所出版 。

亞洲大學 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 劉健哲、林銘昌所指導 林麗鳳的 台灣鄉村旅遊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為例 (2014),提出野溪溫泉穿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永續發展、鄉村旅遊、清流部落。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野溪溫泉穿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30堂防溺教育課,危急時刻,做自己的救命恩人!

為了解決野溪溫泉穿著的問題,作者張景泓 這樣論述:

海島國民一定要知道的安全玩水守則! 第一線海域救生員,帶你認識水域風險、破除玩水迷思!     ‧海邊、溪邊危險環境如何判讀   ‧溺水脫困技巧圖文影片解說   ‧各類熱門水上活動風險預防     會游泳反而容易出意外!?   建立水域安全觀念,提升水中自救能力,才是保命王道!     水安觀念建立,防溺於發生之前   ‧從事水上活動要準備什麼?    ──最基本的衣著、能量補充、安全裝備,完全解說。   ‧海邊有風有浪,如何安全玩水?   ──活用app掌握天氣狀況,認識瘋狗浪、離岸流、漲退潮等環境風險。   ‧溪水通常深不過膝,應該比較安全?   ──臺灣溪水蜿蜒、流速快,意外發生率最

高,一定要會辨別風險因子。   ‧溪水暴漲一瞬間,該如何自保?   ──看到三徵兆:「水流加速、水面混濁、齊頭水」,請馬上離開!   ‧水上娛樂活動,快樂玩水,也要安全回家   ──浮潛、溯溪、SUP、潛水、海灘行車,五大熱門活動風險說明。     水中自救/救援技巧提升,自助也助人   ‧救人的第一先決條件,就是「確保自己的安全」   ──謹記救溺口訣:「叫叫伸拋划」、「黃金三步驟」,不要貿然下水救人。   ‧電影都演錯了,溺水的人其實不會呼救   ──溺水的人連呼吸都有困難,無法發出聲音,也難以揮手求援。   ‧真的不幸溺水,又沒有漂浮物抓取,該怎麼辦?   ──保存體力,用踩水、仰漂技巧

在水裡撐上夠久的時間,等待救援。   ‧有人溺水了,但現場沒有任何救援器材   就地取材,長樹枝、防水袋,甚至是保冷冰箱,都可製作成緊急救援浮具。   ‧都說玩水要準備救生衣,但穿錯救生衣更危險!   ──認識救生衣的種類與浮力細節,根據不同的活動選擇適當款式。     【關於本書】   臺灣四面環海,山谷溪流眾多且夏季炎熱,各種水上娛樂活動發展蓬勃。即使水資源如此豐富,政府也大力推動游泳教育,然而每到夏天,溺水意外總是頻傳,因溺水而身亡的人數,甚至曾經高居全球不分年齡層第三名……      這恐怕是因為,臺灣游泳教學的內容多停留在競技泳式,但在緊急時刻能救你一命的,卻不僅是會不會游泳。本書作

者長年在海邊擔任救生員,亦熱衷於水上活動,他將依據自己的經驗,分享不同水域的安全觀念,教導讀者評估現場的環境安全,並且能有最基本的自救、自保能力。期待水域安全知識,能夠成為每個海島國民的必備常識。   名人推薦     何則文  生涯教練   林妍杏  光合作用戶外探索學校執行長    陳琦恩  台灣潛水執行長   ──專文作序     Xiaofei小飛  知名戶外探險家   山野書生  水上活動YouTuber   王婉諭  立法委員   伍安慶  山嵐野趣教練   李元治  台灣開放水域聯盟召集人    吳冠璋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教授   陳嘉豪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新北市三鶯救

生隊榮譽隊長   雪羊視界  知名登山部落客   歐陽立中  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蔡宗翰  消防員/TEDx Taipei講者   營火部落達哥  知名戶外YouTuber   藍汐  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學校創辦人   ──傾力推薦     從第一實用的博客到第一實用的書。 LikeAFish 撰寫了臺灣第一本水安全指南。在書中,他釐清了導致事故的迷思,使我們所有人在水中玩樂更安全。裡面的知識不僅有可能挽救您的生命,還可以將您的戶外探險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對於初學者和有經驗的游泳者來說,它都是必讀的。──Xiaofei小飛  知名戶外探險家     應該很少人知道我以前曾經也是救生員,所以

看到這本書真的覺得很重要,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從這邊學到更多東西!──山野書生 水上活動YouTuber     臺灣身為四面環海的國家,過去對水卻似乎特別恐懼,尤其當看到相關的意外事件發生時,更突顯我們對於水域安全的知識不足。期待透過此書的分享,完整我們的水域知識,才能成為真正愛山愛水,同時更能安全玩山玩水的海島子民!──王婉諭  立法委員     提升技術是降低戶外活動風險的最主要方法,技術與經驗都是無法速成的,但觀念可以。戶外活動面臨「未知性」過大的情況時,迴避它,即是最正確的觀念與做法。──伍安慶 山嵐野趣教練     臺灣的戶外開放水域周邊常常看到被公部門插上各式各樣的告示牌,告示

牌上面最常看到的就是「水深危險,禁止戲水」,或是「本水域未設巡守人員,為了您的安全,請至有救生員場所從事水域遊憩活動」之類的警語。水深真的代表危險嗎?有救生員的水域就安全嗎?    戶外活動公部門最應該推廣給民眾的基本觀念其實是:您的安全是您應負的責任!   提升自己的水性,比學會標準的泳姿或能游長距離更重要。景泓教練的這本書是很好的教材,補足了過去學校游泳教學上的盲點,是準備走向戶外開放水域的大家真正需要的必修學分~──李元治  台灣開放水域聯盟召集人     教授戶外冒險教育多年,我重視風險管理的議題,然而多數的風險管理流於老生常談不夠實際。景泓的水中安全觀念與自創品牌「像一條魚」令人驚豔

,透過真實情境而設計的游泳課非常符合體驗教育的精髓,值得大力推薦。──吳冠璋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教授     臺灣四面環海,多溪流,在法規趨向開放的同時,你需要學習與水共處,戶外玩家需要成長,環境才會進步,面對海與溪流,你要準備更多,珍惜有限的救援人力,學會自救更是基本,有準備是探險,沒準備是冒險。──營火部落達哥  知名戶外YouTouber      我要推薦《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這本書籍。 由於臺灣四面環海,山勢地形陡峭且溪流湍急,每年有不少溺水事故發生,也突顯我們對水域安全教育知識的普遍不足,然而現在這本書籍,能快速簡單的讓各位讀者了解水域安全與水上救生的基本觀念,暨能學習

水中自救亦能保護他人。 ──陳嘉豪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新北市三鶯救生隊榮譽隊長      水火無情,但真正導致意外的是錯誤觀念。安全無價,靠的是正確知識而非直覺反應。身處四面環海、溪流湍急的臺灣,你除了要能享受玩水樂趣,更要掌握完整的水域安全觀念。只要溼身,不要失身!我強力推薦這本書。──蔡宗翰  消防員/TEDxTaipei講者     這本書應是每一個家長的必讀書,臺灣每一年的兒童溺水事件層出不窮,事故死亡率遠遠高於英國等其他島國,再加上臺灣生育率幾乎排名全世界倒數第一,是時候家長破除迷思:讓孩子學會自救遠遠重要於學會游泳招式。保護每一個來之不易的生命,杜絕可以避免的溺水事件,是父母的重要

責任。──藍汐  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學校創辦人     ※:推薦人依首字筆畫排序

野溪溫泉穿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旅遊日期:2021/03/30

07:08 我是錯字王,把水鹿的鹿打成「路」😅大家笑一笑吧😂

_________
栗松溫泉介紹

台灣有許多野溪溫泉秘境,但大家知道台灣最美的野溪溫泉在哪嗎?秋冬時節就到台東「栗松溫泉」走一趟吧!

栗松溫泉一直是號稱全台最美的野溪溫泉瀑布,位於標高1075m的新武呂溪支流峽谷,是一處尚未開發的野溪溫泉,溫泉源頭來自岩壁,屬於瀑布型溫泉。栗松溫泉的水溫約45-65度,酸鹼值約pH7,屬於弱鹼性的碳酸泉。

一年可拜訪的季節十分的短,從每年的10月底~隔年4月中下旬枯水期前往,其它月份則不建議前往,因為溪流容易暴漲,不僅溫泉容易被蓋過,溯溪的危險性也增加。
要到達栗松溫泉過程並不輕鬆,除前段緩下坡之外,有約900公尺的陡下切路段需要克服,抵達河谷後須溯溪、攀爬石頭才能抵達栗松溫泉位置,這段路有繩索可以拉,但岩石很滑、且施力點不好找,對於攀岩經驗或是不常到戶外的人來說,找腳下的落點真的有點難啊~
但真的不得不說,看到栗松溫泉所有辛苦的一切都值得了!

_________
QA 問答

Q. 栗松溫泉是否要申請入山證?
栗松溫泉所在的區域屬於受管制區域內,在出發前最晚3日前,需至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申請入山證,填寫個人基本資料與入山路線後,還需填寫登山計畫書、團員資料等,再將資料送出後,等待審核。審核通過後,會以E-mail通知,並收到「入山許可證」與「入山人員名冊」,記得出發前要列印紙本,並在出發當天繳交至入山檢查所。

Q. 什麼時候去栗松溫泉最好?
栗松溫泉的枯水期約莫落在11月至隔年4月間,請挑選秋冬時節的枯水期前往,這個時節的栗松溫泉水勢較少,溫泉部分才能夠露出水面,有較大的機會泡到野溪溫泉。

Q. 去栗松溫泉需要什麼裝備?
建議穿著防滑的溯溪鞋、登山鞋或是運動鞋、透氣上衣、長褲、內裡穿著泳衣,並準備防滑手套、防水袋、浮具或救生衣、等等,個人常備藥、個人急救包、行動糧、一套乾淨的衣服(放車上)、拖鞋、水袋、餐具......安全較有保障喔!

台灣鄉村旅遊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為例

為了解決野溪溫泉穿著的問題,作者林麗鳳 這樣論述:

生活中總是隱藏著想要返璞歸真的靈魂,最容易到達的地方就是鄉村,它有著遠古時期人類生活的地方-原野山林(生態)、自產自銷的當地農特產(生產)、特有的生活文化(生活),都是令人著迷的。 近年來隨著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加速發展,許多居民長期生活在壅擠且狹窄的生活空間裡,呼吸著車輛及空調所排放的污濁空氣,因而希望能利用假日到安靜、優美、潔淨、開闊的環境中去感悟大自然,兼具放鬆身心、考察生態、增長閱歷、提高生活品質的旅程。因此前往鄉村從事休閒旅遊活動,體驗農家生活成為一種新趨勢,鄉村旅遊也愈來愈受歡迎。 本研究是以南投仁愛鄉清流部落為實證案例,透過相關文獻回顧,建立鄉村旅遊相關理論,以當地政府

和業者所辦理的遊憩活動進行研究,並以清流部落內外部環境進行SWOT矩陣分析法,研擬鄉村旅遊的發展策略以供永續經營管理參考。 研究結論提出八項清流部落鄉村旅遊永續發展的策略:1.維護生態環境,利用電影行銷推廣具原住民生活特色之戶外體驗行程。2.擴大舉辦霧社事件追思會,辦理部落農特產及手工藝品促銷活動,增加收益。3.健全社區發展協會制度,防止商人盜挖砂石,破壞溪流。4.規劃休閒農業園區或主題公園,在部落內營造電影場景及相關體驗活動。5.推出套裝旅遊行程並與旅遊業者合作,推動部落觀光。6.將失傳的祭典找回來,並結合套裝行程,讓遊客體驗原住民文化。7.建立具透水層的登山步道和親水步道,以當地的小

車接駁遊客到部落山林及野溪,方便遊客進行旅遊行程。8.聘請專業旅遊業者協助,強化社區居民旅遊相關知識及觀光意識,落實導覽解說訓練。

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讓生活更愉快、主動、有創造力

為了解決野溪溫泉穿著的問題,作者優莉亞.托慕夏 這樣論述: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了一個陽光燦爛的小孩。 有如內在羅盤,總是指引幸福的方向——   ◎從陽光小孩回歸陽光小孩,釋放你心中快樂的孩子:   ‧「陽光小孩」是每個人的原廠設定(原型):成人之後都還影響你的部分個性、專注程度及創造力。   ‧人們覺得快樂的能力,和陽光小孩有很大的關聯,像個孩子一樣去感覺,重新發現好奇心,行動力和生命喜悅。     ◎玩遊戲:幾個讓陽光小孩復甦的行動提案:   ‧如何找回內在陽光小孩?就從起床照鏡子開始。試著默唸「魔鏡啊魔鏡」,就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   ‧工作場合超嚴肅?用穿著打扮替你發聲、展現一點叛逆。生活總有不如意的鳥事,別讓欺負人的惡棍壞了心情,你可以怎麼

做?   ‧其他還包括:站著搭公車時偷偷搖屁股、找一本童書、繪本來讀;面對邀約,先試著說「好」、偶爾允許自己「先享受後工作」……,隨時從大人模式切換至陽光小孩。   身邊有孩子的人不會變老,心中有小孩的人永遠年輕!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   作者簡介 優莉亞.托慕夏(Julia Tomuschat)   心理學碩士、神經語言程序訓練師、心理治療主管和治療師。目前在企業健康管理、團隊發展、自我管理及個性發展等領域擔任訓練師。曾任心理社會學習講師,並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ät Duisburg-Essen)出任「職場健康」研究計畫的專任講師和研究人員。  

 2008年,她在德國拜昂邦的勞夫/佩格尼茲河畔(Lauf an der Pegnitz)成立「促進健康診所」。   托慕夏已婚,有兩個孩子。   其他訊息請參考www.sonnenkindprinzip.de 譯者簡介 不言   英、德文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口袋裡的鑽石》、《來自天堂的明信片》等書。   推薦的話 歡迎回來,我們的陽光小孩!/曾心怡 推薦的話 同時擁抱內在的兩個小孩/海苔熊 推薦的話 找回迷路的陽光小孩/游乾桂 前言 愉快、主動與創造力的美好譬喻/史黛芬妮.史塔 引言 人人心中都有個快樂爛漫的孩子   第一章  釋放你心中快樂的孩子   1陽光小

孩從未遠離,只是欠缺關注 2從現有模式尋找你的陽光小孩 3每個人都有的原廠設定(原型) 4為何我的陽光小孩不見了? 5陽光小孩如何影響你的部分個性? 6用身體與陽光小孩親近 7陽光小孩和個體的發展 8反璞歸真不等於耍小孩脾氣 9越是壓抑,越容易上癮 10當陽光小孩碰上陽光小小孩   第二章  從生活中拓展陽光小孩--重新發現好奇心、行動力和生命喜悅   1放下你的大人矜持,從日常對話做起 2想像一下,你的陽光小孩是什麼模樣? 3重拾過往最燦爛的記憶 4如何和你的陽光小孩對話?   第三章  把陽光小孩帶進日常--81個行動提案   陽-光-普-照/踢開煩惱/魔鏡啊魔鏡/搖屁股/隨興塗鴉/哈哈大

笑/別給惡龍陣營力量/找回模仿本能/送禮物給你喜歡的人/重讀小時候的童書/變裝找新意/電鰻搖擺舞/畫圖/盪鞦韆/「啪」與「啊」/到大自然裡尋寶/用手吃東西/如果由我做決定/變魔術/翻轉舊習慣/摸摸肩膀搔搔背/熟能生巧/蒙上眼睛去感受/讓太陽照進來/交個好朋友/鼓勵/雨已過,天已青/蹦蹦跳跳/聽從內心衝動/跟隨外來推力/敲敲打打/先享受,後工作/跳支舞吧/熱切期盼/原地旋轉/扮鬼臉/最愛的食物/加入同好俱樂部/跳躍/毫無規矩地吃/用力跺腳/白日夢專家/媽咪,抱一下/尋找童年的氣味/唱首歌/第一次/創作日常藝術品/詩與韻/惡搞名字/問候對方的內在陽光小孩/和孩子一起玩/胖肚子別害羞/參加團隊運動/

我喜歡我自己/訓練你的舌頭/重遊童年最愛的地點/專注在當下/說故事/蒐集故事/春天、夏天、秋天還有冬天/加點趣味就完成/打個賭吧/烤個童年蛋糕/說笑話/和原生家庭再聚首/把你熟悉的遊戲教給孩子們/打盹/惡作劇/創意命名法/模仿(或不模仿)父母行為/「從前從前有個陽光小孩……」/享受無聊/找回溫暖/藏寶盒/和孩子一起禱告/真實體驗/重新感到驚奇/來個小戰鬥/快樂戲水/和數字玩遊戲/陽光小孩信條   第四章  陽光小孩需要那些養分?   大人小孩都適合的陽光小孩書籍/給陽光小孩的遊戲/給陽光小孩的影片/給陽光小孩的音樂/上網拜訪陽光小孩   結語 拯救一個孩子,就意味著拯救這個世界   自序

人人心中都有個快樂爛漫的孩子     我的陽光小孩,這甜美的小東西有著豪放的卷髮、歪歪的牙齒,我在二○一四年春天更意識清楚地認識了他。那一年,我生命的第一種慢性病症出現了——肩膀持續疼痛,讓我疲於應付,更敗壞我的心情。   醫師診斷這是鎖骨關節炎和兩邊肩膀關節炎。「這是您這個年紀都會有的磨損現象」,醫生這麼說。我一下子覺得自己老了,我聽到自己對著電話筒哀號:「我不依!我撐不下去。這樣還有何生命喜悅可言?」不,疼痛是持續的,我可不買帳!於是我開始尋找替代療法,我想要重新行動自如,更重要的是不再疼痛。因為骨科醫師沒有給我任何痊癒的希望--就算有,也得動手術才有幫助,但是又尚未疼痛到那種程度--

我遍尋按摩師和運動治療師,請他們協助我不再疼痛。   我也參加健康課程(其中包括查布恆身體學[Zapchen Somatics)、閱讀有關「存在之輕盈」的書,並開始跳舞。我還順便學習如何比較輕鬆地站立、減少拖著腳步走路,不要造成自己過度擔憂,多享受,更常開懷大笑。   因此我算是經由身體治療遇見我的陽光小孩:心情開朗、愉悅,那也許是種只屬於七歲小孩的快樂,每天一展開就等著享受生命,喜歡跳橡皮繩、喜歡和植物說話。     《陽光燦爛的孩子街》   從前在童年,   我曾在陽光燦爛的街上閒逛;   只要有小石頭,一片葉子,   就無比快樂。     多年過去,我疲累地尋找,   陽光燦爛的街

道今何在,   重新學習,只要一片葉子,   一顆小石頭就感到快樂。   ——尤阿辛.靈格納茲(Joachim Ringelnatz)   身為心理學家,其實我早就該想到,心中的陽光小孩最能增進我們的活力、健康和生命的喜悅--然而正因為我是心理學家,才對他視而不見。有那麼多的心理學者都主張把受傷的內在小孩當作研究重點,這是心理學的根本看法,尤其是幼年的創傷和扭曲,會影響一個人直到成年之後,因此才有各種身體訓練的需求出現。走過這樣的「歧路」後,我進一步了解到,健康、快樂的內在小孩對治療有多重要。每個人都有個內在陽光小孩,是你快樂爛漫的象徵。這個孩子喜歡活動、繪畫、跳高、跳遠、唱歌還有做白日夢,

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外頭有人對他說話的時候,他其實根本聽不見。   這本書邀請你重新找回你的陽光小孩。前兩章在於教你理解究竟「何人」(甚至「何為」)陽光小孩;第三章是各種練習(遊戲)和激勵,必定能使你的陽光小孩開心。你可以立刻開始,一邊觀察,當你給予陽光小孩更多空間時,你的活力、心情和舒適感將如何從中獲益。(編按:第四章為參考資料整理。)   祝你閱讀及練習愉快! 前言 愉快、主動與創造力的美好譬喻   親愛的優莉亞:   2015年3月,妳把《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的手稿寄給我,我馬上就對這個點子雀躍不已。這是一本能直接引導讀者改善情緒、增進生命喜悅、創造力及健康的書

,能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享受快樂、毫無病痛,是每一個人的期望。近期所有的心理學建議,也都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治療師支援病患解決問題,治療結束時,病患變得比較好。   「陽光小孩」是愉快、主動以及創造天性的美好譬喻,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和「陰影小孩」受傷而憂愁的性格相對,這樣的比喻很容易理解。妳書裡的每個練習,都能協助讀者帶出心中的陽光小孩,讓他們展現笑顏;妳為此彙整了為數眾多的美妙小練習,非常容易運用在日常生活裡,與其說這些是練習,其實更接近「遊戲」,能讓陽光小孩更加歡喜。   妳的筆觸既不俗氣更不輕浮,而這些練習背後的心理學設定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妳細心替不同性格的模式和心理學理論,建立起關聯和

交互連結,內容深刻又具備娛樂性。因此我從書裡學到的不只是如何讓自己擁有好心情,還能非常輕鬆地了解其中的心理學關聯。   在此,我還想感謝妳描述陽光小孩及陰影小孩的生花妙筆,妳的文字創造了美妙的圖像,讓每個人都能自行開展,並藉由這些詞彙建立起概念、讀懂心理學的演進。我為妳感到無比驕傲,願妳的著作能為讀者帶來滿滿收穫!   你的老友 史黛菲(Steffi)   (本文作者史黛芬妮.史塔[Stefanie Stahl],是德國特里爾市[Trier]獨立開業的心理治療師,在德語地區主持諸多親密關係焦慮和自我價值感的研討講座。她同時也是多本書籍的作者,其中包括德國《鏡報周刊》[Der Spiegel

]出版的暢銷書《心中的孩子必須找到家》[Das Kind in dir muss Heimat finden]。) 推薦的話 歡迎回來,我們的陽光小孩!     從剛翻開書的開始數十頁,我就有種迫不及待要分享這本書給大家的衝動。不論你/妳是正在尋找幸福路上的成年男女,或是正被許多教養育兒弄得昏頭轉向的父母,都值得好好花些時間坐下來看看陽光小孩,從這本書,到你自己內心的那一位。   你有多久沒放聲大笑了呢?收到本書文稿的同時,我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那是一個陽光從雲層透出的午後,灑落在半空中的旋轉飛機上,上頭載著一對對笑開懷的親子,翩然經過我的眼前。我記得其中一位母親的笑容,那個迎著風、發自

心底的笑容,更甚她身旁的孩子。而當我自己帶著孩子搭上旋轉飛機時,我明白了那個笑容的瞬間,有著童年的畫面,拋下了腦中原本的思慮與待辦事項,那是我的陽光小孩。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二○○○年的文章中提到,二次大戰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關注在病理與治癒,其中正向心理學的目的是在幫助人們修復之外,也要從生活中建立正向的價值,包含幸福感、滿足、希望與樂觀,以及現下的快樂。   對了,你偶爾也可以放聲大哭。本書第一章提到:「若想找回你的內在陽光小孩,就必須先處理存在你內心的黑暗面。」哭泣這件事,常被聯結到憂鬱,脆弱等負面觀點,也會讓我們想到幼年時某個大人喝

斥我們「不准哭!」的畫面。然而,過度壓抑負面情緒的結果,往往可能會使情緒更加混亂,也可能到最後連你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又如何找到內在的需要?   這本《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的篇章安排很貼心,沒讓讀者等太久,從第三章就詳細告訴你找回陽光小孩的各種實作練習。包括了找出童年時期的藏寶盒、和別人說個故事、跳個舞、蹦蹦跳跳動一動,甚至是改變一下日常習慣,這些被作者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練習,我不僅看得津津有味,更忍不住真的練習在洗澡時大聲唱起歌來。   曾經有個女孩告訴我,她在某個和公司請假的日子,散步到有大片草地的公園,突然有個衝動,就地翻起筋斗來。因為翻筋斗,她想起自己在身體的使用上總

是得心應手,這是她許多年來都未曾想起的自由自在。我對她說,她就像是「春天裡的熊」,這是小說家村上春樹在名著《挪威的森林》裡,對女主角綠(Midori)總是活力滿滿的美好譬喻。即使生活中的煩惱依舊,但因為內在陽光小孩的進駐,給了我們好心情與前進的動能,我相信這會是一個突破困境的開始。   如果,翻閱這本書的你/妳已為人父母,那更是太好了。因為你可以一手牽著你的內在陽光小孩,一手牽著你的孩子與伴侶,複習自己(同時也創造孩子的)的美好回憶。未來當孩子長大了,他們的內在陽光小孩將會因為你的陪伴而更加得到應許。     歡迎回來,我們的陽光小孩!   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推薦的話 同時擁抱內在的

兩個小孩     在你的記憶裡,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是什麼時候?很多人會回答「小時候」,但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人隨著年紀來越大,反而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了呢?如果你經常翻閱心靈成長的書籍,或許會發現許多是在談論人的陰暗面,包含內在受傷的(陰鬱)小孩、兒時的創傷、父母如何缺乏關愛,讓你長成今天這種厭世的樣子等等。但看過這些書之後,你真的有比較快樂嗎?或許你流了許多眼淚、更加了解自己、學會洞察,但有時還是困在那個情緒中走不出來。   奇怪了,不是只要蹲下來擁抱內在受傷的小孩,就可以好好跟自己和解嗎?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都還是徒勞無功呢?我的想法是,有時候是因為過往的創傷太過巨大,需要更多的時間、社會支

持,甚至其他專業才能協助我們;也有些時候是因為你太過專注在這些負面的地方,而忘記自己在這背後,還有一些正面、積極的力量。   這幾年來,正向心理學強調的,正是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生命中那些正面的部分,包含正向的人際關係、自我的正向特質、生活的正向經驗,生活滿意度也會比較高。你可能會說,這樣不是很迂腐嗎?只選擇看那些正面的東西不是自我欺騙嗎?但對我來說,這本《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最有趣的地方,並不是否認那些負面陰影的存在,而是在接納的同時,選擇把內在的那個陽光小孩也召喚回來,這個選擇也將改變你對於人生的看法。   注意力會決定你是誰,當你選擇看人生的不同面向,或許就能創造改變。書裡提

到幾個經典社會心理學實驗:臉部回饋:刻意擺出微笑,比起皺起眉頭感覺更好。姿勢決定你是誰:面試前擺出「神力女超人」的姿勢,感覺比較自在,表現也會更好。體驗變老:閱讀一些老化相關的字,例如拐杖、灰髮、禿頭之後,走路到另一個房間的速度整個緩慢了起來。體驗變年輕:將老人的生活環境布置成二十年前的樣子,他們的活力、身體機能反應也會變年輕!   上面這些研究看起來很神吧?當你關注的焦點有所不同,就有可能產生改變——然而,這些實驗在後續的驗證分析中,其實遭到許多反駁、甚至不一定能夠達到這麼神奇的效果。什麼嘛!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到底要關注正向有效,還是關注負向有效?其實,如果從榮格心理學的觀點,不論正面或

者負面,光明或是黑暗,都是你身上的一部分。過度正向的人,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陰影吞噬;太過負面的人,看起來雖然辛苦,但在那些陰影裡面,自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我很喜歡一句話:「注意什麼,你就成為什麼」(you are what you focus)。如果你過去已讀過太多有關創傷、受傷的孩子、受傷的父母、黑暗的成長經驗;以及分析憂鬱、焦慮、不知所措、悲傷等情緒的書籍,卻仍困於這些情境中,那麼這本書將是另一種可以嘗試的路徑,裡面提供諸多具體做法,可以成為你嘗試的開端。畢竟,重要的並不是正面或負面、陽光小孩或受傷的內在小孩,而是當你同時擁抱他們,就能慢慢找回那遺忘已久的純真。   科普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 推薦的話 找回迷路的陽光小孩     生活的確像一面鏡子,樂觀的人看到自己的微笑;悲觀者則凝視自身的磨難,它們一體兩面,彷彿人生裡的成人與小孩。反璞歸真、天真浪漫、天真無邪、童稚純真、童心未泯,這些用來形容孩子純真的成語,某種程度點出我們一度擁有的一切,只是隨著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轉化、長大成人之後,那個純真年代也就跟著消失了,也許「返老還童」不只是個詞兒,也是一種期望吧。   人在四十歲之前想的是錢,追名逐利的過程中鐵定附送一個「忙」字,忙字,解開來是無心,會把心靈中的那位陽光小孩悄悄帶離現實,取而代之是壓力、煩惱、憂愁、傷感與惆悵。為了得到想要的,我們漸次忘了享受所得的,慢慢與原

廠設定的式樣越走越遠,讓燦爛的記憶蒙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的開悟,人們遲早會懂,但非得繞了一條遠路不可。一如宋代大師青原行思的禪宗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非山,看水非水;最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慧根」二字是佛家的說法,也許有吧,但不是人人皆備,有些人需要智者給予醍醐灌頂,才能找回「本心」,怪不得西漢劉向會在《說苑》提及:「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可能是智慧所在,一帖返還原廠初心的處方箋,這便是由遠流出版,德國心理治療師優莉亞.托慕夏《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一書最動人的價值所在。她提醒我們,人人心中住著的那個陽光小孩,一直沒有遠離,但要記得喚

醒他,才會重新迎來燦爛。   馬克吐溫曾說:「悲傷可以自行料理,快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就需要有人分享才行。」書中看似心理治療的方法,其實是心理「自療」,這八十一個行動提案,沒有任何一個需要你坐在佛洛伊德的診療室,躺下來、闔上眼,進行催眠式的告解,說出潛意識裡幽微的困頓。   這種分享式的提案有如「閱讀治療」,陽光因而篩了進來,提醒你我莫忘人生需有一個知音、三位好友;偶爾學學《湖濱散記》的梭羅走在野徑;或像素人藝術家一樣創作日常藝術品等,這些由作者開出的一系列處方箋都很人性化、很容易完成。   我在三十八歲那一年離開周而復始、繁忙不堪的工作,目的地正是作者說的陽光小孩的家,我開始希望人

生不要只有工作一事,應該還有別的目標值得追求;不是只有錢,還要懂得「用」錢。我不想像陀螺打轉、像蜜蜂一樣忙亂無章、或是如夸父追日般徒勞,美好人生是一種無價的價值,而非沒有價的價格。我跨渡那條深長護城河的方法,就是靜坐、禪修、種植蔬果;偶爾動手製作漂流木作品、閒晃跳蚤市集、單騎走山;或與朋友一同溯溪、浮潛,在野溪泡溫泉,或到運動中心打羽毛球等,其中最曼妙的,仍是閱讀。這些「自療」的方式與優莉亞.托慕夏提供的處方近似,藉由玩樂啟動了我的心情復活術,「自救」似地讓活水源頭在心靈緩緩流淌。   八十一個實用提案似難但不難,你不必像個苦行僧,只要用心實踐,那位浪漫但迷路的陽光小孩,就會重返心中那塊沃土

。 人文作家/游乾桂 如何和你的陽光小孩對話? 另一種和內在陽光小孩接觸的可行方式就是寫信給他,也就是和自己筆談。找個午後或深夜,來一場陽光小孩的閒聊吧。我條列了以下幾個步驟供各位參考: 接觸:你可以這樣展開對話:「親愛的陽光小孩,嗨,你正在做什麼?你有興趣和我說說話(或寫信)嗎?」如果陽光小孩沒有立刻回應,請不要驚訝,尤其是當你對他不聞不問已經很久了,他可能正在生悶氣。 如果你什麼都沒感覺到或沒聽到,請更真誠地面對他。然後你或許可以這麼寫:「哈囉,我得不到回答嗎?我也不太清楚該怎麼適當地和你說話呢。」 你也可以先拋出一些情緒:「我覺得糟透了,我一整天都只能乖乖地善盡義務、努力工作,一點樂

趣都沒有。」看看陽光小孩是否願意回應。 傾聽和詢問需求:接著你可以回答:「但我的確有許多非做不可的事。我的企畫案前天就必須完成,我卻拖到今天。你一定覺得我整個人都慢下來了,實在抱歉。但現在我真的想聽你說話。我們一起做些什麼吧?你有什麼點子?」 打個商量:你的陽光小孩也許會這麼回答:「我想去攀岩公園,最好我們立刻開車出發。」這時就取決於你是否真的能立刻接受建議。如果可以,別再說些反對意見,立刻出發。「沒問題,我只要找齊一些東西,然後我們就去攀岩公園。」或是你必須拜託對方讓你延期:「我們今天沒辦法去攀岩公園,時間已經很晚了,但這個星期六非常適合。你想你能等那麼久嗎?」 協調並且信守:和你的陽光小孩

商量,直到你們找出雙方都滿意的妥協方案。身為善良的成年人,這時你必須信守你的承諾,義不容辭! 請求支援:如果彼此的對話氣氛已相當熱絡,你也可以請內在陽光小孩提供支援,請他幫助你找出創意動力。例如:「哈囉,陽光小孩,我想不出來怎麼幫我的報告加點色彩。你想得到什麼嗎?」陽光小孩或許會回答:「簡單。就自己畫一些東西,不要老是用現成的圖片湊數。」 有時我們不論怎麼做都覺得不順心,通常這也和內在陽光小孩鬧彆扭有關。我們可能會問:「我就是沒辦法好好閱讀這種專業書籍。你有什麼點子嗎?」陽光小孩或許會回答:「我光是聽到要讀這種書兩個小時都快抓狂了!但半個小時或許可以吧?」